許多自行車道或景點附近有拼裝電動車出租,但事故頻傳,業者無保險機制,車輛也無相關法規可管,呈現三不管地帶。立委李坤城、林月琴2日召開記者會,要求交通部訂定全國統一指引;交通部回應,2個月內會與地方討論,研議是否訂定指引。
許多自行車道或景點附近有拼裝電動車出租,但事故頻傳,業者無保險機制,車輛也無相關法規可管,呈現三不管地帶。立委李坤城、林月琴2日召開記者會,要求交通部訂定全國統一指引;交通部回應,2個月內會與地方討論,研議是否訂定指引。
拼裝電動車事故頻傳,立委要求交通部訂定全國統一指引。(圖/123RF)觀光景點掀起拼裝電動輔助自行車旅遊風潮,但缺乏統一規範與管理制度,常有民眾發生事故後,才發現業者無營業許可、未投保保險,甚至沒有可依循的法律規範,導致求償無門。
延伸閱讀:索尼本田電動車Afeela上市前燒錢 虧損倍增至3.62億美元
目前交通部將這類型的拼裝電動車事故數據納入電動輔助自行車,而根據交通部統計,全國電動輔助自行車事故2024年高達2325件,死亡24人、受傷2080人,對比2023年2184件,死亡18人、2022年1765件,死亡16人、2021年1059人,死亡9人,明顯增加。
但交通部強調,因拼裝電動車數量太少,並未單獨統計,因此上述數字還包含其他樣態。
目前僅彰化、宜蘭、高雄、屏東、台東、金門等6縣市有訂定相關指引,若有違規最高開罰業者300元。
李坤城指出,儘管交通部曾指出拼裝電動車現行「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中,被歸類為「其他慢車」,屬於地方政府權責,但因無明確定義與歸類,使地方在實務上因多縣市未訂定管理自治條例,導致《道交條例》第69條罰則難以適用,無法有效取締少數違規業者。
李坤城呼籲交通部儘速修正《道交條例》,明定有關「慢車」、「其他慢車」及「非其他慢車」等運具相關規定,或制定全台一致性指引,供地方依循,須將車輛檢驗、登記、強制保險、定型化契約與安全教育納入,督促地方政府落實管理。
林月琴說,拼裝電動車納管問題不僅影響國旅發展,也反映交通部對整體慢車的規畫與管理漏洞,並連帶影響整體國人的交通安全,可能也會阻礙我國引進多元新興運具作為代步或觀光用途的發展,呼籲主管機關正視。
交通部回應,拼裝電動車有高度因地制宜特性,且都是在區域範圍內活動,因此屬地方政府主管,包括給證、規格、行駛時間等。交通部有提供共通規則讓地方政府參考,包括電子控制裝置、車身規格、辦理少量形式安全審驗規定等等。
交通部說,預計在2個月內邀集相關單位開會討論,並與地方政府溝通,視地方需求評估是否需訂定全國統一指引。
這篇文章 拼裝電動車事故頻傳 立委要求交通部訂全國統一指引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