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影劇與娛樂

「We TAIWAN」遺留未來VR360登場 10部作品看見臺灣VR創作發展軌跡

2025-08-11
閱讀時間:閱讀 2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照片:文化部提供/野孩子肢體劇場不定期穿梭在市集人潮中,繽紛鮮明的藝術行動也點亮百攤臺灣味。)

【WoWoNews】文化部「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自8月2日正式展開後,總計9天,在VS.、中央公會堂、中之島舉辦的實體活動近6萬人次參與;線上遊戲「a-We TO GO」累計玩家人次突破3.5萬次。上週六傍晚的突然降雨、週日整天不時的大雨,但是從公會堂裡外的文學展、艾拉及布袋戲的演出,到中之島公園的TAIWAN PLUS市集、童書之森的臺灣繪本,完全不受天氣影響的滿滿人潮,都跟著飄在天空上及趴在公會堂前的a-We,一起享受著最精彩的「臺灣味」。這場已經成為大阪市中心最不可忽視的文化活動,也獲《每日新聞》報紙刊登報導,為日本觀眾介紹陸續登場的布袋戲、臺灣文學及臺灣電影等活動內容。

邁入第3週的「We TAIWAN」,從今(11)日起,將於中央公會堂端上臺灣最「文化科技」的虛擬實境創作「遺留未來VR360播映」,匯聚臺灣電影、現代藝術及劇場領域創作者的10部作品,將向世界展現臺灣近年對VR創作的投入及發展軌跡。「遺留未來VR360」的共同策劃鄭仲迪表示,「這次帶來的作品,可說是近10年來臺灣重要的原創VR影片精選,也是對VR技術和創作軌跡的一種回顧。」

(照片:文化部提供/「We_TAIWAN」在大阪中央公會堂前廣場舉辦各項表演活動,總吸引民眾及遊客熱情跟隨、拍照記錄,並積極與演出團隊互動。)

10部作品共分為「家的回望」、「記憶風景」、「開房間VR三部曲」、「記憶殘光」等4大主題,題材觸及家庭議題、記憶、性別認同與生命創傷等不同面向。選片除了考慮適合大眾體驗的原則,多部入圍或獲得國際獎項的團隊作品,也都能在這次「遺留未來VR360」中看見,例如跨當代劇場與新媒體創作的河床劇團導演郭文泰,連年以《遺留》、《彩虹彼端》與《寂靜》參與威尼斯影展的「開房間VR三部曲」;以及導演陳芯宜以白色恐怖受難者故事為題、獲2022年威尼斯影展沉浸式競賽單元的最佳體驗大獎的《無法離開的人》。

主題A「家的回望」中《住所不明 福島今》為旅居日本的英籍導演阿里夫翰(Arif KHAN)執導,因在國際影展場合認識了臺灣的製作團隊,進而促成這部由美、臺、日跨國合製的作品。觀眾可透過VR體驗回到日本現場,聆聽福島核災倖存者的心聲,了解他們的人生選擇;《舊家》則是以第一人稱視角,樸實重現一個大家庭在端午節團聚的時刻,短短20分鐘內透過風鈴、風扇、電視等日常聲響,呈現出時間的流逝。

今早第1場次的A單元,1位大阪的民眾一早就來等候開場,母親剛於2週前辭世的他,對於單元A的2個作品特別有感觸。他說,因為工作的關係來往臺灣100多次,見證臺灣從戒嚴到民主,如今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平權的國家,他非常感動,也鼓勵臺灣的年輕一代繼續努力。

(照片:文化部提供/上週末2天的突然降雨及不定時的大雨,都沒有澆熄民眾熱切參與「We_TAIWAN」的心,趴在公會堂前及飄在天空的a-We,也溫柔守護陪伴著大家。)

以動畫為主的主題B「記憶風景」,除了內容如其名的都與記憶相關,同時也探討死亡與存在。3部片視覺風格各異,《浮光童夢》以屏東知名攝影師劉安明的影像作品為基礎,帶領觀眾穿越回1960年代的萬巒五溝水社區,重溫過往時光;《Closet》運用停格、2D與3D 動畫,以漫畫式運鏡,帶領觀眾認識主角的性別認同與創傷;《彼岸》則是導演謝文毅所打造的全景沉浸式VR體驗,以非敘事與黑白影像,型塑一個時間彷若靜止的想像世界。

主題C「開房間VR三部曲」是源自河床劇團導演郭文泰在2011年開始的《開房間》系列計畫,由於在劇場演出時,每場次僅開放1位觀眾,為讓更多人體驗沉浸式劇場,2022年起便積極投入VR與XR作品開發。三部曲包括前後完成的《遺留》、《彩虹彼端》與《寂靜》,看似獨立,觀後卻仍能感受到呼應與連貫性。剛在美國South by Southwest(SXSW)電影節世界首映的三部曲,此次將是在日本的首映。河床的VR作品連續多次入圍威尼斯影展,作品《之間》曾在今年於國家兩廳院2025TIFA臺灣國際藝術節與臺中國家歌劇院藝想春天演出,亦入圍今年威尼斯影展沉浸式內容競賽單元。

主題D「記憶殘光」包含導演陳芯宜《無法離開的人》及《留給未來的殘影》,以深刻的議題性及精緻的製作技術獲得國際肯定,《無法離開的人》聚焦白色恐怖時期綠島政治犯的故事,以短片形式呈現壓迫過程;《留給未來的殘影》與編舞家周書毅共同創作,以虛構的「生前記憶續存服務」為起點,將舞蹈、影像與VR技術交織為一場身體與意識的召喚。《無法離開的人》曾榮獲威尼斯影展沉浸式最佳VR體驗大獎,今年陳芯宜以改編自吳明益小說的全新VR創作《雲在兩千米》,再次入圍威尼斯影展。

文化部表示,「遺留未來VR360播映」自今天起播映至20日,總計播映40場次,每場可提供15位觀眾同步體驗,場次除區分為英文、日文場外,現場並附有3種語言的對白翻譯本,目前600張票券已全數預約完畢,但觀眾仍有機會透過現場候補的方式進場。此外,本週上檔的精彩節目,還有狠劇場的XR劇場《放開你的頭腦》、公會堂戶外廣場的《移動故事屋》、週末於中之島公園舉辦的第2週「TAIWAN PLUS台日新風」市集等。

The post 「We TAIWAN」遺留未來VR360登場 10部作品看見臺灣VR創作發展軌跡 first appeared on AMM 娛樂新聞.

Buy JNews
廣告

(照片:文化部提供/野孩子肢體劇場不定期穿梭在市集人潮中,繽紛鮮明的藝術行動也點亮百攤臺灣味。)

【WoWoNews】文化部「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自8月2日正式展開後,總計9天,在VS.、中央公會堂、中之島舉辦的實體活動近6萬人次參與;線上遊戲「a-We TO GO」累計玩家人次突破3.5萬次。上週六傍晚的突然降雨、週日整天不時的大雨,但是從公會堂裡外的文學展、艾拉及布袋戲的演出,到中之島公園的TAIWAN PLUS市集、童書之森的臺灣繪本,完全不受天氣影響的滿滿人潮,都跟著飄在天空上及趴在公會堂前的a-We,一起享受著最精彩的「臺灣味」。這場已經成為大阪市中心最不可忽視的文化活動,也獲《每日新聞》報紙刊登報導,為日本觀眾介紹陸續登場的布袋戲、臺灣文學及臺灣電影等活動內容。

邁入第3週的「We TAIWAN」,從今(11)日起,將於中央公會堂端上臺灣最「文化科技」的虛擬實境創作「遺留未來VR360播映」,匯聚臺灣電影、現代藝術及劇場領域創作者的10部作品,將向世界展現臺灣近年對VR創作的投入及發展軌跡。「遺留未來VR360」的共同策劃鄭仲迪表示,「這次帶來的作品,可說是近10年來臺灣重要的原創VR影片精選,也是對VR技術和創作軌跡的一種回顧。」

(照片:文化部提供/「We_TAIWAN」在大阪中央公會堂前廣場舉辦各項表演活動,總吸引民眾及遊客熱情跟隨、拍照記錄,並積極與演出團隊互動。)

10部作品共分為「家的回望」、「記憶風景」、「開房間VR三部曲」、「記憶殘光」等4大主題,題材觸及家庭議題、記憶、性別認同與生命創傷等不同面向。選片除了考慮適合大眾體驗的原則,多部入圍或獲得國際獎項的團隊作品,也都能在這次「遺留未來VR360」中看見,例如跨當代劇場與新媒體創作的河床劇團導演郭文泰,連年以《遺留》、《彩虹彼端》與《寂靜》參與威尼斯影展的「開房間VR三部曲」;以及導演陳芯宜以白色恐怖受難者故事為題、獲2022年威尼斯影展沉浸式競賽單元的最佳體驗大獎的《無法離開的人》。

主題A「家的回望」中《住所不明 福島今》為旅居日本的英籍導演阿里夫翰(Arif KHAN)執導,因在國際影展場合認識了臺灣的製作團隊,進而促成這部由美、臺、日跨國合製的作品。觀眾可透過VR體驗回到日本現場,聆聽福島核災倖存者的心聲,了解他們的人生選擇;《舊家》則是以第一人稱視角,樸實重現一個大家庭在端午節團聚的時刻,短短20分鐘內透過風鈴、風扇、電視等日常聲響,呈現出時間的流逝。

今早第1場次的A單元,1位大阪的民眾一早就來等候開場,母親剛於2週前辭世的他,對於單元A的2個作品特別有感觸。他說,因為工作的關係來往臺灣100多次,見證臺灣從戒嚴到民主,如今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平權的國家,他非常感動,也鼓勵臺灣的年輕一代繼續努力。

(照片:文化部提供/上週末2天的突然降雨及不定時的大雨,都沒有澆熄民眾熱切參與「We_TAIWAN」的心,趴在公會堂前及飄在天空的a-We,也溫柔守護陪伴著大家。)

以動畫為主的主題B「記憶風景」,除了內容如其名的都與記憶相關,同時也探討死亡與存在。3部片視覺風格各異,《浮光童夢》以屏東知名攝影師劉安明的影像作品為基礎,帶領觀眾穿越回1960年代的萬巒五溝水社區,重溫過往時光;《Closet》運用停格、2D與3D 動畫,以漫畫式運鏡,帶領觀眾認識主角的性別認同與創傷;《彼岸》則是導演謝文毅所打造的全景沉浸式VR體驗,以非敘事與黑白影像,型塑一個時間彷若靜止的想像世界。

主題C「開房間VR三部曲」是源自河床劇團導演郭文泰在2011年開始的《開房間》系列計畫,由於在劇場演出時,每場次僅開放1位觀眾,為讓更多人體驗沉浸式劇場,2022年起便積極投入VR與XR作品開發。三部曲包括前後完成的《遺留》、《彩虹彼端》與《寂靜》,看似獨立,觀後卻仍能感受到呼應與連貫性。剛在美國South by Southwest(SXSW)電影節世界首映的三部曲,此次將是在日本的首映。河床的VR作品連續多次入圍威尼斯影展,作品《之間》曾在今年於國家兩廳院2025TIFA臺灣國際藝術節與臺中國家歌劇院藝想春天演出,亦入圍今年威尼斯影展沉浸式內容競賽單元。

主題D「記憶殘光」包含導演陳芯宜《無法離開的人》及《留給未來的殘影》,以深刻的議題性及精緻的製作技術獲得國際肯定,《無法離開的人》聚焦白色恐怖時期綠島政治犯的故事,以短片形式呈現壓迫過程;《留給未來的殘影》與編舞家周書毅共同創作,以虛構的「生前記憶續存服務」為起點,將舞蹈、影像與VR技術交織為一場身體與意識的召喚。《無法離開的人》曾榮獲威尼斯影展沉浸式最佳VR體驗大獎,今年陳芯宜以改編自吳明益小說的全新VR創作《雲在兩千米》,再次入圍威尼斯影展。

文化部表示,「遺留未來VR360播映」自今天起播映至20日,總計播映40場次,每場可提供15位觀眾同步體驗,場次除區分為英文、日文場外,現場並附有3種語言的對白翻譯本,目前600張票券已全數預約完畢,但觀眾仍有機會透過現場候補的方式進場。此外,本週上檔的精彩節目,還有狠劇場的XR劇場《放開你的頭腦》、公會堂戶外廣場的《移動故事屋》、週末於中之島公園舉辦的第2週「TAIWAN PLUS台日新風」市集等。

The post 「We TAIWAN」遺留未來VR360登場 10部作品看見臺灣VR創作發展軌跡 first appeared on AMM 娛樂新聞.

推薦閱讀

鄭宜農、阿爆「農爆」紐約中央公園 「臺灣之夜Taiwanese Waves」吸4500人共舞

2025臺灣文博會圓滿落幕 參觀與參展規模創歷年新高

丁噹熱氣球嘉年華壓軸演出 全場2萬人大合唱將現場變成「台東小巨蛋」

(照片:文化部提供/野孩子肢體劇場不定期穿梭在市集人潮中,繽紛鮮明的藝術行動也點亮百攤臺灣味。)

【WoWoNews】文化部「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自8月2日正式展開後,總計9天,在VS.、中央公會堂、中之島舉辦的實體活動近6萬人次參與;線上遊戲「a-We TO GO」累計玩家人次突破3.5萬次。上週六傍晚的突然降雨、週日整天不時的大雨,但是從公會堂裡外的文學展、艾拉及布袋戲的演出,到中之島公園的TAIWAN PLUS市集、童書之森的臺灣繪本,完全不受天氣影響的滿滿人潮,都跟著飄在天空上及趴在公會堂前的a-We,一起享受著最精彩的「臺灣味」。這場已經成為大阪市中心最不可忽視的文化活動,也獲《每日新聞》報紙刊登報導,為日本觀眾介紹陸續登場的布袋戲、臺灣文學及臺灣電影等活動內容。

邁入第3週的「We TAIWAN」,從今(11)日起,將於中央公會堂端上臺灣最「文化科技」的虛擬實境創作「遺留未來VR360播映」,匯聚臺灣電影、現代藝術及劇場領域創作者的10部作品,將向世界展現臺灣近年對VR創作的投入及發展軌跡。「遺留未來VR360」的共同策劃鄭仲迪表示,「這次帶來的作品,可說是近10年來臺灣重要的原創VR影片精選,也是對VR技術和創作軌跡的一種回顧。」

(照片:文化部提供/「We_TAIWAN」在大阪中央公會堂前廣場舉辦各項表演活動,總吸引民眾及遊客熱情跟隨、拍照記錄,並積極與演出團隊互動。)

10部作品共分為「家的回望」、「記憶風景」、「開房間VR三部曲」、「記憶殘光」等4大主題,題材觸及家庭議題、記憶、性別認同與生命創傷等不同面向。選片除了考慮適合大眾體驗的原則,多部入圍或獲得國際獎項的團隊作品,也都能在這次「遺留未來VR360」中看見,例如跨當代劇場與新媒體創作的河床劇團導演郭文泰,連年以《遺留》、《彩虹彼端》與《寂靜》參與威尼斯影展的「開房間VR三部曲」;以及導演陳芯宜以白色恐怖受難者故事為題、獲2022年威尼斯影展沉浸式競賽單元的最佳體驗大獎的《無法離開的人》。

主題A「家的回望」中《住所不明 福島今》為旅居日本的英籍導演阿里夫翰(Arif KHAN)執導,因在國際影展場合認識了臺灣的製作團隊,進而促成這部由美、臺、日跨國合製的作品。觀眾可透過VR體驗回到日本現場,聆聽福島核災倖存者的心聲,了解他們的人生選擇;《舊家》則是以第一人稱視角,樸實重現一個大家庭在端午節團聚的時刻,短短20分鐘內透過風鈴、風扇、電視等日常聲響,呈現出時間的流逝。

今早第1場次的A單元,1位大阪的民眾一早就來等候開場,母親剛於2週前辭世的他,對於單元A的2個作品特別有感觸。他說,因為工作的關係來往臺灣100多次,見證臺灣從戒嚴到民主,如今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平權的國家,他非常感動,也鼓勵臺灣的年輕一代繼續努力。

(照片:文化部提供/上週末2天的突然降雨及不定時的大雨,都沒有澆熄民眾熱切參與「We_TAIWAN」的心,趴在公會堂前及飄在天空的a-We,也溫柔守護陪伴著大家。)

以動畫為主的主題B「記憶風景」,除了內容如其名的都與記憶相關,同時也探討死亡與存在。3部片視覺風格各異,《浮光童夢》以屏東知名攝影師劉安明的影像作品為基礎,帶領觀眾穿越回1960年代的萬巒五溝水社區,重溫過往時光;《Closet》運用停格、2D與3D 動畫,以漫畫式運鏡,帶領觀眾認識主角的性別認同與創傷;《彼岸》則是導演謝文毅所打造的全景沉浸式VR體驗,以非敘事與黑白影像,型塑一個時間彷若靜止的想像世界。

主題C「開房間VR三部曲」是源自河床劇團導演郭文泰在2011年開始的《開房間》系列計畫,由於在劇場演出時,每場次僅開放1位觀眾,為讓更多人體驗沉浸式劇場,2022年起便積極投入VR與XR作品開發。三部曲包括前後完成的《遺留》、《彩虹彼端》與《寂靜》,看似獨立,觀後卻仍能感受到呼應與連貫性。剛在美國South by Southwest(SXSW)電影節世界首映的三部曲,此次將是在日本的首映。河床的VR作品連續多次入圍威尼斯影展,作品《之間》曾在今年於國家兩廳院2025TIFA臺灣國際藝術節與臺中國家歌劇院藝想春天演出,亦入圍今年威尼斯影展沉浸式內容競賽單元。

主題D「記憶殘光」包含導演陳芯宜《無法離開的人》及《留給未來的殘影》,以深刻的議題性及精緻的製作技術獲得國際肯定,《無法離開的人》聚焦白色恐怖時期綠島政治犯的故事,以短片形式呈現壓迫過程;《留給未來的殘影》與編舞家周書毅共同創作,以虛構的「生前記憶續存服務」為起點,將舞蹈、影像與VR技術交織為一場身體與意識的召喚。《無法離開的人》曾榮獲威尼斯影展沉浸式最佳VR體驗大獎,今年陳芯宜以改編自吳明益小說的全新VR創作《雲在兩千米》,再次入圍威尼斯影展。

文化部表示,「遺留未來VR360播映」自今天起播映至20日,總計播映40場次,每場可提供15位觀眾同步體驗,場次除區分為英文、日文場外,現場並附有3種語言的對白翻譯本,目前600張票券已全數預約完畢,但觀眾仍有機會透過現場候補的方式進場。此外,本週上檔的精彩節目,還有狠劇場的XR劇場《放開你的頭腦》、公會堂戶外廣場的《移動故事屋》、週末於中之島公園舉辦的第2週「TAIWAN PLUS台日新風」市集等。

The post 「We TAIWAN」遺留未來VR360登場 10部作品看見臺灣VR創作發展軌跡 first appeared on AMM 娛樂新聞.

Buy JNews
廣告

(照片:文化部提供/野孩子肢體劇場不定期穿梭在市集人潮中,繽紛鮮明的藝術行動也點亮百攤臺灣味。)

【WoWoNews】文化部「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自8月2日正式展開後,總計9天,在VS.、中央公會堂、中之島舉辦的實體活動近6萬人次參與;線上遊戲「a-We TO GO」累計玩家人次突破3.5萬次。上週六傍晚的突然降雨、週日整天不時的大雨,但是從公會堂裡外的文學展、艾拉及布袋戲的演出,到中之島公園的TAIWAN PLUS市集、童書之森的臺灣繪本,完全不受天氣影響的滿滿人潮,都跟著飄在天空上及趴在公會堂前的a-We,一起享受著最精彩的「臺灣味」。這場已經成為大阪市中心最不可忽視的文化活動,也獲《每日新聞》報紙刊登報導,為日本觀眾介紹陸續登場的布袋戲、臺灣文學及臺灣電影等活動內容。

邁入第3週的「We TAIWAN」,從今(11)日起,將於中央公會堂端上臺灣最「文化科技」的虛擬實境創作「遺留未來VR360播映」,匯聚臺灣電影、現代藝術及劇場領域創作者的10部作品,將向世界展現臺灣近年對VR創作的投入及發展軌跡。「遺留未來VR360」的共同策劃鄭仲迪表示,「這次帶來的作品,可說是近10年來臺灣重要的原創VR影片精選,也是對VR技術和創作軌跡的一種回顧。」

(照片:文化部提供/「We_TAIWAN」在大阪中央公會堂前廣場舉辦各項表演活動,總吸引民眾及遊客熱情跟隨、拍照記錄,並積極與演出團隊互動。)

10部作品共分為「家的回望」、「記憶風景」、「開房間VR三部曲」、「記憶殘光」等4大主題,題材觸及家庭議題、記憶、性別認同與生命創傷等不同面向。選片除了考慮適合大眾體驗的原則,多部入圍或獲得國際獎項的團隊作品,也都能在這次「遺留未來VR360」中看見,例如跨當代劇場與新媒體創作的河床劇團導演郭文泰,連年以《遺留》、《彩虹彼端》與《寂靜》參與威尼斯影展的「開房間VR三部曲」;以及導演陳芯宜以白色恐怖受難者故事為題、獲2022年威尼斯影展沉浸式競賽單元的最佳體驗大獎的《無法離開的人》。

主題A「家的回望」中《住所不明 福島今》為旅居日本的英籍導演阿里夫翰(Arif KHAN)執導,因在國際影展場合認識了臺灣的製作團隊,進而促成這部由美、臺、日跨國合製的作品。觀眾可透過VR體驗回到日本現場,聆聽福島核災倖存者的心聲,了解他們的人生選擇;《舊家》則是以第一人稱視角,樸實重現一個大家庭在端午節團聚的時刻,短短20分鐘內透過風鈴、風扇、電視等日常聲響,呈現出時間的流逝。

今早第1場次的A單元,1位大阪的民眾一早就來等候開場,母親剛於2週前辭世的他,對於單元A的2個作品特別有感觸。他說,因為工作的關係來往臺灣100多次,見證臺灣從戒嚴到民主,如今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平權的國家,他非常感動,也鼓勵臺灣的年輕一代繼續努力。

(照片:文化部提供/上週末2天的突然降雨及不定時的大雨,都沒有澆熄民眾熱切參與「We_TAIWAN」的心,趴在公會堂前及飄在天空的a-We,也溫柔守護陪伴著大家。)

以動畫為主的主題B「記憶風景」,除了內容如其名的都與記憶相關,同時也探討死亡與存在。3部片視覺風格各異,《浮光童夢》以屏東知名攝影師劉安明的影像作品為基礎,帶領觀眾穿越回1960年代的萬巒五溝水社區,重溫過往時光;《Closet》運用停格、2D與3D 動畫,以漫畫式運鏡,帶領觀眾認識主角的性別認同與創傷;《彼岸》則是導演謝文毅所打造的全景沉浸式VR體驗,以非敘事與黑白影像,型塑一個時間彷若靜止的想像世界。

主題C「開房間VR三部曲」是源自河床劇團導演郭文泰在2011年開始的《開房間》系列計畫,由於在劇場演出時,每場次僅開放1位觀眾,為讓更多人體驗沉浸式劇場,2022年起便積極投入VR與XR作品開發。三部曲包括前後完成的《遺留》、《彩虹彼端》與《寂靜》,看似獨立,觀後卻仍能感受到呼應與連貫性。剛在美國South by Southwest(SXSW)電影節世界首映的三部曲,此次將是在日本的首映。河床的VR作品連續多次入圍威尼斯影展,作品《之間》曾在今年於國家兩廳院2025TIFA臺灣國際藝術節與臺中國家歌劇院藝想春天演出,亦入圍今年威尼斯影展沉浸式內容競賽單元。

主題D「記憶殘光」包含導演陳芯宜《無法離開的人》及《留給未來的殘影》,以深刻的議題性及精緻的製作技術獲得國際肯定,《無法離開的人》聚焦白色恐怖時期綠島政治犯的故事,以短片形式呈現壓迫過程;《留給未來的殘影》與編舞家周書毅共同創作,以虛構的「生前記憶續存服務」為起點,將舞蹈、影像與VR技術交織為一場身體與意識的召喚。《無法離開的人》曾榮獲威尼斯影展沉浸式最佳VR體驗大獎,今年陳芯宜以改編自吳明益小說的全新VR創作《雲在兩千米》,再次入圍威尼斯影展。

文化部表示,「遺留未來VR360播映」自今天起播映至20日,總計播映40場次,每場可提供15位觀眾同步體驗,場次除區分為英文、日文場外,現場並附有3種語言的對白翻譯本,目前600張票券已全數預約完畢,但觀眾仍有機會透過現場候補的方式進場。此外,本週上檔的精彩節目,還有狠劇場的XR劇場《放開你的頭腦》、公會堂戶外廣場的《移動故事屋》、週末於中之島公園舉辦的第2週「TAIWAN PLUS台日新風」市集等。

The post 「We TAIWAN」遺留未來VR360登場 10部作品看見臺灣VR創作發展軌跡 first appeared on AMM 娛樂新聞.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鄭宜農、阿爆「農爆」紐約中央公園 「臺灣之夜Taiwanese Waves」吸4500人共舞
影劇與娛樂

鄭宜農、阿爆「農爆」紐約中央公園 「臺灣之夜Taiwanese Waves」吸4500人共舞

2025-08-11
2025臺灣文博會圓滿落幕 參觀與參展規模創歷年新高
影劇與娛樂

2025臺灣文博會圓滿落幕 參觀與參展規模創歷年新高

2025-08-11
丁噹熱氣球嘉年華壓軸演出 全場2萬人大合唱將現場變成「台東小巨蛋」
影劇與娛樂

丁噹熱氣球嘉年華壓軸演出 全場2萬人大合唱將現場變成「台東小巨蛋」

2025-08-11
《96分鐘》林柏宏身穿45公斤防爆裝險扭傷脖!姚以緹下戲回家「棉被像石頭重」
影劇與娛樂

《96分鐘》林柏宏身穿45公斤防爆裝險扭傷脖!姚以緹下戲回家「棉被像石頭重」

2025-08-11
林河龍跨齡演出80歲單親爸 吃嫩草穩交小30歲女友
影劇與娛樂

林河龍跨齡演出80歲單親爸 吃嫩草穩交小30歲女友

2025-08-11
《MUSCLE HIGH:來自台灣的猛男秀》火熱登場 肌情四射嗨翻北流
影劇與娛樂

《MUSCLE HIGH:來自台灣的猛男秀》火熱登場 肌情四射嗨翻北流

2025-08-11
下一篇文章
平鎮兒22公園開工動土 張善政:持續打造宜居生活空間

平鎮兒22公園開工動土 張善政:持續打造宜居生活空間

《回魂計》入選釜山影展「On Screen」單元!舒淇 李心潔開心分享喜悅!

《回魂計》入選釜山影展「On Screen」單元!舒淇 李心潔開心分享喜悅!

最新新聞

南投樂樂定點臨時托育服務中心8/11起中午不休息服務不中斷
地方時事

南投樂樂定點臨時托育服務中心8/11起中午不休息服務不中斷

2025-08-11

閱讀更多
鄭宜農、阿爆「農爆」紐約中央公園 「臺灣之夜Taiwanese Waves」吸4500人共舞

鄭宜農、阿爆「農爆」紐約中央公園 「臺灣之夜Taiwanese Waves」吸4500人共舞

2025-08-11

漾新聞|823重啟核三公投倒數 朱立倫黃國昌高雄同台開講

2025-08-11
2025臺灣文博會圓滿落幕 參觀與參展規模創歷年新高

2025臺灣文博會圓滿落幕 參觀與參展規模創歷年新高

2025-08-11
丁噹熱氣球嘉年華壓軸演出 全場2萬人大合唱將現場變成「台東小巨蛋」

丁噹熱氣球嘉年華壓軸演出 全場2萬人大合唱將現場變成「台東小巨蛋」

2025-08-11

熱門推薦

「We TAIWAN」遺留未來VR360登場 10部作品看見臺灣VR創作發展軌跡

「We TAIWAN」遺留未來VR360登場 10部作品看見臺灣VR創作發展軌跡

2025-08-11

《啵me之我的青春住了鬼》邵雨薇「打」破新極限! 武戲+歌仔戲 每天都像才藝比賽

2025-02-26
台日合資BL劇《秘密關係》首集就開親 王君豪終結母胎單身「第一次」全獻給成晞

台日合資BL劇《秘密關係》首集就開親 王君豪終結母胎單身「第一次」全獻給成晞

2025-07-15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2023-12-28
讀者投書/高齡長輩就醫竟成悲劇?家屬控訴國X醫院疑誤診敗血症並濫用藥物

讀者投書/高齡長輩就醫竟成悲劇?家屬控訴國X醫院疑誤診敗血症並濫用藥物

2025-06-19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南投樂樂定點臨時托育服務中心8/11起中午不休息服務不中斷
  • 鄭宜農、阿爆「農爆」紐約中央公園 「臺灣之夜Taiwanese Waves」吸4500人共舞
  • 漾新聞|823重啟核三公投倒數 朱立倫黃國昌高雄同台開講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