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健康與運動

救護理人力、顧台灣健康!醫師出招永續解方

2025-10-02
閱讀時間:閱讀 1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走進台灣的急診或病房,經常可看見人力緊繃、病床滿載等情況。從醫護人員的經驗,以及各種研究與報導,都顯示目前台灣醫療體系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這些現象也提醒我們,必須深入檢視醫療結構,尋找可持續的改善之道。

臺安醫院教學研究部、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的林毅欣主任有感於台灣醫療狀況,近日在《台灣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JFMA)投稿,特別探討了當前醫療生態的困境與永續經營。現在台灣醫療體系,不只面臨病床短缺和護理人力流失,更有深層的結構性問題需要被正視,也是思考台灣醫療未來方向的關鍵時刻。

台灣護理人力瓶頸一:護病比失衡導致職業倦怠

林毅欣指出,台灣的護理人員需經過嚴格的教育訓練、國家執照考試,以及持續的在職培訓。他們承受巨大的工作量,有些急診護理人員的護病比甚至高達 1:15,遠遠超過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標準,這可能造成護理師們嚴重的職業倦怠,並導致每年約12%的流失率。他強調:「僅提高薪資,而不解決人員配置比例問題、恢復護士的職業自主權」,是無法根本改善護理人員職業幻滅,甚至出走的醫護困境。

台灣護理人力瓶頸二:外籍護理人員招聘限制多

有些國家會透過招募外籍護理人員來緩解本地人力不足,但台灣的地緣政治與非英語環境,卻使得這條路的發展多處受限。

在美國,有27%的註冊護理人員出生於外國;在英國,28%的國民保健署(NHS)護理人員並非英籍。然而,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動輒緊張的政治局勢,無形中阻礙了文化背景相近的護理人員招聘可能,以及台灣的非英語工作環境,也使東南亞人才卻步。此外,現行法規將受過外國訓練的護理人員限制在長期照護崗位,難以緩解醫院的急迫人力需求。

近年台灣護理人力告急,長期壓力與繁忙造成倦怠,也導致人才流失。(圖/取自pixabay)

借鏡國外長期照護制度改變結構性限制

反觀日本,數十年前也曾面臨與今日台灣類似的挑戰:老齡化社會、英語能力有限,移民管道不暢。但他們在2000年推行強制性的長期照護保險(LTCI)制度,提供了一個值得借鑑的模式。

該制度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銀髮村」、居家訪視服務,以及人工智慧輔助支援的穩定資金機制,減輕了醫院負擔,並為護理專業開創了新的職涯路徑。台灣可從此模式中學習,來因應這些結構性限制。

林毅欣建議,要培養獨特的台灣醫療專業願景,政策必須落實公平機會、提供有尊嚴的執業環境,以及創新的職涯發展途徑。醫療投資不只是成本,更是國家韌性的重要支撐,也是維繫台灣未來醫療人力的關鍵。

Buy JNews
廣告

走進台灣的急診或病房,經常可看見人力緊繃、病床滿載等情況。從醫護人員的經驗,以及各種研究與報導,都顯示目前台灣醫療體系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這些現象也提醒我們,必須深入檢視醫療結構,尋找可持續的改善之道。

臺安醫院教學研究部、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的林毅欣主任有感於台灣醫療狀況,近日在《台灣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JFMA)投稿,特別探討了當前醫療生態的困境與永續經營。現在台灣醫療體系,不只面臨病床短缺和護理人力流失,更有深層的結構性問題需要被正視,也是思考台灣醫療未來方向的關鍵時刻。

台灣護理人力瓶頸一:護病比失衡導致職業倦怠

林毅欣指出,台灣的護理人員需經過嚴格的教育訓練、國家執照考試,以及持續的在職培訓。他們承受巨大的工作量,有些急診護理人員的護病比甚至高達 1:15,遠遠超過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標準,這可能造成護理師們嚴重的職業倦怠,並導致每年約12%的流失率。他強調:「僅提高薪資,而不解決人員配置比例問題、恢復護士的職業自主權」,是無法根本改善護理人員職業幻滅,甚至出走的醫護困境。

台灣護理人力瓶頸二:外籍護理人員招聘限制多

有些國家會透過招募外籍護理人員來緩解本地人力不足,但台灣的地緣政治與非英語環境,卻使得這條路的發展多處受限。

在美國,有27%的註冊護理人員出生於外國;在英國,28%的國民保健署(NHS)護理人員並非英籍。然而,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動輒緊張的政治局勢,無形中阻礙了文化背景相近的護理人員招聘可能,以及台灣的非英語工作環境,也使東南亞人才卻步。此外,現行法規將受過外國訓練的護理人員限制在長期照護崗位,難以緩解醫院的急迫人力需求。

近年台灣護理人力告急,長期壓力與繁忙造成倦怠,也導致人才流失。(圖/取自pixabay)

借鏡國外長期照護制度改變結構性限制

反觀日本,數十年前也曾面臨與今日台灣類似的挑戰:老齡化社會、英語能力有限,移民管道不暢。但他們在2000年推行強制性的長期照護保險(LTCI)制度,提供了一個值得借鑑的模式。

該制度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銀髮村」、居家訪視服務,以及人工智慧輔助支援的穩定資金機制,減輕了醫院負擔,並為護理專業開創了新的職涯路徑。台灣可從此模式中學習,來因應這些結構性限制。

林毅欣建議,要培養獨特的台灣醫療專業願景,政策必須落實公平機會、提供有尊嚴的執業環境,以及創新的職涯發展途徑。醫療投資不只是成本,更是國家韌性的重要支撐,也是維繫台灣未來醫療人力的關鍵。

推薦閱讀

輪椅籃球》愛爾麗盃─國家代表隊亞帕運前哨站熱身賽溫暖開戰 為11月大洋洲盃打出好彩頭

2025斯巴達新北市站受封「最美賽場」 留日生王南評連三站封后

「小小一步,改變世界」馬來虎領軍開跑 快手刀報名限量3000名額

走進台灣的急診或病房,經常可看見人力緊繃、病床滿載等情況。從醫護人員的經驗,以及各種研究與報導,都顯示目前台灣醫療體系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這些現象也提醒我們,必須深入檢視醫療結構,尋找可持續的改善之道。

臺安醫院教學研究部、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的林毅欣主任有感於台灣醫療狀況,近日在《台灣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JFMA)投稿,特別探討了當前醫療生態的困境與永續經營。現在台灣醫療體系,不只面臨病床短缺和護理人力流失,更有深層的結構性問題需要被正視,也是思考台灣醫療未來方向的關鍵時刻。

台灣護理人力瓶頸一:護病比失衡導致職業倦怠

林毅欣指出,台灣的護理人員需經過嚴格的教育訓練、國家執照考試,以及持續的在職培訓。他們承受巨大的工作量,有些急診護理人員的護病比甚至高達 1:15,遠遠超過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標準,這可能造成護理師們嚴重的職業倦怠,並導致每年約12%的流失率。他強調:「僅提高薪資,而不解決人員配置比例問題、恢復護士的職業自主權」,是無法根本改善護理人員職業幻滅,甚至出走的醫護困境。

台灣護理人力瓶頸二:外籍護理人員招聘限制多

有些國家會透過招募外籍護理人員來緩解本地人力不足,但台灣的地緣政治與非英語環境,卻使得這條路的發展多處受限。

在美國,有27%的註冊護理人員出生於外國;在英國,28%的國民保健署(NHS)護理人員並非英籍。然而,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動輒緊張的政治局勢,無形中阻礙了文化背景相近的護理人員招聘可能,以及台灣的非英語工作環境,也使東南亞人才卻步。此外,現行法規將受過外國訓練的護理人員限制在長期照護崗位,難以緩解醫院的急迫人力需求。

近年台灣護理人力告急,長期壓力與繁忙造成倦怠,也導致人才流失。(圖/取自pixabay)

借鏡國外長期照護制度改變結構性限制

反觀日本,數十年前也曾面臨與今日台灣類似的挑戰:老齡化社會、英語能力有限,移民管道不暢。但他們在2000年推行強制性的長期照護保險(LTCI)制度,提供了一個值得借鑑的模式。

該制度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銀髮村」、居家訪視服務,以及人工智慧輔助支援的穩定資金機制,減輕了醫院負擔,並為護理專業開創了新的職涯路徑。台灣可從此模式中學習,來因應這些結構性限制。

林毅欣建議,要培養獨特的台灣醫療專業願景,政策必須落實公平機會、提供有尊嚴的執業環境,以及創新的職涯發展途徑。醫療投資不只是成本,更是國家韌性的重要支撐,也是維繫台灣未來醫療人力的關鍵。

Buy JNews
廣告

走進台灣的急診或病房,經常可看見人力緊繃、病床滿載等情況。從醫護人員的經驗,以及各種研究與報導,都顯示目前台灣醫療體系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這些現象也提醒我們,必須深入檢視醫療結構,尋找可持續的改善之道。

臺安醫院教學研究部、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的林毅欣主任有感於台灣醫療狀況,近日在《台灣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JFMA)投稿,特別探討了當前醫療生態的困境與永續經營。現在台灣醫療體系,不只面臨病床短缺和護理人力流失,更有深層的結構性問題需要被正視,也是思考台灣醫療未來方向的關鍵時刻。

台灣護理人力瓶頸一:護病比失衡導致職業倦怠

林毅欣指出,台灣的護理人員需經過嚴格的教育訓練、國家執照考試,以及持續的在職培訓。他們承受巨大的工作量,有些急診護理人員的護病比甚至高達 1:15,遠遠超過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標準,這可能造成護理師們嚴重的職業倦怠,並導致每年約12%的流失率。他強調:「僅提高薪資,而不解決人員配置比例問題、恢復護士的職業自主權」,是無法根本改善護理人員職業幻滅,甚至出走的醫護困境。

台灣護理人力瓶頸二:外籍護理人員招聘限制多

有些國家會透過招募外籍護理人員來緩解本地人力不足,但台灣的地緣政治與非英語環境,卻使得這條路的發展多處受限。

在美國,有27%的註冊護理人員出生於外國;在英國,28%的國民保健署(NHS)護理人員並非英籍。然而,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動輒緊張的政治局勢,無形中阻礙了文化背景相近的護理人員招聘可能,以及台灣的非英語工作環境,也使東南亞人才卻步。此外,現行法規將受過外國訓練的護理人員限制在長期照護崗位,難以緩解醫院的急迫人力需求。

近年台灣護理人力告急,長期壓力與繁忙造成倦怠,也導致人才流失。(圖/取自pixabay)

借鏡國外長期照護制度改變結構性限制

反觀日本,數十年前也曾面臨與今日台灣類似的挑戰:老齡化社會、英語能力有限,移民管道不暢。但他們在2000年推行強制性的長期照護保險(LTCI)制度,提供了一個值得借鑑的模式。

該制度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銀髮村」、居家訪視服務,以及人工智慧輔助支援的穩定資金機制,減輕了醫院負擔,並為護理專業開創了新的職涯路徑。台灣可從此模式中學習,來因應這些結構性限制。

林毅欣建議,要培養獨特的台灣醫療專業願景,政策必須落實公平機會、提供有尊嚴的執業環境,以及創新的職涯發展途徑。醫療投資不只是成本,更是國家韌性的重要支撐,也是維繫台灣未來醫療人力的關鍵。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輪椅籃球》愛爾麗盃─國家代表隊亞帕運前哨站熱身賽溫暖開戰 為11月大洋洲盃打出好彩頭
健康與運動

輪椅籃球》愛爾麗盃─國家代表隊亞帕運前哨站熱身賽溫暖開戰 為11月大洋洲盃打出好彩頭

2025-10-19
2025斯巴達新北市站受封「最美賽場」 留日生王南評連三站封后
健康與運動

2025斯巴達新北市站受封「最美賽場」 留日生王南評連三站封后

2025-10-18
「小小一步,改變世界」馬來虎領軍開跑 快手刀報名限量3000名額
健康與運動

「小小一步,改變世界」馬來虎領軍開跑 快手刀報名限量3000名額

2025-09-26
斯巴達障礙跑十年有成!10月18、19日新北站5千名額秒殺
健康與運動

斯巴達障礙跑十年有成!10月18、19日新北站5千名額秒殺

2025-09-25
首屆佳醫基金會奧林匹克盃運動會 450人齊聚響應國際失智症日 共築幸福記憶圈
健康與運動

首屆佳醫基金會奧林匹克盃運動會 450人齊聚響應國際失智症日 共築幸福記憶圈

2025-09-25
臺安醫院創台灣首例:雙重永續認證,展現低碳醫療領先實力
健康與運動

臺安醫院創台灣首例:雙重永續認證,展現低碳醫療領先實力

2025-08-20
下一篇文章
《大風之島》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導演動容:將故事吹向台灣每個角落

《大風之島》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導演動容:將故事吹向台灣每個角落

金馬入圍11項大贏家 《大濛》氣勢驚人宣布感動口碑場

金馬入圍11項大贏家 《大濛》氣勢驚人宣布感動口碑場

最新新聞

地方時事

漾新聞|台中豬瘟拉警報!林浤澤:防疫不能短視 預算刪減恐削弱防線、高市應全面盤點加強稽查

2025-10-22

閱讀更多

漾新聞|高醫大啟動國際新航線!攜手菲律賓大學共建「VINTA聯合辦公室」 打造跨國USR人才基地、串聯教育與產業永續

2025-10-22

漾新聞|美濃小果番茄健康管理技術講習

2025-10-22

即時/漾新聞|台中爆疑似非洲豬瘟震撼全台!陳其邁緊急下令 高雄全面升級防疫應變

2025-10-22

即時/漾新聞|中芸非營利幼兒園違法事件延燒!高市審議會火速拍板終止委託、改由公幼接手代管

2025-10-22

熱門推薦

救護理人力、顧台灣健康!醫師出招永續解方

救護理人力、顧台灣健康!醫師出招永續解方

2025-10-02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2025-09-22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2025-10-03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2023-12-28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2025-10-15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漾新聞|台中豬瘟拉警報!林浤澤:防疫不能短視 預算刪減恐削弱防線、高市應全面盤點加強稽查
  • 漾新聞|高醫大啟動國際新航線!攜手菲律賓大學共建「VINTA聯合辦公室」 打造跨國USR人才基地、串聯教育與產業永續
  • 漾新聞|美濃小果番茄健康管理技術講習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