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一曲動人心弦的旋律,唱出土地與人生的溫度。由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攜手知名客籍音樂人與在地素人共同製作的數位專輯《人生搞尞場》,收錄歌曲〈完福〉榮獲「2025第16屆金音創作獎」最佳民謠歌曲獎,在全國音樂舞台上綻放高雄客家音樂的真實力量,也讓右堆地區的素人創作首次躍上專業殿堂。
《人生搞尞場》專輯自2024年推出以來,以「右堆好聲音」為品牌精神,集結客庄居民的生命故事與土地情感,讓音樂回歸生活本質。專輯最大亮點是邀請在地素人共同作詞、演唱,呈現樸實真摯的歌聲。〈完福〉以柔和旋律與深情詞意詮釋人生圓滿與幸福的意象,感動無數聽眾,也為客家音樂注入新的靈魂。
製作團隊陣容堅強,邀集音樂人米莎、邱淑蟬、黃瑋傑、張嘉祥、陳俊名、劉道文等跨界合作,從編曲到錄音全程指導,讓素人創作與專業技術完美結合。整張專輯以人生四季為主軸,從童年夢想、青春成長,到壯年打拚與晚年回望,每首歌都像一幅畫,細膩描繪客庄生活的日常與情感。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楊瑞霞表示,這張專輯是屬於「土地與人共同創作的音樂」。從策劃初期即舉辦多場創作工作坊與田野訪談,邀請居民、學生參與詞曲徵選與錄製,讓每一首歌都凝聚地方真情。她感謝中央客家委員會的支持與經費挹注,讓右堆居民的創作夢得以實現,展現地方文化扎根的力量。
楊瑞霞強調,「音樂不只是旋律,更是生活的紀錄與文化的延續。」〈完福〉的誕生,象徵客家文化在現代舞台上的再生與共鳴,這份真誠的土地之聲,讓人重新理解幸福的模樣,也讓世界聽見高雄客庄的心。
《人生搞尞場》以數位專輯形式上架各大音樂平台,包括Spotify、KKBOX、Apple Music等,讓聽眾隨時隨地感受客家語音的柔韌之美。專輯封面以右堆意象設計,結合農村風景與歌聲線條,象徵生命流轉與音樂交融的韻律。
活動現場播放得獎歌曲時,樂音流瀉,來自右堆的素人歌手們含淚相擁,許多人表示:「能用自己的語言唱出生命的故事,這是最大的完福。」現場掌聲如潮,見證地方文化在專業舞台上的光榮時刻。
這座金音創作獎的榮耀,不僅屬於創作團隊,更屬於整個高雄客庄。未來,客家事務委員會將持續推動「右堆好聲音」計畫,鼓勵更多民眾以音樂書寫生活,用歌聲讓文化延續。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客家事務委員會 #右堆好聲音 #人生搞尞場 #完福 #金音創作獎 #民謠歌曲 #客家音樂 #高雄客庄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影/客家音樂與時代同軌 素人歌手發表《人生搞尞場》數位專輯唱響美濃客庄 #漾新聞 https://youtu.be/cs13i0Fy7QQ?si=uADGqh8PbAtbiOIV
https://www.youtube.com/embed/cs13i0Fy7QQ?si=2P4Od793BpMs7H4M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一曲動人心弦的旋律,唱出土地與人生的溫度。由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攜手知名客籍音樂人與在地素人共同製作的數位專輯《人生搞尞場》,收錄歌曲〈完福〉榮獲「2025第16屆金音創作獎」最佳民謠歌曲獎,在全國音樂舞台上綻放高雄客家音樂的真實力量,也讓右堆地區的素人創作首次躍上專業殿堂。
《人生搞尞場》專輯自2024年推出以來,以「右堆好聲音」為品牌精神,集結客庄居民的生命故事與土地情感,讓音樂回歸生活本質。專輯最大亮點是邀請在地素人共同作詞、演唱,呈現樸實真摯的歌聲。〈完福〉以柔和旋律與深情詞意詮釋人生圓滿與幸福的意象,感動無數聽眾,也為客家音樂注入新的靈魂。
製作團隊陣容堅強,邀集音樂人米莎、邱淑蟬、黃瑋傑、張嘉祥、陳俊名、劉道文等跨界合作,從編曲到錄音全程指導,讓素人創作與專業技術完美結合。整張專輯以人生四季為主軸,從童年夢想、青春成長,到壯年打拚與晚年回望,每首歌都像一幅畫,細膩描繪客庄生活的日常與情感。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楊瑞霞表示,這張專輯是屬於「土地與人共同創作的音樂」。從策劃初期即舉辦多場創作工作坊與田野訪談,邀請居民、學生參與詞曲徵選與錄製,讓每一首歌都凝聚地方真情。她感謝中央客家委員會的支持與經費挹注,讓右堆居民的創作夢得以實現,展現地方文化扎根的力量。
楊瑞霞強調,「音樂不只是旋律,更是生活的紀錄與文化的延續。」〈完福〉的誕生,象徵客家文化在現代舞台上的再生與共鳴,這份真誠的土地之聲,讓人重新理解幸福的模樣,也讓世界聽見高雄客庄的心。
《人生搞尞場》以數位專輯形式上架各大音樂平台,包括Spotify、KKBOX、Apple Music等,讓聽眾隨時隨地感受客家語音的柔韌之美。專輯封面以右堆意象設計,結合農村風景與歌聲線條,象徵生命流轉與音樂交融的韻律。
活動現場播放得獎歌曲時,樂音流瀉,來自右堆的素人歌手們含淚相擁,許多人表示:「能用自己的語言唱出生命的故事,這是最大的完福。」現場掌聲如潮,見證地方文化在專業舞台上的光榮時刻。
這座金音創作獎的榮耀,不僅屬於創作團隊,更屬於整個高雄客庄。未來,客家事務委員會將持續推動「右堆好聲音」計畫,鼓勵更多民眾以音樂書寫生活,用歌聲讓文化延續。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客家事務委員會 #右堆好聲音 #人生搞尞場 #完福 #金音創作獎 #民謠歌曲 #客家音樂 #高雄客庄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影/客家音樂與時代同軌 素人歌手發表《人生搞尞場》數位專輯唱響美濃客庄 #漾新聞 https://youtu.be/cs13i0Fy7QQ?si=uADGqh8PbAtbiOIV
https://www.youtube.com/embed/cs13i0Fy7QQ?si=2P4Od793BpMs7H4M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一曲動人心弦的旋律,唱出土地與人生的溫度。由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攜手知名客籍音樂人與在地素人共同製作的數位專輯《人生搞尞場》,收錄歌曲〈完福〉榮獲「2025第16屆金音創作獎」最佳民謠歌曲獎,在全國音樂舞台上綻放高雄客家音樂的真實力量,也讓右堆地區的素人創作首次躍上專業殿堂。
《人生搞尞場》專輯自2024年推出以來,以「右堆好聲音」為品牌精神,集結客庄居民的生命故事與土地情感,讓音樂回歸生活本質。專輯最大亮點是邀請在地素人共同作詞、演唱,呈現樸實真摯的歌聲。〈完福〉以柔和旋律與深情詞意詮釋人生圓滿與幸福的意象,感動無數聽眾,也為客家音樂注入新的靈魂。
製作團隊陣容堅強,邀集音樂人米莎、邱淑蟬、黃瑋傑、張嘉祥、陳俊名、劉道文等跨界合作,從編曲到錄音全程指導,讓素人創作與專業技術完美結合。整張專輯以人生四季為主軸,從童年夢想、青春成長,到壯年打拚與晚年回望,每首歌都像一幅畫,細膩描繪客庄生活的日常與情感。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楊瑞霞表示,這張專輯是屬於「土地與人共同創作的音樂」。從策劃初期即舉辦多場創作工作坊與田野訪談,邀請居民、學生參與詞曲徵選與錄製,讓每一首歌都凝聚地方真情。她感謝中央客家委員會的支持與經費挹注,讓右堆居民的創作夢得以實現,展現地方文化扎根的力量。
楊瑞霞強調,「音樂不只是旋律,更是生活的紀錄與文化的延續。」〈完福〉的誕生,象徵客家文化在現代舞台上的再生與共鳴,這份真誠的土地之聲,讓人重新理解幸福的模樣,也讓世界聽見高雄客庄的心。
《人生搞尞場》以數位專輯形式上架各大音樂平台,包括Spotify、KKBOX、Apple Music等,讓聽眾隨時隨地感受客家語音的柔韌之美。專輯封面以右堆意象設計,結合農村風景與歌聲線條,象徵生命流轉與音樂交融的韻律。
活動現場播放得獎歌曲時,樂音流瀉,來自右堆的素人歌手們含淚相擁,許多人表示:「能用自己的語言唱出生命的故事,這是最大的完福。」現場掌聲如潮,見證地方文化在專業舞台上的光榮時刻。
這座金音創作獎的榮耀,不僅屬於創作團隊,更屬於整個高雄客庄。未來,客家事務委員會將持續推動「右堆好聲音」計畫,鼓勵更多民眾以音樂書寫生活,用歌聲讓文化延續。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客家事務委員會 #右堆好聲音 #人生搞尞場 #完福 #金音創作獎 #民謠歌曲 #客家音樂 #高雄客庄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影/客家音樂與時代同軌 素人歌手發表《人生搞尞場》數位專輯唱響美濃客庄 #漾新聞 https://youtu.be/cs13i0Fy7QQ?si=uADGqh8PbAtbiOIV
https://www.youtube.com/embed/cs13i0Fy7QQ?si=2P4Od793BpMs7H4M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一曲動人心弦的旋律,唱出土地與人生的溫度。由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攜手知名客籍音樂人與在地素人共同製作的數位專輯《人生搞尞場》,收錄歌曲〈完福〉榮獲「2025第16屆金音創作獎」最佳民謠歌曲獎,在全國音樂舞台上綻放高雄客家音樂的真實力量,也讓右堆地區的素人創作首次躍上專業殿堂。
《人生搞尞場》專輯自2024年推出以來,以「右堆好聲音」為品牌精神,集結客庄居民的生命故事與土地情感,讓音樂回歸生活本質。專輯最大亮點是邀請在地素人共同作詞、演唱,呈現樸實真摯的歌聲。〈完福〉以柔和旋律與深情詞意詮釋人生圓滿與幸福的意象,感動無數聽眾,也為客家音樂注入新的靈魂。
製作團隊陣容堅強,邀集音樂人米莎、邱淑蟬、黃瑋傑、張嘉祥、陳俊名、劉道文等跨界合作,從編曲到錄音全程指導,讓素人創作與專業技術完美結合。整張專輯以人生四季為主軸,從童年夢想、青春成長,到壯年打拚與晚年回望,每首歌都像一幅畫,細膩描繪客庄生活的日常與情感。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楊瑞霞表示,這張專輯是屬於「土地與人共同創作的音樂」。從策劃初期即舉辦多場創作工作坊與田野訪談,邀請居民、學生參與詞曲徵選與錄製,讓每一首歌都凝聚地方真情。她感謝中央客家委員會的支持與經費挹注,讓右堆居民的創作夢得以實現,展現地方文化扎根的力量。
楊瑞霞強調,「音樂不只是旋律,更是生活的紀錄與文化的延續。」〈完福〉的誕生,象徵客家文化在現代舞台上的再生與共鳴,這份真誠的土地之聲,讓人重新理解幸福的模樣,也讓世界聽見高雄客庄的心。
《人生搞尞場》以數位專輯形式上架各大音樂平台,包括Spotify、KKBOX、Apple Music等,讓聽眾隨時隨地感受客家語音的柔韌之美。專輯封面以右堆意象設計,結合農村風景與歌聲線條,象徵生命流轉與音樂交融的韻律。
活動現場播放得獎歌曲時,樂音流瀉,來自右堆的素人歌手們含淚相擁,許多人表示:「能用自己的語言唱出生命的故事,這是最大的完福。」現場掌聲如潮,見證地方文化在專業舞台上的光榮時刻。
這座金音創作獎的榮耀,不僅屬於創作團隊,更屬於整個高雄客庄。未來,客家事務委員會將持續推動「右堆好聲音」計畫,鼓勵更多民眾以音樂書寫生活,用歌聲讓文化延續。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客家事務委員會 #右堆好聲音 #人生搞尞場 #完福 #金音創作獎 #民謠歌曲 #客家音樂 #高雄客庄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影/客家音樂與時代同軌 素人歌手發表《人生搞尞場》數位專輯唱響美濃客庄 #漾新聞 https://youtu.be/cs13i0Fy7QQ?si=uADGqh8PbAtbiOIV
https://www.youtube.com/embed/cs13i0Fy7QQ?si=2P4Od793BpMs7H4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