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戴貴立/專題
國內學者陳亮妤針對少年及65歲以上長者,自殺行為分析指出,依衛福部分析自殺原因可能有三:一是跟網路使用有關,但究竟是網路哪一個部分,尚待後續分析;二是家庭因素,研究顯示,家庭有離婚或糾紛者,會增加自殺風險;第三則是精神疾患的共病,像是焦慮、憂鬱、飲食疾患等。
衛福部同步著手分析死因,明年會有更清楚的原因分析報告出爐。
但是1930年代學者鄭振鐸也探討過當時自殺理由調查分析,他在文章上分析,人類自殺的原因,據各國自殺統計所載,約有下列幾種: (一)生活困苦 (二)疾病 (三)忿怒 (四)戀愛 (五)受污蔑不能自白 (六)對於人生生不可解的疑問 (七)奮鬥困倦 (八)厭世――嫉世妒俗 。
本來活潑愉快的人類,為什麼會生出這幾種自殺的原因?鄭教授仔細的想:「我找出個大原因來了,第一是社會制度的缺憾……」
古今都有自殺行為,民國20年和民國112年比較一下,現在生活困苦自殺的少,富裕精神苦悶,久生病討厭世者,憂鬱患者居多。之前窮人自殺,現在富裕自殺比較多,算是八十年來最大的轉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