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地方時事

高雄競總成立 3000人擠爆現場  柯文哲鞠躬感謝支持者熱情力挺

2023-11-05
閱讀時間:閱讀 1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台灣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今(5)日下午到高雄市新興區林森一路,出席高雄競選總部成立大會,競總外擠滿支持者,會場還安排了舞獅鑼鼓,現場氣氛熱鬧,約3千人到場。柯文哲與民眾黨高雄第1選區立委參選人曾尹儷,以及多位競總成員,為有這麼多支持者來加油打氣鞠躬道謝,感受到南台灣的滿滿溫暖熱情,柯文哲也向競總幹部一一授證表達感謝。

現場還包含高雄競總主委王春福、總幹事莊貽量、中央委員林富男、苗栗縣黨部主委馮啟彥等人到場相挺。致詞時柯文哲表示,台灣有因國家發展中的問題一再出現,但政治的核心在執行力,遇到問題要面對、解決問題,雖然無法一次到位,但政治就是「對的事情做,不對的事不要做,認真做」,難是難在堅持,但現在卻有不少政治人物「對的事情不做,不對的事情做,很懶惰」。

柯文哲也提到,自己這次競選歌曲《簡單的人》道出心中理想,希望在台灣社會裡,每一個人都可以做一個心念單純、簡單的人;每一個人只要認真做事,說話不用「彎彎曲曲」,都能認真、快樂過每一天;每個人都對社會有一點小小貢獻,就能匯集成國家的巨大進步。

柯文哲表示,2024年這場選舉影響台灣未來,我們要一個清廉、勤政、愛鄉土的政府,不是光喊口號、不解決問題,在內部製造仇恨的政府。他表示自己主張「共融社會,國家治理」;「台灣自主,兩岸和平」;「聯合政府,團結台灣」,並指當前只要活在台灣、住在台灣、認同台灣、愛台灣,就是台灣人,不用再分來分去,如同自己在醫院救急診患者,也不可能問對方是哪個政黨支持者。

柯文哲也回憶,20多年前阿扁選總統時,自己也是醫界後援會總幹事,但感慨2016年後民進黨墮落那麼快,不像30年多前的黨外時代,大家都很有理想,因此在台灣要建立制度,相信制度,不是相信個人。

柯文哲表示,他主張台灣逐漸往內閣制修正,因為現在的總統制導致「贏者全拿,毫無制衡」,想提名哪個院長、部長都能決定,還不用去立院、不用面對記者,不只是「威權總統制」,更成了「民選皇帝制」,因此他這次大選提出「把國家還給你」的精神,「權力拿回來不是自己用,是把權力還給人民!」

柯文哲也回顧,台灣民眾黨成立4年,可以走到這裡,都是靠大家幫忙,秉持每個人每天進步一點的精神,過程中風風雨雨,受到嚴格檢視,但當人家用最高標準檢視,我們就利用這機會讓自己進步,期待自己有一天能比人家更好。他也打趣,「人家批評我們是一人政黨,但今天不是一人了,最起碼台上站那麼多人。」

柯文哲也提到,台灣民眾黨受到許多年輕人支持,因為年輕人「不怕艱苦,只怕沒希望」,為何台灣40年前「台灣錢淹腳目」,現在卻有躺平族,是因為覺得拚也沒用。他希望台灣未來,特別是讓年輕人感覺到,「只要認真,就有機會」。希望台灣有我們能變得更好,希望高雄有台灣民眾黨落地生根,默默耕耘,也能讓高雄更好,相信我們可以塑造一個更好的台灣,把一個更好的台灣留給下一代!

受訪時柯被問到藍白討論合作的情況,柯表示,之前與朱立倫主席坐下來談,對於許多政策的整合、政策綱領,兩黨都可以合作,儘管不見得每樣都能100%合作,但他認為在大選進行的時候,政黨領袖可以坐下來談,已是台灣歷史的第一次。至於總統參選人的整合方式,柯文哲認為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提出的「日本模式」、「德國模式」,前者由立委參選人投票,但69:11人投票,沒投就知道結果了;德國模式是比政黨支持度,排除了許多中間選民。

對於外界觀察指「藍白合」變「藍白拖」,甚至可能變「藍白戰」,朱立倫也指柯「本來答應(日本制),現在又反悔」,柯則回應,朱把資料給自己後,說你考慮個一兩天,自己就是資料讀一讀,覺得69:11的投票不合理,柯表示,「你不能說我送資料給你,你就是同意了」,但對朱的說法,柯也表示,每個人都會爭取對自己最有利的說法,自己可以理解。

至於藍白整合是否無望?柯文哲回覆「台灣是一個充滿驚奇的島嶼」;被問到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柯也表示,郭一直都有7到10%支持度,「我們就是要想辦法去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

對於曾尹儷的選區藍沒提名,柯認為「這也是國民黨的善意」,他引用美國布林肯國務卿論中美局勢時的話「可以合作的時候合作,需要競爭的時候競爭,必須對抗的時候對抗」,不要可以合作的時候也在對抗,那就不對了,他認為這是很好的觀念。

Buy JNews
廣告

推薦閱讀

漾新聞|萬人湧進大港橋觀賽!百隊創意船筏乘風破浪「2025高雄創意造筏競賽」熱力完賽

漾新聞|AI翻轉文化學習!客家學×青年論壇「創客AI科技學堂」激盪創意能量

漾新聞|高師大攜手德國包浩斯大學 設計工坊成果展點亮跨國創意火花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地方時事

漾新聞|萬人湧進大港橋觀賽!百隊創意船筏乘風破浪「2025高雄創意造筏競賽」熱力完賽

2025-10-27
地方時事

漾新聞|AI翻轉文化學習!客家學×青年論壇「創客AI科技學堂」激盪創意能量

2025-10-27
地方時事

漾新聞|高師大攜手德國包浩斯大學 設計工坊成果展點亮跨國創意火花

2025-10-27
地方時事

漾新聞|曾俊傑籲第一殯增設樹灑葬區 讓市區民眾就近選擇環保葬

2025-10-27
地方時事

漾新聞|林岱樺批檢方「編造死人筆錄」 公開審理揭檢調暗黑角落

2025-10-27
地方時事

漾新聞|《紅眼睛》11月登場!橄欖葉劇團用愛與流量拷問真實的自己

2025-10-27
下一篇文章
「2023踩漾雲嘉」秋賞飛羽季 首場雲林濱海自行車慢旅

「2023踩漾雲嘉」秋賞飛羽季 首場雲林濱海自行車慢旅

Hakka Power2023六堆客庄星光路跑 順利圓滿

Hakka Power2023六堆客庄星光路跑 順利圓滿

最新新聞

全球首款不含金屬或礦物的電動車橫空出世—-結果根本無法運作
國際時事

全球首款不含金屬或礦物的電動車橫空出世—-結果根本無法運作

2025-10-27

閱讀更多
AI與可持續發展驅動零售變革 重塑香港及大灣區消費習慣

AI與可持續發展驅動零售變革 重塑香港及大灣區消費習慣

2025-10-27

漾新聞|萬人湧進大港橋觀賽!百隊創意船筏乘風破浪「2025高雄創意造筏競賽」熱力完賽

2025-10-27
以教育為橋 點亮人生下半場!悉心扶持並肩同行-莊芸臻老師打造樂齡教育環境 陪伴長者開啟新旅程

以教育為橋 點亮人生下半場!悉心扶持並肩同行-莊芸臻老師打造樂齡教育環境 陪伴長者開啟新旅程

2025-10-27
打造樂齡教育空間!悉心扶持並肩同行-莊芸臻老師陪伴長者持續成長

打造樂齡教育空間!悉心扶持並肩同行-莊芸臻老師陪伴長者持續成長

2025-10-27

熱門推薦

高雄競總成立 3000人擠爆現場  柯文哲鞠躬感謝支持者熱情力挺

高雄競總成立 3000人擠爆現場  柯文哲鞠躬感謝支持者熱情力挺

2023-11-05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2025-10-15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2025-10-03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2025-09-22
漾新聞|白埔園區過關!高雄打造南方新矽谷

漾新聞|白埔園區過關!高雄打造南方新矽谷

2025-09-23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全球首款不含金屬或礦物的電動車橫空出世—-結果根本無法運作
  • AI與可持續發展驅動零售變革 重塑香港及大灣區消費習慣
  • 漾新聞|萬人湧進大港橋觀賽!百隊創意船筏乘風破浪「2025高雄創意造筏競賽」熱力完賽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