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國際時事

中大傑出校友于紹龍發明新環保物料,百分百堆填區降解及減碳

2024-03-06
閱讀時間:閱讀 1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香港2024年3月6日 /美通社/ — 香港今年推行了多項減廢政策,除了4月22即將推行截塑令外,8月即將進行垃圾徵費,屆時需要用指定膠袋扔垃圾,但這些指定膠袋都為石化膠袋,即由石油副產品製造。有本港企業研發出兩種低碳材料,冀作為石化塑膠的替代品,以達致真正的環保及可為香港減碳。


香港綠色科技初創勇奪國際性科研比賽金獎

OKOSIX 綠適有限公司CEO 于紹龍接受新城財經台訪問時表示,提取石油時會釋出大量碳排放而破壞地球。而低碳膠袋則是用植物纖維作為新材料,其中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物可降解,適合即棄產品。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曾經提過膠袋不能在堆填區降解。OKOSIX利用自家研發技術,創造出一些材料,可以堆肥、還可以在堆填區環境完全生物降解,已有公證行認證。另一種不會降解,適合耐用產品。其實很多國家當下都很注重環保,因此香港應鼓勵企業創造及使用環保材料,為地球出一分力。

在推行問題上,于紹龍表示,很多地區例如日本、歐洲、中國內地都已經使用環保材料一段時間,但香港的新材料產業還是面臨一些問題。現在香港市民普遍的環保意識比歐美地區為低,亦對於環保產品及標準了解不深。因此政府當下更應該在政策上做得更好,例如鼓勵更多使用真正可降解、減碳的物料,以及向社會推廣環保教育。

政府對低碳膠袋支援不足
于紹龍表示,低碳膠袋已在日本非常普及,而歐美多年前已有其個別的可堆肥標準,中國內地也在2021年推出了堆肥標準,但港府對這些新型低碳材料缺少政策上的支持,反而只停留在回收材料上,未有計劃在低碳膠袋的方向。

當下禁用塑膠一方面是為了防止海洋生物再受塑膠污染,而新材料可以在堆填環境真正完全分解,可減少塑膠污染海洋的問題。截塑令使得酒店業、飲食業等遇到很多生產經營上的困難,塑料製品當前所用到的替代品多為紙製、木製或金屬,其實既不方便也或許更加不環保,紙製材料在香港遇上潮濕天氣會容易發霉,而以金屬製一次性用品更是浪費。然而塑膠被使用了幾十年,成本也是最低的,因此一朝走塑會讓各個行業叫苦不迭。他認為,這些低碳環保材料的用途非常廣泛,可以做成各類產品,膠袋只是其中一種。如果可以使用低碳膠材,則完全可以替代這些用品的原有石化塑膠材料,對於環保和經濟兩個方面都有推動的作用。

在價格方面,于紹龍表示,100%的低碳材料比石油塑料貴一倍,但如果調節石化塑膠和低碳塑膠的比例,則物料價格上可以有更靈活的變動,而生產上比使用回收物料更簡單及便宜,非常適合下一批的指定袋生產。

垃圾徵費應多獎勵減懲罰
當前垃圾徵費在即,于紹龍認為,政策講解依然不夠清晰,例如三無大廈垃圾處理、將家居垃圾掉至公共地方等問題,還沒有解決的方案。而現在面對環保問題,政府不應該只設置懲罰措施,可以考慮建立獎賞機制,鼓勵民眾回收更多的垃圾,減少浪費和丟棄。用膠袋等製品的人非常多,因此也應該鼓勵和教育民眾減少甚至不使用石化塑膠,用更多環保材料。希望環保署可以接納環保團體和民眾的各方意見,建立更加完善的環保系統和制度。

OKOSIX綠適有限公司是科學園一間環保初創企業,研發可生物降解和可堆肥的材料,應用在即棄產品,如外科口罩、美容面膜、醫療敷料、骨科矯形護具、尿片、濕紙巾、空氣過濾網等。OKOSIX現正為可全面降解的物料申請專利。該項技術除了獲得創新科技署的資助外,更於2022 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得金獎。而于紹龍因為其在科技上的貢獻,在2023年獲選為香港中文大學傑出校友之一。

Buy JNews
廣告

香港2024年3月6日 /美通社/ — 香港今年推行了多項減廢政策,除了4月22即將推行截塑令外,8月即將進行垃圾徵費,屆時需要用指定膠袋扔垃圾,但這些指定膠袋都為石化膠袋,即由石油副產品製造。有本港企業研發出兩種低碳材料,冀作為石化塑膠的替代品,以達致真正的環保及可為香港減碳。


香港綠色科技初創勇奪國際性科研比賽金獎

OKOSIX 綠適有限公司CEO 于紹龍接受新城財經台訪問時表示,提取石油時會釋出大量碳排放而破壞地球。而低碳膠袋則是用植物纖維作為新材料,其中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物可降解,適合即棄產品。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曾經提過膠袋不能在堆填區降解。OKOSIX利用自家研發技術,創造出一些材料,可以堆肥、還可以在堆填區環境完全生物降解,已有公證行認證。另一種不會降解,適合耐用產品。其實很多國家當下都很注重環保,因此香港應鼓勵企業創造及使用環保材料,為地球出一分力。

在推行問題上,于紹龍表示,很多地區例如日本、歐洲、中國內地都已經使用環保材料一段時間,但香港的新材料產業還是面臨一些問題。現在香港市民普遍的環保意識比歐美地區為低,亦對於環保產品及標準了解不深。因此政府當下更應該在政策上做得更好,例如鼓勵更多使用真正可降解、減碳的物料,以及向社會推廣環保教育。

政府對低碳膠袋支援不足
于紹龍表示,低碳膠袋已在日本非常普及,而歐美多年前已有其個別的可堆肥標準,中國內地也在2021年推出了堆肥標準,但港府對這些新型低碳材料缺少政策上的支持,反而只停留在回收材料上,未有計劃在低碳膠袋的方向。

當下禁用塑膠一方面是為了防止海洋生物再受塑膠污染,而新材料可以在堆填環境真正完全分解,可減少塑膠污染海洋的問題。截塑令使得酒店業、飲食業等遇到很多生產經營上的困難,塑料製品當前所用到的替代品多為紙製、木製或金屬,其實既不方便也或許更加不環保,紙製材料在香港遇上潮濕天氣會容易發霉,而以金屬製一次性用品更是浪費。然而塑膠被使用了幾十年,成本也是最低的,因此一朝走塑會讓各個行業叫苦不迭。他認為,這些低碳環保材料的用途非常廣泛,可以做成各類產品,膠袋只是其中一種。如果可以使用低碳膠材,則完全可以替代這些用品的原有石化塑膠材料,對於環保和經濟兩個方面都有推動的作用。

在價格方面,于紹龍表示,100%的低碳材料比石油塑料貴一倍,但如果調節石化塑膠和低碳塑膠的比例,則物料價格上可以有更靈活的變動,而生產上比使用回收物料更簡單及便宜,非常適合下一批的指定袋生產。

垃圾徵費應多獎勵減懲罰
當前垃圾徵費在即,于紹龍認為,政策講解依然不夠清晰,例如三無大廈垃圾處理、將家居垃圾掉至公共地方等問題,還沒有解決的方案。而現在面對環保問題,政府不應該只設置懲罰措施,可以考慮建立獎賞機制,鼓勵民眾回收更多的垃圾,減少浪費和丟棄。用膠袋等製品的人非常多,因此也應該鼓勵和教育民眾減少甚至不使用石化塑膠,用更多環保材料。希望環保署可以接納環保團體和民眾的各方意見,建立更加完善的環保系統和制度。

OKOSIX綠適有限公司是科學園一間環保初創企業,研發可生物降解和可堆肥的材料,應用在即棄產品,如外科口罩、美容面膜、醫療敷料、骨科矯形護具、尿片、濕紙巾、空氣過濾網等。OKOSIX現正為可全面降解的物料申請專利。該項技術除了獲得創新科技署的資助外,更於2022 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得金獎。而于紹龍因為其在科技上的貢獻,在2023年獲選為香港中文大學傑出校友之一。

推薦閱讀

新華絲路:轉型、服務、開放……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邁向新階段

新華絲路:共建越洋「零碳橋梁」,上海攜手多國港口打造「航運綠色走廊」朋友圈

最大里程碑付款到賬 一家中國醫藥MNC強勢崛起

香港2024年3月6日 /美通社/ — 香港今年推行了多項減廢政策,除了4月22即將推行截塑令外,8月即將進行垃圾徵費,屆時需要用指定膠袋扔垃圾,但這些指定膠袋都為石化膠袋,即由石油副產品製造。有本港企業研發出兩種低碳材料,冀作為石化塑膠的替代品,以達致真正的環保及可為香港減碳。


香港綠色科技初創勇奪國際性科研比賽金獎

OKOSIX 綠適有限公司CEO 于紹龍接受新城財經台訪問時表示,提取石油時會釋出大量碳排放而破壞地球。而低碳膠袋則是用植物纖維作為新材料,其中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物可降解,適合即棄產品。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曾經提過膠袋不能在堆填區降解。OKOSIX利用自家研發技術,創造出一些材料,可以堆肥、還可以在堆填區環境完全生物降解,已有公證行認證。另一種不會降解,適合耐用產品。其實很多國家當下都很注重環保,因此香港應鼓勵企業創造及使用環保材料,為地球出一分力。

在推行問題上,于紹龍表示,很多地區例如日本、歐洲、中國內地都已經使用環保材料一段時間,但香港的新材料產業還是面臨一些問題。現在香港市民普遍的環保意識比歐美地區為低,亦對於環保產品及標準了解不深。因此政府當下更應該在政策上做得更好,例如鼓勵更多使用真正可降解、減碳的物料,以及向社會推廣環保教育。

政府對低碳膠袋支援不足
于紹龍表示,低碳膠袋已在日本非常普及,而歐美多年前已有其個別的可堆肥標準,中國內地也在2021年推出了堆肥標準,但港府對這些新型低碳材料缺少政策上的支持,反而只停留在回收材料上,未有計劃在低碳膠袋的方向。

當下禁用塑膠一方面是為了防止海洋生物再受塑膠污染,而新材料可以在堆填環境真正完全分解,可減少塑膠污染海洋的問題。截塑令使得酒店業、飲食業等遇到很多生產經營上的困難,塑料製品當前所用到的替代品多為紙製、木製或金屬,其實既不方便也或許更加不環保,紙製材料在香港遇上潮濕天氣會容易發霉,而以金屬製一次性用品更是浪費。然而塑膠被使用了幾十年,成本也是最低的,因此一朝走塑會讓各個行業叫苦不迭。他認為,這些低碳環保材料的用途非常廣泛,可以做成各類產品,膠袋只是其中一種。如果可以使用低碳膠材,則完全可以替代這些用品的原有石化塑膠材料,對於環保和經濟兩個方面都有推動的作用。

在價格方面,于紹龍表示,100%的低碳材料比石油塑料貴一倍,但如果調節石化塑膠和低碳塑膠的比例,則物料價格上可以有更靈活的變動,而生產上比使用回收物料更簡單及便宜,非常適合下一批的指定袋生產。

垃圾徵費應多獎勵減懲罰
當前垃圾徵費在即,于紹龍認為,政策講解依然不夠清晰,例如三無大廈垃圾處理、將家居垃圾掉至公共地方等問題,還沒有解決的方案。而現在面對環保問題,政府不應該只設置懲罰措施,可以考慮建立獎賞機制,鼓勵民眾回收更多的垃圾,減少浪費和丟棄。用膠袋等製品的人非常多,因此也應該鼓勵和教育民眾減少甚至不使用石化塑膠,用更多環保材料。希望環保署可以接納環保團體和民眾的各方意見,建立更加完善的環保系統和制度。

OKOSIX綠適有限公司是科學園一間環保初創企業,研發可生物降解和可堆肥的材料,應用在即棄產品,如外科口罩、美容面膜、醫療敷料、骨科矯形護具、尿片、濕紙巾、空氣過濾網等。OKOSIX現正為可全面降解的物料申請專利。該項技術除了獲得創新科技署的資助外,更於2022 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得金獎。而于紹龍因為其在科技上的貢獻,在2023年獲選為香港中文大學傑出校友之一。

Buy JNews
廣告

香港2024年3月6日 /美通社/ — 香港今年推行了多項減廢政策,除了4月22即將推行截塑令外,8月即將進行垃圾徵費,屆時需要用指定膠袋扔垃圾,但這些指定膠袋都為石化膠袋,即由石油副產品製造。有本港企業研發出兩種低碳材料,冀作為石化塑膠的替代品,以達致真正的環保及可為香港減碳。


香港綠色科技初創勇奪國際性科研比賽金獎

OKOSIX 綠適有限公司CEO 于紹龍接受新城財經台訪問時表示,提取石油時會釋出大量碳排放而破壞地球。而低碳膠袋則是用植物纖維作為新材料,其中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物可降解,適合即棄產品。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曾經提過膠袋不能在堆填區降解。OKOSIX利用自家研發技術,創造出一些材料,可以堆肥、還可以在堆填區環境完全生物降解,已有公證行認證。另一種不會降解,適合耐用產品。其實很多國家當下都很注重環保,因此香港應鼓勵企業創造及使用環保材料,為地球出一分力。

在推行問題上,于紹龍表示,很多地區例如日本、歐洲、中國內地都已經使用環保材料一段時間,但香港的新材料產業還是面臨一些問題。現在香港市民普遍的環保意識比歐美地區為低,亦對於環保產品及標準了解不深。因此政府當下更應該在政策上做得更好,例如鼓勵更多使用真正可降解、減碳的物料,以及向社會推廣環保教育。

政府對低碳膠袋支援不足
于紹龍表示,低碳膠袋已在日本非常普及,而歐美多年前已有其個別的可堆肥標準,中國內地也在2021年推出了堆肥標準,但港府對這些新型低碳材料缺少政策上的支持,反而只停留在回收材料上,未有計劃在低碳膠袋的方向。

當下禁用塑膠一方面是為了防止海洋生物再受塑膠污染,而新材料可以在堆填環境真正完全分解,可減少塑膠污染海洋的問題。截塑令使得酒店業、飲食業等遇到很多生產經營上的困難,塑料製品當前所用到的替代品多為紙製、木製或金屬,其實既不方便也或許更加不環保,紙製材料在香港遇上潮濕天氣會容易發霉,而以金屬製一次性用品更是浪費。然而塑膠被使用了幾十年,成本也是最低的,因此一朝走塑會讓各個行業叫苦不迭。他認為,這些低碳環保材料的用途非常廣泛,可以做成各類產品,膠袋只是其中一種。如果可以使用低碳膠材,則完全可以替代這些用品的原有石化塑膠材料,對於環保和經濟兩個方面都有推動的作用。

在價格方面,于紹龍表示,100%的低碳材料比石油塑料貴一倍,但如果調節石化塑膠和低碳塑膠的比例,則物料價格上可以有更靈活的變動,而生產上比使用回收物料更簡單及便宜,非常適合下一批的指定袋生產。

垃圾徵費應多獎勵減懲罰
當前垃圾徵費在即,于紹龍認為,政策講解依然不夠清晰,例如三無大廈垃圾處理、將家居垃圾掉至公共地方等問題,還沒有解決的方案。而現在面對環保問題,政府不應該只設置懲罰措施,可以考慮建立獎賞機制,鼓勵民眾回收更多的垃圾,減少浪費和丟棄。用膠袋等製品的人非常多,因此也應該鼓勵和教育民眾減少甚至不使用石化塑膠,用更多環保材料。希望環保署可以接納環保團體和民眾的各方意見,建立更加完善的環保系統和制度。

OKOSIX綠適有限公司是科學園一間環保初創企業,研發可生物降解和可堆肥的材料,應用在即棄產品,如外科口罩、美容面膜、醫療敷料、骨科矯形護具、尿片、濕紙巾、空氣過濾網等。OKOSIX現正為可全面降解的物料申請專利。該項技術除了獲得創新科技署的資助外,更於2022 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得金獎。而于紹龍因為其在科技上的貢獻,在2023年獲選為香港中文大學傑出校友之一。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新華絲路:轉型、服務、開放……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邁向新階段
國際時事

新華絲路:轉型、服務、開放……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邁向新階段

2025-10-23
新華絲路:共建越洋「零碳橋梁」,上海攜手多國港口打造「航運綠色走廊」朋友圈
國際時事

新華絲路:共建越洋「零碳橋梁」,上海攜手多國港口打造「航運綠色走廊」朋友圈

2025-10-23
最大里程碑付款到賬 一家中國醫藥MNC強勢崛起
國際時事

最大里程碑付款到賬 一家中國醫藥MNC強勢崛起

2025-10-23
MetaOptics Ltd於《2025 臺灣週》《亞洲創新盃》決賽榮獲「最佳創新獎」
國際時事

MetaOptics Ltd於《2025 臺灣週》《亞洲創新盃》決賽榮獲「最佳創新獎」

2025-10-23
DXC 聘任 Anthony Pappas 為市場總監,領導下一品牌轉型階段
國際時事

DXC 聘任 Anthony Pappas 為市場總監,領導下一品牌轉型階段

2025-10-23
支持香港運動員 國際體壇勇闖高峰《旭茉JESSICA》x「騰峰計劃」創辦人許建德x香港匹克球運動員陳詠悠
國際時事

支持香港運動員 國際體壇勇闖高峰《旭茉JESSICA》x「騰峰計劃」創辦人許建德x香港匹克球運動員陳詠悠

2025-10-23
下一篇文章
全球自行車設計比賽揭曉 17項創意作品展現騎乘新生活 經濟部推出身障手搖車2.0 上山、環島智慧無礙

全球自行車設計比賽揭曉 17項創意作品展現騎乘新生活 經濟部推出身障手搖車2.0 上山、環島智慧無礙

正修社博吸睛 暢玩塔羅牌 魔術驚奇連連

正修社博吸睛 暢玩塔羅牌 魔術驚奇連連

最新新聞

新華絲路:轉型、服務、開放……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邁向新階段
國際時事

新華絲路:轉型、服務、開放……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邁向新階段

2025-10-23

閱讀更多
新華絲路:共建越洋「零碳橋梁」,上海攜手多國港口打造「航運綠色走廊」朋友圈

新華絲路:共建越洋「零碳橋梁」,上海攜手多國港口打造「航運綠色走廊」朋友圈

2025-10-23
最大里程碑付款到賬 一家中國醫藥MNC強勢崛起

最大里程碑付款到賬 一家中國醫藥MNC強勢崛起

2025-10-23

「量子金融獵人」蔣正清 回台 開創金融與量子融合新篇章

2025-10-23
MetaOptics Ltd於《2025 臺灣週》《亞洲創新盃》決賽榮獲「最佳創新獎」

MetaOptics Ltd於《2025 臺灣週》《亞洲創新盃》決賽榮獲「最佳創新獎」

2025-10-23

熱門推薦

中大傑出校友于紹龍發明新環保物料,百分百堆填區降解及減碳

中大傑出校友于紹龍發明新環保物料,百分百堆填區降解及減碳

2024-03-06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2025-09-22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2025-10-03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2023-12-28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2025-10-15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新華絲路:轉型、服務、開放……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邁向新階段
  • 新華絲路:共建越洋「零碳橋梁」,上海攜手多國港口打造「航運綠色走廊」朋友圈
  • 最大里程碑付款到賬 一家中國醫藥MNC強勢崛起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