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地方時事

賴清德如拒絕兩岸交流 唯有戰爭一途嗎?

2024-05-09
閱讀時間:閱讀 1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由總召傅崐萁率領17位黨籍立委訪問中國大陸,陸方放出「惠台三箭」,加大兩岸旅遊與農漁產品經貿往來的開放幅度,傅崐萁返抵台灣時笑容滿滿的說:「兩岸終於迎來了春暖花開」,更說這是國民黨的一小步,兩岸的一大步。雖然引來民進黨方面不小的批評,但國民黨目前在台灣立法院屬第一大黨,還是能夠代表台灣相當一部分的新民意,依然有兩岸交流正向的意義,不必在意那些酸鹽酸語。

兩岸關係在民進黨政權蔡英文執政時期每況愈下,也讓雙方的民意敵對由於政治對立而攀上高峰。今年4月10日下午,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接見前總統馬英九一行時,強調「我們熱誠邀請廣大台灣同胞多來大陸走一走,也樂見大陸民眾多去祖國寶島看一看」,這一句話讓兩岸社會充滿期待,象徵陸方可望對兩岸旅遊交流有更多的開放舉措。果不其然,傅崐萁一行訪陸,北京方面確實「三箭齊發」。王滬寧提出了兩個「希望」:「希望中國國民黨民意代表發揮積極作用,共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希望兩岸同胞特別是青年一代,多參與到兩岸交流交往中來,共同開創兩岸關係美好未來。」

儘管這三箭看似小步緩走,卻是台灣業者高度期待的第一步,本來交通部已規劃將在2024年3月開放赴陸旅行團,結果就在實施前夕,交通部觀光署突然以陸方仍未安排陸客團赴台為由,突襲式宣布「禁團令」,令台灣旅行業者大為光火,甚至不排除在賴清德5月20日就職當天上街抗議。因此,業者對傅崐萁訪陸成果充滿期待,不少業者在傅崐萁一行出發之時,便到桃園機場熱烈送機,期待能有好消息。

對台灣業者而言,陸方的做法有試水温的味道,若是陸客可提升20%旅遊人次,光是馬祖就可年增新台幣五億元觀光收入。因此台灣旅遊業者呼籲,既然陸方已遞出橄欖枝,民進黨政府就應「接好球」,先從解除赴陸禁團令做起。另一方面,大陸20個城市即將可全程網上換補發「大通證」,此舉也被認為是大陸為下一步擴大開放陸客赴台預作準備。在農產品方面,台灣文旦最大產區的台南麻豆,當地農會總幹事孫慈敏樂觀評估,陸方願意重新開放輸入,就是多了一條重要通路,當然是「利多」。

大陸釋放兩岸可以和平往來的熱情與善意,相對於不久前美國參、眾兩院通過軍援台灣的兩件事,民進黨政府的頻頻對美國「道謝」,卻對大陸的善意嗤之以鼻,讓民眾聽在心裏感到毛骨悚然。2021年3月以來,由於民進黨政府的惡意仇視對立,讓大陸以檢疫問題陸續宣布暫停鳳梨、蓮霧、釋迦、文旦柚等台灣水果輸入,隨後更以多次檢出禁藥殘留或者新冠病毒殘留為由,暫停石斑魚活魚、冰鮮白帶魚、凍竹筴魚進口。2023年3月以後,在國民黨的地方首長、立委多次奔赴大陸溝通之後,大陸才陸續又恢復冰鮮白帶魚、凍竹筴魚、石斑魚活魚、釋迦、鳳梨等進口。正如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說的,「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沒有什麼心結不能化解、不能商量」。

美國國會通過軍援以、烏、台的軍事預算,台灣方面包括總統府、行政院、外交部紛紛對美國表示感謝的巨額援助,但說穿了美國的真實目的,就是要把台灣打造成一座「火藥庫」,而且還需要不斷向美國購買武器。美國所打的如意算盤,不過是萬一台海一旦擦槍走火,美國且不必派一兵一卒,光是靠台灣與台灣人民的戰場,就能消耗、牽制住大陸,同時,美國的軍工複合體還能得到大筆的軍售利益。

美國的如意算盤,恰恰與今日的烏克蘭一模一樣,俄烏戰爭爆發至今超過兩年時間,非但看不到戰爭結束的曙光,只看到美國與英國多次喊停調和談判,同時輸送大量的武器與金錢援助,還增派多位軍事顧問。而美國本身則隔岸觀火,當烏克蘭已陷入分崩離析、生靈塗炭之時,美國又興沖沖地遞上一把價值600多億美元的刀子,讓烏克蘭繼續廝殺下去。

世界眾人無不希望這個起火的世界能逐步滅火,但美國所謂的「調停」、「勸和」方式,竟然是通過巨額軍援,完全可以看出美國還在挑動對立、敵視與仇恨,而不是積極透過政治協商或談判的方式來降温。俄烏、以哈的戰火恐怕將燒得更旺,接下來就怕台海這座火藥庫也被點燃。

美國已經把台積電強行擄走到其本土,台灣如今對美國而言的「剩餘價值」,就剩下本島變成一片焦土以對付中國大陸了。美國是在「去台化」,也正在「棄台化」,它並沒有要拿下台灣,可是卻不惜讓台灣淪為一個戰場,犧牲的還是島上千千萬萬深信「台美友好堅若磐石」的人們,與烏克蘭的下場一樣,將走向一條死亡不歸路。

台灣的命運應自己掌握,深信美國在堅若磐石防衛台灣的誓言並不可靠,深信大陸不會收復台灣亦不切實際,認為台灣有能力防衛自己亦太天真,唯有認清自己的實力及關懷老百姓及不做無謂犧牲作為標竿,思索對台灣及老百姓最有利的途徑,解決兩岸衝突才是正道,習近平強調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不強調同一國家,展現出最大的誠意,同一個民族涵蓋大陸及台灣,既然同一民族有什麼事不能商量?也沒有什麼糾結不能化解,也就是在同一民族基準上平等協商,探索兩岸都能接受的方案,解決兩岸民族分裂的問題。

我們海潮智庫一再為文強調,一個分裂的民族除非衰弱如俎上肉任人宰割外,無不力求民族完整,這是民族宿命無可避免,不管你願意或不願意,南北越、南北韓、東西德…等分裂的民族,亦無不適用這個定律,大陸與台灣亦不能夠例外,台灣領導人應認清這一點,才能夠避免如南北越、南北韓那樣,同胞相殘傷亡數百萬人,賴清德雖在當選領導人之前,強調自己是台獨工作者,作為個人追求個人的理念,或以此作為追求大位吸票的策略,並未造成老百姓任何傷害,但作為台灣領導人,如真把台獨理念付諸實施,或口無遮攔地強調台獨理念,肯定會帶來兩岸戰爭,帶給老百姓的傷亡及痛苦。

我們理解賴清德若立即改變作法及說詞有相當難為,但若以漸進的方式一步步調整做法,例如:大陸先開放福建人到媽祖旅遊,台灣亦可釋出善意讓金門人到福建旅遊,這樣一來一往在適當的時間內開放兩岸人民交流,降低雙方的敵意,緩和兩岸緊張關係,避免兩岸螺旋式的敵意上升,導致兩岸戰爭,身為台灣領導人也應思考台灣問題,以非戰爭的手段及和平方式如何解決,在大陸綜合國力漸漸碾壓美國之際,繼續以拖延的辦法不解決,已不切實際亦不現實,唯有由雙方即大陸和台灣坐下來好好談判,探索兩岸都能接受的方案,最符合台灣人民的利益及願望,以現在兩岸的氣氛及美國的因素,身為台灣領導人欲展開與大陸和談,確實有很大的顧忌及阻礙,先開放兩岸交流,匯集兩岸的善意,再藉由民間的力量,站在民意的最高點推行兩岸和談,不會被罵賣台,相對亦阻力比較小。

我們海潮智庫考慮到台灣政客們為了權位有太多的顧忌,不敢跨出第一步,倡議兩岸和平談判,解決懸而未解的台灣問題,故設計通過公投召開超黨派的國是會議,凝聚共識並推薦常設談判代表,與大陸進行和平談判,這是民意,作為台灣領導人順應民意為理所當然,並無所謂賣台,相信賴清德父母親在地下有知,知道兒子化解一場戰爭,避免老百姓無數傷亡,應會感到無限的榮幸及驕傲。

賴清德推動兩岸和談,相信會遭受美國很大的阻礙,因為美國一直把台灣最為破壞大陸崛起的一顆棋子,當然不樂見大陸與台灣和解,甚至完成民族整合,然今非昔比,美國霸權以漸趨衰敗,在做最後的掙扎,但國力已力不從心,債台高築,貧富高度懸殊及種族複雜,又霸權的心態不死,誇言有能力打贏兩場戰爭,單在西太平洋對抗大陸,已倍感吃力,只有拉邦結派拉攏日本、南韓、菲律賓…等以狀聲勢,然美國在中東連胡塞青年軍都擺不平,不敢與伊朗對壘,怎樣敢與比伊朗強好幾倍的大陸作戰,作為台灣領導人賴清德,如確信美國會兩肋插刀協防台灣對抗大陸,終必會像烏克蘭被美國拋棄,不只禍害自己也帶給老百姓無數的傷亡,兩岸和談或戰爭只在賴清德一念之間。

Buy JNews
廣告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由總召傅崐萁率領17位黨籍立委訪問中國大陸,陸方放出「惠台三箭」,加大兩岸旅遊與農漁產品經貿往來的開放幅度,傅崐萁返抵台灣時笑容滿滿的說:「兩岸終於迎來了春暖花開」,更說這是國民黨的一小步,兩岸的一大步。雖然引來民進黨方面不小的批評,但國民黨目前在台灣立法院屬第一大黨,還是能夠代表台灣相當一部分的新民意,依然有兩岸交流正向的意義,不必在意那些酸鹽酸語。

兩岸關係在民進黨政權蔡英文執政時期每況愈下,也讓雙方的民意敵對由於政治對立而攀上高峰。今年4月10日下午,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接見前總統馬英九一行時,強調「我們熱誠邀請廣大台灣同胞多來大陸走一走,也樂見大陸民眾多去祖國寶島看一看」,這一句話讓兩岸社會充滿期待,象徵陸方可望對兩岸旅遊交流有更多的開放舉措。果不其然,傅崐萁一行訪陸,北京方面確實「三箭齊發」。王滬寧提出了兩個「希望」:「希望中國國民黨民意代表發揮積極作用,共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希望兩岸同胞特別是青年一代,多參與到兩岸交流交往中來,共同開創兩岸關係美好未來。」

儘管這三箭看似小步緩走,卻是台灣業者高度期待的第一步,本來交通部已規劃將在2024年3月開放赴陸旅行團,結果就在實施前夕,交通部觀光署突然以陸方仍未安排陸客團赴台為由,突襲式宣布「禁團令」,令台灣旅行業者大為光火,甚至不排除在賴清德5月20日就職當天上街抗議。因此,業者對傅崐萁訪陸成果充滿期待,不少業者在傅崐萁一行出發之時,便到桃園機場熱烈送機,期待能有好消息。

對台灣業者而言,陸方的做法有試水温的味道,若是陸客可提升20%旅遊人次,光是馬祖就可年增新台幣五億元觀光收入。因此台灣旅遊業者呼籲,既然陸方已遞出橄欖枝,民進黨政府就應「接好球」,先從解除赴陸禁團令做起。另一方面,大陸20個城市即將可全程網上換補發「大通證」,此舉也被認為是大陸為下一步擴大開放陸客赴台預作準備。在農產品方面,台灣文旦最大產區的台南麻豆,當地農會總幹事孫慈敏樂觀評估,陸方願意重新開放輸入,就是多了一條重要通路,當然是「利多」。

大陸釋放兩岸可以和平往來的熱情與善意,相對於不久前美國參、眾兩院通過軍援台灣的兩件事,民進黨政府的頻頻對美國「道謝」,卻對大陸的善意嗤之以鼻,讓民眾聽在心裏感到毛骨悚然。2021年3月以來,由於民進黨政府的惡意仇視對立,讓大陸以檢疫問題陸續宣布暫停鳳梨、蓮霧、釋迦、文旦柚等台灣水果輸入,隨後更以多次檢出禁藥殘留或者新冠病毒殘留為由,暫停石斑魚活魚、冰鮮白帶魚、凍竹筴魚進口。2023年3月以後,在國民黨的地方首長、立委多次奔赴大陸溝通之後,大陸才陸續又恢復冰鮮白帶魚、凍竹筴魚、石斑魚活魚、釋迦、鳳梨等進口。正如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說的,「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沒有什麼心結不能化解、不能商量」。

美國國會通過軍援以、烏、台的軍事預算,台灣方面包括總統府、行政院、外交部紛紛對美國表示感謝的巨額援助,但說穿了美國的真實目的,就是要把台灣打造成一座「火藥庫」,而且還需要不斷向美國購買武器。美國所打的如意算盤,不過是萬一台海一旦擦槍走火,美國且不必派一兵一卒,光是靠台灣與台灣人民的戰場,就能消耗、牽制住大陸,同時,美國的軍工複合體還能得到大筆的軍售利益。

美國的如意算盤,恰恰與今日的烏克蘭一模一樣,俄烏戰爭爆發至今超過兩年時間,非但看不到戰爭結束的曙光,只看到美國與英國多次喊停調和談判,同時輸送大量的武器與金錢援助,還增派多位軍事顧問。而美國本身則隔岸觀火,當烏克蘭已陷入分崩離析、生靈塗炭之時,美國又興沖沖地遞上一把價值600多億美元的刀子,讓烏克蘭繼續廝殺下去。

世界眾人無不希望這個起火的世界能逐步滅火,但美國所謂的「調停」、「勸和」方式,竟然是通過巨額軍援,完全可以看出美國還在挑動對立、敵視與仇恨,而不是積極透過政治協商或談判的方式來降温。俄烏、以哈的戰火恐怕將燒得更旺,接下來就怕台海這座火藥庫也被點燃。

美國已經把台積電強行擄走到其本土,台灣如今對美國而言的「剩餘價值」,就剩下本島變成一片焦土以對付中國大陸了。美國是在「去台化」,也正在「棄台化」,它並沒有要拿下台灣,可是卻不惜讓台灣淪為一個戰場,犧牲的還是島上千千萬萬深信「台美友好堅若磐石」的人們,與烏克蘭的下場一樣,將走向一條死亡不歸路。

台灣的命運應自己掌握,深信美國在堅若磐石防衛台灣的誓言並不可靠,深信大陸不會收復台灣亦不切實際,認為台灣有能力防衛自己亦太天真,唯有認清自己的實力及關懷老百姓及不做無謂犧牲作為標竿,思索對台灣及老百姓最有利的途徑,解決兩岸衝突才是正道,習近平強調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不強調同一國家,展現出最大的誠意,同一個民族涵蓋大陸及台灣,既然同一民族有什麼事不能商量?也沒有什麼糾結不能化解,也就是在同一民族基準上平等協商,探索兩岸都能接受的方案,解決兩岸民族分裂的問題。

我們海潮智庫一再為文強調,一個分裂的民族除非衰弱如俎上肉任人宰割外,無不力求民族完整,這是民族宿命無可避免,不管你願意或不願意,南北越、南北韓、東西德…等分裂的民族,亦無不適用這個定律,大陸與台灣亦不能夠例外,台灣領導人應認清這一點,才能夠避免如南北越、南北韓那樣,同胞相殘傷亡數百萬人,賴清德雖在當選領導人之前,強調自己是台獨工作者,作為個人追求個人的理念,或以此作為追求大位吸票的策略,並未造成老百姓任何傷害,但作為台灣領導人,如真把台獨理念付諸實施,或口無遮攔地強調台獨理念,肯定會帶來兩岸戰爭,帶給老百姓的傷亡及痛苦。

我們理解賴清德若立即改變作法及說詞有相當難為,但若以漸進的方式一步步調整做法,例如:大陸先開放福建人到媽祖旅遊,台灣亦可釋出善意讓金門人到福建旅遊,這樣一來一往在適當的時間內開放兩岸人民交流,降低雙方的敵意,緩和兩岸緊張關係,避免兩岸螺旋式的敵意上升,導致兩岸戰爭,身為台灣領導人也應思考台灣問題,以非戰爭的手段及和平方式如何解決,在大陸綜合國力漸漸碾壓美國之際,繼續以拖延的辦法不解決,已不切實際亦不現實,唯有由雙方即大陸和台灣坐下來好好談判,探索兩岸都能接受的方案,最符合台灣人民的利益及願望,以現在兩岸的氣氛及美國的因素,身為台灣領導人欲展開與大陸和談,確實有很大的顧忌及阻礙,先開放兩岸交流,匯集兩岸的善意,再藉由民間的力量,站在民意的最高點推行兩岸和談,不會被罵賣台,相對亦阻力比較小。

我們海潮智庫考慮到台灣政客們為了權位有太多的顧忌,不敢跨出第一步,倡議兩岸和平談判,解決懸而未解的台灣問題,故設計通過公投召開超黨派的國是會議,凝聚共識並推薦常設談判代表,與大陸進行和平談判,這是民意,作為台灣領導人順應民意為理所當然,並無所謂賣台,相信賴清德父母親在地下有知,知道兒子化解一場戰爭,避免老百姓無數傷亡,應會感到無限的榮幸及驕傲。

賴清德推動兩岸和談,相信會遭受美國很大的阻礙,因為美國一直把台灣最為破壞大陸崛起的一顆棋子,當然不樂見大陸與台灣和解,甚至完成民族整合,然今非昔比,美國霸權以漸趨衰敗,在做最後的掙扎,但國力已力不從心,債台高築,貧富高度懸殊及種族複雜,又霸權的心態不死,誇言有能力打贏兩場戰爭,單在西太平洋對抗大陸,已倍感吃力,只有拉邦結派拉攏日本、南韓、菲律賓…等以狀聲勢,然美國在中東連胡塞青年軍都擺不平,不敢與伊朗對壘,怎樣敢與比伊朗強好幾倍的大陸作戰,作為台灣領導人賴清德,如確信美國會兩肋插刀協防台灣對抗大陸,終必會像烏克蘭被美國拋棄,不只禍害自己也帶給老百姓無數的傷亡,兩岸和談或戰爭只在賴清德一念之間。

推薦閱讀

屏東縣六堆文化園區 台9線 走讀生命與感情的公路線及客家移居故事

台灣新媒體人組團參訪 北京電影學院熱情交流

醫美廣告講的是事實,但是有點誇大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由總召傅崐萁率領17位黨籍立委訪問中國大陸,陸方放出「惠台三箭」,加大兩岸旅遊與農漁產品經貿往來的開放幅度,傅崐萁返抵台灣時笑容滿滿的說:「兩岸終於迎來了春暖花開」,更說這是國民黨的一小步,兩岸的一大步。雖然引來民進黨方面不小的批評,但國民黨目前在台灣立法院屬第一大黨,還是能夠代表台灣相當一部分的新民意,依然有兩岸交流正向的意義,不必在意那些酸鹽酸語。

兩岸關係在民進黨政權蔡英文執政時期每況愈下,也讓雙方的民意敵對由於政治對立而攀上高峰。今年4月10日下午,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接見前總統馬英九一行時,強調「我們熱誠邀請廣大台灣同胞多來大陸走一走,也樂見大陸民眾多去祖國寶島看一看」,這一句話讓兩岸社會充滿期待,象徵陸方可望對兩岸旅遊交流有更多的開放舉措。果不其然,傅崐萁一行訪陸,北京方面確實「三箭齊發」。王滬寧提出了兩個「希望」:「希望中國國民黨民意代表發揮積極作用,共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希望兩岸同胞特別是青年一代,多參與到兩岸交流交往中來,共同開創兩岸關係美好未來。」

儘管這三箭看似小步緩走,卻是台灣業者高度期待的第一步,本來交通部已規劃將在2024年3月開放赴陸旅行團,結果就在實施前夕,交通部觀光署突然以陸方仍未安排陸客團赴台為由,突襲式宣布「禁團令」,令台灣旅行業者大為光火,甚至不排除在賴清德5月20日就職當天上街抗議。因此,業者對傅崐萁訪陸成果充滿期待,不少業者在傅崐萁一行出發之時,便到桃園機場熱烈送機,期待能有好消息。

對台灣業者而言,陸方的做法有試水温的味道,若是陸客可提升20%旅遊人次,光是馬祖就可年增新台幣五億元觀光收入。因此台灣旅遊業者呼籲,既然陸方已遞出橄欖枝,民進黨政府就應「接好球」,先從解除赴陸禁團令做起。另一方面,大陸20個城市即將可全程網上換補發「大通證」,此舉也被認為是大陸為下一步擴大開放陸客赴台預作準備。在農產品方面,台灣文旦最大產區的台南麻豆,當地農會總幹事孫慈敏樂觀評估,陸方願意重新開放輸入,就是多了一條重要通路,當然是「利多」。

大陸釋放兩岸可以和平往來的熱情與善意,相對於不久前美國參、眾兩院通過軍援台灣的兩件事,民進黨政府的頻頻對美國「道謝」,卻對大陸的善意嗤之以鼻,讓民眾聽在心裏感到毛骨悚然。2021年3月以來,由於民進黨政府的惡意仇視對立,讓大陸以檢疫問題陸續宣布暫停鳳梨、蓮霧、釋迦、文旦柚等台灣水果輸入,隨後更以多次檢出禁藥殘留或者新冠病毒殘留為由,暫停石斑魚活魚、冰鮮白帶魚、凍竹筴魚進口。2023年3月以後,在國民黨的地方首長、立委多次奔赴大陸溝通之後,大陸才陸續又恢復冰鮮白帶魚、凍竹筴魚、石斑魚活魚、釋迦、鳳梨等進口。正如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說的,「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沒有什麼心結不能化解、不能商量」。

美國國會通過軍援以、烏、台的軍事預算,台灣方面包括總統府、行政院、外交部紛紛對美國表示感謝的巨額援助,但說穿了美國的真實目的,就是要把台灣打造成一座「火藥庫」,而且還需要不斷向美國購買武器。美國所打的如意算盤,不過是萬一台海一旦擦槍走火,美國且不必派一兵一卒,光是靠台灣與台灣人民的戰場,就能消耗、牽制住大陸,同時,美國的軍工複合體還能得到大筆的軍售利益。

美國的如意算盤,恰恰與今日的烏克蘭一模一樣,俄烏戰爭爆發至今超過兩年時間,非但看不到戰爭結束的曙光,只看到美國與英國多次喊停調和談判,同時輸送大量的武器與金錢援助,還增派多位軍事顧問。而美國本身則隔岸觀火,當烏克蘭已陷入分崩離析、生靈塗炭之時,美國又興沖沖地遞上一把價值600多億美元的刀子,讓烏克蘭繼續廝殺下去。

世界眾人無不希望這個起火的世界能逐步滅火,但美國所謂的「調停」、「勸和」方式,竟然是通過巨額軍援,完全可以看出美國還在挑動對立、敵視與仇恨,而不是積極透過政治協商或談判的方式來降温。俄烏、以哈的戰火恐怕將燒得更旺,接下來就怕台海這座火藥庫也被點燃。

美國已經把台積電強行擄走到其本土,台灣如今對美國而言的「剩餘價值」,就剩下本島變成一片焦土以對付中國大陸了。美國是在「去台化」,也正在「棄台化」,它並沒有要拿下台灣,可是卻不惜讓台灣淪為一個戰場,犧牲的還是島上千千萬萬深信「台美友好堅若磐石」的人們,與烏克蘭的下場一樣,將走向一條死亡不歸路。

台灣的命運應自己掌握,深信美國在堅若磐石防衛台灣的誓言並不可靠,深信大陸不會收復台灣亦不切實際,認為台灣有能力防衛自己亦太天真,唯有認清自己的實力及關懷老百姓及不做無謂犧牲作為標竿,思索對台灣及老百姓最有利的途徑,解決兩岸衝突才是正道,習近平強調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不強調同一國家,展現出最大的誠意,同一個民族涵蓋大陸及台灣,既然同一民族有什麼事不能商量?也沒有什麼糾結不能化解,也就是在同一民族基準上平等協商,探索兩岸都能接受的方案,解決兩岸民族分裂的問題。

我們海潮智庫一再為文強調,一個分裂的民族除非衰弱如俎上肉任人宰割外,無不力求民族完整,這是民族宿命無可避免,不管你願意或不願意,南北越、南北韓、東西德…等分裂的民族,亦無不適用這個定律,大陸與台灣亦不能夠例外,台灣領導人應認清這一點,才能夠避免如南北越、南北韓那樣,同胞相殘傷亡數百萬人,賴清德雖在當選領導人之前,強調自己是台獨工作者,作為個人追求個人的理念,或以此作為追求大位吸票的策略,並未造成老百姓任何傷害,但作為台灣領導人,如真把台獨理念付諸實施,或口無遮攔地強調台獨理念,肯定會帶來兩岸戰爭,帶給老百姓的傷亡及痛苦。

我們理解賴清德若立即改變作法及說詞有相當難為,但若以漸進的方式一步步調整做法,例如:大陸先開放福建人到媽祖旅遊,台灣亦可釋出善意讓金門人到福建旅遊,這樣一來一往在適當的時間內開放兩岸人民交流,降低雙方的敵意,緩和兩岸緊張關係,避免兩岸螺旋式的敵意上升,導致兩岸戰爭,身為台灣領導人也應思考台灣問題,以非戰爭的手段及和平方式如何解決,在大陸綜合國力漸漸碾壓美國之際,繼續以拖延的辦法不解決,已不切實際亦不現實,唯有由雙方即大陸和台灣坐下來好好談判,探索兩岸都能接受的方案,最符合台灣人民的利益及願望,以現在兩岸的氣氛及美國的因素,身為台灣領導人欲展開與大陸和談,確實有很大的顧忌及阻礙,先開放兩岸交流,匯集兩岸的善意,再藉由民間的力量,站在民意的最高點推行兩岸和談,不會被罵賣台,相對亦阻力比較小。

我們海潮智庫考慮到台灣政客們為了權位有太多的顧忌,不敢跨出第一步,倡議兩岸和平談判,解決懸而未解的台灣問題,故設計通過公投召開超黨派的國是會議,凝聚共識並推薦常設談判代表,與大陸進行和平談判,這是民意,作為台灣領導人順應民意為理所當然,並無所謂賣台,相信賴清德父母親在地下有知,知道兒子化解一場戰爭,避免老百姓無數傷亡,應會感到無限的榮幸及驕傲。

賴清德推動兩岸和談,相信會遭受美國很大的阻礙,因為美國一直把台灣最為破壞大陸崛起的一顆棋子,當然不樂見大陸與台灣和解,甚至完成民族整合,然今非昔比,美國霸權以漸趨衰敗,在做最後的掙扎,但國力已力不從心,債台高築,貧富高度懸殊及種族複雜,又霸權的心態不死,誇言有能力打贏兩場戰爭,單在西太平洋對抗大陸,已倍感吃力,只有拉邦結派拉攏日本、南韓、菲律賓…等以狀聲勢,然美國在中東連胡塞青年軍都擺不平,不敢與伊朗對壘,怎樣敢與比伊朗強好幾倍的大陸作戰,作為台灣領導人賴清德,如確信美國會兩肋插刀協防台灣對抗大陸,終必會像烏克蘭被美國拋棄,不只禍害自己也帶給老百姓無數的傷亡,兩岸和談或戰爭只在賴清德一念之間。

Buy JNews
廣告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由總召傅崐萁率領17位黨籍立委訪問中國大陸,陸方放出「惠台三箭」,加大兩岸旅遊與農漁產品經貿往來的開放幅度,傅崐萁返抵台灣時笑容滿滿的說:「兩岸終於迎來了春暖花開」,更說這是國民黨的一小步,兩岸的一大步。雖然引來民進黨方面不小的批評,但國民黨目前在台灣立法院屬第一大黨,還是能夠代表台灣相當一部分的新民意,依然有兩岸交流正向的意義,不必在意那些酸鹽酸語。

兩岸關係在民進黨政權蔡英文執政時期每況愈下,也讓雙方的民意敵對由於政治對立而攀上高峰。今年4月10日下午,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接見前總統馬英九一行時,強調「我們熱誠邀請廣大台灣同胞多來大陸走一走,也樂見大陸民眾多去祖國寶島看一看」,這一句話讓兩岸社會充滿期待,象徵陸方可望對兩岸旅遊交流有更多的開放舉措。果不其然,傅崐萁一行訪陸,北京方面確實「三箭齊發」。王滬寧提出了兩個「希望」:「希望中國國民黨民意代表發揮積極作用,共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希望兩岸同胞特別是青年一代,多參與到兩岸交流交往中來,共同開創兩岸關係美好未來。」

儘管這三箭看似小步緩走,卻是台灣業者高度期待的第一步,本來交通部已規劃將在2024年3月開放赴陸旅行團,結果就在實施前夕,交通部觀光署突然以陸方仍未安排陸客團赴台為由,突襲式宣布「禁團令」,令台灣旅行業者大為光火,甚至不排除在賴清德5月20日就職當天上街抗議。因此,業者對傅崐萁訪陸成果充滿期待,不少業者在傅崐萁一行出發之時,便到桃園機場熱烈送機,期待能有好消息。

對台灣業者而言,陸方的做法有試水温的味道,若是陸客可提升20%旅遊人次,光是馬祖就可年增新台幣五億元觀光收入。因此台灣旅遊業者呼籲,既然陸方已遞出橄欖枝,民進黨政府就應「接好球」,先從解除赴陸禁團令做起。另一方面,大陸20個城市即將可全程網上換補發「大通證」,此舉也被認為是大陸為下一步擴大開放陸客赴台預作準備。在農產品方面,台灣文旦最大產區的台南麻豆,當地農會總幹事孫慈敏樂觀評估,陸方願意重新開放輸入,就是多了一條重要通路,當然是「利多」。

大陸釋放兩岸可以和平往來的熱情與善意,相對於不久前美國參、眾兩院通過軍援台灣的兩件事,民進黨政府的頻頻對美國「道謝」,卻對大陸的善意嗤之以鼻,讓民眾聽在心裏感到毛骨悚然。2021年3月以來,由於民進黨政府的惡意仇視對立,讓大陸以檢疫問題陸續宣布暫停鳳梨、蓮霧、釋迦、文旦柚等台灣水果輸入,隨後更以多次檢出禁藥殘留或者新冠病毒殘留為由,暫停石斑魚活魚、冰鮮白帶魚、凍竹筴魚進口。2023年3月以後,在國民黨的地方首長、立委多次奔赴大陸溝通之後,大陸才陸續又恢復冰鮮白帶魚、凍竹筴魚、石斑魚活魚、釋迦、鳳梨等進口。正如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說的,「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沒有什麼心結不能化解、不能商量」。

美國國會通過軍援以、烏、台的軍事預算,台灣方面包括總統府、行政院、外交部紛紛對美國表示感謝的巨額援助,但說穿了美國的真實目的,就是要把台灣打造成一座「火藥庫」,而且還需要不斷向美國購買武器。美國所打的如意算盤,不過是萬一台海一旦擦槍走火,美國且不必派一兵一卒,光是靠台灣與台灣人民的戰場,就能消耗、牽制住大陸,同時,美國的軍工複合體還能得到大筆的軍售利益。

美國的如意算盤,恰恰與今日的烏克蘭一模一樣,俄烏戰爭爆發至今超過兩年時間,非但看不到戰爭結束的曙光,只看到美國與英國多次喊停調和談判,同時輸送大量的武器與金錢援助,還增派多位軍事顧問。而美國本身則隔岸觀火,當烏克蘭已陷入分崩離析、生靈塗炭之時,美國又興沖沖地遞上一把價值600多億美元的刀子,讓烏克蘭繼續廝殺下去。

世界眾人無不希望這個起火的世界能逐步滅火,但美國所謂的「調停」、「勸和」方式,竟然是通過巨額軍援,完全可以看出美國還在挑動對立、敵視與仇恨,而不是積極透過政治協商或談判的方式來降温。俄烏、以哈的戰火恐怕將燒得更旺,接下來就怕台海這座火藥庫也被點燃。

美國已經把台積電強行擄走到其本土,台灣如今對美國而言的「剩餘價值」,就剩下本島變成一片焦土以對付中國大陸了。美國是在「去台化」,也正在「棄台化」,它並沒有要拿下台灣,可是卻不惜讓台灣淪為一個戰場,犧牲的還是島上千千萬萬深信「台美友好堅若磐石」的人們,與烏克蘭的下場一樣,將走向一條死亡不歸路。

台灣的命運應自己掌握,深信美國在堅若磐石防衛台灣的誓言並不可靠,深信大陸不會收復台灣亦不切實際,認為台灣有能力防衛自己亦太天真,唯有認清自己的實力及關懷老百姓及不做無謂犧牲作為標竿,思索對台灣及老百姓最有利的途徑,解決兩岸衝突才是正道,習近平強調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不強調同一國家,展現出最大的誠意,同一個民族涵蓋大陸及台灣,既然同一民族有什麼事不能商量?也沒有什麼糾結不能化解,也就是在同一民族基準上平等協商,探索兩岸都能接受的方案,解決兩岸民族分裂的問題。

我們海潮智庫一再為文強調,一個分裂的民族除非衰弱如俎上肉任人宰割外,無不力求民族完整,這是民族宿命無可避免,不管你願意或不願意,南北越、南北韓、東西德…等分裂的民族,亦無不適用這個定律,大陸與台灣亦不能夠例外,台灣領導人應認清這一點,才能夠避免如南北越、南北韓那樣,同胞相殘傷亡數百萬人,賴清德雖在當選領導人之前,強調自己是台獨工作者,作為個人追求個人的理念,或以此作為追求大位吸票的策略,並未造成老百姓任何傷害,但作為台灣領導人,如真把台獨理念付諸實施,或口無遮攔地強調台獨理念,肯定會帶來兩岸戰爭,帶給老百姓的傷亡及痛苦。

我們理解賴清德若立即改變作法及說詞有相當難為,但若以漸進的方式一步步調整做法,例如:大陸先開放福建人到媽祖旅遊,台灣亦可釋出善意讓金門人到福建旅遊,這樣一來一往在適當的時間內開放兩岸人民交流,降低雙方的敵意,緩和兩岸緊張關係,避免兩岸螺旋式的敵意上升,導致兩岸戰爭,身為台灣領導人也應思考台灣問題,以非戰爭的手段及和平方式如何解決,在大陸綜合國力漸漸碾壓美國之際,繼續以拖延的辦法不解決,已不切實際亦不現實,唯有由雙方即大陸和台灣坐下來好好談判,探索兩岸都能接受的方案,最符合台灣人民的利益及願望,以現在兩岸的氣氛及美國的因素,身為台灣領導人欲展開與大陸和談,確實有很大的顧忌及阻礙,先開放兩岸交流,匯集兩岸的善意,再藉由民間的力量,站在民意的最高點推行兩岸和談,不會被罵賣台,相對亦阻力比較小。

我們海潮智庫考慮到台灣政客們為了權位有太多的顧忌,不敢跨出第一步,倡議兩岸和平談判,解決懸而未解的台灣問題,故設計通過公投召開超黨派的國是會議,凝聚共識並推薦常設談判代表,與大陸進行和平談判,這是民意,作為台灣領導人順應民意為理所當然,並無所謂賣台,相信賴清德父母親在地下有知,知道兒子化解一場戰爭,避免老百姓無數傷亡,應會感到無限的榮幸及驕傲。

賴清德推動兩岸和談,相信會遭受美國很大的阻礙,因為美國一直把台灣最為破壞大陸崛起的一顆棋子,當然不樂見大陸與台灣和解,甚至完成民族整合,然今非昔比,美國霸權以漸趨衰敗,在做最後的掙扎,但國力已力不從心,債台高築,貧富高度懸殊及種族複雜,又霸權的心態不死,誇言有能力打贏兩場戰爭,單在西太平洋對抗大陸,已倍感吃力,只有拉邦結派拉攏日本、南韓、菲律賓…等以狀聲勢,然美國在中東連胡塞青年軍都擺不平,不敢與伊朗對壘,怎樣敢與比伊朗強好幾倍的大陸作戰,作為台灣領導人賴清德,如確信美國會兩肋插刀協防台灣對抗大陸,終必會像烏克蘭被美國拋棄,不只禍害自己也帶給老百姓無數的傷亡,兩岸和談或戰爭只在賴清德一念之間。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屏東縣六堆文化園區 台9線 走讀生命與感情的公路線及客家移居故事
地方時事

屏東縣六堆文化園區 台9線 走讀生命與感情的公路線及客家移居故事

2024-07-04
台灣新媒體人組團參訪 北京電影學院熱情交流
地方時事

台灣新媒體人組團參訪 北京電影學院熱情交流

2024-07-04
醫美廣告講的是事實,但是有點誇大
地方時事

醫美廣告講的是事實,但是有點誇大

2024-07-04
屏縣環教及環評考核深獲肯定 連五年榮獲全國「特優」
地方時事

屏縣環教及環評考核深獲肯定 連五年榮獲全國「特優」

2024-07-04
完成實作上架開啟募資 可獲得屏東縣政府3萬元獎勵金
地方時事

完成實作上架開啟募資 可獲得屏東縣政府3萬元獎勵金

2024-07-04
屏東巧克力2024 ICA亞太區競賽 奪「9金10銀9銅」佳績
地方時事

屏東巧克力2024 ICA亞太區競賽 奪「9金10銀9銅」佳績

2024-07-04
下一篇文章
全台首創生命紀念館如藝術中心   天成圓滿落成助弱勢  

全台首創生命紀念館如藝術中心   天成圓滿落成助弱勢  

紅盒迷你倉革新香港迷你倉行業,榮獲業界殊榮

紅盒迷你倉革新香港迷你倉行業,榮獲業界殊榮

最新新聞

國際時事

Azentio 擴展領導團隊,任命兩位新主帥

2024-07-05

閱讀更多
屏東縣六堆文化園區 台9線 走讀生命與感情的公路線及客家移居故事

屏東縣六堆文化園區 台9線 走讀生命與感情的公路線及客家移居故事

2024-07-04
台灣新媒體人組團參訪 北京電影學院熱情交流

台灣新媒體人組團參訪 北京電影學院熱情交流

2024-07-04
高雄慶祝航海節大會暨感恩音樂會 隆重溫馨

高雄慶祝航海節大會暨感恩音樂會 隆重溫馨

2024-07-04
Elkie 莊錠欣推出首張迷你實體專輯 恩師薛家燕獻舞助陣、好友周子瑜給滿分!

Elkie 莊錠欣推出首張迷你實體專輯 恩師薛家燕獻舞助陣、好友周子瑜給滿分!

2024-07-04

熱門推薦

2025雙北世壯運倒數10個月 侯友宜、蔣萬安同台力邀全民參賽

2025雙北世壯運倒數10個月 侯友宜、蔣萬安同台力邀全民參賽

2024-06-28
馬斯克打臉自己  特斯拉轉向氫能源

馬斯克打臉自己  特斯拉轉向氫能源

2024-06-17
觀光工廠 x 創意生活北車開展 邀您探索夏日體驗之旅

觀光工廠 x 創意生活北車開展 邀您探索夏日體驗之旅

2024-06-14
前新竹市長參選人龔偉綸 砸10億新莊溫仔郡重劃區獵地

前新竹市長參選人龔偉綸 砸10億新莊溫仔郡重劃區獵地

2024-04-06
小紅書亮相VOGUE Business紐約美妝峰會,引領美妝洗護行業新浪潮

小紅書亮相VOGUE Business紐約美妝峰會,引領美妝洗護行業新浪潮

2024-07-01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Azentio 擴展領導團隊,任命兩位新主帥
  • 屏東縣六堆文化園區 台9線 走讀生命與感情的公路線及客家移居故事
  • 台灣新媒體人組團參訪 北京電影學院熱情交流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