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地方時事

漾新聞|社教館6月3日換舵手 美學大師蔣勳以「金剛經」講座歡送沈坤佑館長

2024-05-31
閱讀時間:閱讀 1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雄市立社會教育館將於6月3日人事異動,帶領團隊打出「公部門服務業」口碑的沈坤佑,即將卸下館長一職,於6月2日退休,轉換戰場,耕耘友善農業,並將由教育局專門委員劉靜文代理館長,繼續服務廣大市民!

值得一提的是,從2009年蔣勳老師蒞臨高市社教館首場演講開始,迄今已達26場,社教館團隊因為蔣勳老師啟發而翻轉服務理念,讓社教館演藝廳成為蔣勳老師最喜歡講演場地。 15年來,每年蒞館分享美學、古典詩詞、西方藝術及池上人文等,這是高雄市民的福氣。

如今蔣勳老師已經不接演講,但為感謝樸實且熱心的沈坤佑館長及團隊,特別安排在沈館長最後上班日5月31日(五)晚上,以「金剛經」為題,將第27場講座作為沈坤佑館長退休禮物。講座雖然安排在週五晚上,仍吸引1200名市民搶報網路名額,到場聆聽這一場別具意義的講座,一起為沈館長27年來在社教館的付出,獻上滿滿祝福!

高雄市立社教館遷移到小港即將滿30年,在沈館長積極熱誠、廣結善緣的27年努力下,已成為南高雄最重要的藝文休閒機構。歷經全國各社教館轉型,已成為全國唯一的市立社會教育館。

沈坤佑表示,能把人生精華奉獻給社教館5公頃這片福田,並讓市民享受清新綠地及藝文薰陶,是個人福氣,將把這份福氣,帶回萬丹老家,繼續友善耕作,貼近大自然,成就更精彩的人生下半場。

沈坤佑從民國86年任職社教館以來,歷任組員、組長、秘書、督學、館長,從基層到首長,一路走來,均以民眾需求為依歸,隨時在構思如何營造貼近民眾需求的設施及活動。從園區景觀改造貼近與社區對話、劇場改造成為大型展演主場地、舉辦青少年大型活動建立全國知名度、每週舉辦各系列定期性活動吸引鐵粉參與,甚至將服務觸角擴及到本市偏鄉,社教館已經成為高雄市最熱門的公務機構之一,每年蒞館人次超過130萬,成效亮眼。

「突破公務窠臼,廣結善緣」,一直是社教館團隊核心價值,在沒有活動預算的劣勢下,沈坤佑以自助人助的積極態度,廣開課程及完善場地租借服務,以服務業精神創造市庫收入,全年預算自償率將近20%,在公部門誠屬難得。

此外,積極尋求民間資源贊助活動,在零預算的窘境下,依然全年舉辦190場活動,從98年第一筆10萬元贊助款開始,迄今贊助總金額已超過3000萬元,熱心企業的善舉,成為社教館最重要的養分。

沈坤佑嚴謹的督導同仁,務必將每筆善款的效益發揮到極致,以一場又一場市民肯定的活動,回饋企業老闆對團隊的信任。就是這嚴謹看待每一筆贊助款的態度,不僅獲得企業肯定,贊助不中斷,而且因帶給市民幸福感,獲得滿滿的感謝,「企業贊助及市民感謝」,成為團隊持續打拼的原動力。

從小在萬丹農村長大,沈坤佑認為,農作是唯一工作,尤其是寒暑假及例假日,更是全程協助父母秧苗育苗場的粗重搬運。父母親不畏寒暑,為孩子教育而勤奮農作的精神,深深影響著青少年時期的他,鄉下孩子的謙虛、強壯的體魄與堅毅不怕苦的個性,從基層承辦人一路當上館長,如此的個性特質,也成為公務職場的最佳競爭力。

放下耕耘27年的社教館,沈坤佑表示,內心當然不捨,但父親已從事耕作70年,84歲老農,即使因紅豆栽培而獲得全國十大傑出農民,且以萬丹「福來伯」紅豆稱號享譽全國,並成為主婦聯盟供應小農,但歲月刻蝕年邁老軀,已漸力不從心。

沈坤佑更不捨父親因年邁而必須放棄鍾愛一生的農耕產業,因此,在2年前就決定提早退休,並利用公餘空檔積極協助粗重農作,藉由登山、跑馬及背水上柴山,培養農作所需體力,沈坤佑表示,有信心可以協助父親賡續產業,並無縫接軌承作,創造自己另一個充滿活力親近大自然的志業。

高雄市立社教館的招牌已擦亮,未來將在代理館長劉靜文及專業細心的黃秀芬秘書帶領下,持續推動館務,為高雄市民提供最有溫度的休閒藝文社教服務。

Buy JNews
廣告

推薦閱讀

漾新聞|萬人湧進大港橋觀賽!百隊創意船筏乘風破浪「2025高雄創意造筏競賽」熱力完賽

漾新聞|AI翻轉文化學習!客家學×青年論壇「創客AI科技學堂」激盪創意能量

漾新聞|高師大攜手德國包浩斯大學 設計工坊成果展點亮跨國創意火花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地方時事

漾新聞|萬人湧進大港橋觀賽!百隊創意船筏乘風破浪「2025高雄創意造筏競賽」熱力完賽

2025-10-27
地方時事

漾新聞|AI翻轉文化學習!客家學×青年論壇「創客AI科技學堂」激盪創意能量

2025-10-27
地方時事

漾新聞|高師大攜手德國包浩斯大學 設計工坊成果展點亮跨國創意火花

2025-10-27
地方時事

漾新聞|曾俊傑籲第一殯增設樹灑葬區 讓市區民眾就近選擇環保葬

2025-10-27
地方時事

漾新聞|林岱樺批檢方「編造死人筆錄」 公開審理揭檢調暗黑角落

2025-10-27
地方時事

漾新聞|《紅眼睛》11月登場!橄欖葉劇團用愛與流量拷問真實的自己

2025-10-27
下一篇文章
漾新聞|高鐵、火車、輕軌?分不清!六龜區龍興國小師生化身背包客高雄輕旅行

漾新聞|高鐵、火車、輕軌?分不清!六龜區龍興國小師生化身背包客高雄輕旅行

漾新聞|蔡文國小巧固球隊六小將入選國家隊7月征戰馬來西亞亞洲盃

漾新聞|蔡文國小巧固球隊六小將入選國家隊7月征戰馬來西亞亞洲盃

最新新聞

全球首款不含金屬或礦物的電動車橫空出世—-結果根本無法運作
國際時事

全球首款不含金屬或礦物的電動車橫空出世—-結果根本無法運作

2025-10-27

閱讀更多
AI與可持續發展驅動零售變革 重塑香港及大灣區消費習慣

AI與可持續發展驅動零售變革 重塑香港及大灣區消費習慣

2025-10-27

漾新聞|萬人湧進大港橋觀賽!百隊創意船筏乘風破浪「2025高雄創意造筏競賽」熱力完賽

2025-10-27
以教育為橋 點亮人生下半場!悉心扶持並肩同行-莊芸臻老師打造樂齡教育環境 陪伴長者開啟新旅程

以教育為橋 點亮人生下半場!悉心扶持並肩同行-莊芸臻老師打造樂齡教育環境 陪伴長者開啟新旅程

2025-10-27
打造樂齡教育空間!悉心扶持並肩同行-莊芸臻老師陪伴長者持續成長

打造樂齡教育空間!悉心扶持並肩同行-莊芸臻老師陪伴長者持續成長

2025-10-27

熱門推薦

漾新聞|社教館6月3日換舵手 美學大師蔣勳以「金剛經」講座歡送沈坤佑館長

漾新聞|社教館6月3日換舵手 美學大師蔣勳以「金剛經」講座歡送沈坤佑館長

2024-05-31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2025-10-15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2025-10-03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2025-09-22
漾新聞|白埔園區過關!高雄打造南方新矽谷

漾新聞|白埔園區過關!高雄打造南方新矽谷

2025-09-23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全球首款不含金屬或礦物的電動車橫空出世—-結果根本無法運作
  • AI與可持續發展驅動零售變革 重塑香港及大灣區消費習慣
  • 漾新聞|萬人湧進大港橋觀賽!百隊創意船筏乘風破浪「2025高雄創意造筏競賽」熱力完賽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