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桂林2024年10月22日 /美通社/ — 十如研究院於10月17-19日舉辦的「十如對話 2024: 邁向可持續福祉」圓滿結束。今年十如對話匯聚政府、商界、教育及文化界代表,以不同視角剖析可持續福祉的多重意義。一眾講者透過豐富的主題研討會和交流活動,圍繞供應鏈、自然與文化、社會與經濟創新,以及教育四大主題,探索創新的方法來共同推動可持續福祉。十如對話於桂林的溢達可持續發展園林「十如」舉行,共吸引近300位嘉賓現場參與。
十如對話於桂林的可持續發展園林「十如」舉行,共吸引近300位嘉賓現場參與。
10月17日為十如對話首日,作為十如研究院的創始企業成員之一,聲白集團首席執行官童成先生致歡迎辭時表示:「在數字化浪潮洶湧澎湃的今天,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挑戰。自動化、新興綠色科技、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可再生能源、生物科技以及區塊鏈等前沿技術,正在以變革性的力量推動可持續發展實踐,顯著提升人類生活質量,並引領我們重新審視實現聯合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路徑。」
當晚的圍爐夜話活動由十如研究院委員會委員王天義教授主持,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原董事長寧高寧先生從氣候變化切入,深入探討了中國通過能源轉型、節能減排等舉措,逐步成為全球領先的環境友好型國家以及全球減碳標桿。他強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應與可持續目標相輔相成,通過關注可持續投資、切實履行社會責任,企業能夠獲得更長遠的發展。
10月18日,十如研究院委員會委員、溢達集團副董事長楊敏賢女士在開幕式致辭時以「十如」為例,分享透過引入革新性的膳食服務理念,即使在傳統行業,員工膳食也能向可持續發展方向推進。她表示:「在經歷了疫情的挑戰後,人們對自身和社會福祉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希望建立一個更健康、更可持續的未來。在十如,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不僅體現在我們的討論中,更深入到日常實踐。」
廣西貿促會會長、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秘書處及中國一東盟商務理事會聯席秘書處秘書長楊雁雁女士致辭時表示:「在可持續發展和數智化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政府部門和企業的共同責任。我們仍然要不斷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寬度、深度、廣度,不斷創新可持續發展的實施路徑。」
隨後,十如對話分別邀請了多位講者進行主題演講及研討會。馮氏投資主席馮國經博士在主題演講中談到地緣政治對貿易及中小企帶來的挑戰,並強調香港作為戰略貿易中心的重要性。十如研究院委員會主席李效良教授隨後主持了問答環節,與台下觀眾就多個話題進行互動交流。
活動當天亦進行了「CEO 視角」,以及「塑造未來供應鏈」、「自然與文化融合」、「社會與經濟創新」和「將福祉融入教育」四場主題研討會。講者們在「CEO 視角」中,討論了如何將可持續理念融入商業發展,強調可持續創新、企業文化和領導力對促進企業成功和社區福祉尤其重要。
在「塑造未來供應鏈」主題研討會中,講者們探討了如何在生產的每個階段整合可持續實踐和創新策略,以培養高效和符合倫理標準的供應鏈,為構建綠色、低碳的全球經濟體系共商良策。
在「自然與文化融合」主題研討會中,講者們圍繞尊重環境與文化的綜合視角,探討如何將地方文化、可持續性及福祉理念融入建築和鄉郊地區建設等項目,從而加深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
創新對於應對社會挑戰尤其重要,在「社會與經濟創新」主題研討會中,講者們分析了船運及醫療等行業的創新項目,包括通過改進船舶設計和節省燃油以應對氣候變化,以及氧療系統使患者可以居家接受治療,探討企業如何在促進社會及民眾福祉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而在「將福祉融入教育」主題研討會中,幾位資深教育家共同探討教育如何促進可持續個人、社會和環境福祉,重新審視和構想教育方式,推動全球教育體系向更加公平、包容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十如研究院委員會主席李效良教授在閉幕致辭中表示:「十如對話吸引來自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嘉賓們匯聚一堂,共同分享和探討可持續發展的新視角。多元化的交流激發了我們對可持續性的全新思考,重新塑造了應對未來挑戰的方法。」
展望未來,十如對話將涵蓋更廣泛的領域,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共同探討更為多元的話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深入對話。
關於十如對話
十如對話為不同領域的意見領袖和專家提供了一個集思廣益的交流平台,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模式。討論主題涵蓋文化、教育、創新、城市規劃和建築、醫療保健、數字轉型,以及如何把可持續發展概念融入其中。
十如對話由十如研究院主辦。
關於十如研究院
十如研究院作為一家非營利組織,致力於匯聚各界精英,共同探索可持續發展之道。研究院網羅了眾多專家學者、科研人才、企業翹楚及社會各界代表,圍繞個人、機構和社會等層面的可持續發展議題展開深入研究與廣泛討論。秉承「集思廣益、博採眾長」的理念,十如研究院旨在為可持續發展事業提供智力支持,推動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的良性互動。我們矢志不渝地致力於激發創新思維,推廣最佳實踐。通過構建全方位的教育研究平台,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項目,旨在為志同道合的個人和組織賦能增效。
我們的方法論深深扎根於十如可持續發展理念。這一理念秉承「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強調世間萬事萬物相互聯繫的本質。它倡導社會各界同心協力,共同應對社會、經濟和環境等多元議題。我們致力於激發創新思維,培育全局性的可持續發展觀。面對當今世界紛繁複雜的挑戰,我們迎難而上,勇於擔當,引導各界人士以更宏觀、更深入的視角審視問題,以從容應對全球性挑戰。「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我們凝聚各方智慧,匯聚各界力量,共同為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未來砥礪前行。
中國桂林2024年10月22日 /美通社/ — 十如研究院於10月17-19日舉辦的「十如對話 2024: 邁向可持續福祉」圓滿結束。今年十如對話匯聚政府、商界、教育及文化界代表,以不同視角剖析可持續福祉的多重意義。一眾講者透過豐富的主題研討會和交流活動,圍繞供應鏈、自然與文化、社會與經濟創新,以及教育四大主題,探索創新的方法來共同推動可持續福祉。十如對話於桂林的溢達可持續發展園林「十如」舉行,共吸引近300位嘉賓現場參與。
十如對話於桂林的可持續發展園林「十如」舉行,共吸引近300位嘉賓現場參與。
10月17日為十如對話首日,作為十如研究院的創始企業成員之一,聲白集團首席執行官童成先生致歡迎辭時表示:「在數字化浪潮洶湧澎湃的今天,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挑戰。自動化、新興綠色科技、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可再生能源、生物科技以及區塊鏈等前沿技術,正在以變革性的力量推動可持續發展實踐,顯著提升人類生活質量,並引領我們重新審視實現聯合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路徑。」
當晚的圍爐夜話活動由十如研究院委員會委員王天義教授主持,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原董事長寧高寧先生從氣候變化切入,深入探討了中國通過能源轉型、節能減排等舉措,逐步成為全球領先的環境友好型國家以及全球減碳標桿。他強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應與可持續目標相輔相成,通過關注可持續投資、切實履行社會責任,企業能夠獲得更長遠的發展。
10月18日,十如研究院委員會委員、溢達集團副董事長楊敏賢女士在開幕式致辭時以「十如」為例,分享透過引入革新性的膳食服務理念,即使在傳統行業,員工膳食也能向可持續發展方向推進。她表示:「在經歷了疫情的挑戰後,人們對自身和社會福祉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希望建立一個更健康、更可持續的未來。在十如,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不僅體現在我們的討論中,更深入到日常實踐。」
廣西貿促會會長、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秘書處及中國一東盟商務理事會聯席秘書處秘書長楊雁雁女士致辭時表示:「在可持續發展和數智化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政府部門和企業的共同責任。我們仍然要不斷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寬度、深度、廣度,不斷創新可持續發展的實施路徑。」
隨後,十如對話分別邀請了多位講者進行主題演講及研討會。馮氏投資主席馮國經博士在主題演講中談到地緣政治對貿易及中小企帶來的挑戰,並強調香港作為戰略貿易中心的重要性。十如研究院委員會主席李效良教授隨後主持了問答環節,與台下觀眾就多個話題進行互動交流。
活動當天亦進行了「CEO 視角」,以及「塑造未來供應鏈」、「自然與文化融合」、「社會與經濟創新」和「將福祉融入教育」四場主題研討會。講者們在「CEO 視角」中,討論了如何將可持續理念融入商業發展,強調可持續創新、企業文化和領導力對促進企業成功和社區福祉尤其重要。
在「塑造未來供應鏈」主題研討會中,講者們探討了如何在生產的每個階段整合可持續實踐和創新策略,以培養高效和符合倫理標準的供應鏈,為構建綠色、低碳的全球經濟體系共商良策。
在「自然與文化融合」主題研討會中,講者們圍繞尊重環境與文化的綜合視角,探討如何將地方文化、可持續性及福祉理念融入建築和鄉郊地區建設等項目,從而加深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
創新對於應對社會挑戰尤其重要,在「社會與經濟創新」主題研討會中,講者們分析了船運及醫療等行業的創新項目,包括通過改進船舶設計和節省燃油以應對氣候變化,以及氧療系統使患者可以居家接受治療,探討企業如何在促進社會及民眾福祉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而在「將福祉融入教育」主題研討會中,幾位資深教育家共同探討教育如何促進可持續個人、社會和環境福祉,重新審視和構想教育方式,推動全球教育體系向更加公平、包容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十如研究院委員會主席李效良教授在閉幕致辭中表示:「十如對話吸引來自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嘉賓們匯聚一堂,共同分享和探討可持續發展的新視角。多元化的交流激發了我們對可持續性的全新思考,重新塑造了應對未來挑戰的方法。」
展望未來,十如對話將涵蓋更廣泛的領域,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共同探討更為多元的話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深入對話。
關於十如對話
十如對話為不同領域的意見領袖和專家提供了一個集思廣益的交流平台,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模式。討論主題涵蓋文化、教育、創新、城市規劃和建築、醫療保健、數字轉型,以及如何把可持續發展概念融入其中。
十如對話由十如研究院主辦。
關於十如研究院
十如研究院作為一家非營利組織,致力於匯聚各界精英,共同探索可持續發展之道。研究院網羅了眾多專家學者、科研人才、企業翹楚及社會各界代表,圍繞個人、機構和社會等層面的可持續發展議題展開深入研究與廣泛討論。秉承「集思廣益、博採眾長」的理念,十如研究院旨在為可持續發展事業提供智力支持,推動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的良性互動。我們矢志不渝地致力於激發創新思維,推廣最佳實踐。通過構建全方位的教育研究平台,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項目,旨在為志同道合的個人和組織賦能增效。
我們的方法論深深扎根於十如可持續發展理念。這一理念秉承「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強調世間萬事萬物相互聯繫的本質。它倡導社會各界同心協力,共同應對社會、經濟和環境等多元議題。我們致力於激發創新思維,培育全局性的可持續發展觀。面對當今世界紛繁複雜的挑戰,我們迎難而上,勇於擔當,引導各界人士以更宏觀、更深入的視角審視問題,以從容應對全球性挑戰。「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我們凝聚各方智慧,匯聚各界力量,共同為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未來砥礪前行。
中國桂林2024年10月22日 /美通社/ — 十如研究院於10月17-19日舉辦的「十如對話 2024: 邁向可持續福祉」圓滿結束。今年十如對話匯聚政府、商界、教育及文化界代表,以不同視角剖析可持續福祉的多重意義。一眾講者透過豐富的主題研討會和交流活動,圍繞供應鏈、自然與文化、社會與經濟創新,以及教育四大主題,探索創新的方法來共同推動可持續福祉。十如對話於桂林的溢達可持續發展園林「十如」舉行,共吸引近300位嘉賓現場參與。
十如對話於桂林的可持續發展園林「十如」舉行,共吸引近300位嘉賓現場參與。
10月17日為十如對話首日,作為十如研究院的創始企業成員之一,聲白集團首席執行官童成先生致歡迎辭時表示:「在數字化浪潮洶湧澎湃的今天,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挑戰。自動化、新興綠色科技、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可再生能源、生物科技以及區塊鏈等前沿技術,正在以變革性的力量推動可持續發展實踐,顯著提升人類生活質量,並引領我們重新審視實現聯合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路徑。」
當晚的圍爐夜話活動由十如研究院委員會委員王天義教授主持,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原董事長寧高寧先生從氣候變化切入,深入探討了中國通過能源轉型、節能減排等舉措,逐步成為全球領先的環境友好型國家以及全球減碳標桿。他強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應與可持續目標相輔相成,通過關注可持續投資、切實履行社會責任,企業能夠獲得更長遠的發展。
10月18日,十如研究院委員會委員、溢達集團副董事長楊敏賢女士在開幕式致辭時以「十如」為例,分享透過引入革新性的膳食服務理念,即使在傳統行業,員工膳食也能向可持續發展方向推進。她表示:「在經歷了疫情的挑戰後,人們對自身和社會福祉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希望建立一個更健康、更可持續的未來。在十如,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不僅體現在我們的討論中,更深入到日常實踐。」
廣西貿促會會長、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秘書處及中國一東盟商務理事會聯席秘書處秘書長楊雁雁女士致辭時表示:「在可持續發展和數智化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政府部門和企業的共同責任。我們仍然要不斷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寬度、深度、廣度,不斷創新可持續發展的實施路徑。」
隨後,十如對話分別邀請了多位講者進行主題演講及研討會。馮氏投資主席馮國經博士在主題演講中談到地緣政治對貿易及中小企帶來的挑戰,並強調香港作為戰略貿易中心的重要性。十如研究院委員會主席李效良教授隨後主持了問答環節,與台下觀眾就多個話題進行互動交流。
活動當天亦進行了「CEO 視角」,以及「塑造未來供應鏈」、「自然與文化融合」、「社會與經濟創新」和「將福祉融入教育」四場主題研討會。講者們在「CEO 視角」中,討論了如何將可持續理念融入商業發展,強調可持續創新、企業文化和領導力對促進企業成功和社區福祉尤其重要。
在「塑造未來供應鏈」主題研討會中,講者們探討了如何在生產的每個階段整合可持續實踐和創新策略,以培養高效和符合倫理標準的供應鏈,為構建綠色、低碳的全球經濟體系共商良策。
在「自然與文化融合」主題研討會中,講者們圍繞尊重環境與文化的綜合視角,探討如何將地方文化、可持續性及福祉理念融入建築和鄉郊地區建設等項目,從而加深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
創新對於應對社會挑戰尤其重要,在「社會與經濟創新」主題研討會中,講者們分析了船運及醫療等行業的創新項目,包括通過改進船舶設計和節省燃油以應對氣候變化,以及氧療系統使患者可以居家接受治療,探討企業如何在促進社會及民眾福祉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而在「將福祉融入教育」主題研討會中,幾位資深教育家共同探討教育如何促進可持續個人、社會和環境福祉,重新審視和構想教育方式,推動全球教育體系向更加公平、包容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十如研究院委員會主席李效良教授在閉幕致辭中表示:「十如對話吸引來自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嘉賓們匯聚一堂,共同分享和探討可持續發展的新視角。多元化的交流激發了我們對可持續性的全新思考,重新塑造了應對未來挑戰的方法。」
展望未來,十如對話將涵蓋更廣泛的領域,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共同探討更為多元的話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深入對話。
關於十如對話
十如對話為不同領域的意見領袖和專家提供了一個集思廣益的交流平台,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模式。討論主題涵蓋文化、教育、創新、城市規劃和建築、醫療保健、數字轉型,以及如何把可持續發展概念融入其中。
十如對話由十如研究院主辦。
關於十如研究院
十如研究院作為一家非營利組織,致力於匯聚各界精英,共同探索可持續發展之道。研究院網羅了眾多專家學者、科研人才、企業翹楚及社會各界代表,圍繞個人、機構和社會等層面的可持續發展議題展開深入研究與廣泛討論。秉承「集思廣益、博採眾長」的理念,十如研究院旨在為可持續發展事業提供智力支持,推動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的良性互動。我們矢志不渝地致力於激發創新思維,推廣最佳實踐。通過構建全方位的教育研究平台,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項目,旨在為志同道合的個人和組織賦能增效。
我們的方法論深深扎根於十如可持續發展理念。這一理念秉承「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強調世間萬事萬物相互聯繫的本質。它倡導社會各界同心協力,共同應對社會、經濟和環境等多元議題。我們致力於激發創新思維,培育全局性的可持續發展觀。面對當今世界紛繁複雜的挑戰,我們迎難而上,勇於擔當,引導各界人士以更宏觀、更深入的視角審視問題,以從容應對全球性挑戰。「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我們凝聚各方智慧,匯聚各界力量,共同為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未來砥礪前行。
中國桂林2024年10月22日 /美通社/ — 十如研究院於10月17-19日舉辦的「十如對話 2024: 邁向可持續福祉」圓滿結束。今年十如對話匯聚政府、商界、教育及文化界代表,以不同視角剖析可持續福祉的多重意義。一眾講者透過豐富的主題研討會和交流活動,圍繞供應鏈、自然與文化、社會與經濟創新,以及教育四大主題,探索創新的方法來共同推動可持續福祉。十如對話於桂林的溢達可持續發展園林「十如」舉行,共吸引近300位嘉賓現場參與。
十如對話於桂林的可持續發展園林「十如」舉行,共吸引近300位嘉賓現場參與。
10月17日為十如對話首日,作為十如研究院的創始企業成員之一,聲白集團首席執行官童成先生致歡迎辭時表示:「在數字化浪潮洶湧澎湃的今天,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挑戰。自動化、新興綠色科技、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可再生能源、生物科技以及區塊鏈等前沿技術,正在以變革性的力量推動可持續發展實踐,顯著提升人類生活質量,並引領我們重新審視實現聯合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路徑。」
當晚的圍爐夜話活動由十如研究院委員會委員王天義教授主持,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原董事長寧高寧先生從氣候變化切入,深入探討了中國通過能源轉型、節能減排等舉措,逐步成為全球領先的環境友好型國家以及全球減碳標桿。他強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應與可持續目標相輔相成,通過關注可持續投資、切實履行社會責任,企業能夠獲得更長遠的發展。
10月18日,十如研究院委員會委員、溢達集團副董事長楊敏賢女士在開幕式致辭時以「十如」為例,分享透過引入革新性的膳食服務理念,即使在傳統行業,員工膳食也能向可持續發展方向推進。她表示:「在經歷了疫情的挑戰後,人們對自身和社會福祉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希望建立一個更健康、更可持續的未來。在十如,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不僅體現在我們的討論中,更深入到日常實踐。」
廣西貿促會會長、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秘書處及中國一東盟商務理事會聯席秘書處秘書長楊雁雁女士致辭時表示:「在可持續發展和數智化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政府部門和企業的共同責任。我們仍然要不斷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寬度、深度、廣度,不斷創新可持續發展的實施路徑。」
隨後,十如對話分別邀請了多位講者進行主題演講及研討會。馮氏投資主席馮國經博士在主題演講中談到地緣政治對貿易及中小企帶來的挑戰,並強調香港作為戰略貿易中心的重要性。十如研究院委員會主席李效良教授隨後主持了問答環節,與台下觀眾就多個話題進行互動交流。
活動當天亦進行了「CEO 視角」,以及「塑造未來供應鏈」、「自然與文化融合」、「社會與經濟創新」和「將福祉融入教育」四場主題研討會。講者們在「CEO 視角」中,討論了如何將可持續理念融入商業發展,強調可持續創新、企業文化和領導力對促進企業成功和社區福祉尤其重要。
在「塑造未來供應鏈」主題研討會中,講者們探討了如何在生產的每個階段整合可持續實踐和創新策略,以培養高效和符合倫理標準的供應鏈,為構建綠色、低碳的全球經濟體系共商良策。
在「自然與文化融合」主題研討會中,講者們圍繞尊重環境與文化的綜合視角,探討如何將地方文化、可持續性及福祉理念融入建築和鄉郊地區建設等項目,從而加深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
創新對於應對社會挑戰尤其重要,在「社會與經濟創新」主題研討會中,講者們分析了船運及醫療等行業的創新項目,包括通過改進船舶設計和節省燃油以應對氣候變化,以及氧療系統使患者可以居家接受治療,探討企業如何在促進社會及民眾福祉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而在「將福祉融入教育」主題研討會中,幾位資深教育家共同探討教育如何促進可持續個人、社會和環境福祉,重新審視和構想教育方式,推動全球教育體系向更加公平、包容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十如研究院委員會主席李效良教授在閉幕致辭中表示:「十如對話吸引來自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嘉賓們匯聚一堂,共同分享和探討可持續發展的新視角。多元化的交流激發了我們對可持續性的全新思考,重新塑造了應對未來挑戰的方法。」
展望未來,十如對話將涵蓋更廣泛的領域,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共同探討更為多元的話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深入對話。
關於十如對話
十如對話為不同領域的意見領袖和專家提供了一個集思廣益的交流平台,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模式。討論主題涵蓋文化、教育、創新、城市規劃和建築、醫療保健、數字轉型,以及如何把可持續發展概念融入其中。
十如對話由十如研究院主辦。
關於十如研究院
十如研究院作為一家非營利組織,致力於匯聚各界精英,共同探索可持續發展之道。研究院網羅了眾多專家學者、科研人才、企業翹楚及社會各界代表,圍繞個人、機構和社會等層面的可持續發展議題展開深入研究與廣泛討論。秉承「集思廣益、博採眾長」的理念,十如研究院旨在為可持續發展事業提供智力支持,推動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的良性互動。我們矢志不渝地致力於激發創新思維,推廣最佳實踐。通過構建全方位的教育研究平台,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項目,旨在為志同道合的個人和組織賦能增效。
我們的方法論深深扎根於十如可持續發展理念。這一理念秉承「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強調世間萬事萬物相互聯繫的本質。它倡導社會各界同心協力,共同應對社會、經濟和環境等多元議題。我們致力於激發創新思維,培育全局性的可持續發展觀。面對當今世界紛繁複雜的挑戰,我們迎難而上,勇於擔當,引導各界人士以更宏觀、更深入的視角審視問題,以從容應對全球性挑戰。「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我們凝聚各方智慧,匯聚各界力量,共同為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未來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