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地方時事

漾新聞 |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2025-01-28
閱讀時間:閱讀 2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在寒假和春節交織的時刻,彌陀國中以創新的方式將教育融入年節氛圍,舉辦了一場名為「惜食感恩年菜」的飲食教育課程。由營養師、廚工及老師指導,學生們利用營養午餐剩餘的新鮮食材與採買的年節應景食材,親手製作出包括炒飯、炸雞塊、魚湯、發糕和蔬菜等年菜,體驗傳統烹飪的樂趣,同時學習珍惜食材的價值,認識春節文化的深意。

活動從一早開始,學生們便忙碌地將準備好的食材運至家政教室,在營養師的講解下,了解食材的營養成分、生產履歷及健康飲食的概念。接著,在廚工和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投入年菜的烹煮製作,過程中笑聲不斷,卻也忙得不亦樂乎。當熱氣騰騰的菜餚終於端上桌,學生們邀請校長和師長們一同圍爐,分享這場溫馨的年夜飯,並逐一道出每道菜的製作過程與年節文化的連結。

學生們表示,炒飯以魚、蔬菜和紅蘿蔔等多樣食材搭配,不僅色彩繽紛,還象徵著過年的熱鬧氛圍。雖然不及專業廚師的水準,但親手製作的每一粒飯都飽含心意。透過這次體驗,他們深刻感受到烹煮料理的繁瑣與講究,也學到珍惜食材的意義,正如國文課本中的詩句:「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年糕與發糕作為春節必備的吉祥點心,成為另一個亮點。發糕頂端的裂紋被客家人稱為「笑」,笑得越開寓意福氣越多。透過簡單的四種材料,學生成功完成發糕製作,並貼上「福」字裝飾,讓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美好。這也讓學生回憶起社會課中學到的文化融合,進一步體會多元族群的共融意涵。

魚湯則選用了在地的虱目魚,每年區公所辦的虱目魚節,都將彌陀海岸線的美與在地文化底蘊,傳遞給所有來訪及關心的人們;而魚料理代表著年年有餘(魚),富足豐盛,美好而喜悅的吉祥寓意,也象徵地方文化與經濟的結合。

比較特別的是魚湯裏面有芥菜,又稱刈菜。主要是臺灣中北部閩南人的過年,所謂的長年菜是就是芥菜,所以是春節應景的食材,但是臺灣南部閩南人的長年菜,則是帶根的菠菜。

芥菜是冬天才適合生長的菜,產期約在十月到隔年四月,如果夏天栽種則會長不出菜心。

學生借此回憶起本土語課中的有趣歇後語,如「六月芥菜─假有心」、「十月芥菜─起心(形容少女懷春)」,和「十二月芥菜─有心」等,語畢笑聲此起彼落,學習與樂趣相輔相成。

再來是配色十分漂亮的蔬菜,學生介紹每種蔬菜的口感軟硬與營養價值,但卻表示只是川燙而已,沒有什麼烹飪技巧。

學務主任黃娜娸,也是此是飲食教育課程主要規劃的老師,她鼓勵孩子表示,負責蔬菜擺盤的同學非常有美感,將顏色搭配得非常好,讓大家感受到「色」、香、味俱全而食指大動。

黃娜娸表示,這次課程不僅結合了健康教育、國文、本土語等多學科知識,還讓學生意識到珍惜食材與惜食的重要性,連結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她希望透過活動深化學生的永續觀念,培養珍惜資源與關懷世界的態度。

校長鄭瓊芳對此次活動大為讚賞,感謝老師與廚工們在寒假中特地協助學生進行這場別具意義的年菜體驗。

她說,要特別感謝3位廚工在整個學期每天辛苦的料理,供應4所學校的營養午餐,總共1千多人的份量,戰戰兢兢地度過了一整個學期,終於放假了,還要特地撥空協同教育學生們,也在互動聊天中讓學生了解,每天大鍋鏟操作下,即使寒流也是汗流滿身。

她指出,這樣的課程活動,不僅是國文、健康教育、歷史、本土語、英文等老師共備的激盪,也是最直接的午餐教育,更是一堂結合知識、技能與感恩的綜合學習課程。學生從實作中學習、從分享中反思,體會廚工的辛勞與食物得來不易,也更了解傳統文化的深層意涵。她希望學生們未來能以這份感恩與關懷成為有責任感的全球公民,在各領域中發揮正向影響力。

活動結束時,學生與師長們一同享用這場「惜食感恩年菜」,在溫暖的氣氛中為寒假畫下美好的句點,並迎接一個充滿希望與感恩的新年。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陳雯萍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學生說明每道年菜的意義,與地方的連結。

▲學生說明每道年菜的意義,與地方的連結。

▲學生說明每道年菜的意義,與地方的連結。

▲學生說明每道年菜的意義,與地方的連結。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Buy JNews
廣告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在寒假和春節交織的時刻,彌陀國中以創新的方式將教育融入年節氛圍,舉辦了一場名為「惜食感恩年菜」的飲食教育課程。由營養師、廚工及老師指導,學生們利用營養午餐剩餘的新鮮食材與採買的年節應景食材,親手製作出包括炒飯、炸雞塊、魚湯、發糕和蔬菜等年菜,體驗傳統烹飪的樂趣,同時學習珍惜食材的價值,認識春節文化的深意。

活動從一早開始,學生們便忙碌地將準備好的食材運至家政教室,在營養師的講解下,了解食材的營養成分、生產履歷及健康飲食的概念。接著,在廚工和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投入年菜的烹煮製作,過程中笑聲不斷,卻也忙得不亦樂乎。當熱氣騰騰的菜餚終於端上桌,學生們邀請校長和師長們一同圍爐,分享這場溫馨的年夜飯,並逐一道出每道菜的製作過程與年節文化的連結。

學生們表示,炒飯以魚、蔬菜和紅蘿蔔等多樣食材搭配,不僅色彩繽紛,還象徵著過年的熱鬧氛圍。雖然不及專業廚師的水準,但親手製作的每一粒飯都飽含心意。透過這次體驗,他們深刻感受到烹煮料理的繁瑣與講究,也學到珍惜食材的意義,正如國文課本中的詩句:「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年糕與發糕作為春節必備的吉祥點心,成為另一個亮點。發糕頂端的裂紋被客家人稱為「笑」,笑得越開寓意福氣越多。透過簡單的四種材料,學生成功完成發糕製作,並貼上「福」字裝飾,讓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美好。這也讓學生回憶起社會課中學到的文化融合,進一步體會多元族群的共融意涵。

魚湯則選用了在地的虱目魚,每年區公所辦的虱目魚節,都將彌陀海岸線的美與在地文化底蘊,傳遞給所有來訪及關心的人們;而魚料理代表著年年有餘(魚),富足豐盛,美好而喜悅的吉祥寓意,也象徵地方文化與經濟的結合。

比較特別的是魚湯裏面有芥菜,又稱刈菜。主要是臺灣中北部閩南人的過年,所謂的長年菜是就是芥菜,所以是春節應景的食材,但是臺灣南部閩南人的長年菜,則是帶根的菠菜。

芥菜是冬天才適合生長的菜,產期約在十月到隔年四月,如果夏天栽種則會長不出菜心。

學生借此回憶起本土語課中的有趣歇後語,如「六月芥菜─假有心」、「十月芥菜─起心(形容少女懷春)」,和「十二月芥菜─有心」等,語畢笑聲此起彼落,學習與樂趣相輔相成。

再來是配色十分漂亮的蔬菜,學生介紹每種蔬菜的口感軟硬與營養價值,但卻表示只是川燙而已,沒有什麼烹飪技巧。

學務主任黃娜娸,也是此是飲食教育課程主要規劃的老師,她鼓勵孩子表示,負責蔬菜擺盤的同學非常有美感,將顏色搭配得非常好,讓大家感受到「色」、香、味俱全而食指大動。

黃娜娸表示,這次課程不僅結合了健康教育、國文、本土語等多學科知識,還讓學生意識到珍惜食材與惜食的重要性,連結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她希望透過活動深化學生的永續觀念,培養珍惜資源與關懷世界的態度。

校長鄭瓊芳對此次活動大為讚賞,感謝老師與廚工們在寒假中特地協助學生進行這場別具意義的年菜體驗。

她說,要特別感謝3位廚工在整個學期每天辛苦的料理,供應4所學校的營養午餐,總共1千多人的份量,戰戰兢兢地度過了一整個學期,終於放假了,還要特地撥空協同教育學生們,也在互動聊天中讓學生了解,每天大鍋鏟操作下,即使寒流也是汗流滿身。

她指出,這樣的課程活動,不僅是國文、健康教育、歷史、本土語、英文等老師共備的激盪,也是最直接的午餐教育,更是一堂結合知識、技能與感恩的綜合學習課程。學生從實作中學習、從分享中反思,體會廚工的辛勞與食物得來不易,也更了解傳統文化的深層意涵。她希望學生們未來能以這份感恩與關懷成為有責任感的全球公民,在各領域中發揮正向影響力。

活動結束時,學生與師長們一同享用這場「惜食感恩年菜」,在溫暖的氣氛中為寒假畫下美好的句點,並迎接一個充滿希望與感恩的新年。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陳雯萍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學生說明每道年菜的意義,與地方的連結。

▲學生說明每道年菜的意義,與地方的連結。

▲學生說明每道年菜的意義,與地方的連結。

▲學生說明每道年菜的意義,與地方的連結。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推薦閱讀

漾新聞|高雄學生只要50元!「一卡通學生證看球優惠」升級登場 職籃+職排共36場嗨翻全場

漾新聞|國科會科普列車開抵高雄!400學童玩轉AI與科學實驗嗨翻車站

漾新聞|AI共創引爆文化新浪潮!2025TTXC高雄登場 國際研討會掀文化科技風向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在寒假和春節交織的時刻,彌陀國中以創新的方式將教育融入年節氛圍,舉辦了一場名為「惜食感恩年菜」的飲食教育課程。由營養師、廚工及老師指導,學生們利用營養午餐剩餘的新鮮食材與採買的年節應景食材,親手製作出包括炒飯、炸雞塊、魚湯、發糕和蔬菜等年菜,體驗傳統烹飪的樂趣,同時學習珍惜食材的價值,認識春節文化的深意。

活動從一早開始,學生們便忙碌地將準備好的食材運至家政教室,在營養師的講解下,了解食材的營養成分、生產履歷及健康飲食的概念。接著,在廚工和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投入年菜的烹煮製作,過程中笑聲不斷,卻也忙得不亦樂乎。當熱氣騰騰的菜餚終於端上桌,學生們邀請校長和師長們一同圍爐,分享這場溫馨的年夜飯,並逐一道出每道菜的製作過程與年節文化的連結。

學生們表示,炒飯以魚、蔬菜和紅蘿蔔等多樣食材搭配,不僅色彩繽紛,還象徵著過年的熱鬧氛圍。雖然不及專業廚師的水準,但親手製作的每一粒飯都飽含心意。透過這次體驗,他們深刻感受到烹煮料理的繁瑣與講究,也學到珍惜食材的意義,正如國文課本中的詩句:「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年糕與發糕作為春節必備的吉祥點心,成為另一個亮點。發糕頂端的裂紋被客家人稱為「笑」,笑得越開寓意福氣越多。透過簡單的四種材料,學生成功完成發糕製作,並貼上「福」字裝飾,讓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美好。這也讓學生回憶起社會課中學到的文化融合,進一步體會多元族群的共融意涵。

魚湯則選用了在地的虱目魚,每年區公所辦的虱目魚節,都將彌陀海岸線的美與在地文化底蘊,傳遞給所有來訪及關心的人們;而魚料理代表著年年有餘(魚),富足豐盛,美好而喜悅的吉祥寓意,也象徵地方文化與經濟的結合。

比較特別的是魚湯裏面有芥菜,又稱刈菜。主要是臺灣中北部閩南人的過年,所謂的長年菜是就是芥菜,所以是春節應景的食材,但是臺灣南部閩南人的長年菜,則是帶根的菠菜。

芥菜是冬天才適合生長的菜,產期約在十月到隔年四月,如果夏天栽種則會長不出菜心。

學生借此回憶起本土語課中的有趣歇後語,如「六月芥菜─假有心」、「十月芥菜─起心(形容少女懷春)」,和「十二月芥菜─有心」等,語畢笑聲此起彼落,學習與樂趣相輔相成。

再來是配色十分漂亮的蔬菜,學生介紹每種蔬菜的口感軟硬與營養價值,但卻表示只是川燙而已,沒有什麼烹飪技巧。

學務主任黃娜娸,也是此是飲食教育課程主要規劃的老師,她鼓勵孩子表示,負責蔬菜擺盤的同學非常有美感,將顏色搭配得非常好,讓大家感受到「色」、香、味俱全而食指大動。

黃娜娸表示,這次課程不僅結合了健康教育、國文、本土語等多學科知識,還讓學生意識到珍惜食材與惜食的重要性,連結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她希望透過活動深化學生的永續觀念,培養珍惜資源與關懷世界的態度。

校長鄭瓊芳對此次活動大為讚賞,感謝老師與廚工們在寒假中特地協助學生進行這場別具意義的年菜體驗。

她說,要特別感謝3位廚工在整個學期每天辛苦的料理,供應4所學校的營養午餐,總共1千多人的份量,戰戰兢兢地度過了一整個學期,終於放假了,還要特地撥空協同教育學生們,也在互動聊天中讓學生了解,每天大鍋鏟操作下,即使寒流也是汗流滿身。

她指出,這樣的課程活動,不僅是國文、健康教育、歷史、本土語、英文等老師共備的激盪,也是最直接的午餐教育,更是一堂結合知識、技能與感恩的綜合學習課程。學生從實作中學習、從分享中反思,體會廚工的辛勞與食物得來不易,也更了解傳統文化的深層意涵。她希望學生們未來能以這份感恩與關懷成為有責任感的全球公民,在各領域中發揮正向影響力。

活動結束時,學生與師長們一同享用這場「惜食感恩年菜」,在溫暖的氣氛中為寒假畫下美好的句點,並迎接一個充滿希望與感恩的新年。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陳雯萍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學生說明每道年菜的意義,與地方的連結。

▲學生說明每道年菜的意義,與地方的連結。

▲學生說明每道年菜的意義,與地方的連結。

▲學生說明每道年菜的意義,與地方的連結。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Buy JNews
廣告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在寒假和春節交織的時刻,彌陀國中以創新的方式將教育融入年節氛圍,舉辦了一場名為「惜食感恩年菜」的飲食教育課程。由營養師、廚工及老師指導,學生們利用營養午餐剩餘的新鮮食材與採買的年節應景食材,親手製作出包括炒飯、炸雞塊、魚湯、發糕和蔬菜等年菜,體驗傳統烹飪的樂趣,同時學習珍惜食材的價值,認識春節文化的深意。

活動從一早開始,學生們便忙碌地將準備好的食材運至家政教室,在營養師的講解下,了解食材的營養成分、生產履歷及健康飲食的概念。接著,在廚工和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投入年菜的烹煮製作,過程中笑聲不斷,卻也忙得不亦樂乎。當熱氣騰騰的菜餚終於端上桌,學生們邀請校長和師長們一同圍爐,分享這場溫馨的年夜飯,並逐一道出每道菜的製作過程與年節文化的連結。

學生們表示,炒飯以魚、蔬菜和紅蘿蔔等多樣食材搭配,不僅色彩繽紛,還象徵著過年的熱鬧氛圍。雖然不及專業廚師的水準,但親手製作的每一粒飯都飽含心意。透過這次體驗,他們深刻感受到烹煮料理的繁瑣與講究,也學到珍惜食材的意義,正如國文課本中的詩句:「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年糕與發糕作為春節必備的吉祥點心,成為另一個亮點。發糕頂端的裂紋被客家人稱為「笑」,笑得越開寓意福氣越多。透過簡單的四種材料,學生成功完成發糕製作,並貼上「福」字裝飾,讓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美好。這也讓學生回憶起社會課中學到的文化融合,進一步體會多元族群的共融意涵。

魚湯則選用了在地的虱目魚,每年區公所辦的虱目魚節,都將彌陀海岸線的美與在地文化底蘊,傳遞給所有來訪及關心的人們;而魚料理代表著年年有餘(魚),富足豐盛,美好而喜悅的吉祥寓意,也象徵地方文化與經濟的結合。

比較特別的是魚湯裏面有芥菜,又稱刈菜。主要是臺灣中北部閩南人的過年,所謂的長年菜是就是芥菜,所以是春節應景的食材,但是臺灣南部閩南人的長年菜,則是帶根的菠菜。

芥菜是冬天才適合生長的菜,產期約在十月到隔年四月,如果夏天栽種則會長不出菜心。

學生借此回憶起本土語課中的有趣歇後語,如「六月芥菜─假有心」、「十月芥菜─起心(形容少女懷春)」,和「十二月芥菜─有心」等,語畢笑聲此起彼落,學習與樂趣相輔相成。

再來是配色十分漂亮的蔬菜,學生介紹每種蔬菜的口感軟硬與營養價值,但卻表示只是川燙而已,沒有什麼烹飪技巧。

學務主任黃娜娸,也是此是飲食教育課程主要規劃的老師,她鼓勵孩子表示,負責蔬菜擺盤的同學非常有美感,將顏色搭配得非常好,讓大家感受到「色」、香、味俱全而食指大動。

黃娜娸表示,這次課程不僅結合了健康教育、國文、本土語等多學科知識,還讓學生意識到珍惜食材與惜食的重要性,連結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她希望透過活動深化學生的永續觀念,培養珍惜資源與關懷世界的態度。

校長鄭瓊芳對此次活動大為讚賞,感謝老師與廚工們在寒假中特地協助學生進行這場別具意義的年菜體驗。

她說,要特別感謝3位廚工在整個學期每天辛苦的料理,供應4所學校的營養午餐,總共1千多人的份量,戰戰兢兢地度過了一整個學期,終於放假了,還要特地撥空協同教育學生們,也在互動聊天中讓學生了解,每天大鍋鏟操作下,即使寒流也是汗流滿身。

她指出,這樣的課程活動,不僅是國文、健康教育、歷史、本土語、英文等老師共備的激盪,也是最直接的午餐教育,更是一堂結合知識、技能與感恩的綜合學習課程。學生從實作中學習、從分享中反思,體會廚工的辛勞與食物得來不易,也更了解傳統文化的深層意涵。她希望學生們未來能以這份感恩與關懷成為有責任感的全球公民,在各領域中發揮正向影響力。

活動結束時,學生與師長們一同享用這場「惜食感恩年菜」,在溫暖的氣氛中為寒假畫下美好的句點,並迎接一個充滿希望與感恩的新年。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陳雯萍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學生說明每道年菜的意義,與地方的連結。

▲學生說明每道年菜的意義,與地方的連結。

▲學生說明每道年菜的意義,與地方的連結。

▲學生說明每道年菜的意義,與地方的連結。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地方時事

漾新聞|高雄學生只要50元!「一卡通學生證看球優惠」升級登場 職籃+職排共36場嗨翻全場

2025-10-22
地方時事

漾新聞|國科會科普列車開抵高雄!400學童玩轉AI與科學實驗嗨翻車站

2025-10-22
地方時事

漾新聞|AI共創引爆文化新浪潮!2025TTXC高雄登場 國際研討會掀文化科技風向

2025-10-22
地方時事

漾新聞|中山大學王家蓁登上瑞典IDG高峰會 亞洲唯一代表以「覺知呼吸」喚醒永續新思維

2025-10-22
實踐ESG節能減碳!大安工研積極響應獲市府表揚「大眾運輸獎勵」殊榮
地方時事

實踐ESG節能減碳!大安工研積極響應獲市府表揚「大眾運輸獎勵」殊榮

2025-10-22
《臺灣光復八十周年宣言》發表 學界人士倡議中道精神與和平思維
地方時事

《臺灣光復八十周年宣言》發表 學界人士倡議中道精神與和平思維

2025-10-22
下一篇文章
DeTect將向南韓韓瑞大學(Hanseo University)航空教育中心(Flight Education Center)交付運送MERLIN™ True3D™鳥類偵測雷達

DeTect將向南韓韓瑞大學(Hanseo University)航空教育中心(Flight Education Center)交付運送MERLIN™ True3D™鳥類偵測雷達

俄外交部:若美立場改變,俄願與美就戰略穩定展開對話

俄外交部:若美立場改變,俄願與美就戰略穩定展開對話

最新新聞

搭乘近鐵列車出發,三重縣「伊勢志摩」的美食、傳統與豐饒自然的五感體驗與探索之旅
國際時事

搭乘近鐵列車出發,三重縣「伊勢志摩」的美食、傳統與豐饒自然的五感體驗與探索之旅

2025-10-23

閱讀更多
Hindustan Zinc 創下史上最高第二季收益與 EBITDA;純利潤較上季飆升 19%

Hindustan Zinc 創下史上最高第二季收益與 EBITDA;純利潤較上季飆升 19%

2025-10-23

BTL 的 EMSCULPT NEO 用於匈牙利太空人的國際太空任務訓練

2025-10-22
第 82 屆 EICMA 2025 向澎湃熱情致敬

第 82 屆 EICMA 2025 向澎湃熱情致敬

2025-10-22
「數據要素 x 滬港合作開放數據競賽 2025」 港隊凱旋而歸 展現數據應用實力

「數據要素 x 滬港合作開放數據競賽 2025」 港隊凱旋而歸 展現數據應用實力

2025-10-22

熱門推薦

漾新聞 |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漾新聞 | 年菜自己做!彌陀國中寒假年菜體驗課 傳統文化入味感恩惜福

2025-01-28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2025-09-22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2025-10-03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2023-12-28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2025-10-15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搭乘近鐵列車出發,三重縣「伊勢志摩」的美食、傳統與豐饒自然的五感體驗與探索之旅
  • Hindustan Zinc 創下史上最高第二季收益與 EBITDA;純利潤較上季飆升 19%
  • BTL 的 EMSCULPT NEO 用於匈牙利太空人的國際太空任務訓練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