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國際時事

應科院與博愛醫院簽署合作備忘錄

2025-06-18
閱讀時間:閱讀 1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研究為藍地項目引入多元創新科技  冀建全港最大型智能院舍

香港 2025年6月18日 /美通社/ —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與博愛醫院董事局(博愛)今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合力研究為 2027 年落成的「博愛醫院屯門藍地長者護理及護養安老院舍項目」(藍地項目)引入多元化創新應用科技,展望將藍地項目打造成全港最大型的「智能院舍」,以提高長者照顧服務的效率和質素。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及香港特區政府社會福利署署長杜永恒先生應邀擔任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主禮嘉賓。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表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的重點策略之一,是加快科研成果落地,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並提升市民生活質素。應科院與博愛是次就藍地項目的合作,正好體現藍圖的精神,同時亦標誌着香港邁向『智慧養老』新時代,藉創新科技全面加強安老院舍服務。我們期盼更多創新科技融入生活,讓各行各業及社會大眾受惠。」

香港特區政府社會福利署署長杜永恒先生表示:「我衷心感謝博愛醫院多年來積極配合政府的安老政策方針,拓新求進,不遺餘力地提升安老院舍的服務水平。博愛醫院屯門藍地院舍項目不但擴充安老服務設施的容量,亦在創新科技應用方面『更上一層樓』,藉科技提升照顧質素。我期望項目可以啟發業界引入創新思維,推出更多切合長者需要的服務模式,惠澤更多長者。」

度身訂造先進護老解決方案

在兩位署長、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及博愛醫院永遠顧問委員會副主席李鋈發先生共同見證下,應科院署理行政總裁及首席營運官莊偉泉工程師與博愛醫院董事局主席黃曉君女士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為藍地項目開展一系列創新科技應用研究,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機械人技術、物聯網等以開創嶄新長者護理服務,提升長者住宿體驗;又會考慮引入建築物能源管理技術,提高能源效益。

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指出,「應科院深信創新科技能夠改善生活質素、為大家帶來幸福感。應科院具備創新科研實力和豐富經驗,多年來累計取得超過1,100項專利和成功完成了逾1,500項科技轉移予業界使用。我們融合人工智能驅動的醫療保健方案、中央智能感應平台等多種尖端技術,度身訂造合適的先進護老解決方案,全力支持博愛醫院建立高效能、可持續發展且履行社會責任的智能安老院舍,推動服務創新,為長者謀福祉。」

博愛醫院董事局主席黃曉君女士表示:「博愛將成為香港首個單一機構營運一間超過1,400個宿位的安老院舍,這無疑是一項新嘗試。當中涉及設施管理、資源分配運用和護理及專業人手的安排,我們必須保持博愛一如以往專業全面的服務質素。很高興與應科院攜手合作,為藍地項目探討智能科技方案,以便及早制定未來營運的應對策略。應用創新科技除了能夠提高院舍營運效率,亦可減輕前線人員工作負擔,令他們更專注於長者身上,實踐博愛『以人為本』的宗旨。」

雙方期望以藍地作旗艦項目,持續擴展「未來安老」服務模式,成為業界參考指標,善用智能科技將本港安老服務推向更高水平。

圖片下載: http://bit.ly/4l2Eesi 


(後排左至右) 在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社會福利署署長杜永恒先生、及博愛醫院永遠顧問委員會副主席李鋈發先生共同見證下,應科院署理行政總裁及首席營運官莊偉泉工程師(前排左)與博愛醫院董事局主席黃曉君女士(前排右)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為博愛醫院藍地項目開展一系列創新科技應用研究,冀成全港最大型的「智能院舍」。

 

關於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0年成立,其使命是透過應用科技研究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應科院的主要科技研發領域可歸納於五個技術部門,包括:先進電子元件及系統、人工智能及可信技術、通訊技術、智能感知與控制技術、物聯網感測與人工智能技術。而技術研發主要應用在六項重點範疇:智慧城市、金融科技、新型工業化及智能製造、數碼健康科技、專用集成電路及元宇宙。

多年來,應科院致力培養研究及創科人才,並憑着其技術創新及對工商業界和社區的傑出貢獻而屢獲國際殊榮。應科院至今已將逾1,500項技術轉讓給業界,並於中國內地、美國及其他國家獲授超過1,100項專利。如欲查閱更多資訊,請瀏覽www.astri.org。

關於博愛醫院

博愛醫院創立於 1919 年,一直秉承「博施濟眾.慈善仁愛」的宗旨服務社群。時至今日,博愛已發展成為一所具規模的慈善機構,屬下設有 123 個服務單位,遍及港九新界,服務範圍包括中西醫療、牙科、安老、青少年及家庭服務、教育服務及過渡性房屋等服務,深入社會不同層面,為廣大市民提供適切的服務,每年受惠人次超過 190 萬。

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博愛醫院網站:http://www.pokoi.org.hk 

Buy JNews
廣告

研究為藍地項目引入多元創新科技  冀建全港最大型智能院舍

香港 2025年6月18日 /美通社/ —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與博愛醫院董事局(博愛)今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合力研究為 2027 年落成的「博愛醫院屯門藍地長者護理及護養安老院舍項目」(藍地項目)引入多元化創新應用科技,展望將藍地項目打造成全港最大型的「智能院舍」,以提高長者照顧服務的效率和質素。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及香港特區政府社會福利署署長杜永恒先生應邀擔任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主禮嘉賓。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表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的重點策略之一,是加快科研成果落地,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並提升市民生活質素。應科院與博愛是次就藍地項目的合作,正好體現藍圖的精神,同時亦標誌着香港邁向『智慧養老』新時代,藉創新科技全面加強安老院舍服務。我們期盼更多創新科技融入生活,讓各行各業及社會大眾受惠。」

香港特區政府社會福利署署長杜永恒先生表示:「我衷心感謝博愛醫院多年來積極配合政府的安老政策方針,拓新求進,不遺餘力地提升安老院舍的服務水平。博愛醫院屯門藍地院舍項目不但擴充安老服務設施的容量,亦在創新科技應用方面『更上一層樓』,藉科技提升照顧質素。我期望項目可以啟發業界引入創新思維,推出更多切合長者需要的服務模式,惠澤更多長者。」

度身訂造先進護老解決方案

在兩位署長、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及博愛醫院永遠顧問委員會副主席李鋈發先生共同見證下,應科院署理行政總裁及首席營運官莊偉泉工程師與博愛醫院董事局主席黃曉君女士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為藍地項目開展一系列創新科技應用研究,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機械人技術、物聯網等以開創嶄新長者護理服務,提升長者住宿體驗;又會考慮引入建築物能源管理技術,提高能源效益。

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指出,「應科院深信創新科技能夠改善生活質素、為大家帶來幸福感。應科院具備創新科研實力和豐富經驗,多年來累計取得超過1,100項專利和成功完成了逾1,500項科技轉移予業界使用。我們融合人工智能驅動的醫療保健方案、中央智能感應平台等多種尖端技術,度身訂造合適的先進護老解決方案,全力支持博愛醫院建立高效能、可持續發展且履行社會責任的智能安老院舍,推動服務創新,為長者謀福祉。」

博愛醫院董事局主席黃曉君女士表示:「博愛將成為香港首個單一機構營運一間超過1,400個宿位的安老院舍,這無疑是一項新嘗試。當中涉及設施管理、資源分配運用和護理及專業人手的安排,我們必須保持博愛一如以往專業全面的服務質素。很高興與應科院攜手合作,為藍地項目探討智能科技方案,以便及早制定未來營運的應對策略。應用創新科技除了能夠提高院舍營運效率,亦可減輕前線人員工作負擔,令他們更專注於長者身上,實踐博愛『以人為本』的宗旨。」

雙方期望以藍地作旗艦項目,持續擴展「未來安老」服務模式,成為業界參考指標,善用智能科技將本港安老服務推向更高水平。

圖片下載: http://bit.ly/4l2Eesi 


(後排左至右) 在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社會福利署署長杜永恒先生、及博愛醫院永遠顧問委員會副主席李鋈發先生共同見證下,應科院署理行政總裁及首席營運官莊偉泉工程師(前排左)與博愛醫院董事局主席黃曉君女士(前排右)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為博愛醫院藍地項目開展一系列創新科技應用研究,冀成全港最大型的「智能院舍」。

 

關於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0年成立,其使命是透過應用科技研究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應科院的主要科技研發領域可歸納於五個技術部門,包括:先進電子元件及系統、人工智能及可信技術、通訊技術、智能感知與控制技術、物聯網感測與人工智能技術。而技術研發主要應用在六項重點範疇:智慧城市、金融科技、新型工業化及智能製造、數碼健康科技、專用集成電路及元宇宙。

多年來,應科院致力培養研究及創科人才,並憑着其技術創新及對工商業界和社區的傑出貢獻而屢獲國際殊榮。應科院至今已將逾1,500項技術轉讓給業界,並於中國內地、美國及其他國家獲授超過1,100項專利。如欲查閱更多資訊,請瀏覽www.astri.org。

關於博愛醫院

博愛醫院創立於 1919 年,一直秉承「博施濟眾.慈善仁愛」的宗旨服務社群。時至今日,博愛已發展成為一所具規模的慈善機構,屬下設有 123 個服務單位,遍及港九新界,服務範圍包括中西醫療、牙科、安老、青少年及家庭服務、教育服務及過渡性房屋等服務,深入社會不同層面,為廣大市民提供適切的服務,每年受惠人次超過 190 萬。

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博愛醫院網站:http://www.pokoi.org.hk 

推薦閱讀

Minaris Advanced Therapies 啟用全新先進 GMP 設施,支援全球細胞和基因治療發展

DXC 與 7AI 合作,提供革新人工智能驅動的安全營運服務

澳門瑞吉酒店雅舍餐廳煥新啟航 邀您共赴一場地中海之旅

研究為藍地項目引入多元創新科技  冀建全港最大型智能院舍

香港 2025年6月18日 /美通社/ —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與博愛醫院董事局(博愛)今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合力研究為 2027 年落成的「博愛醫院屯門藍地長者護理及護養安老院舍項目」(藍地項目)引入多元化創新應用科技,展望將藍地項目打造成全港最大型的「智能院舍」,以提高長者照顧服務的效率和質素。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及香港特區政府社會福利署署長杜永恒先生應邀擔任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主禮嘉賓。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表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的重點策略之一,是加快科研成果落地,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並提升市民生活質素。應科院與博愛是次就藍地項目的合作,正好體現藍圖的精神,同時亦標誌着香港邁向『智慧養老』新時代,藉創新科技全面加強安老院舍服務。我們期盼更多創新科技融入生活,讓各行各業及社會大眾受惠。」

香港特區政府社會福利署署長杜永恒先生表示:「我衷心感謝博愛醫院多年來積極配合政府的安老政策方針,拓新求進,不遺餘力地提升安老院舍的服務水平。博愛醫院屯門藍地院舍項目不但擴充安老服務設施的容量,亦在創新科技應用方面『更上一層樓』,藉科技提升照顧質素。我期望項目可以啟發業界引入創新思維,推出更多切合長者需要的服務模式,惠澤更多長者。」

度身訂造先進護老解決方案

在兩位署長、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及博愛醫院永遠顧問委員會副主席李鋈發先生共同見證下,應科院署理行政總裁及首席營運官莊偉泉工程師與博愛醫院董事局主席黃曉君女士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為藍地項目開展一系列創新科技應用研究,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機械人技術、物聯網等以開創嶄新長者護理服務,提升長者住宿體驗;又會考慮引入建築物能源管理技術,提高能源效益。

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指出,「應科院深信創新科技能夠改善生活質素、為大家帶來幸福感。應科院具備創新科研實力和豐富經驗,多年來累計取得超過1,100項專利和成功完成了逾1,500項科技轉移予業界使用。我們融合人工智能驅動的醫療保健方案、中央智能感應平台等多種尖端技術,度身訂造合適的先進護老解決方案,全力支持博愛醫院建立高效能、可持續發展且履行社會責任的智能安老院舍,推動服務創新,為長者謀福祉。」

博愛醫院董事局主席黃曉君女士表示:「博愛將成為香港首個單一機構營運一間超過1,400個宿位的安老院舍,這無疑是一項新嘗試。當中涉及設施管理、資源分配運用和護理及專業人手的安排,我們必須保持博愛一如以往專業全面的服務質素。很高興與應科院攜手合作,為藍地項目探討智能科技方案,以便及早制定未來營運的應對策略。應用創新科技除了能夠提高院舍營運效率,亦可減輕前線人員工作負擔,令他們更專注於長者身上,實踐博愛『以人為本』的宗旨。」

雙方期望以藍地作旗艦項目,持續擴展「未來安老」服務模式,成為業界參考指標,善用智能科技將本港安老服務推向更高水平。

圖片下載: http://bit.ly/4l2Eesi 


(後排左至右) 在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社會福利署署長杜永恒先生、及博愛醫院永遠顧問委員會副主席李鋈發先生共同見證下,應科院署理行政總裁及首席營運官莊偉泉工程師(前排左)與博愛醫院董事局主席黃曉君女士(前排右)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為博愛醫院藍地項目開展一系列創新科技應用研究,冀成全港最大型的「智能院舍」。

 

關於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0年成立,其使命是透過應用科技研究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應科院的主要科技研發領域可歸納於五個技術部門,包括:先進電子元件及系統、人工智能及可信技術、通訊技術、智能感知與控制技術、物聯網感測與人工智能技術。而技術研發主要應用在六項重點範疇:智慧城市、金融科技、新型工業化及智能製造、數碼健康科技、專用集成電路及元宇宙。

多年來,應科院致力培養研究及創科人才,並憑着其技術創新及對工商業界和社區的傑出貢獻而屢獲國際殊榮。應科院至今已將逾1,500項技術轉讓給業界,並於中國內地、美國及其他國家獲授超過1,100項專利。如欲查閱更多資訊,請瀏覽www.astri.org。

關於博愛醫院

博愛醫院創立於 1919 年,一直秉承「博施濟眾.慈善仁愛」的宗旨服務社群。時至今日,博愛已發展成為一所具規模的慈善機構,屬下設有 123 個服務單位,遍及港九新界,服務範圍包括中西醫療、牙科、安老、青少年及家庭服務、教育服務及過渡性房屋等服務,深入社會不同層面,為廣大市民提供適切的服務,每年受惠人次超過 190 萬。

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博愛醫院網站:http://www.pokoi.org.hk 

Buy JNews
廣告

研究為藍地項目引入多元創新科技  冀建全港最大型智能院舍

香港 2025年6月18日 /美通社/ —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與博愛醫院董事局(博愛)今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合力研究為 2027 年落成的「博愛醫院屯門藍地長者護理及護養安老院舍項目」(藍地項目)引入多元化創新應用科技,展望將藍地項目打造成全港最大型的「智能院舍」,以提高長者照顧服務的效率和質素。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及香港特區政府社會福利署署長杜永恒先生應邀擔任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主禮嘉賓。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表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的重點策略之一,是加快科研成果落地,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並提升市民生活質素。應科院與博愛是次就藍地項目的合作,正好體現藍圖的精神,同時亦標誌着香港邁向『智慧養老』新時代,藉創新科技全面加強安老院舍服務。我們期盼更多創新科技融入生活,讓各行各業及社會大眾受惠。」

香港特區政府社會福利署署長杜永恒先生表示:「我衷心感謝博愛醫院多年來積極配合政府的安老政策方針,拓新求進,不遺餘力地提升安老院舍的服務水平。博愛醫院屯門藍地院舍項目不但擴充安老服務設施的容量,亦在創新科技應用方面『更上一層樓』,藉科技提升照顧質素。我期望項目可以啟發業界引入創新思維,推出更多切合長者需要的服務模式,惠澤更多長者。」

度身訂造先進護老解決方案

在兩位署長、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及博愛醫院永遠顧問委員會副主席李鋈發先生共同見證下,應科院署理行政總裁及首席營運官莊偉泉工程師與博愛醫院董事局主席黃曉君女士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為藍地項目開展一系列創新科技應用研究,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機械人技術、物聯網等以開創嶄新長者護理服務,提升長者住宿體驗;又會考慮引入建築物能源管理技術,提高能源效益。

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指出,「應科院深信創新科技能夠改善生活質素、為大家帶來幸福感。應科院具備創新科研實力和豐富經驗,多年來累計取得超過1,100項專利和成功完成了逾1,500項科技轉移予業界使用。我們融合人工智能驅動的醫療保健方案、中央智能感應平台等多種尖端技術,度身訂造合適的先進護老解決方案,全力支持博愛醫院建立高效能、可持續發展且履行社會責任的智能安老院舍,推動服務創新,為長者謀福祉。」

博愛醫院董事局主席黃曉君女士表示:「博愛將成為香港首個單一機構營運一間超過1,400個宿位的安老院舍,這無疑是一項新嘗試。當中涉及設施管理、資源分配運用和護理及專業人手的安排,我們必須保持博愛一如以往專業全面的服務質素。很高興與應科院攜手合作,為藍地項目探討智能科技方案,以便及早制定未來營運的應對策略。應用創新科技除了能夠提高院舍營運效率,亦可減輕前線人員工作負擔,令他們更專注於長者身上,實踐博愛『以人為本』的宗旨。」

雙方期望以藍地作旗艦項目,持續擴展「未來安老」服務模式,成為業界參考指標,善用智能科技將本港安老服務推向更高水平。

圖片下載: http://bit.ly/4l2Eesi 


(後排左至右) 在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社會福利署署長杜永恒先生、及博愛醫院永遠顧問委員會副主席李鋈發先生共同見證下,應科院署理行政總裁及首席營運官莊偉泉工程師(前排左)與博愛醫院董事局主席黃曉君女士(前排右)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為博愛醫院藍地項目開展一系列創新科技應用研究,冀成全港最大型的「智能院舍」。

 

關於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0年成立,其使命是透過應用科技研究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應科院的主要科技研發領域可歸納於五個技術部門,包括:先進電子元件及系統、人工智能及可信技術、通訊技術、智能感知與控制技術、物聯網感測與人工智能技術。而技術研發主要應用在六項重點範疇:智慧城市、金融科技、新型工業化及智能製造、數碼健康科技、專用集成電路及元宇宙。

多年來,應科院致力培養研究及創科人才,並憑着其技術創新及對工商業界和社區的傑出貢獻而屢獲國際殊榮。應科院至今已將逾1,500項技術轉讓給業界,並於中國內地、美國及其他國家獲授超過1,100項專利。如欲查閱更多資訊,請瀏覽www.astri.org。

關於博愛醫院

博愛醫院創立於 1919 年,一直秉承「博施濟眾.慈善仁愛」的宗旨服務社群。時至今日,博愛已發展成為一所具規模的慈善機構,屬下設有 123 個服務單位,遍及港九新界,服務範圍包括中西醫療、牙科、安老、青少年及家庭服務、教育服務及過渡性房屋等服務,深入社會不同層面,為廣大市民提供適切的服務,每年受惠人次超過 190 萬。

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博愛醫院網站:http://www.pokoi.org.hk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Minaris Advanced Therapies 啟用全新先進 GMP 設施,支援全球細胞和基因治療發展
國際時事

Minaris Advanced Therapies 啟用全新先進 GMP 設施,支援全球細胞和基因治療發展

2025-08-04
DXC 與 7AI 合作,提供革新人工智能驅動的安全營運服務
國際時事

DXC 與 7AI 合作,提供革新人工智能驅動的安全營運服務

2025-08-04
澳門瑞吉酒店雅舍餐廳煥新啟航 邀您共赴一場地中海之旅
國際時事

澳門瑞吉酒店雅舍餐廳煥新啟航 邀您共赴一場地中海之旅

2025-08-04
諾亞ARK成功舉辦首屆2025全球華人財富管理與傳承峰會
國際時事

諾亞ARK成功舉辦首屆2025全球華人財富管理與傳承峰會

2025-08-04
新加坡Alpha Ladder集團碳穩定幣框架專利 助力可持續公平跨境支付與外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
國際時事

新加坡Alpha Ladder集團碳穩定幣框架專利 助力可持續公平跨境支付與外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

2025-08-04
Webull HK強勢推出「真0收費」 劍指市場龍頭地位
國際時事

Webull HK強勢推出「真0收費」 劍指市場龍頭地位

2025-08-04
下一篇文章
黑貓中隊機棚化身空軍文化基地 張善政:桃園航空城博物館7/24試營運

黑貓中隊機棚化身空軍文化基地 張善政:桃園航空城博物館7/24試營運

桃市推四大入境遊程 張善政:打造「台灣第一站」國際門戶

桃市推四大入境遊程 張善政:打造「台灣第一站」國際門戶

最新新聞

RSG推出《雷神之鎚》免費版 體驗神話魅力與高額彩金的極致結合
影劇與娛樂

RSG推出《雷神之鎚》免費版 體驗神話魅力與高額彩金的極致結合

2025-08-04

閱讀更多

漾新聞|籃球營開打!亞運金牌職籃助陣旗津學子暑訓飆球技

2025-08-04

漾新聞|年省228萬度電!中鋼自製磁浮冰水機奪一級能效

2025-08-04

漾新聞|親手寫晶片、走進封裝廠!高雄女中攜日月光打造IC人才搖籃

2025-08-04
ATG電子再掀話題熱潮 !全新力作《戰神賽特》試玩版搶先登場

ATG電子再掀話題熱潮 !全新力作《戰神賽特》試玩版搶先登場

2025-08-04

熱門推薦

應科院與博愛醫院簽署合作備忘錄

應科院與博愛醫院簽署合作備忘錄

2025-06-18

《啵me之我的青春住了鬼》邵雨薇「打」破新極限! 武戲+歌仔戲 每天都像才藝比賽

2025-02-26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2023-12-28
台日合資BL劇《秘密關係》首集就開親 王君豪終結母胎單身「第一次」全獻給成晞

台日合資BL劇《秘密關係》首集就開親 王君豪終結母胎單身「第一次」全獻給成晞

2025-07-15
讀者投書/高齡長輩就醫竟成悲劇?家屬控訴國X醫院疑誤診敗血症並濫用藥物

讀者投書/高齡長輩就醫竟成悲劇?家屬控訴國X醫院疑誤診敗血症並濫用藥物

2025-06-19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RSG推出《雷神之鎚》免費版 體驗神話魅力與高額彩金的極致結合
  • 漾新聞|籃球營開打!亞運金牌職籃助陣旗津學子暑訓飆球技
  • 漾新聞|年省228萬度電!中鋼自製磁浮冰水機奪一級能效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