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維峰【策展人、藝評人、岩茶收藏家】
各類茶葉均有其一定的色澤要求,比如綠茶以翠綠、深綠光潤的好,綠中帶黃者次;烏龍茶(青茶)則以烏褐、青褐光潤的好,黃綠、枯暗者次;黑茶以油黑為好,黃綠色或鐵板色都差;紅茶以烏黑油潤為好,棕紅更次。色澤的關鍵都在一個潤字,以下談談幾個重要工藝環節。
首先,看揉捻。傳統的岩茶工藝中,揉捻需要經過雙炒雙揉才能成型,是一項屬於高技術的工藝。現在的條件,揉捻通常用揉捻機一次完成。看條索其實就是看工藝,緊實為好,疏鬆為差。影響條索緊實程度的主要因素,其一是揉捻的工藝,另一個是採摘的老嫩程度。
茶湯 (圖/ 陳維峰提供)
其次,談焙火。從岩茶的審美上來說,岩骨花香才是它的奧妙,此前的最後關鍵必須從火功來說。焙完火1~1.5個月的輕火茶、3個月左右的中火茶、半年至一年半左右的足火茶,「看茶做茶」按照理想以便抵達它們的最佳狀態。
最後,關注勻整度。可以看條索的一致性,這裡面呈現的也很多:是否拼配、或者是否有歸堆、火功是否一致,這對接下來認識這款茶有一定的幫助。如果條索中多黃片、青條、筋梗、焦片等這樣的情況,那這茶不宜。
大家對焙火的部分往往比較有話題。岩茶經過火功的轉換,顏色的跨度就比較大了。從冒著綠光的輕火茶到紅的發黑的足火茶,不論輕熟,色澤的關鍵就看一個潤字,細分起來就是潤枯和鮮暗的區別。打從五十年代以前,干茶常見談到的四種狀況:
蜻蜓頭:是指岩茶干茶條索的頭部形狀,岩茶經過做青、揉捻、焙火後,茶條葉端捲曲,緊結似蜻蜓頭而得名。
三節色:從干茶上能夠初步辨別出,輕火茶色澤偏青,呈暗綠色;中火茶會出現三節色,頭部烏褐色,中間青褐色,尾部則是紅褐色,聞起來不會有明顯的焦糖香。
露白骨:是指岩茶經過炭焙後,干茶條索葉脈突出,顏色呈灰白色,一般指中足火火功。如果呈現的是白霜,代表在焙火上卯足了功夫,溫度逐漸升高,存在於細胞液泡中的固態咖啡鹼就開始昇華為氣態。到了翻焙的環節,溫度驟降,下焙的時候,揮發出來的咖啡鹼又在茶葉表面迅速凝華為固態結晶,這就是岩茶表面白霜的由來。
蛤蟆背:這個詞的來源比武夷岩茶的誕生要早得多,唐代陸羽《茶經》云:「凡炙茶,慎勿於風燼間灸,熛焰如鑽,使炎涼不均。持以逼火,屢其翻正,候炮出培塿,狀蝦蟆背。」「蛤蟆背」古代原指的是灸茶的火候。今日武夷岩茶的「蛤蟆背」則是指經過焙火,足火火功之下,烘焙溫度約在125℃-135℃左右,歷時至少在12小時以上,約每45分鐘翻焙一次,然後茶條收縮,局部膨脹導致表面出現顆粒的泡點。仔細觀察這些干茶泡點,在沖泡後,葉張會不規則隆起,更加明顯出現凸起的顆粒狀泡點,所以被形象地稱之為「蛤蟆背」。
干茶(圖/ 陳維峰提供)
今日武夷岩茶製茶工藝與時俱進,以下以「蛤蟆背」為例,進一步來看目前的具體表現為何?依據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岩茶(大紅袍)製作技藝傳承人劉寶順先生的說法,曾任1989至1994年武夷山市茶葉科學研究所所長,他指出「蛤蟆背」的存在,一般來說與焙火溫度和焙火時間有關,不同火功和不同焙火時間使得「蛤蟆背」的存在狀態不同(分布區域不同,其數量和大小也不同)。
一、 與焙火溫度的關係:火功越低,「蛤蟆背」的泡點數量越少,泡點越小,泡點分布較散;隨著焙火溫度的增高,泡點數量逐漸增多,泡點略微增大,泡點分布密集。
二、與焙火時間的關係:相同溫度下,焙火時間越長,「蛤蟆背」的泡點數量越多、分布越密集;而泡點的大小更多是受溫度影響。
三、與火功程度的關係:焙足焙透的茶葉的「蛤蟆背」狀態是泡點數量多、分布越密集,且相對均勻。
再換一個角度來看,根據「蛤蟆背」的數量、規模歸納起來的幾種形態,來說明焙火工藝的情況:
第一類:數量少、泡點小,葉底黃褐軟亮。這樣的茶代表焙火到位,且焙火過程中的溫度較低,焙火時間稍長,屬「文火慢燉」,茶葉「吃火」程度稍輕。這樣的茶火功一般為中輕火,在品質上表現為香氣高揚、滋味鮮爽。
第二類:數量多、泡點較大,葉片黃褐軟亮。一定程度可以反映焙火到位,且焙火過程中的溫度相對較高,焙火時間相對充足,茶葉完成「吃火」。這樣的茶一般都要到中火偏上、足火程度,在品質上表現為滋味順滑醇厚、香氣細幽沈穩、耐泡,且耐儲存。
第三類:數量多、泡點大,葉片烏褐偏硬。這樣的茶即使有「蛤蟆背」,也是焙火有問題的茶,反映了溫度過高或出現病火,呈現茶葉碳化,喝起來會有明顯的焦火味,這樣的茶在品質上就是有問題的。
葉底蛤蟆背(見泡點)(圖/ 陳維峰提供)
本篇在最後歸納「蛤蟆背」的存在,目的是針對焙火工藝的表現予以延伸性的整理、評價,並非只是強調單獨從「蛤蟆背」去說明茶葉品質。茶葉好壞需要從綜合的角度去分析,比起「蛤蟆背」,論及外型而言,從葉底彈性、鮮活度、勻整度來判斷,更能幫助分辨。綜論前述,從岩茶的審美上來說,岩骨花香才是它的終極奧妙。
其他人也讀了陳維峰 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