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陳金聲/嘉義
廟中廟,是人與神共同的「創作」,養殖魚塭變成池中池,像千島湖,又像沙漠中的小沙丘,為純樸漁村添一幅別樣的風情,這是石斑魚的「傑作」,多數人有
看沒有懂。
廟中有廟,俗稱廟中廟,南台灣最出名的是高雄市苓雅區的「聖公媽廟」。
苓雅區聖公媽廟屬於萬應公廟,相傳此廟是早年位在低地沙洲的萬應公祠,夜晚會發出燐光。附近漁民出海歸航都要前往上香膜拜,祈求保佑。清代年間,漁民出資興建小廟供奉,命名為「萬應公廟」,即目前的廟中的小廟,新建的大廟改名為「聖公媽廟」。
老一輩的高雄市民都知道聖公媽廟內有一間「廟中廟」,年輕一輩的可能不太知道或不在乎這廟的故事。這間廟中廟,在民國七十幾年間,當地的富商「海霸王企業」為了報恩,還曾出資拍成電影。民國六十六年間的高雄市長選舉,某位候選人的弟弟為了表示沒有利用兄長「特權購地」,還曾到這廟斬雞頭發重誓。
嘉義西濱沿海的養殖魚塭,年關將近,陸續收成,養殖戶用網捕撈池中的魚後放乾池水,準備明年初再次的放養魚苗。別樣的漁村風情就這樣呈現。
乾涸的養殖魚池,多數底泥都很平整,但養石斑的魚池,底泥風貌特別不一樣,池水放乾露出池底後,會出現大小不一的「小水池」,坑坑洞洞一大堆,因此,形成「池中池」的特殊風貌。
池中池的「數量」不一,視魚塭面積大小而不同,但至少都數百「池」以上。外行人看不出池中池是怎麼形成的?如果有養殖戶在場,可以當場問個明白。如果養殖戶不在場解說,就只能帶著一臉的狐疑回家自己亂猜囉,多數人猜半天,還是猜不出答案,考倒一堆的「人客」。
石斑魚是很「兇猛」的底棲性、雜食性魚類,只要有腥味的食物都吃,餓昏頭了,連池中的小烏龜或甲魚 (鱉魚)都一口吞下。而且具有強烈的「領域性」,因此,才會在池底中利用自己強壯的身軀與強力的尾巴甩來甩去,甩出一個屬於自己棲地的「小水池」占地為王。
每尾石斑長大後都有自己的「家」,不容互相侵門踏戶,覓食後就各自回去窩在自己的「家」。坑洞愈大的,就代表是愈大尾的「大宅」,體型較小的,宅第只是一個小小的坑洞。
池中池在池水還未放乾前是看不到的,池水放乾就「全都露」,一池一池、一坑一坑的浮現在大家的眼下。
捕撈石斑魚是在滿水位時用大型魚網圍撈之,但難免因牠們躲在自己的小水池中而成漏網之魚,得等池水全部放光後才能找到躲在池中池的漏網石斑。
漏網的石斑魚,都還活著,想收拾牠們,得如同所謂的「撿屍」,派人入池,踩著底泥一坑一坑的找,非常費力。這些石斑沒有一尾肯乖乖束手就擒的,都會困獸猶鬥,垂死掙扎,因此,「撿屍者」經常被濫泥巴噴得一身黑嚕嚕。
石斑養殖池,通常都會混養一些「豆仔魚」,充作石斑的食物,「豆仔魚」售價不錯,年底涸池時,石斑吃剩的,就當是「外路仔」,對養殖戶不無小補。
石斑養殖池,現出「池中池」之後,另一幕「人、白鷺、流浪狗」三方爭著「撿屍」的畫面會接著上演。通常都是白鷺做先鋒打頭陣,牠們看到池中池還有漏網之魚,就凌空而降搶食。
接著白鷺絲就變成通風報信的「報馬仔」,浪跡附近魚塭的流浪狗看到白鷺成群而降,就知道「那裡有魚」,三五成群很快就趕到。
流浪狗到場後,仗勢欺鳥,不尊重先來後到,不客氣的先趕走白鷺,再捕泥水中的魚,但白鷺與流浪狗碰上石斑魚,都只敢看不敢吃,因為石斑魚強而有力而且魚刺又硬又尖,鳥與狗一旦放肆,還未入口就先被刺傷。
白鷺與狗都到後,養殖戶就確定池底還有漏網之魚,帶著小網騎機車趕到,驅鳥又趕狗,把魚撿回去。白鷺與流浪狗,「有功沒賞」,似乎心有未甘,臨走前還是偷咬一條「豆仔魚」等小魚犒賞自己才悻然離去。
有些遊客想當場購買,養殖戶都會先確定「你會殺魚,回家自己殺得了嗎?」因為石斑離開水面後,一二小時都還不會斷氣,全身活蹦亂跳,刺尖又硬,不小心一定會被刺傷,所以,通常不建議遊客現場購買。
很多人常吃石斑,但可能不知道石斑與生俱來「變性」的本領,先雌後雄,年輕時都是雌魚,到一定年齡後全部轉性為雄魚。所以,吃到大尾的,一定是「公石斑」。
飼料工廠生產的養魚飼料,非常先進,魚吃了之後,99%都會變成雌魚,這種飼料專為烏魚養殖而生產,因為雄性烏魚腹中的魚鰾不值錢,所以,要全部變性為雌性,生長高經濟價值的「烏魚子」。石斑生不出像烏魚子那麼值錢的「石斑子」,長大直接變成兇猛的公石斑,所以,養殖戶用不上這「變性專用」的特調飼料。
石斑魚是養殖魚類中的「鬥雞」,整池的石斑魚變成雄性後,每尾都面目猙獰,性情剛猛,住處遭到入侵,二話不說就在水中打起架來,池面水花四濺,養殖戶一看就知,但無法勸架,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傷亡的石斑浮出水面,欲哭無淚。他們了解這特性後,不敢像養吳郭魚、虱目魚採高密度養殖,盡量讓池中的石斑有「大厝可居」,為的就是防止牠們為爭地盤而一天到晚打架「忘了吃,飼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