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地方時事

距今116年!嘉義地區鐵道發展的黃金歲月 嘉義車站日治時期第一代轉車臺指定為古蹟

2024-02-29
閱讀時間:閱讀 1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嘉義市鐵路高架化工程現正進行中,日前發現日治時期嘉義車站轉車臺遺構,為縱貫線鐵路於明治41年(西元1908年)通車時期所興建,迄今已有116年歷史,是目前臺灣現存最早的第一代轉車臺遺構,比2020年在台南出土的第一代轉車台(僅餘原貌的三分之一)完整度更佳。

嘉義市政府今(29)日召開文資審議會,多數委員認為嘉義車站轉車臺極具文化資產價值,表決時有8票同意現地保留方案,2票支持移地保留方案,最後決議轉車臺現地保留,並將轉車台遺構與驛事務室、車掌詰所,納入「嘉義車站」古蹟公告範圍,讓民眾得以一窺嘉義地區鐵道發展的黃金歲月。

黃敏惠市長得知審議結果後表示,嘉義市政府重視文化資產保存,文化的力量具有穿透力,是非常重要的城市軟實力。建設讓城市巨大,但文化更讓城市偉大。他尊重今天的審議結果。

黃敏惠市長指出,日治時期的嘉義車站轉車臺,因嘉義市鐵路高架化工程出土,感謝鐵道局工程團隊的用心規劃與文資委員多元思考與專業的評斷,共同守護住百年歷史的鐵道設施遺構,或許現地保留方案短期對鐵路高架化的期程和經費有些許影響,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對嘉義市的文化資產及台灣整個鐵道文化的保存是非常珍貴的。尤其新站體的規畫設計建築師簡學義對於現地保留方案已有妥適的對應設計與空間調整,相信後續嘉義火車站的新站體不僅可以滿足交通上的需求,透過新舊融合的設計與轉車臺的展示,一定能讓民眾對台灣鐵路發展的歷史價值有更深層的認識。

日治時期的嘉義車站,曾經是台灣第一座「三鐵共構」車站,包含台鐵縱貫線、阿里山林業鐵路,以及糖鐵北港線等。後來1933年車站改建,使用鋼骨和鋼筋水泥的結構,打造「折衷主義」建築風格,被譽為「全島第一摩登車站」。日治時期嘉義車站轉車臺遺構,不僅見證當時嘉義地區的繁榮,也更加豐富台灣鐵道文化資產。

執行調查研究的言古文化有限公司的顏廷伃博士於會中說明,轉車臺主要用於火車頭或車廂轉向調度使用,或是切換維修線等用途。此次發掘出土的轉車臺遺跡,外徑為16.5公尺、內徑為15.5公尺。自明治41年(西元1908年)12月建造,至1930~40年代新式扇形機關車庫與轉車臺完工,或嘉義車站改建工程完成後即已廢棄,使用時間約30年,時間相當短暫,因此堆積型態較為單純,恰可補足縱貫鐵路交通史最初階段限存遺構研究之缺環。此外,轉車臺結構體本身大致保存良好,其表面遺留的早期建築工法、製作工序等痕跡,仍十分明顯,具稀少性、不易再現之基準。

嘉義車站轉車臺的學術與文化資產價值均高,尤其轉車臺所在位置,是作為早期機關車迴轉的場地,其原始出土地尤其具有歷史文化背景的指涉性價值,因此審議委員認為相當值得進行現地保存,將該轉車臺遺跡指定為「古蹟」,並納入嘉義市定古蹟「嘉義車站」的公告範圍內。

文化局表示,2023年2月18日獲報,發現疑似鐵路設施遺構,隨即成立專案小組,委請文資委員、專家學者和相關單位等現場實勘,經多次與鐵道局開會研商轉車臺遺構保存可行性,包括原地保留、異地暫置站區內重置,以及異地暫置異地重置等三方案,最後審議委員聽取新站體的建築師簡學義簡報後,決議採原地保留方案,後續交通部鐵道局也將依法配合辦理變更原工程設計,以兼顧文化資產保存與重大公共建設,文化局會全力予以協助,讓更多民眾進一步認識日治初期的鐵道建築歷史。

此外,位在火車站旁的驛事務室(現為站長室)和車掌詰所(現為倉庫),為與車站車體同期之構造物,文資委員認為,這棟建物設計之風格、材料與車站本體幾乎一致,驛事務室雖然晚火車站2年落成,但構造、形式與材料(布紋磚、洗石子台度…等),以及門窗開口部的構造收邊處理及尺度比例,皆與嘉義火車站本體建築相同,故在初始設計時,其風格與造形風貌即是視為一體設計的思維,亦是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而車掌詰所為火車司機的執勤室,立面使用的面磚為深咖啡色垂直紋樣的2丁掛釉面面磚,屋面仍留有疑似原電信設施,包括電池室、電信室、電信台、書類庫等,建築物完成於 1928年左右,比目前的車站本體完成年代更早,該建物應為嘉義車站第一代改良至第二代的見證,足以納入古蹟範圍加以保留再利用。

文化局說明,此屆的文資審議委員共計13位,由於鐵路高架化涉及市府開發利益,代表市府的2位審議委員(秘書長與文化局長)依法迴避,1名委員請假,出席委員為10位,最後決議8比2支持原地保留方案。

 

  圖: 嘉義車站日治時期第一代轉車臺指定為古蹟 

Buy JNews
廣告

推薦閱讀

漾新聞|財經質詢議員火力全開!聚焦高雄財政、地上權與能源轉型

漾新聞|《偶遇永興樂》映亮彌陀!百年皮影香火袋精神感動傳承

漾新聞|工務考察揭市政痛點 高雄多路段急需重鋪改善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地方時事

漾新聞|財經質詢議員火力全開!聚焦高雄財政、地上權與能源轉型

2025-10-30
地方時事

漾新聞|《偶遇永興樂》映亮彌陀!百年皮影香火袋精神感動傳承

2025-10-30
地方時事

漾新聞|工務考察揭市政痛點 高雄多路段急需重鋪改善

2025-10-30
地方時事

漾新聞| 高雄亞灣1排公地恐變私有?郭建盟轟「假都更真賣地」急踩煞車

2025-10-30
地方時事

漾新聞|高市新增二位文化資產保存者 「刺繡」林全誠、「布袋戲偶盔帽製作技術」蘇志榮

2025-10-30
地方時事

漾新聞|美濃萬聖節百鬼用英語搗蛋 學童變身最萌怪物

2025-10-30
下一篇文章
「富江」3D立體卡新驚悚!日本漫畫大師伊藤潤二恐怖聯名登場!

「富江」3D立體卡新驚悚!日本漫畫大師伊藤潤二恐怖聯名登場!

山海平原料理吃通海 嘉義縣商圈美食東西軍爭霸戰將熱鬧登場!

山海平原料理吃通海 嘉義縣商圈美食東西軍爭霸戰將熱鬧登場!

最新新聞

Newmark 宣佈進軍印度市場;聘請 Sathish Rajendren 領導區域物業及設施管理業務發展
國際時事

Newmark 宣佈進軍印度市場;聘請 Sathish Rajendren 領導區域物業及設施管理業務發展

2025-10-31

閱讀更多
VISTA 引入 XO 品牌至亞洲,應對 VISTAJET 持續需求,強化飛行方案組合

VISTA 引入 XO 品牌至亞洲,應對 VISTAJET 持續需求,強化飛行方案組合

2025-10-31
幸福陪跑教練 林道峰:每天一點學習,每天一點幸福

幸福陪跑教練 林道峰:每天一點學習,每天一點幸福

2025-10-31
從學習出發 練習打造日常幸福:林道峰教練的幸福陪跑

從學習出發 練習打造日常幸福:林道峰教練的幸福陪跑

2025-10-31
林道峰的幸福陪跑:從學習開始 把快樂變成一種習慣

林道峰的幸福陪跑:從學習開始 把快樂變成一種習慣

2025-10-31

熱門推薦

距今116年!嘉義地區鐵道發展的黃金歲月 嘉義車站日治時期第一代轉車臺指定為古蹟

距今116年!嘉義地區鐵道發展的黃金歲月 嘉義車站日治時期第一代轉車臺指定為古蹟

2024-02-29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2025-10-15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2025-09-22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2025-10-03
漾新聞|《夢幻威尼斯》藝術家鄧明墩油畫展現印象極致!

漾新聞|《夢幻威尼斯》藝術家鄧明墩油畫展現印象極致!

2025-03-19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Newmark 宣佈進軍印度市場;聘請 Sathish Rajendren 領導區域物業及設施管理業務發展
  • VISTA 引入 XO 品牌至亞洲,應對 VISTAJET 持續需求,強化飛行方案組合
  • 幸福陪跑教練 林道峰:每天一點學習,每天一點幸福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