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 -戴貴立/屏東
屏東縣潮州鎮的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開園至今邁入第10年。113年6月15日至16日將展開「零後成林禮暨林學校校慶系列活動」。 活動包括慶祝典禮、十周年紀錄片,共同回顧「林後四林」園區逐步的發展歷程及成果。
十年是什麼「概念」?園區植樹可以看到成果,小孩站在新聞發布會上,他的身高,談吐,應對在在可以證明,孩童長大了,未來成就,成長可期!園區有規模了,百年千年應該可以走下去。
既然說到十年樹木,了解一下古書上怎麼說的。
春秋時代齊國政治家管仲說:「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樹一穫者,穀也;一樹十穫者,木也;一樹百穫者,人也。我苟種之,如神用之,舉事如神,唯王之門。」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一個國家只有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才能實現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才能保證國家的未來。齊國宰相管仲非常深刻地了解這點,短期植樹,長期蓄國力就重視教育,致力於本國人才的培養,從而保證了國家發展所需的人才資源的充足。
城鄉發展,綠化,靠植樹,國家、民族、做好人才的培育,才能得以永續繁衍、生生不息。民眾看到林務單位努力生態維護,植樹,造林,但是民眾也關心人才,尤其兒童的教育。這點就讓有識之士去思考,觀察目前國家教育走向是不是正確?但是此處還是聚焦在造林。
馮玉祥(1882-1948)是著名的抗日愛國將領,但卻少有人知,他還是有名的「植樹將軍」。在愛國愛民情懷的驅使下,他幾乎每到一地,都要發動群眾,植樹造林,改善環境,造福於民。他植樹造林活動持續了近30年。所到之處,均留下大片樹林和植樹、愛樹佳話。
他駐守西北期間,制定的《為民十事》的第五條就是「為人民種樹」。為了保護樹木,他還立下軍令:行軍打仗不許損壞樹木,駐紮操練不准在樹上拴馬。「馬啃一樹,杖責二十,補栽十棵。」對不遵守法令、任意毀樹者,嚴懲不貸。
馮玉祥將軍植樹,並不是單純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而主要是改善環境,為民造福。在泰山興辦教育,興修水利,移風易俗,搞文化建設,還大搞植樹造林。在兩年多的時間內,他帶領群眾共植樹約30萬棵。 為了改善泰山百姓的貧苦生活,馮玉祥還鼓勵他們「靠山吃山,靠山養山」,多種一些收益多、見效快的經濟樹種。
1934年春天,馮玉祥派人從煙台買來一百株蘋果樹,分給范明樞(馮的老師,泰安當地人)等人種植,「希望改變此間鮮產」。之後,馮玉祥又在泰山大眾橋至張莊一帶建蘋果園400餘畝,從煙台、大連等地引種國光、倭錦、黃魁等6個品種蘋果樹苗,在泰山南麓張莊一帶試栽,並將蘋果樹苗發給泰城各校學生,動員學生家長栽於房前院內。
馮玉祥植樹愛樹,一以貫之。他的愛樹情懷,從他頒佈的《愛護樹木歌》可以看出來,他寫的歌詞是:「森林,森林,森林,關係實業最為深。築房造器與燒燃,利賴在軍民。春來萬樹皆發長,傷皮如傷根。願我同志齊愛護,隨時隨地要留心。」
馮玉祥駐防徐州時,有一次,一位縣長為修造自家府第,派建設科長帶領幾名工人,砍伐縣府門前的一株古松,正被微服出訪的馮玉祥看到,立即上前制止。還寫了一張字條,遞給建設科長,讓建設科長轉交縣長。只見那張字條上寫着:「要知此樹棟樑材,無復清蔭覆綠台,只恐月明秋夜冷,誤它千歲鶴歸來!」縣長拿到字條一看,以為是民眾抗議,並不在意,執意要砍。
後來馮大將軍在松樹樹幹上貼了一張字條,上寫了一首更白話的詩:「老馮駐徐州,大樹綠油油。誰砍我的樹,我砍誰的頭!」 軍閥如此霸氣,看似粗魯,其實簡單白話,告訴民眾,「我是認真的,你要是要砍樹,試試看!」誰敢以生命開玩笑?當然這詩非常有效,縣長科長看到嚇昏了,老松樹就保留下來。
今年沒有軍人站出來呼籲愛樹造林,但是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安排十歲兒童代言十年園區有成,確實有心,讓記者會來賓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