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中鋼)公佈截至113年10月的財務成果,累計合併營業收入達新台幣3018.8億元,合併營業利益約9.44億元,合併稅前淨利為37.48億元。
中鋼指出,今年合併稅前淨利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主因在於礦業投資配發股利增加帶來業外收入的貢獻,雖鋼鐵業銷售量減少影響營收及營業利益,但整體表現仍顯穩健。
從全球經濟觀點看,經濟復甦步伐持續穩健,美國總統大選後市場觀望氣氛消散,OECD將2024年全球GDP成長率預測上調至3.2%。根據世界鋼鐵協會(worldsteel)預估,2025年全球鋼鐵需求將增長1.2%,較今年增加2060萬噸,顯示鋼市復甦趨勢逐漸明朗。
區域市場方面,美國內需穩健推動鋼價上揚,第三季消費支出增速由2.8%提升至3.7%,美國鋼廠10月底熱軋價格每公噸上漲約22至33美元。歐洲鋼廠則調高明年第一季交期熱軋價格,每公噸提升超過50美元。中國實施十兆人民幣化債政策,緩解地方政府債務壓力,10月製造業PMI回升至50.1,顯示經濟刺激政策成效初現。
台灣內需表現也展現韌性,出口動能增強,工業生產指數連續七個月正成長,建設與科技業需求帶動鋼材消耗,鋼市供需結構逐步改善。中鋼表示,總體經濟信心逐漸回升,鋼鐵市場邁向穩定成長之路。
此外,根據中鋼公佈的非合併數據,10月碳鋼產品銷售量達55.99萬噸,今年累計銷售量則達638.85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