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地方時事

指示藥退出健保政策 醫界提出三大隱憂

2024-12-02
閱讀時間:閱讀 2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指示藥退出健保政策 醫界提出三大隱憂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針對指示藥逐步退出健保的議題,今年八月新增14項藥品改由民眾自費,目前仍有超過800項藥品待檢討。然而,醫界對此政策表示關切,認為此舉可能帶來三大隱憂:對慢性病患者造成負擔、增加民眾購藥不便及價格混亂,以及小兒用藥的安全風險。

影響慢性病患者的用藥負擔

「這些藥雖然價格不高,但用量非常大!」台大醫院內視鏡科主任曾屏輝指出,針對便秘、胃食道逆流等腸胃疾病的常用藥,患者需長期服用以控制病情。若退出健保,民眾需自費購買,例如便秘常用軟便劑與促進腸道蠕動藥物為例,每日五、六顆就需花費約10至15元,一年下來增加的負擔就超過3000元。

此外,台大醫院副院長婁培人表示,胃食道逆流的用藥對慢性患者至關重要,一旦因費用問題中斷治療,可能導致胃酸灼傷食道黏膜,長期恐有食道狹窄、甚至食道癌等併發症。曾屏輝也提到,由於台灣市場規模小且健保核價偏低,藥廠供應意願有限,若退出健保,患者面臨的選擇將更少。

▲(圖/取自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網站)

價格混亂、貨比三家徒增困擾

指示藥退出健保後,患者需持處方箋至藥局自行購買。婁培人指出,因不同藥局的進貨成本不同,價格可能存在顯著差異,民眾為尋找便宜價格需多方比價。此外,醫師可能頻繁被詢問「哪裡能買到便宜藥?」或「藥局與醫院售價是否相同?」導致醫病溝通增加負擔。

兒童用藥潛在風險

對於小兒科用藥,退出健保可能引發更大的用藥安全隱患。婁培人提到,兒童用藥需謹慎,過往小兒科醫師常建議其他科別醫師避免開立特定藥品,以降低風險。若家長自行到藥局購買藥物,可能因不熟悉藥品而選用不適合的替代藥,增加風險。

醫界建議:逐步評估 優先剔除影響小的藥品

對於政策執行,醫界認為應以藥品用量及影響程度為考量,優先剔除使用量少、影響小的藥品。即使是同成分藥品,也需根據不同適應症設置差異化給付機制。

婁培人強調,政策應考量病患的實際需求與健保資源的合理分配,避免「一刀切」造成病患負擔。曾屏輝則補充,政策推行需完善配套,並確保有足夠的替代藥物供應,以減少對患者的影響。

健保政策 需平衡需求與資源

醫界建議,指示藥的退出應與患者需求掛鉤,並逐步檢討與調整健保給付範圍。先評估從用藥量少、影響小的藥品試行,對臨床治療影響大的藥物則應審慎評估並完善配套。這不僅需要充分的溝通與評估,也需借鑒國外經驗,同時考量台灣的特殊情況,確保政策落實時能兼顧病患利益與健保制度的永續性。

Buy JNews
廣告
指示藥退出健保政策 醫界提出三大隱憂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針對指示藥逐步退出健保的議題,今年八月新增14項藥品改由民眾自費,目前仍有超過800項藥品待檢討。然而,醫界對此政策表示關切,認為此舉可能帶來三大隱憂:對慢性病患者造成負擔、增加民眾購藥不便及價格混亂,以及小兒用藥的安全風險。

影響慢性病患者的用藥負擔

「這些藥雖然價格不高,但用量非常大!」台大醫院內視鏡科主任曾屏輝指出,針對便秘、胃食道逆流等腸胃疾病的常用藥,患者需長期服用以控制病情。若退出健保,民眾需自費購買,例如便秘常用軟便劑與促進腸道蠕動藥物為例,每日五、六顆就需花費約10至15元,一年下來增加的負擔就超過3000元。

此外,台大醫院副院長婁培人表示,胃食道逆流的用藥對慢性患者至關重要,一旦因費用問題中斷治療,可能導致胃酸灼傷食道黏膜,長期恐有食道狹窄、甚至食道癌等併發症。曾屏輝也提到,由於台灣市場規模小且健保核價偏低,藥廠供應意願有限,若退出健保,患者面臨的選擇將更少。

▲(圖/取自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網站)

價格混亂、貨比三家徒增困擾

指示藥退出健保後,患者需持處方箋至藥局自行購買。婁培人指出,因不同藥局的進貨成本不同,價格可能存在顯著差異,民眾為尋找便宜價格需多方比價。此外,醫師可能頻繁被詢問「哪裡能買到便宜藥?」或「藥局與醫院售價是否相同?」導致醫病溝通增加負擔。

兒童用藥潛在風險

對於小兒科用藥,退出健保可能引發更大的用藥安全隱患。婁培人提到,兒童用藥需謹慎,過往小兒科醫師常建議其他科別醫師避免開立特定藥品,以降低風險。若家長自行到藥局購買藥物,可能因不熟悉藥品而選用不適合的替代藥,增加風險。

醫界建議:逐步評估 優先剔除影響小的藥品

對於政策執行,醫界認為應以藥品用量及影響程度為考量,優先剔除使用量少、影響小的藥品。即使是同成分藥品,也需根據不同適應症設置差異化給付機制。

婁培人強調,政策應考量病患的實際需求與健保資源的合理分配,避免「一刀切」造成病患負擔。曾屏輝則補充,政策推行需完善配套,並確保有足夠的替代藥物供應,以減少對患者的影響。

健保政策 需平衡需求與資源

醫界建議,指示藥的退出應與患者需求掛鉤,並逐步檢討與調整健保給付範圍。先評估從用藥量少、影響小的藥品試行,對臨床治療影響大的藥物則應審慎評估並完善配套。這不僅需要充分的溝通與評估,也需借鑒國外經驗,同時考量台灣的特殊情況,確保政策落實時能兼顧病患利益與健保制度的永續性。

推薦閱讀

影/高師大之光!交棒鳳甲丁文祺退休王東進接篆校長/漾新聞

漾新聞|台灣女高中生奪白金!WYM國際賽寫歷史新頁

遠雄悅來大飯店向父親致敬 「我愛88.享樂微醺假期」×「老爸來個8」多重好禮

指示藥退出健保政策 醫界提出三大隱憂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針對指示藥逐步退出健保的議題,今年八月新增14項藥品改由民眾自費,目前仍有超過800項藥品待檢討。然而,醫界對此政策表示關切,認為此舉可能帶來三大隱憂:對慢性病患者造成負擔、增加民眾購藥不便及價格混亂,以及小兒用藥的安全風險。

影響慢性病患者的用藥負擔

「這些藥雖然價格不高,但用量非常大!」台大醫院內視鏡科主任曾屏輝指出,針對便秘、胃食道逆流等腸胃疾病的常用藥,患者需長期服用以控制病情。若退出健保,民眾需自費購買,例如便秘常用軟便劑與促進腸道蠕動藥物為例,每日五、六顆就需花費約10至15元,一年下來增加的負擔就超過3000元。

此外,台大醫院副院長婁培人表示,胃食道逆流的用藥對慢性患者至關重要,一旦因費用問題中斷治療,可能導致胃酸灼傷食道黏膜,長期恐有食道狹窄、甚至食道癌等併發症。曾屏輝也提到,由於台灣市場規模小且健保核價偏低,藥廠供應意願有限,若退出健保,患者面臨的選擇將更少。

▲(圖/取自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網站)

價格混亂、貨比三家徒增困擾

指示藥退出健保後,患者需持處方箋至藥局自行購買。婁培人指出,因不同藥局的進貨成本不同,價格可能存在顯著差異,民眾為尋找便宜價格需多方比價。此外,醫師可能頻繁被詢問「哪裡能買到便宜藥?」或「藥局與醫院售價是否相同?」導致醫病溝通增加負擔。

兒童用藥潛在風險

對於小兒科用藥,退出健保可能引發更大的用藥安全隱患。婁培人提到,兒童用藥需謹慎,過往小兒科醫師常建議其他科別醫師避免開立特定藥品,以降低風險。若家長自行到藥局購買藥物,可能因不熟悉藥品而選用不適合的替代藥,增加風險。

醫界建議:逐步評估 優先剔除影響小的藥品

對於政策執行,醫界認為應以藥品用量及影響程度為考量,優先剔除使用量少、影響小的藥品。即使是同成分藥品,也需根據不同適應症設置差異化給付機制。

婁培人強調,政策應考量病患的實際需求與健保資源的合理分配,避免「一刀切」造成病患負擔。曾屏輝則補充,政策推行需完善配套,並確保有足夠的替代藥物供應,以減少對患者的影響。

健保政策 需平衡需求與資源

醫界建議,指示藥的退出應與患者需求掛鉤,並逐步檢討與調整健保給付範圍。先評估從用藥量少、影響小的藥品試行,對臨床治療影響大的藥物則應審慎評估並完善配套。這不僅需要充分的溝通與評估,也需借鑒國外經驗,同時考量台灣的特殊情況,確保政策落實時能兼顧病患利益與健保制度的永續性。

Buy JNews
廣告
指示藥退出健保政策 醫界提出三大隱憂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針對指示藥逐步退出健保的議題,今年八月新增14項藥品改由民眾自費,目前仍有超過800項藥品待檢討。然而,醫界對此政策表示關切,認為此舉可能帶來三大隱憂:對慢性病患者造成負擔、增加民眾購藥不便及價格混亂,以及小兒用藥的安全風險。

影響慢性病患者的用藥負擔

「這些藥雖然價格不高,但用量非常大!」台大醫院內視鏡科主任曾屏輝指出,針對便秘、胃食道逆流等腸胃疾病的常用藥,患者需長期服用以控制病情。若退出健保,民眾需自費購買,例如便秘常用軟便劑與促進腸道蠕動藥物為例,每日五、六顆就需花費約10至15元,一年下來增加的負擔就超過3000元。

此外,台大醫院副院長婁培人表示,胃食道逆流的用藥對慢性患者至關重要,一旦因費用問題中斷治療,可能導致胃酸灼傷食道黏膜,長期恐有食道狹窄、甚至食道癌等併發症。曾屏輝也提到,由於台灣市場規模小且健保核價偏低,藥廠供應意願有限,若退出健保,患者面臨的選擇將更少。

▲(圖/取自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網站)

價格混亂、貨比三家徒增困擾

指示藥退出健保後,患者需持處方箋至藥局自行購買。婁培人指出,因不同藥局的進貨成本不同,價格可能存在顯著差異,民眾為尋找便宜價格需多方比價。此外,醫師可能頻繁被詢問「哪裡能買到便宜藥?」或「藥局與醫院售價是否相同?」導致醫病溝通增加負擔。

兒童用藥潛在風險

對於小兒科用藥,退出健保可能引發更大的用藥安全隱患。婁培人提到,兒童用藥需謹慎,過往小兒科醫師常建議其他科別醫師避免開立特定藥品,以降低風險。若家長自行到藥局購買藥物,可能因不熟悉藥品而選用不適合的替代藥,增加風險。

醫界建議:逐步評估 優先剔除影響小的藥品

對於政策執行,醫界認為應以藥品用量及影響程度為考量,優先剔除使用量少、影響小的藥品。即使是同成分藥品,也需根據不同適應症設置差異化給付機制。

婁培人強調,政策應考量病患的實際需求與健保資源的合理分配,避免「一刀切」造成病患負擔。曾屏輝則補充,政策推行需完善配套,並確保有足夠的替代藥物供應,以減少對患者的影響。

健保政策 需平衡需求與資源

醫界建議,指示藥的退出應與患者需求掛鉤,並逐步檢討與調整健保給付範圍。先評估從用藥量少、影響小的藥品試行,對臨床治療影響大的藥物則應審慎評估並完善配套。這不僅需要充分的溝通與評估,也需借鑒國外經驗,同時考量台灣的特殊情況,確保政策落實時能兼顧病患利益與健保制度的永續性。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地方時事

影/高師大之光!交棒鳳甲丁文祺退休王東進接篆校長/漾新聞

2025-08-06
地方時事

漾新聞|台灣女高中生奪白金!WYM國際賽寫歷史新頁

2025-08-06
遠雄悅來大飯店向父親致敬 「我愛88.享樂微醺假期」×「老爸來個8」多重好禮
地方時事

遠雄悅來大飯店向父親致敬 「我愛88.享樂微醺假期」×「老爸來個8」多重好禮

2025-08-06
大台北高溫36度!中午紫外線爆表 午後中部以北慎防雷雨
地方時事

大台北高溫36度!中午紫外線爆表 午後中部以北慎防雷雨

2025-08-06
「2025 臺北好攝季攝影比賽」熱烈徵件中 邀請您拍下大稻埕的璀璨煙火與人文風華
地方時事

「2025 臺北好攝季攝影比賽」熱烈徵件中 邀請您拍下大稻埕的璀璨煙火與人文風華

2025-08-06
新北原民局攜手維也納世界博物館 推動泰雅文物國際合作
地方時事

新北原民局攜手維也納世界博物館 推動泰雅文物國際合作

2025-08-06
下一篇文章
「臭豆腐狂粉」天菜李玉璽擔任《夜市王》嘉賓 卻意外被吃「豆腐」?

「臭豆腐狂粉」天菜李玉璽擔任《夜市王》嘉賓 卻意外被吃「豆腐」?

農業金庫授信案再釋疑:會議程序符合法規,決議效力無虞

農業金庫授信案再釋疑:會議程序符合法規,決議效力無虞

最新新聞

鴻海撤出美國電動車製造?出售俄亥俄州廠房、轉攻AI資料中心
科技與產業

鴻海撤出美國電動車製造?出售俄亥俄州廠房、轉攻AI資料中心

2025-08-06

閱讀更多
比亞迪恐繞道來台!業界憂摧毀台灣電動車生態系 經濟部這樣說

比亞迪恐繞道來台!業界憂摧毀台灣電動車生態系 經濟部這樣說

2025-08-06
財政部預告修正《使用牌照稅法》 電動車免牌照稅擬延長4年

財政部預告修正《使用牌照稅法》 電動車免牌照稅擬延長4年

2025-08-06

影/高師大之光!交棒鳳甲丁文祺退休王東進接篆校長/漾新聞

2025-08-06

漾新聞|台灣女高中生奪白金!WYM國際賽寫歷史新頁

2025-08-06

熱門推薦

指示藥退出健保政策 醫界提出三大隱憂

指示藥退出健保政策 醫界提出三大隱憂

2024-12-02

《啵me之我的青春住了鬼》邵雨薇「打」破新極限! 武戲+歌仔戲 每天都像才藝比賽

2025-02-26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2023-12-28
台日合資BL劇《秘密關係》首集就開親 王君豪終結母胎單身「第一次」全獻給成晞

台日合資BL劇《秘密關係》首集就開親 王君豪終結母胎單身「第一次」全獻給成晞

2025-07-15
讀者投書/高齡長輩就醫竟成悲劇?家屬控訴國X醫院疑誤診敗血症並濫用藥物

讀者投書/高齡長輩就醫竟成悲劇?家屬控訴國X醫院疑誤診敗血症並濫用藥物

2025-06-19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鴻海撤出美國電動車製造?出售俄亥俄州廠房、轉攻AI資料中心
  • 比亞迪恐繞道來台!業界憂摧毀台灣電動車生態系 經濟部這樣說
  • 財政部預告修正《使用牌照稅法》 電動車免牌照稅擬延長4年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