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地方時事

漾新聞|潛進海底救活化石!中山大張懿拚出台灣鱟命運翻轉

2025-07-18
閱讀時間:閱讀 2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國立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教授張懿,長年奔走於金門、澎湖與本島海岸,率領研究團隊投入海洋保護區調查與制度改革,成功建立台灣三棘鱟族群資料,推動保護區轉型升級,榮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貢獻楷模獎」。他以「從社區出發、以數據為本」為核心,展現保育政策的新典範。

擁有上億年演化歷史、被譽為「活化石」的三棘鱟,是台灣重要的大型底棲節肢動物之一,卻因過往缺乏研究資料,導致保育政策推動困難。張懿自2021年起,領軍團隊展開全台鱟類標誌放流與再捕調查,整合七年資料,首度估算出台灣約有4.6萬隻成鱟,成功建立代表性族群基線,是國內鱟類研究的一大突破。

他進一步從遺傳角度切入,發現澎湖、金門與台灣三地族群間基因流動性佳,可視為單一族群進行整體管理。張懿強調,未來放流復育應以在地原種繁殖為主,以維持族群遺傳多樣性。他也直指金門古寧頭鱟保護區範圍內稚鱟數量低於未受保護的浯江溪口,建議重新劃設保護範圍並調整捕撈規範。該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期刊《Regional Studies in Marine Science》,為IUCN未來評估三棘鱟存續狀態的重要依據。

除生態調查,張懿亦致力推動保護區制度革新。自2018年起,他鎖定彰化伸港螻蛄蝦繁殖保育區,發現因外來種互花米草入侵造成棲地劣化,反而令物種外移至保護區外。他據此與海洋保育署合作,建立適合台灣的海保區管理成效評估方法,2023年完成全國45處保護區評估,提升保護效能。

他也協助澎湖七美漁業資源保育區修訂管理計畫,推動全台首見的「分區分級制度」,將多元利用區劃分為核心禁漁區與永續利用區,保護面積從4公頃擴大至6.6公頃,並導入社區巡守與棲地復育制度,成效顯著。這段在地共管經驗已於2024年發表於《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將台灣模式推向國際。

張懿強調,海洋保育應建立於「由下而上」的共管理念,政策制定應整合在地漁民、居民、學界與主管機關意見,透過參與式治理,讓保護政策長期落實於社區之中。他指出,唯有這樣,保護區才能真正成為海洋與人類共生共榮的場域。

他在2024年第五屆IUCN國際鱟研討會發表台灣三棘鱟族群調查成果,並獲邀加入IUCN鱟特別小組,參與全球紅色名錄與綠色狀態評估,成為國內少數具國際影響力的鱟類保育專家。

中山大學表示,張懿的研究橫跨科學調查、制度設計與社區溝通三大面向,成功將學術能量轉化為實質社會影響。此次獲獎不只是對他個人的肯定,更象徵台灣海洋保育已從實驗室邁向社區治理的新時代。

【漾新聞】#海洋保育 #三棘鱟 #張懿 #中山大學 #IUCN #活化石 #高雄 #漾新聞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張懿(左)替臺灣三棘鱟植入動物晶片以進行檢測作業

▲張懿(右1)於七美輔導當地居民科學生態調查辨識物種

▲臺灣三棘鱟與金門蚵田中發現臺灣三棘鱟蹤跡

▲張懿(右2)與居民志工和博士生合影

▲臺灣三棘鱟與金門蚵田中發現臺灣三棘鱟蹤跡

▲臺灣三棘鱟與金門蚵田中發現臺灣三棘鱟蹤跡

Buy JNews
廣告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國立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教授張懿,長年奔走於金門、澎湖與本島海岸,率領研究團隊投入海洋保護區調查與制度改革,成功建立台灣三棘鱟族群資料,推動保護區轉型升級,榮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貢獻楷模獎」。他以「從社區出發、以數據為本」為核心,展現保育政策的新典範。

擁有上億年演化歷史、被譽為「活化石」的三棘鱟,是台灣重要的大型底棲節肢動物之一,卻因過往缺乏研究資料,導致保育政策推動困難。張懿自2021年起,領軍團隊展開全台鱟類標誌放流與再捕調查,整合七年資料,首度估算出台灣約有4.6萬隻成鱟,成功建立代表性族群基線,是國內鱟類研究的一大突破。

他進一步從遺傳角度切入,發現澎湖、金門與台灣三地族群間基因流動性佳,可視為單一族群進行整體管理。張懿強調,未來放流復育應以在地原種繁殖為主,以維持族群遺傳多樣性。他也直指金門古寧頭鱟保護區範圍內稚鱟數量低於未受保護的浯江溪口,建議重新劃設保護範圍並調整捕撈規範。該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期刊《Regional Studies in Marine Science》,為IUCN未來評估三棘鱟存續狀態的重要依據。

除生態調查,張懿亦致力推動保護區制度革新。自2018年起,他鎖定彰化伸港螻蛄蝦繁殖保育區,發現因外來種互花米草入侵造成棲地劣化,反而令物種外移至保護區外。他據此與海洋保育署合作,建立適合台灣的海保區管理成效評估方法,2023年完成全國45處保護區評估,提升保護效能。

他也協助澎湖七美漁業資源保育區修訂管理計畫,推動全台首見的「分區分級制度」,將多元利用區劃分為核心禁漁區與永續利用區,保護面積從4公頃擴大至6.6公頃,並導入社區巡守與棲地復育制度,成效顯著。這段在地共管經驗已於2024年發表於《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將台灣模式推向國際。

張懿強調,海洋保育應建立於「由下而上」的共管理念,政策制定應整合在地漁民、居民、學界與主管機關意見,透過參與式治理,讓保護政策長期落實於社區之中。他指出,唯有這樣,保護區才能真正成為海洋與人類共生共榮的場域。

他在2024年第五屆IUCN國際鱟研討會發表台灣三棘鱟族群調查成果,並獲邀加入IUCN鱟特別小組,參與全球紅色名錄與綠色狀態評估,成為國內少數具國際影響力的鱟類保育專家。

中山大學表示,張懿的研究橫跨科學調查、制度設計與社區溝通三大面向,成功將學術能量轉化為實質社會影響。此次獲獎不只是對他個人的肯定,更象徵台灣海洋保育已從實驗室邁向社區治理的新時代。

【漾新聞】#海洋保育 #三棘鱟 #張懿 #中山大學 #IUCN #活化石 #高雄 #漾新聞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張懿(左)替臺灣三棘鱟植入動物晶片以進行檢測作業

▲張懿(右1)於七美輔導當地居民科學生態調查辨識物種

▲臺灣三棘鱟與金門蚵田中發現臺灣三棘鱟蹤跡

▲張懿(右2)與居民志工和博士生合影

▲臺灣三棘鱟與金門蚵田中發現臺灣三棘鱟蹤跡

▲臺灣三棘鱟與金門蚵田中發現臺灣三棘鱟蹤跡

推薦閱讀

竹南高中校狗小花 永遠的副校長 牠長眠校園

雲林縣府攜手國際社團共創社福新願景 張麗善:公私協助同心打造幸福雲林

漾新聞|郵政送暖到美濃!獨老收到的不只是物資還有感動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國立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教授張懿,長年奔走於金門、澎湖與本島海岸,率領研究團隊投入海洋保護區調查與制度改革,成功建立台灣三棘鱟族群資料,推動保護區轉型升級,榮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貢獻楷模獎」。他以「從社區出發、以數據為本」為核心,展現保育政策的新典範。

擁有上億年演化歷史、被譽為「活化石」的三棘鱟,是台灣重要的大型底棲節肢動物之一,卻因過往缺乏研究資料,導致保育政策推動困難。張懿自2021年起,領軍團隊展開全台鱟類標誌放流與再捕調查,整合七年資料,首度估算出台灣約有4.6萬隻成鱟,成功建立代表性族群基線,是國內鱟類研究的一大突破。

他進一步從遺傳角度切入,發現澎湖、金門與台灣三地族群間基因流動性佳,可視為單一族群進行整體管理。張懿強調,未來放流復育應以在地原種繁殖為主,以維持族群遺傳多樣性。他也直指金門古寧頭鱟保護區範圍內稚鱟數量低於未受保護的浯江溪口,建議重新劃設保護範圍並調整捕撈規範。該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期刊《Regional Studies in Marine Science》,為IUCN未來評估三棘鱟存續狀態的重要依據。

除生態調查,張懿亦致力推動保護區制度革新。自2018年起,他鎖定彰化伸港螻蛄蝦繁殖保育區,發現因外來種互花米草入侵造成棲地劣化,反而令物種外移至保護區外。他據此與海洋保育署合作,建立適合台灣的海保區管理成效評估方法,2023年完成全國45處保護區評估,提升保護效能。

他也協助澎湖七美漁業資源保育區修訂管理計畫,推動全台首見的「分區分級制度」,將多元利用區劃分為核心禁漁區與永續利用區,保護面積從4公頃擴大至6.6公頃,並導入社區巡守與棲地復育制度,成效顯著。這段在地共管經驗已於2024年發表於《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將台灣模式推向國際。

張懿強調,海洋保育應建立於「由下而上」的共管理念,政策制定應整合在地漁民、居民、學界與主管機關意見,透過參與式治理,讓保護政策長期落實於社區之中。他指出,唯有這樣,保護區才能真正成為海洋與人類共生共榮的場域。

他在2024年第五屆IUCN國際鱟研討會發表台灣三棘鱟族群調查成果,並獲邀加入IUCN鱟特別小組,參與全球紅色名錄與綠色狀態評估,成為國內少數具國際影響力的鱟類保育專家。

中山大學表示,張懿的研究橫跨科學調查、制度設計與社區溝通三大面向,成功將學術能量轉化為實質社會影響。此次獲獎不只是對他個人的肯定,更象徵台灣海洋保育已從實驗室邁向社區治理的新時代。

【漾新聞】#海洋保育 #三棘鱟 #張懿 #中山大學 #IUCN #活化石 #高雄 #漾新聞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張懿(左)替臺灣三棘鱟植入動物晶片以進行檢測作業

▲張懿(右1)於七美輔導當地居民科學生態調查辨識物種

▲臺灣三棘鱟與金門蚵田中發現臺灣三棘鱟蹤跡

▲張懿(右2)與居民志工和博士生合影

▲臺灣三棘鱟與金門蚵田中發現臺灣三棘鱟蹤跡

▲臺灣三棘鱟與金門蚵田中發現臺灣三棘鱟蹤跡

Buy JNews
廣告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國立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教授張懿,長年奔走於金門、澎湖與本島海岸,率領研究團隊投入海洋保護區調查與制度改革,成功建立台灣三棘鱟族群資料,推動保護區轉型升級,榮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貢獻楷模獎」。他以「從社區出發、以數據為本」為核心,展現保育政策的新典範。

擁有上億年演化歷史、被譽為「活化石」的三棘鱟,是台灣重要的大型底棲節肢動物之一,卻因過往缺乏研究資料,導致保育政策推動困難。張懿自2021年起,領軍團隊展開全台鱟類標誌放流與再捕調查,整合七年資料,首度估算出台灣約有4.6萬隻成鱟,成功建立代表性族群基線,是國內鱟類研究的一大突破。

他進一步從遺傳角度切入,發現澎湖、金門與台灣三地族群間基因流動性佳,可視為單一族群進行整體管理。張懿強調,未來放流復育應以在地原種繁殖為主,以維持族群遺傳多樣性。他也直指金門古寧頭鱟保護區範圍內稚鱟數量低於未受保護的浯江溪口,建議重新劃設保護範圍並調整捕撈規範。該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期刊《Regional Studies in Marine Science》,為IUCN未來評估三棘鱟存續狀態的重要依據。

除生態調查,張懿亦致力推動保護區制度革新。自2018年起,他鎖定彰化伸港螻蛄蝦繁殖保育區,發現因外來種互花米草入侵造成棲地劣化,反而令物種外移至保護區外。他據此與海洋保育署合作,建立適合台灣的海保區管理成效評估方法,2023年完成全國45處保護區評估,提升保護效能。

他也協助澎湖七美漁業資源保育區修訂管理計畫,推動全台首見的「分區分級制度」,將多元利用區劃分為核心禁漁區與永續利用區,保護面積從4公頃擴大至6.6公頃,並導入社區巡守與棲地復育制度,成效顯著。這段在地共管經驗已於2024年發表於《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將台灣模式推向國際。

張懿強調,海洋保育應建立於「由下而上」的共管理念,政策制定應整合在地漁民、居民、學界與主管機關意見,透過參與式治理,讓保護政策長期落實於社區之中。他指出,唯有這樣,保護區才能真正成為海洋與人類共生共榮的場域。

他在2024年第五屆IUCN國際鱟研討會發表台灣三棘鱟族群調查成果,並獲邀加入IUCN鱟特別小組,參與全球紅色名錄與綠色狀態評估,成為國內少數具國際影響力的鱟類保育專家。

中山大學表示,張懿的研究橫跨科學調查、制度設計與社區溝通三大面向,成功將學術能量轉化為實質社會影響。此次獲獎不只是對他個人的肯定,更象徵台灣海洋保育已從實驗室邁向社區治理的新時代。

【漾新聞】#海洋保育 #三棘鱟 #張懿 #中山大學 #IUCN #活化石 #高雄 #漾新聞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張懿(左)替臺灣三棘鱟植入動物晶片以進行檢測作業

▲張懿(右1)於七美輔導當地居民科學生態調查辨識物種

▲臺灣三棘鱟與金門蚵田中發現臺灣三棘鱟蹤跡

▲張懿(右2)與居民志工和博士生合影

▲臺灣三棘鱟與金門蚵田中發現臺灣三棘鱟蹤跡

▲臺灣三棘鱟與金門蚵田中發現臺灣三棘鱟蹤跡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竹南高中校狗小花 永遠的副校長 牠長眠校園
地方時事

竹南高中校狗小花 永遠的副校長 牠長眠校園

2025-08-05
雲林縣府攜手國際社團共創社福新願景 張麗善:公私協助同心打造幸福雲林
地方時事

雲林縣府攜手國際社團共創社福新願景 張麗善:公私協助同心打造幸福雲林

2025-08-05
地方時事

漾新聞|郵政送暖到美濃!獨老收到的不只是物資還有感動

2025-08-05
2025年澎湖縣「菊島盃」全國沙灘排球錦標賽圓滿落幕
地方時事

2025年澎湖縣「菊島盃」全國沙灘排球錦標賽圓滿落幕

2025-08-05
地方時事

漾新聞|仁武首辦泳賽爆感動瞬間!三代齊聚見證體育里程碑

2025-08-05
地方時事

漾新聞|免費夏令營陪伴弱勢童 扶輪社點亮一夏希望光芒

2025-08-05
下一篇文章
漾新聞|戴上耳機當DJ!青年化身一日主播嗨翻電台現場

漾新聞|戴上耳機當DJ!青年化身一日主播嗨翻電台現場

漾新聞|當AI遇見詩!青少年用動畫說客家故事感動全場

漾新聞|當AI遇見詩!青少年用動畫說客家故事感動全場

最新新聞

竹南高中校狗小花 永遠的副校長 牠長眠校園
地方時事

竹南高中校狗小花 永遠的副校長 牠長眠校園

2025-08-05

閱讀更多
雲林縣府攜手國際社團共創社福新願景 張麗善:公私協助同心打造幸福雲林

雲林縣府攜手國際社團共創社福新願景 張麗善:公私協助同心打造幸福雲林

2025-08-05

漾新聞|郵政送暖到美濃!獨老收到的不只是物資還有感動

2025-08-05
2025年澎湖縣「菊島盃」全國沙灘排球錦標賽圓滿落幕

2025年澎湖縣「菊島盃」全國沙灘排球錦標賽圓滿落幕

2025-08-05

漾新聞|仁武首辦泳賽爆感動瞬間!三代齊聚見證體育里程碑

2025-08-05

熱門推薦

漾新聞|潛進海底救活化石!中山大張懿拚出台灣鱟命運翻轉

漾新聞|潛進海底救活化石!中山大張懿拚出台灣鱟命運翻轉

2025-07-18

《啵me之我的青春住了鬼》邵雨薇「打」破新極限! 武戲+歌仔戲 每天都像才藝比賽

2025-02-26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2023-12-28
台日合資BL劇《秘密關係》首集就開親 王君豪終結母胎單身「第一次」全獻給成晞

台日合資BL劇《秘密關係》首集就開親 王君豪終結母胎單身「第一次」全獻給成晞

2025-07-15
讀者投書/高齡長輩就醫竟成悲劇?家屬控訴國X醫院疑誤診敗血症並濫用藥物

讀者投書/高齡長輩就醫竟成悲劇?家屬控訴國X醫院疑誤診敗血症並濫用藥物

2025-06-19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竹南高中校狗小花 永遠的副校長 牠長眠校園
  • 雲林縣府攜手國際社團共創社福新願景 張麗善:公私協助同心打造幸福雲林
  • 漾新聞|郵政送暖到美濃!獨老收到的不只是物資還有感動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