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地方時事

漾新聞|癌篩成長58%!高醫體系共築「健康臺灣」夢

2025-07-26
閱讀時間:閱讀 1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為響應總統賴清德推動的「健康臺灣」政策,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今(25)日舉辦「五癌篩檢-高醫體系成果共見證」發表會,展現高醫體系在癌症預防與篩檢的亮眼成績。活動現場設置衛教攤位與有獎徵答,加入官方LINE還可獲得小禮物,吸引民眾踴躍參與,共同為「健康臺灣」理想邁步。

本次活動由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主辦,聯合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高醫岡山醫院、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及高雄市立旗津醫院共同協辦,聚焦推動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肺癌與口腔癌等五癌篩檢。高醫岡山醫院提供線上預約與專人聯繫服務,小港醫院推出夜間篩檢場次,讓上班族也能輕鬆完成檢查。整合集團醫療資源,落實在地健康服務網絡,成為國內癌症防治的重要典範。

副院長陳芳銘指出,高醫體系始終秉持專業、責任與關懷,積極響應「健康臺灣」永續願景。截至2025年6月底,五癌篩檢服務總人次已突破54,495人次,較2024年同期成長58%,其中以口腔癌與肺癌篩檢成長最為顯著,分別達118%與117%,顯示民眾健康意識顯著提升。乳房攝影成長69%、大腸癌篩檢增31%、子宮頸抹片則上升61%,有效提高整體癌症篩檢覆蓋率。

癌症中心主任蕭惠樺補充,今年度篩檢服務量創下歷史新高,已成功從疑似陽性個案中診斷出213例癌症,其中153例為第0至第II期的早期癌症,較去年同期增加37%。這項成果顯示,定期篩檢與後續追蹤可大幅提升早期發現率。早期癌症若及時接受治療,五年相對存活率可達晚期的2至7倍,顯著提高治癒機率與生活品質。

高醫體系也積極與地方衛生局、職場健檢單位、行動篩檢車及院內健促活動合作,提升癌症篩檢可近性,讓更多人能便利地接受檢查。並透過強化醫病溝通與健康識能教育,實踐以人為本的公共衛生精神,發揮醫療體系在社區健康守門角色的關鍵影響力。

高醫表示,未來將持續配合國家健康政策方向,深化與地方政府的協作,全面優化癌症防治與篩檢流程,提升整體醫療品質與效率。也呼籲符合條件的民眾定期接受篩檢,把握早期治療黃金期,共同實踐「要愛不要癌」的健康理念。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高醫 #癌症篩檢 #健康臺灣 #五癌 #早期發現 #高醫體系 #公共衛生 #癌症防治 #要愛不要癌 #漾新聞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Buy JNews
廣告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為響應總統賴清德推動的「健康臺灣」政策,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今(25)日舉辦「五癌篩檢-高醫體系成果共見證」發表會,展現高醫體系在癌症預防與篩檢的亮眼成績。活動現場設置衛教攤位與有獎徵答,加入官方LINE還可獲得小禮物,吸引民眾踴躍參與,共同為「健康臺灣」理想邁步。

本次活動由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主辦,聯合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高醫岡山醫院、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及高雄市立旗津醫院共同協辦,聚焦推動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肺癌與口腔癌等五癌篩檢。高醫岡山醫院提供線上預約與專人聯繫服務,小港醫院推出夜間篩檢場次,讓上班族也能輕鬆完成檢查。整合集團醫療資源,落實在地健康服務網絡,成為國內癌症防治的重要典範。

副院長陳芳銘指出,高醫體系始終秉持專業、責任與關懷,積極響應「健康臺灣」永續願景。截至2025年6月底,五癌篩檢服務總人次已突破54,495人次,較2024年同期成長58%,其中以口腔癌與肺癌篩檢成長最為顯著,分別達118%與117%,顯示民眾健康意識顯著提升。乳房攝影成長69%、大腸癌篩檢增31%、子宮頸抹片則上升61%,有效提高整體癌症篩檢覆蓋率。

癌症中心主任蕭惠樺補充,今年度篩檢服務量創下歷史新高,已成功從疑似陽性個案中診斷出213例癌症,其中153例為第0至第II期的早期癌症,較去年同期增加37%。這項成果顯示,定期篩檢與後續追蹤可大幅提升早期發現率。早期癌症若及時接受治療,五年相對存活率可達晚期的2至7倍,顯著提高治癒機率與生活品質。

高醫體系也積極與地方衛生局、職場健檢單位、行動篩檢車及院內健促活動合作,提升癌症篩檢可近性,讓更多人能便利地接受檢查。並透過強化醫病溝通與健康識能教育,實踐以人為本的公共衛生精神,發揮醫療體系在社區健康守門角色的關鍵影響力。

高醫表示,未來將持續配合國家健康政策方向,深化與地方政府的協作,全面優化癌症防治與篩檢流程,提升整體醫療品質與效率。也呼籲符合條件的民眾定期接受篩檢,把握早期治療黃金期,共同實踐「要愛不要癌」的健康理念。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高醫 #癌症篩檢 #健康臺灣 #五癌 #早期發現 #高醫體系 #公共衛生 #癌症防治 #要愛不要癌 #漾新聞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推薦閱讀

漾新聞|高市新增二位文化資產保存者 「刺繡」林全誠、「布袋戲偶盔帽製作技術」蘇志榮

漾新聞|美濃萬聖節百鬼用英語搗蛋 學童變身最萌怪物

漾新聞|127年榮耀薪火不滅!南大校慶聖火環台啟航 高雄首站熱力全開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為響應總統賴清德推動的「健康臺灣」政策,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今(25)日舉辦「五癌篩檢-高醫體系成果共見證」發表會,展現高醫體系在癌症預防與篩檢的亮眼成績。活動現場設置衛教攤位與有獎徵答,加入官方LINE還可獲得小禮物,吸引民眾踴躍參與,共同為「健康臺灣」理想邁步。

本次活動由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主辦,聯合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高醫岡山醫院、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及高雄市立旗津醫院共同協辦,聚焦推動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肺癌與口腔癌等五癌篩檢。高醫岡山醫院提供線上預約與專人聯繫服務,小港醫院推出夜間篩檢場次,讓上班族也能輕鬆完成檢查。整合集團醫療資源,落實在地健康服務網絡,成為國內癌症防治的重要典範。

副院長陳芳銘指出,高醫體系始終秉持專業、責任與關懷,積極響應「健康臺灣」永續願景。截至2025年6月底,五癌篩檢服務總人次已突破54,495人次,較2024年同期成長58%,其中以口腔癌與肺癌篩檢成長最為顯著,分別達118%與117%,顯示民眾健康意識顯著提升。乳房攝影成長69%、大腸癌篩檢增31%、子宮頸抹片則上升61%,有效提高整體癌症篩檢覆蓋率。

癌症中心主任蕭惠樺補充,今年度篩檢服務量創下歷史新高,已成功從疑似陽性個案中診斷出213例癌症,其中153例為第0至第II期的早期癌症,較去年同期增加37%。這項成果顯示,定期篩檢與後續追蹤可大幅提升早期發現率。早期癌症若及時接受治療,五年相對存活率可達晚期的2至7倍,顯著提高治癒機率與生活品質。

高醫體系也積極與地方衛生局、職場健檢單位、行動篩檢車及院內健促活動合作,提升癌症篩檢可近性,讓更多人能便利地接受檢查。並透過強化醫病溝通與健康識能教育,實踐以人為本的公共衛生精神,發揮醫療體系在社區健康守門角色的關鍵影響力。

高醫表示,未來將持續配合國家健康政策方向,深化與地方政府的協作,全面優化癌症防治與篩檢流程,提升整體醫療品質與效率。也呼籲符合條件的民眾定期接受篩檢,把握早期治療黃金期,共同實踐「要愛不要癌」的健康理念。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高醫 #癌症篩檢 #健康臺灣 #五癌 #早期發現 #高醫體系 #公共衛生 #癌症防治 #要愛不要癌 #漾新聞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Buy JNews
廣告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為響應總統賴清德推動的「健康臺灣」政策,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今(25)日舉辦「五癌篩檢-高醫體系成果共見證」發表會,展現高醫體系在癌症預防與篩檢的亮眼成績。活動現場設置衛教攤位與有獎徵答,加入官方LINE還可獲得小禮物,吸引民眾踴躍參與,共同為「健康臺灣」理想邁步。

本次活動由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主辦,聯合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高醫岡山醫院、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及高雄市立旗津醫院共同協辦,聚焦推動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肺癌與口腔癌等五癌篩檢。高醫岡山醫院提供線上預約與專人聯繫服務,小港醫院推出夜間篩檢場次,讓上班族也能輕鬆完成檢查。整合集團醫療資源,落實在地健康服務網絡,成為國內癌症防治的重要典範。

副院長陳芳銘指出,高醫體系始終秉持專業、責任與關懷,積極響應「健康臺灣」永續願景。截至2025年6月底,五癌篩檢服務總人次已突破54,495人次,較2024年同期成長58%,其中以口腔癌與肺癌篩檢成長最為顯著,分別達118%與117%,顯示民眾健康意識顯著提升。乳房攝影成長69%、大腸癌篩檢增31%、子宮頸抹片則上升61%,有效提高整體癌症篩檢覆蓋率。

癌症中心主任蕭惠樺補充,今年度篩檢服務量創下歷史新高,已成功從疑似陽性個案中診斷出213例癌症,其中153例為第0至第II期的早期癌症,較去年同期增加37%。這項成果顯示,定期篩檢與後續追蹤可大幅提升早期發現率。早期癌症若及時接受治療,五年相對存活率可達晚期的2至7倍,顯著提高治癒機率與生活品質。

高醫體系也積極與地方衛生局、職場健檢單位、行動篩檢車及院內健促活動合作,提升癌症篩檢可近性,讓更多人能便利地接受檢查。並透過強化醫病溝通與健康識能教育,實踐以人為本的公共衛生精神,發揮醫療體系在社區健康守門角色的關鍵影響力。

高醫表示,未來將持續配合國家健康政策方向,深化與地方政府的協作,全面優化癌症防治與篩檢流程,提升整體醫療品質與效率。也呼籲符合條件的民眾定期接受篩檢,把握早期治療黃金期,共同實踐「要愛不要癌」的健康理念。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高醫 #癌症篩檢 #健康臺灣 #五癌 #早期發現 #高醫體系 #公共衛生 #癌症防治 #要愛不要癌 #漾新聞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地方時事

漾新聞|高市新增二位文化資產保存者 「刺繡」林全誠、「布袋戲偶盔帽製作技術」蘇志榮

2025-10-30
地方時事

漾新聞|美濃萬聖節百鬼用英語搗蛋 學童變身最萌怪物

2025-10-30
地方時事

漾新聞|127年榮耀薪火不滅!南大校慶聖火環台啟航 高雄首站熱力全開

2025-10-30
地方時事

漾新聞|巨大南瓜提前發光!高雄萬聖節燈光秀試亮吸引近萬人圍觀

2025-10-30
地方時事

漾新聞| 岩手縣議會友台聯盟拜會高雄 康裕成盼深化教育農業觀光交流

2025-10-30
地方時事

漾新聞| 萬聖節變身護眼勇士!「搗蛋可以 近視不行」高雄長庚攜手科工館守護視力

2025-10-30
下一篇文章
「都市三俠」之一的鳥類 白頭翁在廟簷下繁殖

「都市三俠」之一的鳥類 白頭翁在廟簷下繁殖

薇帕颱風致災 原民會主委赴台東勘災並承諾加速復建

薇帕颱風致災 原民會主委赴台東勘災並承諾加速復建

最新新聞

ViaBTC亮相Blockchain Life 2025,展示升級版加密貨幣貸款服務
國際時事

ViaBTC亮相Blockchain Life 2025,展示升級版加密貨幣貸款服務

2025-10-30

閱讀更多

漾新聞|高市新增二位文化資產保存者 「刺繡」林全誠、「布袋戲偶盔帽製作技術」蘇志榮

2025-10-30
元智老師陳彥彰 獲英國世界前瞻設計獎(WFDA)季度最大獎

元智老師陳彥彰 獲英國世界前瞻設計獎(WFDA)季度最大獎

2025-10-30
胡志明市國際學校回顧2025年中學項目個人設計卓越成果

胡志明市國際學校回顧2025年中學項目個人設計卓越成果

2025-10-30

漾新聞|美濃萬聖節百鬼用英語搗蛋 學童變身最萌怪物

2025-10-30

熱門推薦

漾新聞|癌篩成長58%!高醫體系共築「健康臺灣」夢

漾新聞|癌篩成長58%!高醫體系共築「健康臺灣」夢

2025-07-26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2025-10-15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2025-09-22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2025-10-03
漾新聞|《夢幻威尼斯》藝術家鄧明墩油畫展現印象極致!

漾新聞|《夢幻威尼斯》藝術家鄧明墩油畫展現印象極致!

2025-03-19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ViaBTC亮相Blockchain Life 2025,展示升級版加密貨幣貸款服務
  • 漾新聞|高市新增二位文化資產保存者 「刺繡」林全誠、「布袋戲偶盔帽製作技術」蘇志榮
  • 元智老師陳彥彰 獲英國世界前瞻設計獎(WFDA)季度最大獎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