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長者衰弱盛行率已達5%至17%,而前衰弱比例更高達23%至47%。許多長輩雖未罹患重大疾病,卻感覺體能逐漸下滑,行走不穩,跌倒風險升高。高雄醫學大學附設岡山醫院8月20日舉辦「銀得好實肌健康講座」,並首度公開智能復健機器人,盼透過營養與運動結合,讓高齡者延緩衰弱、重拾自立。
復健科主任黃怡靜指出,「衰弱不是正常老化,而是可預防、可改善的過程」。她提醒,長輩一旦出現體重減輕、握力下降或步速變慢,就可能是警訊。若忽視處理,恐快速惡化成失能,影響生活自理。她呼籲長者須重視蛋白質攝取,搭配規律的肌力和平衡訓練,方能延緩肌肉流失,維持獨立生活品質。
現場活動中,物理治療師許沛瑾帶領長輩進行「站立式運動」體驗,從反覆坐立、抬腿到單腳站立,動作雖簡單卻極具效果。許沛瑾分享,許多長輩雖未重病,卻因缺乏運動愈來愈虛弱,往往忽略身體信號。透過基礎站立訓練,不僅能增強肌肉與平衡,也能有效降低跌倒風險,現場氣氛熱絡,笑聲不斷。
同時,智能機器人復健中心的下肢復健機器人也正式亮相。物理治療師陳浩解釋,這款設備能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幫助行動不便者進行步態練習,並具備痙攣偵測等保護功能。短短20分鐘的強度訓練,效果相當於傳統療程的數倍,可協助中風患者更快找回行走能力與自信。
66歲的「全哥」(化名),過去經營水電生意,卻在中壯年時不幸中風,導致右側偏癱,一年多來幾乎無法行走。因缺乏動力,他常在復健5分鐘後就放棄。陳浩回憶,今年3月至5月,全哥接受12次復健機器人訓練後,平衡與肌力明顯進步,上半身不再歪斜,甚至能在家人攙扶下緩步前行,如今仍持續努力,期盼早日恢復行動力,與妻子共度安穩退休生活。
高醫岡山醫院透過科技與專業團隊結合,展現守護高齡長者健康的新里程碑。院方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廣衰弱防治,讓更多長輩透過營養、運動與智慧醫療支持,活得更健康、更有尊嚴。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高醫岡山醫院 #智能復健 #高齡社會 #機器人醫療 #衰弱防治 #健康長壽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智能復健機器人進駐 高醫岡山醫院助長輩走出衰弱危機。

▲智能復健機器人進駐 高醫岡山醫院助長輩走出衰弱危機。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長者衰弱盛行率已達5%至17%,而前衰弱比例更高達23%至47%。許多長輩雖未罹患重大疾病,卻感覺體能逐漸下滑,行走不穩,跌倒風險升高。高雄醫學大學附設岡山醫院8月20日舉辦「銀得好實肌健康講座」,並首度公開智能復健機器人,盼透過營養與運動結合,讓高齡者延緩衰弱、重拾自立。
復健科主任黃怡靜指出,「衰弱不是正常老化,而是可預防、可改善的過程」。她提醒,長輩一旦出現體重減輕、握力下降或步速變慢,就可能是警訊。若忽視處理,恐快速惡化成失能,影響生活自理。她呼籲長者須重視蛋白質攝取,搭配規律的肌力和平衡訓練,方能延緩肌肉流失,維持獨立生活品質。
現場活動中,物理治療師許沛瑾帶領長輩進行「站立式運動」體驗,從反覆坐立、抬腿到單腳站立,動作雖簡單卻極具效果。許沛瑾分享,許多長輩雖未重病,卻因缺乏運動愈來愈虛弱,往往忽略身體信號。透過基礎站立訓練,不僅能增強肌肉與平衡,也能有效降低跌倒風險,現場氣氛熱絡,笑聲不斷。
同時,智能機器人復健中心的下肢復健機器人也正式亮相。物理治療師陳浩解釋,這款設備能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幫助行動不便者進行步態練習,並具備痙攣偵測等保護功能。短短20分鐘的強度訓練,效果相當於傳統療程的數倍,可協助中風患者更快找回行走能力與自信。
66歲的「全哥」(化名),過去經營水電生意,卻在中壯年時不幸中風,導致右側偏癱,一年多來幾乎無法行走。因缺乏動力,他常在復健5分鐘後就放棄。陳浩回憶,今年3月至5月,全哥接受12次復健機器人訓練後,平衡與肌力明顯進步,上半身不再歪斜,甚至能在家人攙扶下緩步前行,如今仍持續努力,期盼早日恢復行動力,與妻子共度安穩退休生活。
高醫岡山醫院透過科技與專業團隊結合,展現守護高齡長者健康的新里程碑。院方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廣衰弱防治,讓更多長輩透過營養、運動與智慧醫療支持,活得更健康、更有尊嚴。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高醫岡山醫院 #智能復健 #高齡社會 #機器人醫療 #衰弱防治 #健康長壽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智能復健機器人進駐 高醫岡山醫院助長輩走出衰弱危機。

▲智能復健機器人進駐 高醫岡山醫院助長輩走出衰弱危機。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長者衰弱盛行率已達5%至17%,而前衰弱比例更高達23%至47%。許多長輩雖未罹患重大疾病,卻感覺體能逐漸下滑,行走不穩,跌倒風險升高。高雄醫學大學附設岡山醫院8月20日舉辦「銀得好實肌健康講座」,並首度公開智能復健機器人,盼透過營養與運動結合,讓高齡者延緩衰弱、重拾自立。
復健科主任黃怡靜指出,「衰弱不是正常老化,而是可預防、可改善的過程」。她提醒,長輩一旦出現體重減輕、握力下降或步速變慢,就可能是警訊。若忽視處理,恐快速惡化成失能,影響生活自理。她呼籲長者須重視蛋白質攝取,搭配規律的肌力和平衡訓練,方能延緩肌肉流失,維持獨立生活品質。
現場活動中,物理治療師許沛瑾帶領長輩進行「站立式運動」體驗,從反覆坐立、抬腿到單腳站立,動作雖簡單卻極具效果。許沛瑾分享,許多長輩雖未重病,卻因缺乏運動愈來愈虛弱,往往忽略身體信號。透過基礎站立訓練,不僅能增強肌肉與平衡,也能有效降低跌倒風險,現場氣氛熱絡,笑聲不斷。
同時,智能機器人復健中心的下肢復健機器人也正式亮相。物理治療師陳浩解釋,這款設備能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幫助行動不便者進行步態練習,並具備痙攣偵測等保護功能。短短20分鐘的強度訓練,效果相當於傳統療程的數倍,可協助中風患者更快找回行走能力與自信。
66歲的「全哥」(化名),過去經營水電生意,卻在中壯年時不幸中風,導致右側偏癱,一年多來幾乎無法行走。因缺乏動力,他常在復健5分鐘後就放棄。陳浩回憶,今年3月至5月,全哥接受12次復健機器人訓練後,平衡與肌力明顯進步,上半身不再歪斜,甚至能在家人攙扶下緩步前行,如今仍持續努力,期盼早日恢復行動力,與妻子共度安穩退休生活。
高醫岡山醫院透過科技與專業團隊結合,展現守護高齡長者健康的新里程碑。院方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廣衰弱防治,讓更多長輩透過營養、運動與智慧醫療支持,活得更健康、更有尊嚴。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高醫岡山醫院 #智能復健 #高齡社會 #機器人醫療 #衰弱防治 #健康長壽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智能復健機器人進駐 高醫岡山醫院助長輩走出衰弱危機。

▲智能復健機器人進駐 高醫岡山醫院助長輩走出衰弱危機。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長者衰弱盛行率已達5%至17%,而前衰弱比例更高達23%至47%。許多長輩雖未罹患重大疾病,卻感覺體能逐漸下滑,行走不穩,跌倒風險升高。高雄醫學大學附設岡山醫院8月20日舉辦「銀得好實肌健康講座」,並首度公開智能復健機器人,盼透過營養與運動結合,讓高齡者延緩衰弱、重拾自立。
復健科主任黃怡靜指出,「衰弱不是正常老化,而是可預防、可改善的過程」。她提醒,長輩一旦出現體重減輕、握力下降或步速變慢,就可能是警訊。若忽視處理,恐快速惡化成失能,影響生活自理。她呼籲長者須重視蛋白質攝取,搭配規律的肌力和平衡訓練,方能延緩肌肉流失,維持獨立生活品質。
現場活動中,物理治療師許沛瑾帶領長輩進行「站立式運動」體驗,從反覆坐立、抬腿到單腳站立,動作雖簡單卻極具效果。許沛瑾分享,許多長輩雖未重病,卻因缺乏運動愈來愈虛弱,往往忽略身體信號。透過基礎站立訓練,不僅能增強肌肉與平衡,也能有效降低跌倒風險,現場氣氛熱絡,笑聲不斷。
同時,智能機器人復健中心的下肢復健機器人也正式亮相。物理治療師陳浩解釋,這款設備能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幫助行動不便者進行步態練習,並具備痙攣偵測等保護功能。短短20分鐘的強度訓練,效果相當於傳統療程的數倍,可協助中風患者更快找回行走能力與自信。
66歲的「全哥」(化名),過去經營水電生意,卻在中壯年時不幸中風,導致右側偏癱,一年多來幾乎無法行走。因缺乏動力,他常在復健5分鐘後就放棄。陳浩回憶,今年3月至5月,全哥接受12次復健機器人訓練後,平衡與肌力明顯進步,上半身不再歪斜,甚至能在家人攙扶下緩步前行,如今仍持續努力,期盼早日恢復行動力,與妻子共度安穩退休生活。
高醫岡山醫院透過科技與專業團隊結合,展現守護高齡長者健康的新里程碑。院方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廣衰弱防治,讓更多長輩透過營養、運動與智慧醫療支持,活得更健康、更有尊嚴。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高醫岡山醫院 #智能復健 #高齡社會 #機器人醫療 #衰弱防治 #健康長壽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智能復健機器人進駐 高醫岡山醫院助長輩走出衰弱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