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地方時事

漾新聞|高醫「到院前急救資料庫」讓日本救護隊驚豔 直呼「羨慕」

2025-08-27
閱讀時間:閱讀 1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台日同為地震頻繁之地,災難醫療成為不可或缺的命脈工程。日本非政府組織Connecting Worlds日前跨海訪問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急診部與外傷團隊,深入交流台灣「到院前急救資料庫」的建置經驗,震撼了隨行的日本救護專業人員。這套系統能讓醫院在病人尚未抵達前便獲得資訊,提早部署團隊,爭取黃金救援時間,讓日方直呼「羨慕」。

圖/高雄市義勇消防總隊第一救護大隊辦理台日民間救護技術及到院前急救制度經驗交流活動,日本民間救護單位Connecting Worlds至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參訪,王照元院長(第三排中身穿白袍者)親自率團迎接。

高醫副院長戴嘉言指出,作為大學附設醫院與醫學中心,高醫肩負急重症與災難醫療責任,同時也涵蓋臨床、教學、研究、社區連結與全球衛生等任務,願景是打造以病人為中心、結合教學研究與醫療服務的現代化醫學中心,並持續引領區域醫療能量提升。

圖/日本民間救護單位Connecting Worlds與高醫急診陳品諦醫師(右1)討論交流。

急診部主任葉怡亨強調,這次交流特別呈現台灣的緊急醫療管理系統(EMS)與災難醫療隊(DMAT)動員架構。這是高醫多年深耕的核心領域,也與各縣市消防單位及中央部會緊密合作。葉怡亨認為,Connecting Worlds在跨國教育與災害醫療知識推動上的理念與高醫一致,未來雙方必能展開更多合作,深化交流。

圖/ 交流活動由高雄市義勇消防總隊第一救護大隊李卓軒副大隊長(左2)擔任翻譯。

Connecting Worlds代表高山祐輔表示,名稱寓意就是要連結世界各地志同道合的人,共同為急救與災難應變努力。台灣與日本同樣是地震頻繁、超高齡社會,災難醫療需求愈加迫切。此次訪問,他期待彼此能夠共同學習,並誠摯邀請高醫團隊未來若赴東京,可參訪當地消防隊及帝京大學附設醫院,持續交流經驗。

圖/日本民間救護單位Connecting Worlds至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參訪,雙方獲益良多。

高醫急診部王子義進一步介紹,在災難救援隊中醫護人員不僅是救援隊的安定力量,更能守護隊員健康,並即時為傷患提供醫療協助,確保從前線到後送的無縫銜接。外傷及重症外科葉永松則指出,高醫與資訊室合作建置的到院前急救資料庫,能同步連結國家災難中心、衛福部與消防署,提前警示與評估,讓醫護團隊在病人到院前即完成部署。

此外,外傷及重症外科主任陳昭文也親自帶領日方參訪「急診外傷緊急救護智能工作站」,展示如何透過智慧科技強化災難應變能量。這項結合5G通訊與數位平台的設施,讓救護現場與醫院能即時互通資訊,展現高醫在緊急救護上的領先實力。

封面圖片

圖/日本民間救護單位Connecting Worlds代表高山祐甫先生(左)致贈高醫戴嘉言副院長(右)紀念品,感謝高醫團隊無私分享災難醫療各面向的經驗。

來自日本宮崎大學醫學部附屬病院的救急救命士田之畑李菜則感動回饋,她驚訝於台灣能在患者尚未抵達前就掌握病情資訊,這對醫護團隊事先規劃處置方案幫助極大,直言「實在令人欽佩」。

長期以來,高醫積極參與跨界合作,從「救急救難一站通」、公私協力「融心匯智道平安」專案,到遠傳捐贈的5G救護裝備應用,皆展現科技與醫療結合的高度成果。這次日本NGO跨海來訪,更凸顯台灣急救制度已成國際典範,並為台日災難醫療合作開啟嶄新契機。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高醫 #日本救護 #到院前急救 #災難醫療 #ConnectingWorlds #葉怡亨 #戴嘉言 #王子義 #葉永松 #陳昭文 #田之畑李菜 #高山祐輔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Buy JNews
廣告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台日同為地震頻繁之地,災難醫療成為不可或缺的命脈工程。日本非政府組織Connecting Worlds日前跨海訪問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急診部與外傷團隊,深入交流台灣「到院前急救資料庫」的建置經驗,震撼了隨行的日本救護專業人員。這套系統能讓醫院在病人尚未抵達前便獲得資訊,提早部署團隊,爭取黃金救援時間,讓日方直呼「羨慕」。

圖/高雄市義勇消防總隊第一救護大隊辦理台日民間救護技術及到院前急救制度經驗交流活動,日本民間救護單位Connecting Worlds至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參訪,王照元院長(第三排中身穿白袍者)親自率團迎接。

高醫副院長戴嘉言指出,作為大學附設醫院與醫學中心,高醫肩負急重症與災難醫療責任,同時也涵蓋臨床、教學、研究、社區連結與全球衛生等任務,願景是打造以病人為中心、結合教學研究與醫療服務的現代化醫學中心,並持續引領區域醫療能量提升。

圖/日本民間救護單位Connecting Worlds與高醫急診陳品諦醫師(右1)討論交流。

急診部主任葉怡亨強調,這次交流特別呈現台灣的緊急醫療管理系統(EMS)與災難醫療隊(DMAT)動員架構。這是高醫多年深耕的核心領域,也與各縣市消防單位及中央部會緊密合作。葉怡亨認為,Connecting Worlds在跨國教育與災害醫療知識推動上的理念與高醫一致,未來雙方必能展開更多合作,深化交流。

圖/ 交流活動由高雄市義勇消防總隊第一救護大隊李卓軒副大隊長(左2)擔任翻譯。

Connecting Worlds代表高山祐輔表示,名稱寓意就是要連結世界各地志同道合的人,共同為急救與災難應變努力。台灣與日本同樣是地震頻繁、超高齡社會,災難醫療需求愈加迫切。此次訪問,他期待彼此能夠共同學習,並誠摯邀請高醫團隊未來若赴東京,可參訪當地消防隊及帝京大學附設醫院,持續交流經驗。

圖/日本民間救護單位Connecting Worlds至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參訪,雙方獲益良多。

高醫急診部王子義進一步介紹,在災難救援隊中醫護人員不僅是救援隊的安定力量,更能守護隊員健康,並即時為傷患提供醫療協助,確保從前線到後送的無縫銜接。外傷及重症外科葉永松則指出,高醫與資訊室合作建置的到院前急救資料庫,能同步連結國家災難中心、衛福部與消防署,提前警示與評估,讓醫護團隊在病人到院前即完成部署。

此外,外傷及重症外科主任陳昭文也親自帶領日方參訪「急診外傷緊急救護智能工作站」,展示如何透過智慧科技強化災難應變能量。這項結合5G通訊與數位平台的設施,讓救護現場與醫院能即時互通資訊,展現高醫在緊急救護上的領先實力。

封面圖片

圖/日本民間救護單位Connecting Worlds代表高山祐甫先生(左)致贈高醫戴嘉言副院長(右)紀念品,感謝高醫團隊無私分享災難醫療各面向的經驗。

來自日本宮崎大學醫學部附屬病院的救急救命士田之畑李菜則感動回饋,她驚訝於台灣能在患者尚未抵達前就掌握病情資訊,這對醫護團隊事先規劃處置方案幫助極大,直言「實在令人欽佩」。

長期以來,高醫積極參與跨界合作,從「救急救難一站通」、公私協力「融心匯智道平安」專案,到遠傳捐贈的5G救護裝備應用,皆展現科技與醫療結合的高度成果。這次日本NGO跨海來訪,更凸顯台灣急救制度已成國際典範,並為台日災難醫療合作開啟嶄新契機。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高醫 #日本救護 #到院前急救 #災難醫療 #ConnectingWorlds #葉怡亨 #戴嘉言 #王子義 #葉永松 #陳昭文 #田之畑李菜 #高山祐輔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推薦閱讀

漾新聞|旗津小旅行9月啟程 達人帶路深度體驗在地文化

漾新聞|月美國小創思感恩心傳月美迎新

澎湖啟動空中轉診機制 80歲患者順利後送就醫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台日同為地震頻繁之地,災難醫療成為不可或缺的命脈工程。日本非政府組織Connecting Worlds日前跨海訪問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急診部與外傷團隊,深入交流台灣「到院前急救資料庫」的建置經驗,震撼了隨行的日本救護專業人員。這套系統能讓醫院在病人尚未抵達前便獲得資訊,提早部署團隊,爭取黃金救援時間,讓日方直呼「羨慕」。

圖/高雄市義勇消防總隊第一救護大隊辦理台日民間救護技術及到院前急救制度經驗交流活動,日本民間救護單位Connecting Worlds至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參訪,王照元院長(第三排中身穿白袍者)親自率團迎接。

高醫副院長戴嘉言指出,作為大學附設醫院與醫學中心,高醫肩負急重症與災難醫療責任,同時也涵蓋臨床、教學、研究、社區連結與全球衛生等任務,願景是打造以病人為中心、結合教學研究與醫療服務的現代化醫學中心,並持續引領區域醫療能量提升。

圖/日本民間救護單位Connecting Worlds與高醫急診陳品諦醫師(右1)討論交流。

急診部主任葉怡亨強調,這次交流特別呈現台灣的緊急醫療管理系統(EMS)與災難醫療隊(DMAT)動員架構。這是高醫多年深耕的核心領域,也與各縣市消防單位及中央部會緊密合作。葉怡亨認為,Connecting Worlds在跨國教育與災害醫療知識推動上的理念與高醫一致,未來雙方必能展開更多合作,深化交流。

圖/ 交流活動由高雄市義勇消防總隊第一救護大隊李卓軒副大隊長(左2)擔任翻譯。

Connecting Worlds代表高山祐輔表示,名稱寓意就是要連結世界各地志同道合的人,共同為急救與災難應變努力。台灣與日本同樣是地震頻繁、超高齡社會,災難醫療需求愈加迫切。此次訪問,他期待彼此能夠共同學習,並誠摯邀請高醫團隊未來若赴東京,可參訪當地消防隊及帝京大學附設醫院,持續交流經驗。

圖/日本民間救護單位Connecting Worlds至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參訪,雙方獲益良多。

高醫急診部王子義進一步介紹,在災難救援隊中醫護人員不僅是救援隊的安定力量,更能守護隊員健康,並即時為傷患提供醫療協助,確保從前線到後送的無縫銜接。外傷及重症外科葉永松則指出,高醫與資訊室合作建置的到院前急救資料庫,能同步連結國家災難中心、衛福部與消防署,提前警示與評估,讓醫護團隊在病人到院前即完成部署。

此外,外傷及重症外科主任陳昭文也親自帶領日方參訪「急診外傷緊急救護智能工作站」,展示如何透過智慧科技強化災難應變能量。這項結合5G通訊與數位平台的設施,讓救護現場與醫院能即時互通資訊,展現高醫在緊急救護上的領先實力。

封面圖片

圖/日本民間救護單位Connecting Worlds代表高山祐甫先生(左)致贈高醫戴嘉言副院長(右)紀念品,感謝高醫團隊無私分享災難醫療各面向的經驗。

來自日本宮崎大學醫學部附屬病院的救急救命士田之畑李菜則感動回饋,她驚訝於台灣能在患者尚未抵達前就掌握病情資訊,這對醫護團隊事先規劃處置方案幫助極大,直言「實在令人欽佩」。

長期以來,高醫積極參與跨界合作,從「救急救難一站通」、公私協力「融心匯智道平安」專案,到遠傳捐贈的5G救護裝備應用,皆展現科技與醫療結合的高度成果。這次日本NGO跨海來訪,更凸顯台灣急救制度已成國際典範,並為台日災難醫療合作開啟嶄新契機。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高醫 #日本救護 #到院前急救 #災難醫療 #ConnectingWorlds #葉怡亨 #戴嘉言 #王子義 #葉永松 #陳昭文 #田之畑李菜 #高山祐輔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Buy JNews
廣告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台日同為地震頻繁之地,災難醫療成為不可或缺的命脈工程。日本非政府組織Connecting Worlds日前跨海訪問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急診部與外傷團隊,深入交流台灣「到院前急救資料庫」的建置經驗,震撼了隨行的日本救護專業人員。這套系統能讓醫院在病人尚未抵達前便獲得資訊,提早部署團隊,爭取黃金救援時間,讓日方直呼「羨慕」。

圖/高雄市義勇消防總隊第一救護大隊辦理台日民間救護技術及到院前急救制度經驗交流活動,日本民間救護單位Connecting Worlds至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參訪,王照元院長(第三排中身穿白袍者)親自率團迎接。

高醫副院長戴嘉言指出,作為大學附設醫院與醫學中心,高醫肩負急重症與災難醫療責任,同時也涵蓋臨床、教學、研究、社區連結與全球衛生等任務,願景是打造以病人為中心、結合教學研究與醫療服務的現代化醫學中心,並持續引領區域醫療能量提升。

圖/日本民間救護單位Connecting Worlds與高醫急診陳品諦醫師(右1)討論交流。

急診部主任葉怡亨強調,這次交流特別呈現台灣的緊急醫療管理系統(EMS)與災難醫療隊(DMAT)動員架構。這是高醫多年深耕的核心領域,也與各縣市消防單位及中央部會緊密合作。葉怡亨認為,Connecting Worlds在跨國教育與災害醫療知識推動上的理念與高醫一致,未來雙方必能展開更多合作,深化交流。

圖/ 交流活動由高雄市義勇消防總隊第一救護大隊李卓軒副大隊長(左2)擔任翻譯。

Connecting Worlds代表高山祐輔表示,名稱寓意就是要連結世界各地志同道合的人,共同為急救與災難應變努力。台灣與日本同樣是地震頻繁、超高齡社會,災難醫療需求愈加迫切。此次訪問,他期待彼此能夠共同學習,並誠摯邀請高醫團隊未來若赴東京,可參訪當地消防隊及帝京大學附設醫院,持續交流經驗。

圖/日本民間救護單位Connecting Worlds至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參訪,雙方獲益良多。

高醫急診部王子義進一步介紹,在災難救援隊中醫護人員不僅是救援隊的安定力量,更能守護隊員健康,並即時為傷患提供醫療協助,確保從前線到後送的無縫銜接。外傷及重症外科葉永松則指出,高醫與資訊室合作建置的到院前急救資料庫,能同步連結國家災難中心、衛福部與消防署,提前警示與評估,讓醫護團隊在病人到院前即完成部署。

此外,外傷及重症外科主任陳昭文也親自帶領日方參訪「急診外傷緊急救護智能工作站」,展示如何透過智慧科技強化災難應變能量。這項結合5G通訊與數位平台的設施,讓救護現場與醫院能即時互通資訊,展現高醫在緊急救護上的領先實力。

封面圖片

圖/日本民間救護單位Connecting Worlds代表高山祐甫先生(左)致贈高醫戴嘉言副院長(右)紀念品,感謝高醫團隊無私分享災難醫療各面向的經驗。

來自日本宮崎大學醫學部附屬病院的救急救命士田之畑李菜則感動回饋,她驚訝於台灣能在患者尚未抵達前就掌握病情資訊,這對醫護團隊事先規劃處置方案幫助極大,直言「實在令人欽佩」。

長期以來,高醫積極參與跨界合作,從「救急救難一站通」、公私協力「融心匯智道平安」專案,到遠傳捐贈的5G救護裝備應用,皆展現科技與醫療結合的高度成果。這次日本NGO跨海來訪,更凸顯台灣急救制度已成國際典範,並為台日災難醫療合作開啟嶄新契機。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高醫 #日本救護 #到院前急救 #災難醫療 #ConnectingWorlds #葉怡亨 #戴嘉言 #王子義 #葉永松 #陳昭文 #田之畑李菜 #高山祐輔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地方時事

漾新聞|旗津小旅行9月啟程 達人帶路深度體驗在地文化

2025-09-03
地方時事

漾新聞|月美國小創思感恩心傳月美迎新

2025-09-03
澎湖啟動空中轉診機制 80歲患者順利後送就醫
地方時事

澎湖啟動空中轉診機制 80歲患者順利後送就醫

2025-09-03
替代役備役役男召訓 提升防災協勤能力守護花蓮
地方時事

替代役備役役男召訓 提升防災協勤能力守護花蓮

2025-09-03
高雄大學、橫濱市大師生共辦工作坊 共議智慧低碳與永續發展
地方時事

高雄大學、橫濱市大師生共辦工作坊 共議智慧低碳與永續發展

2025-09-03
融合在地與永續精神 樹德科大視傳系榮獲7項德國紅點設計大獎
地方時事

融合在地與永續精神 樹德科大視傳系榮獲7項德國紅點設計大獎

2025-09-03
下一篇文章
長期止痛卻「卡住」了?留意「藥物誘發性便秘」造成的困擾

長期止痛卻「卡住」了?留意「藥物誘發性便秘」造成的困擾

新加坡 MetaComp 完成全球首筆碳穩定幣跨境支付 — 歐元→人民幣當日到賬,驗證 MetaComp StableX 為新興穩定幣發行機構提供跨境支付和外匯使用場景之能力

新加坡 MetaComp 完成全球首筆碳穩定幣跨境支付 -- 歐元→人民幣當日到賬,驗證 MetaComp StableX 為新興穩定幣發行機構提供跨境支付和外匯使用場景之能力

最新新聞

hy選定台灣人氣啦啦隊員李珠珢、李雅英為「Will」品牌代言人
國際時事

hy選定台灣人氣啦啦隊員李珠珢、李雅英為「Will」品牌代言人

2025-09-03

閱讀更多

漾新聞|旗津小旅行9月啟程 達人帶路深度體驗在地文化

2025-09-03

漾新聞|月美國小創思感恩心傳月美迎新

2025-09-03
澎湖啟動空中轉診機制 80歲患者順利後送就醫

澎湖啟動空中轉診機制 80歲患者順利後送就醫

2025-09-03
特斯拉在中國銷量下滑 小米YU7成Model Y最大競爭者

特斯拉在中國銷量下滑 小米YU7成Model Y最大競爭者

2025-09-03

熱門推薦

漾新聞|高醫「到院前急救資料庫」讓日本救護隊驚豔 直呼「羨慕」

2025-08-27

《角頭-鬥陣欸》確認「蠍子回歸」最新下落曝光!張懷秋認心情很受傷:事情嚴重了

2025-07-10
臺安醫院創台灣首例:雙重永續認證,展現低碳醫療領先實力

臺安醫院創台灣首例:雙重永續認證,展現低碳醫療領先實力

2025-08-20
2025「籃海計畫」暑期營會暨展望盃開打  16支隊伍以籃球助攻希望未來

2025「籃海計畫」暑期營會暨展望盃開打  16支隊伍以籃球助攻希望未來

2025-08-16

《啵me之我的青春住了鬼》邵雨薇「打」破新極限! 武戲+歌仔戲 每天都像才藝比賽

2025-02-26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hy選定台灣人氣啦啦隊員李珠珢、李雅英為「Will」品牌代言人
  • 漾新聞|旗津小旅行9月啟程 達人帶路深度體驗在地文化
  • 漾新聞|月美國小創思感恩心傳月美迎新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