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影劇與娛樂

2025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十月台北登場 聚焦後工業社會生活樣貌

2025-09-26
閱讀時間:閱讀 3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照片: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提供/2025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入選台灣團隊合影:左起影展主席林浩立、《大豹:洄游》導演曾宇平、《退潮坐在岸邊》導演潘志偉、《流離之岸》導演勒嘎.舒米、影展策展人施永德)

【WoWoNews】兩年一度的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於今(26)日舉辦開跑記者會,本屆影展主題「後/工業傳說」精選來自10個國家的18部作品,希望透過電影與觀眾討論社會經濟轉型下對傳統社群帶來的影響,記者會上,除了影展主席林浩立及策展人施永德分享今年籌備影展的心路歷程外,三位入選本屆影展的台灣導演也在記者會上分享他們的電影,其中勒嘎.舒米和潘志偉導演皆出身自花蓮,他們除了心繫花蓮災情,也希望觀眾能透過這些紀錄片,來反思自己能夠透過什麼樣的行動來幫助原住民,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將於10月16日至19日在真善美劇院登場。

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是亞洲歷史最悠久的民族誌影展,自2001年創立至今,已陪伴觀眾走過四分之一世紀,透過這些包含文化與歷史,描繪部落或社區的紀錄片,介紹人類學家關注的多元議題。本屆的影展主題「後/工業傳說」則試圖討論在現代社會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對社區或部落如何帶來影響,並探討地方如何在這樣的過程中,尋找恢復自然狀態的可能。

( 照片: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提供/2025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策展人施永德(左起)與影展主席林浩立合影)

本屆民族誌影展的主席與策展人皆為新接任。主席林浩立致詞時表示,自己還是學生時就開始看民族誌影展,也從影展的作品中獲得養分,但他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承繼已故的胡台麗導演,以及前任主席藍美華老師,接下這項重責大任,他感性表示期望大家能繼續支持影展,期待未來觀眾有機會走出屬於自己的記憶之路。

策展人施永德出身自美國,因多年前來台做交換生而與台灣結下不解之緣,此次他帶領選片小組從來自全球1608件的報名作品中挑出共18部入選電影,他表示在台灣影展林立的情況下,一直在思考民族誌影展能為觀眾帶來什麼,他認為,其實民族誌電影與現代人生活息息相關,並深度探討人性本質,期待本屆影片能為觀眾帶來新的思考。

(照片: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提供/本屆焦點導演潘志偉希望透過作品讓大家關注原住民議題)

本屆影展共有三位台灣導演入選,他們也出席今日記者會分享心情,其中獲選為本屆台灣焦點導演的潘志偉,以及勒嘎.舒米導演都出身自花蓮豐濱鄉,兩人也在致詞時不約而同提起近期發生的花蓮災情。勒嘎.舒米導演的《【流離之岸】1877 Cepo’ 戰役》耗時三年完成,透過探索發生在1877年屠殺事件的紀錄片,發掘台灣不為人知的原住民歷史,他提及自己今日從花蓮北上時,看到車站有許多拿著鐵鏟要前往救災的民眾,自己則是要前往台北分享作品入圍的心情,情緒相當複雜,他認為民族誌影片能反映當代原住民的處境,也希望能從中提出反思。

(照片: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提供/《【流離之岸】1877 Cepo’ 戰役》導演勒嘎.舒米出席記者會分享心情)

潘志偉導演則說,得知自己獲選為本屆焦點導演時很開心,但也感受到自己似乎肩負起一些責任,本屆影展將選映他的《部落|對話》作為開幕片,也放映他長年跟拍新店溪州部落的最新作品《退潮坐在岸邊》;潘志偉表示,他在網路上看到很多光復鄉的災情,自己也在思考要如何在這樣的時間點和大家討論民族誌影片,他希望可以透過本屆放映的影片,促使觀眾能更關注相關議題,以及思考可以給與原住民什麼樣的幫助。

( 照片: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提供/《大豹:洄游》導演曾宇平致詞時說一直很希望作品能在民族誌影展放映)

而《大豹:洄游》是導演曾宇平在一次機緣巧合下,開始追尋母親家族被塵封百年的歷史,他表示,自己學生時期接觸的都是金馬獎或歐洲影展的電影,直到接觸到民族誌電影後,帶給他許多啟發;他笑說自己其實拍攝電影,從沒想過要參加比賽或得獎,但一直希望作品能去民族誌影展播放,這次能夠帶著媽媽家族的故事參加影展算是終於圓夢,也很期待觀眾的反應。

擔任本屆影展宣傳要務的「影展之友」沈可尚,因臨時有工作不克前來,但也特別錄製影片推薦,他表示,原本對民族誌影展的印象是,必須要對人類學或社會學有研究,才有資格進場觀影,但他在看過幾部片之後,對片中自由且具想像力的呈現深受吸引,他特別推薦了《北鵜島村》、《森林裡的割膠詩人》、《公路上的遊牧人生》,並邀請觀眾帶著輕鬆的心情進場觀影,相信除了開拓自己的視野,也會得到不少收穫。

The post 2025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十月台北登場 聚焦後工業社會生活樣貌 first appeared on AMM 娛樂新聞.

Buy JNews
廣告

(照片: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提供/2025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入選台灣團隊合影:左起影展主席林浩立、《大豹:洄游》導演曾宇平、《退潮坐在岸邊》導演潘志偉、《流離之岸》導演勒嘎.舒米、影展策展人施永德)

【WoWoNews】兩年一度的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於今(26)日舉辦開跑記者會,本屆影展主題「後/工業傳說」精選來自10個國家的18部作品,希望透過電影與觀眾討論社會經濟轉型下對傳統社群帶來的影響,記者會上,除了影展主席林浩立及策展人施永德分享今年籌備影展的心路歷程外,三位入選本屆影展的台灣導演也在記者會上分享他們的電影,其中勒嘎.舒米和潘志偉導演皆出身自花蓮,他們除了心繫花蓮災情,也希望觀眾能透過這些紀錄片,來反思自己能夠透過什麼樣的行動來幫助原住民,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將於10月16日至19日在真善美劇院登場。

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是亞洲歷史最悠久的民族誌影展,自2001年創立至今,已陪伴觀眾走過四分之一世紀,透過這些包含文化與歷史,描繪部落或社區的紀錄片,介紹人類學家關注的多元議題。本屆的影展主題「後/工業傳說」則試圖討論在現代社會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對社區或部落如何帶來影響,並探討地方如何在這樣的過程中,尋找恢復自然狀態的可能。

( 照片: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提供/2025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策展人施永德(左起)與影展主席林浩立合影)

本屆民族誌影展的主席與策展人皆為新接任。主席林浩立致詞時表示,自己還是學生時就開始看民族誌影展,也從影展的作品中獲得養分,但他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承繼已故的胡台麗導演,以及前任主席藍美華老師,接下這項重責大任,他感性表示期望大家能繼續支持影展,期待未來觀眾有機會走出屬於自己的記憶之路。

策展人施永德出身自美國,因多年前來台做交換生而與台灣結下不解之緣,此次他帶領選片小組從來自全球1608件的報名作品中挑出共18部入選電影,他表示在台灣影展林立的情況下,一直在思考民族誌影展能為觀眾帶來什麼,他認為,其實民族誌電影與現代人生活息息相關,並深度探討人性本質,期待本屆影片能為觀眾帶來新的思考。

(照片: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提供/本屆焦點導演潘志偉希望透過作品讓大家關注原住民議題)

本屆影展共有三位台灣導演入選,他們也出席今日記者會分享心情,其中獲選為本屆台灣焦點導演的潘志偉,以及勒嘎.舒米導演都出身自花蓮豐濱鄉,兩人也在致詞時不約而同提起近期發生的花蓮災情。勒嘎.舒米導演的《【流離之岸】1877 Cepo’ 戰役》耗時三年完成,透過探索發生在1877年屠殺事件的紀錄片,發掘台灣不為人知的原住民歷史,他提及自己今日從花蓮北上時,看到車站有許多拿著鐵鏟要前往救災的民眾,自己則是要前往台北分享作品入圍的心情,情緒相當複雜,他認為民族誌影片能反映當代原住民的處境,也希望能從中提出反思。

(照片: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提供/《【流離之岸】1877 Cepo’ 戰役》導演勒嘎.舒米出席記者會分享心情)

潘志偉導演則說,得知自己獲選為本屆焦點導演時很開心,但也感受到自己似乎肩負起一些責任,本屆影展將選映他的《部落|對話》作為開幕片,也放映他長年跟拍新店溪州部落的最新作品《退潮坐在岸邊》;潘志偉表示,他在網路上看到很多光復鄉的災情,自己也在思考要如何在這樣的時間點和大家討論民族誌影片,他希望可以透過本屆放映的影片,促使觀眾能更關注相關議題,以及思考可以給與原住民什麼樣的幫助。

( 照片: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提供/《大豹:洄游》導演曾宇平致詞時說一直很希望作品能在民族誌影展放映)

而《大豹:洄游》是導演曾宇平在一次機緣巧合下,開始追尋母親家族被塵封百年的歷史,他表示,自己學生時期接觸的都是金馬獎或歐洲影展的電影,直到接觸到民族誌電影後,帶給他許多啟發;他笑說自己其實拍攝電影,從沒想過要參加比賽或得獎,但一直希望作品能去民族誌影展播放,這次能夠帶著媽媽家族的故事參加影展算是終於圓夢,也很期待觀眾的反應。

擔任本屆影展宣傳要務的「影展之友」沈可尚,因臨時有工作不克前來,但也特別錄製影片推薦,他表示,原本對民族誌影展的印象是,必須要對人類學或社會學有研究,才有資格進場觀影,但他在看過幾部片之後,對片中自由且具想像力的呈現深受吸引,他特別推薦了《北鵜島村》、《森林裡的割膠詩人》、《公路上的遊牧人生》,並邀請觀眾帶著輕鬆的心情進場觀影,相信除了開拓自己的視野,也會得到不少收穫。

The post 2025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十月台北登場 聚焦後工業社會生活樣貌 first appeared on AMM 娛樂新聞.

推薦閱讀

韓國搖滾樂團 Biuret 宣布將與鳳小岳首次共演 春浪20限定舞台登場

金融專業與善意並進 為中青老年人打造共學新舞台——專訪「共築善意」創辦人 李婧媛協理

融合專業與關懷,打造共學共榮的新平台——專訪「共築善意」創辦人 李婧媛協理

(照片: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提供/2025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入選台灣團隊合影:左起影展主席林浩立、《大豹:洄游》導演曾宇平、《退潮坐在岸邊》導演潘志偉、《流離之岸》導演勒嘎.舒米、影展策展人施永德)

【WoWoNews】兩年一度的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於今(26)日舉辦開跑記者會,本屆影展主題「後/工業傳說」精選來自10個國家的18部作品,希望透過電影與觀眾討論社會經濟轉型下對傳統社群帶來的影響,記者會上,除了影展主席林浩立及策展人施永德分享今年籌備影展的心路歷程外,三位入選本屆影展的台灣導演也在記者會上分享他們的電影,其中勒嘎.舒米和潘志偉導演皆出身自花蓮,他們除了心繫花蓮災情,也希望觀眾能透過這些紀錄片,來反思自己能夠透過什麼樣的行動來幫助原住民,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將於10月16日至19日在真善美劇院登場。

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是亞洲歷史最悠久的民族誌影展,自2001年創立至今,已陪伴觀眾走過四分之一世紀,透過這些包含文化與歷史,描繪部落或社區的紀錄片,介紹人類學家關注的多元議題。本屆的影展主題「後/工業傳說」則試圖討論在現代社會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對社區或部落如何帶來影響,並探討地方如何在這樣的過程中,尋找恢復自然狀態的可能。

( 照片: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提供/2025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策展人施永德(左起)與影展主席林浩立合影)

本屆民族誌影展的主席與策展人皆為新接任。主席林浩立致詞時表示,自己還是學生時就開始看民族誌影展,也從影展的作品中獲得養分,但他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承繼已故的胡台麗導演,以及前任主席藍美華老師,接下這項重責大任,他感性表示期望大家能繼續支持影展,期待未來觀眾有機會走出屬於自己的記憶之路。

策展人施永德出身自美國,因多年前來台做交換生而與台灣結下不解之緣,此次他帶領選片小組從來自全球1608件的報名作品中挑出共18部入選電影,他表示在台灣影展林立的情況下,一直在思考民族誌影展能為觀眾帶來什麼,他認為,其實民族誌電影與現代人生活息息相關,並深度探討人性本質,期待本屆影片能為觀眾帶來新的思考。

(照片: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提供/本屆焦點導演潘志偉希望透過作品讓大家關注原住民議題)

本屆影展共有三位台灣導演入選,他們也出席今日記者會分享心情,其中獲選為本屆台灣焦點導演的潘志偉,以及勒嘎.舒米導演都出身自花蓮豐濱鄉,兩人也在致詞時不約而同提起近期發生的花蓮災情。勒嘎.舒米導演的《【流離之岸】1877 Cepo’ 戰役》耗時三年完成,透過探索發生在1877年屠殺事件的紀錄片,發掘台灣不為人知的原住民歷史,他提及自己今日從花蓮北上時,看到車站有許多拿著鐵鏟要前往救災的民眾,自己則是要前往台北分享作品入圍的心情,情緒相當複雜,他認為民族誌影片能反映當代原住民的處境,也希望能從中提出反思。

(照片: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提供/《【流離之岸】1877 Cepo’ 戰役》導演勒嘎.舒米出席記者會分享心情)

潘志偉導演則說,得知自己獲選為本屆焦點導演時很開心,但也感受到自己似乎肩負起一些責任,本屆影展將選映他的《部落|對話》作為開幕片,也放映他長年跟拍新店溪州部落的最新作品《退潮坐在岸邊》;潘志偉表示,他在網路上看到很多光復鄉的災情,自己也在思考要如何在這樣的時間點和大家討論民族誌影片,他希望可以透過本屆放映的影片,促使觀眾能更關注相關議題,以及思考可以給與原住民什麼樣的幫助。

( 照片: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提供/《大豹:洄游》導演曾宇平致詞時說一直很希望作品能在民族誌影展放映)

而《大豹:洄游》是導演曾宇平在一次機緣巧合下,開始追尋母親家族被塵封百年的歷史,他表示,自己學生時期接觸的都是金馬獎或歐洲影展的電影,直到接觸到民族誌電影後,帶給他許多啟發;他笑說自己其實拍攝電影,從沒想過要參加比賽或得獎,但一直希望作品能去民族誌影展播放,這次能夠帶著媽媽家族的故事參加影展算是終於圓夢,也很期待觀眾的反應。

擔任本屆影展宣傳要務的「影展之友」沈可尚,因臨時有工作不克前來,但也特別錄製影片推薦,他表示,原本對民族誌影展的印象是,必須要對人類學或社會學有研究,才有資格進場觀影,但他在看過幾部片之後,對片中自由且具想像力的呈現深受吸引,他特別推薦了《北鵜島村》、《森林裡的割膠詩人》、《公路上的遊牧人生》,並邀請觀眾帶著輕鬆的心情進場觀影,相信除了開拓自己的視野,也會得到不少收穫。

The post 2025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十月台北登場 聚焦後工業社會生活樣貌 first appeared on AMM 娛樂新聞.

Buy JNews
廣告

(照片: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提供/2025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入選台灣團隊合影:左起影展主席林浩立、《大豹:洄游》導演曾宇平、《退潮坐在岸邊》導演潘志偉、《流離之岸》導演勒嘎.舒米、影展策展人施永德)

【WoWoNews】兩年一度的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於今(26)日舉辦開跑記者會,本屆影展主題「後/工業傳說」精選來自10個國家的18部作品,希望透過電影與觀眾討論社會經濟轉型下對傳統社群帶來的影響,記者會上,除了影展主席林浩立及策展人施永德分享今年籌備影展的心路歷程外,三位入選本屆影展的台灣導演也在記者會上分享他們的電影,其中勒嘎.舒米和潘志偉導演皆出身自花蓮,他們除了心繫花蓮災情,也希望觀眾能透過這些紀錄片,來反思自己能夠透過什麼樣的行動來幫助原住民,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將於10月16日至19日在真善美劇院登場。

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是亞洲歷史最悠久的民族誌影展,自2001年創立至今,已陪伴觀眾走過四分之一世紀,透過這些包含文化與歷史,描繪部落或社區的紀錄片,介紹人類學家關注的多元議題。本屆的影展主題「後/工業傳說」則試圖討論在現代社會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對社區或部落如何帶來影響,並探討地方如何在這樣的過程中,尋找恢復自然狀態的可能。

( 照片: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提供/2025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策展人施永德(左起)與影展主席林浩立合影)

本屆民族誌影展的主席與策展人皆為新接任。主席林浩立致詞時表示,自己還是學生時就開始看民族誌影展,也從影展的作品中獲得養分,但他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承繼已故的胡台麗導演,以及前任主席藍美華老師,接下這項重責大任,他感性表示期望大家能繼續支持影展,期待未來觀眾有機會走出屬於自己的記憶之路。

策展人施永德出身自美國,因多年前來台做交換生而與台灣結下不解之緣,此次他帶領選片小組從來自全球1608件的報名作品中挑出共18部入選電影,他表示在台灣影展林立的情況下,一直在思考民族誌影展能為觀眾帶來什麼,他認為,其實民族誌電影與現代人生活息息相關,並深度探討人性本質,期待本屆影片能為觀眾帶來新的思考。

(照片: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提供/本屆焦點導演潘志偉希望透過作品讓大家關注原住民議題)

本屆影展共有三位台灣導演入選,他們也出席今日記者會分享心情,其中獲選為本屆台灣焦點導演的潘志偉,以及勒嘎.舒米導演都出身自花蓮豐濱鄉,兩人也在致詞時不約而同提起近期發生的花蓮災情。勒嘎.舒米導演的《【流離之岸】1877 Cepo’ 戰役》耗時三年完成,透過探索發生在1877年屠殺事件的紀錄片,發掘台灣不為人知的原住民歷史,他提及自己今日從花蓮北上時,看到車站有許多拿著鐵鏟要前往救災的民眾,自己則是要前往台北分享作品入圍的心情,情緒相當複雜,他認為民族誌影片能反映當代原住民的處境,也希望能從中提出反思。

(照片: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提供/《【流離之岸】1877 Cepo’ 戰役》導演勒嘎.舒米出席記者會分享心情)

潘志偉導演則說,得知自己獲選為本屆焦點導演時很開心,但也感受到自己似乎肩負起一些責任,本屆影展將選映他的《部落|對話》作為開幕片,也放映他長年跟拍新店溪州部落的最新作品《退潮坐在岸邊》;潘志偉表示,他在網路上看到很多光復鄉的災情,自己也在思考要如何在這樣的時間點和大家討論民族誌影片,他希望可以透過本屆放映的影片,促使觀眾能更關注相關議題,以及思考可以給與原住民什麼樣的幫助。

( 照片: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提供/《大豹:洄游》導演曾宇平致詞時說一直很希望作品能在民族誌影展放映)

而《大豹:洄游》是導演曾宇平在一次機緣巧合下,開始追尋母親家族被塵封百年的歷史,他表示,自己學生時期接觸的都是金馬獎或歐洲影展的電影,直到接觸到民族誌電影後,帶給他許多啟發;他笑說自己其實拍攝電影,從沒想過要參加比賽或得獎,但一直希望作品能去民族誌影展播放,這次能夠帶著媽媽家族的故事參加影展算是終於圓夢,也很期待觀眾的反應。

擔任本屆影展宣傳要務的「影展之友」沈可尚,因臨時有工作不克前來,但也特別錄製影片推薦,他表示,原本對民族誌影展的印象是,必須要對人類學或社會學有研究,才有資格進場觀影,但他在看過幾部片之後,對片中自由且具想像力的呈現深受吸引,他特別推薦了《北鵜島村》、《森林裡的割膠詩人》、《公路上的遊牧人生》,並邀請觀眾帶著輕鬆的心情進場觀影,相信除了開拓自己的視野,也會得到不少收穫。

The post 2025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十月台北登場 聚焦後工業社會生活樣貌 first appeared on AMM 娛樂新聞.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韓國搖滾樂團 Biuret 宣布將與鳳小岳首次共演 春浪20限定舞台登場
影劇與娛樂

韓國搖滾樂團 Biuret 宣布將與鳳小岳首次共演 春浪20限定舞台登場

2025-10-24
金融專業與善意並進 為中青老年人打造共學新舞台——專訪「共築善意」創辦人 李婧媛協理
影劇與娛樂

金融專業與善意並進 為中青老年人打造共學新舞台——專訪「共築善意」創辦人 李婧媛協理

2025-10-24
融合專業與關懷,打造共學共榮的新平台——專訪「共築善意」創辦人 李婧媛協理
影劇與娛樂

融合專業與關懷,打造共學共榮的新平台——專訪「共築善意」創辦人 李婧媛協理

2025-10-24
專業引路,善意為橋——李婧媛協理以「共築善意」推動幸福學習新思維
影劇與娛樂

專業引路,善意為橋——李婧媛協理以「共築善意」推動幸福學習新思維

2025-10-24
以金融為根、以善意為橋——專訪「共築善意」創辦人 李婧媛協理 開啟熟齡學習與幸福新篇章
影劇與娛樂

以金融為根、以善意為橋——專訪「共築善意」創辦人 李婧媛協理 開啟熟齡學習與幸福新篇章

2025-10-24
《一笑隨歌》陳哲遠拍吻戲笑稱吻到嘴巴乾 李沁爆料他只顧著秀完美下顎線
影劇與娛樂

《一笑隨歌》陳哲遠拍吻戲笑稱吻到嘴巴乾 李沁爆料他只顧著秀完美下顎線

2025-10-24
下一篇文章
晝夜不打烊!誠品松菸24小時書店大改造 6大新亮點一次看

晝夜不打烊!誠品松菸24小時書店大改造 6大新亮點一次看

杜汶澤真面目揭露「終於演到層次高的壞人」!莊凱勛、夏騰宏8分鐘槍戰超震撼

杜汶澤真面目揭露「終於演到層次高的壞人」!莊凱勛、夏騰宏8分鐘槍戰超震撼

最新新聞

DXC 在底特律開設新辦事處,利用人工智能優先創新推動成長
國際時事

DXC 在底特律開設新辦事處,利用人工智能優先創新推動成長

2025-10-25

閱讀更多
韓國搖滾樂團 Biuret 宣布將與鳳小岳首次共演 春浪20限定舞台登場

韓國搖滾樂團 Biuret 宣布將與鳳小岳首次共演 春浪20限定舞台登場

2025-10-24
新華絲路:中國白酒企業五糧液榮獲2025年EFQM全球獎

新華絲路:中國白酒企業五糧液榮獲2025年EFQM全球獎

2025-10-24
超微科技擴大其雲端服務供應商解決方案產品組合,採用 AMD EPYC™ 4005 系列處理器支援的全新 6U 20 節點微刀片®

超微科技擴大其雲端服務供應商解決方案產品組合,採用 AMD EPYC™ 4005 系列處理器支援的全新 6U 20 節點微刀片®

2025-10-24
華為榮獲NetworkX全光網絡領域三項大獎

華為榮獲NetworkX全光網絡領域三項大獎

2025-10-24

熱門推薦

2025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十月台北登場 聚焦後工業社會生活樣貌

2025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十月台北登場 聚焦後工業社會生活樣貌

2025-09-26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2025-09-22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2025-10-03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2025-10-15
漾新聞|《夢幻威尼斯》藝術家鄧明墩油畫展現印象極致!

漾新聞|《夢幻威尼斯》藝術家鄧明墩油畫展現印象極致!

2025-03-19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DXC 在底特律開設新辦事處,利用人工智能優先創新推動成長
  • 韓國搖滾樂團 Biuret 宣布將與鳳小岳首次共演 春浪20限定舞台登場
  • 新華絲路:中國白酒企業五糧液榮獲2025年EFQM全球獎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