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當AI浪潮席捲教育現場,義守大學以行動展現「AI驅動教育創新」的決心。由傳播設計學院開設的特色課程「科技藝術走讀」,帶領新生走出校園,親身走入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與「2025 TTXC台灣文化科技大會」,在科技與藝術交錯的場域中體驗創意、探索未來。
「學習不該只在教室裡發生!」傳設學院秉持「學習無所不在、生活即教室」的理念,積極參與校內「Xplorer探索者計畫」,打造融合藝術與科技的行動課程。
10月13日,學生走訪駁二藝術特區的「XR DREAMLAND」,在全國首座8K立體影像VR劇院中,親眼見證沉浸式影像的震撼。
課程中,學生欣賞了挑戰感官極限的《寂靜》、描繪水下人際互動的《舞池漫波》,以及以「網路斷線焦慮」為主題的《想嚮》,體驗科技藝術的敘事與互動設計魅力。
指導教師陳嘉暐表示,這不只是觀展,而是一次創造力與未來職能的練習,「學生透過體驗,開始思考科技與藝術如何對話,未來如何用創意解決問題。」
10月23日,學生們再度走讀「2025 TTXC台灣文化科技大會」,參與以「AI共創 × 內容新經濟」為主題的展演。
現場展示AI影像創作、虛擬製作與互動內容新應用,讓學生近距離感受文化科技產業的前瞻動能。
「看藝術走入科技,聽科技閱讀藝術,Next Future is You!」傳設學院強調,這門課的精神在於啟發學生的跨域觀察與創意思考,讓學習從真實場域開始,從體驗走向創新。
義守大學自2018年起積極布局AI應用,以「AI × Education」、「AI × Industry」、「AI × Healthcare」、「AI × Innovation」四大策略推動教學革新。
近兩年更連續獲得「AI教父」黃仁勳點名為NVIDIA全球策略合作學校,與國際科技巨擘並肩。
學校透過AI技術融入教學,培育兼具數位思維、AI實作與創意思維的多元人才,並與產業鏈接,打造高教與科技共榮的南台灣典範。
傳設學院指出,「科技藝術走讀」課程正是AI教育與人文創意融合的最佳實踐。學生在沉浸體驗中學會閱讀科技,也在創作中學會表達人文關懷。
從駁二的XR影像到TTXC的AI共創,義守大學正以創新課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看見未來、成為未來」,培育具備國際視野與文化創造力的新世代文化科技人才。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