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地方時事

漾新聞|教室外的玉米長到天花板 美的像一幅畫!新上國小學生小農玩出最美天然窗簾

2025-11-04
閱讀時間:閱讀 1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當秋日陽光灑落,新上國小四樓走廊,竟悄悄長出一幅「玉米綠瀑布」。不同於窗簾布料遮蔽光線,這裡的窗簾是孩子親手種起的玉米,一株株從掌心般大小的種子竄升至天花板,綠葉輕拂、充滿生命力,不只降溫、遮陽,更讓城市裡的教室多了自然風景。孩子驚呼:「它們比我們還高!」這是最生活化的食農教育,也是最溫柔的自然詩篇。

高雄市新上國小三年一班的學生,今年開學就化身小農,老師帶領他們在四樓走廊陽台種下彩色玉米與糯米玉米。短短一個多月,一排排玉米苗快速抽高,筆直挺立成綠色隊伍,彷彿為走廊裝上大自然的窗框。

孩子們用洗牛奶瓶的水澆灌,無添加的營養,換來最純粹的生長奇蹟。從遠處望來,那是專屬校園的「綠色禮讚」。

「教室小農」計畫在新上國小扎根超過十年。每年開學,各班便開始與土地對話。對今年剛升上三年級的孩子來說,這是第一次與玉米共長。他們日復一日記錄高度,分享葉片變化,那是課本之外,最真切的成長課。

教務主任李慧美說:「讓孩子親手種、親手採、親口吃,就是最真實的食農教育。」

面對近期豬肉議題引發的食安討論,學校更將「吃得安心」化為日常教育。從玉米種植延伸到肥料選擇、土地友善等議題,孩子在澆灌間,慢慢理解「健康食物,是從泥土開始」。

學生董于萱難掩興奮地形容:「自己摘下的玉米筍特別甜,味道和市場買的不一樣!」

盧艾辰則覺得每天都像走進一幅畫,「玉米在陽光下亮亮的,看起來像綠色的窗簾,很美!」對孩子而言,那是一片綠意,也是一種陪伴。

校長王彥嵓看著生機盎然的走廊笑說:「孩子用雙手種出的綠色窗簾,是最具生命力的校園風景,也是一堂溫柔的生命教育。」

他認為,當孩子明白食物從哪裡來,自然會懂得珍惜每一口入口的滋味,尊重土地、感謝糧食。

此時此刻,綠葉搖曳的不只是季節,更是孩子的驕傲。他們在課桌旁學知識,在陽台上學生活。新上國小的小農教室,讓「食物信任」不再抽象,也讓教育回到最原始的美好——播種、等待、然後收穫。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新上國小 #教室小農 #玉米綠窗簾 #食農教育 #食安議題 #孩子小小農夫 #高雄校園 #自然共學 #從土地到餐桌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漾新聞官網】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Buy JNews
廣告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當秋日陽光灑落,新上國小四樓走廊,竟悄悄長出一幅「玉米綠瀑布」。不同於窗簾布料遮蔽光線,這裡的窗簾是孩子親手種起的玉米,一株株從掌心般大小的種子竄升至天花板,綠葉輕拂、充滿生命力,不只降溫、遮陽,更讓城市裡的教室多了自然風景。孩子驚呼:「它們比我們還高!」這是最生活化的食農教育,也是最溫柔的自然詩篇。

高雄市新上國小三年一班的學生,今年開學就化身小農,老師帶領他們在四樓走廊陽台種下彩色玉米與糯米玉米。短短一個多月,一排排玉米苗快速抽高,筆直挺立成綠色隊伍,彷彿為走廊裝上大自然的窗框。

孩子們用洗牛奶瓶的水澆灌,無添加的營養,換來最純粹的生長奇蹟。從遠處望來,那是專屬校園的「綠色禮讚」。

「教室小農」計畫在新上國小扎根超過十年。每年開學,各班便開始與土地對話。對今年剛升上三年級的孩子來說,這是第一次與玉米共長。他們日復一日記錄高度,分享葉片變化,那是課本之外,最真切的成長課。

教務主任李慧美說:「讓孩子親手種、親手採、親口吃,就是最真實的食農教育。」

面對近期豬肉議題引發的食安討論,學校更將「吃得安心」化為日常教育。從玉米種植延伸到肥料選擇、土地友善等議題,孩子在澆灌間,慢慢理解「健康食物,是從泥土開始」。

學生董于萱難掩興奮地形容:「自己摘下的玉米筍特別甜,味道和市場買的不一樣!」

盧艾辰則覺得每天都像走進一幅畫,「玉米在陽光下亮亮的,看起來像綠色的窗簾,很美!」對孩子而言,那是一片綠意,也是一種陪伴。

校長王彥嵓看著生機盎然的走廊笑說:「孩子用雙手種出的綠色窗簾,是最具生命力的校園風景,也是一堂溫柔的生命教育。」

他認為,當孩子明白食物從哪裡來,自然會懂得珍惜每一口入口的滋味,尊重土地、感謝糧食。

此時此刻,綠葉搖曳的不只是季節,更是孩子的驕傲。他們在課桌旁學知識,在陽台上學生活。新上國小的小農教室,讓「食物信任」不再抽象,也讓教育回到最原始的美好——播種、等待、然後收穫。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新上國小 #教室小農 #玉米綠窗簾 #食農教育 #食安議題 #孩子小小農夫 #高雄校園 #自然共學 #從土地到餐桌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漾新聞官網】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推薦閱讀

漾新聞|台積電效應翻轉北高!議員直擊橋頭楠梓行政挑戰升級

漾新聞|陳漢典Lulu新婚放閃!跨年在高雄合體甜蜜開唱

影/佛光山書展蔬食博覽會回歸!好看好吃好玩一次滿足/漾新聞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當秋日陽光灑落,新上國小四樓走廊,竟悄悄長出一幅「玉米綠瀑布」。不同於窗簾布料遮蔽光線,這裡的窗簾是孩子親手種起的玉米,一株株從掌心般大小的種子竄升至天花板,綠葉輕拂、充滿生命力,不只降溫、遮陽,更讓城市裡的教室多了自然風景。孩子驚呼:「它們比我們還高!」這是最生活化的食農教育,也是最溫柔的自然詩篇。

高雄市新上國小三年一班的學生,今年開學就化身小農,老師帶領他們在四樓走廊陽台種下彩色玉米與糯米玉米。短短一個多月,一排排玉米苗快速抽高,筆直挺立成綠色隊伍,彷彿為走廊裝上大自然的窗框。

孩子們用洗牛奶瓶的水澆灌,無添加的營養,換來最純粹的生長奇蹟。從遠處望來,那是專屬校園的「綠色禮讚」。

「教室小農」計畫在新上國小扎根超過十年。每年開學,各班便開始與土地對話。對今年剛升上三年級的孩子來說,這是第一次與玉米共長。他們日復一日記錄高度,分享葉片變化,那是課本之外,最真切的成長課。

教務主任李慧美說:「讓孩子親手種、親手採、親口吃,就是最真實的食農教育。」

面對近期豬肉議題引發的食安討論,學校更將「吃得安心」化為日常教育。從玉米種植延伸到肥料選擇、土地友善等議題,孩子在澆灌間,慢慢理解「健康食物,是從泥土開始」。

學生董于萱難掩興奮地形容:「自己摘下的玉米筍特別甜,味道和市場買的不一樣!」

盧艾辰則覺得每天都像走進一幅畫,「玉米在陽光下亮亮的,看起來像綠色的窗簾,很美!」對孩子而言,那是一片綠意,也是一種陪伴。

校長王彥嵓看著生機盎然的走廊笑說:「孩子用雙手種出的綠色窗簾,是最具生命力的校園風景,也是一堂溫柔的生命教育。」

他認為,當孩子明白食物從哪裡來,自然會懂得珍惜每一口入口的滋味,尊重土地、感謝糧食。

此時此刻,綠葉搖曳的不只是季節,更是孩子的驕傲。他們在課桌旁學知識,在陽台上學生活。新上國小的小農教室,讓「食物信任」不再抽象,也讓教育回到最原始的美好——播種、等待、然後收穫。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新上國小 #教室小農 #玉米綠窗簾 #食農教育 #食安議題 #孩子小小農夫 #高雄校園 #自然共學 #從土地到餐桌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漾新聞官網】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Buy JNews
廣告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當秋日陽光灑落,新上國小四樓走廊,竟悄悄長出一幅「玉米綠瀑布」。不同於窗簾布料遮蔽光線,這裡的窗簾是孩子親手種起的玉米,一株株從掌心般大小的種子竄升至天花板,綠葉輕拂、充滿生命力,不只降溫、遮陽,更讓城市裡的教室多了自然風景。孩子驚呼:「它們比我們還高!」這是最生活化的食農教育,也是最溫柔的自然詩篇。

高雄市新上國小三年一班的學生,今年開學就化身小農,老師帶領他們在四樓走廊陽台種下彩色玉米與糯米玉米。短短一個多月,一排排玉米苗快速抽高,筆直挺立成綠色隊伍,彷彿為走廊裝上大自然的窗框。

孩子們用洗牛奶瓶的水澆灌,無添加的營養,換來最純粹的生長奇蹟。從遠處望來,那是專屬校園的「綠色禮讚」。

「教室小農」計畫在新上國小扎根超過十年。每年開學,各班便開始與土地對話。對今年剛升上三年級的孩子來說,這是第一次與玉米共長。他們日復一日記錄高度,分享葉片變化,那是課本之外,最真切的成長課。

教務主任李慧美說:「讓孩子親手種、親手採、親口吃,就是最真實的食農教育。」

面對近期豬肉議題引發的食安討論,學校更將「吃得安心」化為日常教育。從玉米種植延伸到肥料選擇、土地友善等議題,孩子在澆灌間,慢慢理解「健康食物,是從泥土開始」。

學生董于萱難掩興奮地形容:「自己摘下的玉米筍特別甜,味道和市場買的不一樣!」

盧艾辰則覺得每天都像走進一幅畫,「玉米在陽光下亮亮的,看起來像綠色的窗簾,很美!」對孩子而言,那是一片綠意,也是一種陪伴。

校長王彥嵓看著生機盎然的走廊笑說:「孩子用雙手種出的綠色窗簾,是最具生命力的校園風景,也是一堂溫柔的生命教育。」

他認為,當孩子明白食物從哪裡來,自然會懂得珍惜每一口入口的滋味,尊重土地、感謝糧食。

此時此刻,綠葉搖曳的不只是季節,更是孩子的驕傲。他們在課桌旁學知識,在陽台上學生活。新上國小的小農教室,讓「食物信任」不再抽象,也讓教育回到最原始的美好——播種、等待、然後收穫。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新上國小 #教室小農 #玉米綠窗簾 #食農教育 #食安議題 #孩子小小農夫 #高雄校園 #自然共學 #從土地到餐桌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漾新聞官網】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地方時事

漾新聞|台積電效應翻轉北高!議員直擊橋頭楠梓行政挑戰升級

2025-11-04
地方時事

漾新聞|陳漢典Lulu新婚放閃!跨年在高雄合體甜蜜開唱

2025-11-04
地方時事

影/佛光山書展蔬食博覽會回歸!好看好吃好玩一次滿足/漾新聞

2025-11-04
地方時事

漾新聞| 高科大奪10面國際創新獎牌!智慧製造到生醫全線開花

2025-11-03
地方時事

漾新聞| 高餐大把永續端上國際餐桌!關島展廚藝震撼亞太

2025-11-03
地方時事

漾新聞| 台灣儲能衝國際!金屬中心實驗室拿下DNV認可搶進全球商機

2025-11-03
下一篇文章
Envizom 發展成為適用於產業和城市的全面環境智能平台

Envizom 發展成為適用於產業和城市的全面環境智能平台

騰訊雲於香港金融科技週2025以先進雲端與AI解決方案 驅動金融科技創新

騰訊雲於香港金融科技週2025以先進雲端與AI解決方案 驅動金融科技創新

最新新聞

Bahrain 打造全球最大屋頂太陽能發電廠,樹立嶄新國際標準
國際時事

Bahrain 打造全球最大屋頂太陽能發電廠,樹立嶄新國際標準

2025-11-04

閱讀更多
韓際新世界免稅店在仁川機場2號航站樓舉辦迪奧美妝”Plan de Paris”獨家快閃活動

楊東昇南美行:深耕本地化合作,以長期主義共築全球化之路

2025-11-04
富國島翡翠灣JW萬豪度假酒店以「星空下的交響樂」奏響節日序曲

富國島翡翠灣JW萬豪度假酒店以「星空下的交響樂」奏響節日序曲

2025-11-04
嫦娥六號月球樣本揭39億年前撞擊痕跡 CI隕石可能帶來水與生命有機物

嫦娥六號月球樣本揭39億年前撞擊痕跡 CI隕石可能帶來水與生命有機物

2025-11-04
Lambda與微軟達成協議 共同建構NVIDIA晶片AI基礎設施

Lambda與微軟達成協議 共同建構NVIDIA晶片AI基礎設施

2025-11-04

熱門推薦

漾新聞|教室外的玉米長到天花板 美的像一幅畫!新上國小學生小農玩出最美天然窗簾

2025-11-04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2025-10-15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2025-09-22

外電︱華碩跨國專利戰升溫,對諾基亞索賠990億美元、歐洲遭小米OPPO反擊

2025-10-31
漾新聞|《夢幻威尼斯》藝術家鄧明墩油畫展現印象極致!

漾新聞|《夢幻威尼斯》藝術家鄧明墩油畫展現印象極致!

2025-03-19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Bahrain 打造全球最大屋頂太陽能發電廠,樹立嶄新國際標準
  • 楊東昇南美行:深耕本地化合作,以長期主義共築全球化之路
  • 富國島翡翠灣JW萬豪度假酒店以「星空下的交響樂」奏響節日序曲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