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影劇與娛樂

文化部文化帶路「北回博物島」 橫越臺灣200公里 體驗島嶼豐富風土

2025-11-07
閱讀時間:閱讀 1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北回博物島」透過田野調查與文化採集,轉化為可感、可行、可思的7條文化主題遊程)

【WoWoNews】文化部以「文化帶路ON THE WAY」做為識別品牌推動文化觀光,今(7)日以《北回博物島》為主題,登場ITF台北國際旅展,推出7條文化主題遊程,邀請旅人重新認識北回歸線,從這條看不見卻深刻影響臺灣命運的軸線,體驗北回歸線廊帶在「季風×洋流×山脈」三重作用力交錯下,蘊藏的複雜地貌與人文記憶。

北回歸線穿越臺灣,從西邊澎湖群島的虎井嶼,到東海岸花蓮的豐濱,短短200公里距離,滋養出臺灣人民面對自然,與自然共生的智慧與韌性、創造力及文化活力。在這條地理線上,沿海的鹹味風水養出蚵與鹽、平原的豐沛水脈灌溉米與糖、山林的嬝繞霧氣孕育木與茶、大海的溫暖洋流帶來大量魚群與海鮮,從族群聚落、農林漁牧、信仰祭儀、傳統工藝、飲食習慣到地景命名,反映北回歸線獨特的風土物產與文化敘事。

(文化部今(7)日以《北回博物島》為主題,登場ITF台北國際旅展,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中)出席開幕活動)

文化部表示,北回歸線在全球所穿越的22個國家,多為沙漠、草原與乾熱高原樣貌,唯獨經過臺灣變得濕潤、生動而多元。臺灣是北回歸線上擁有最高海拔山脈的「高山島嶼」,從離島、海岸、平原、丘陵、山地與縱谷,當陽光從北回歸線灑落在島上,這裡的季風環流、黑潮暖流,交融著海拔高度差異呈現的多樣地形變化,凝聚出獨特的氣候特徵與自然景觀,也孕育出深厚的人文風貌與性格,交織出一部名為「臺灣」的自然與文化史。

文化部指出,北回歸線在臺灣不只是地理座標,更是一條自然與人文連鎖關係的地理線,也是一條文化脈絡,「北回博物島」將這條隱形的文化地理軸線,透過田野調查與文化採集,轉化為可感、可行、可思的7條文化主題遊程。每一條路線,都源於田野調查與地方對話,強調從地方知識出發、共創共學,帶領人們走入地方、親身體驗,讓旅程成為一場學習「與土地相處」的走讀。

從沿海到高山、從農田到部落,7條主題遊程路線包括海口的百蚵全書(嘉義、雲林),在西南沿海「風頭水尾」之地,理解與鹹味共存的滋味;平原的物產實驗室(臺南),在嘉南大圳的水脈裡,嚐一口人類與自然共創的豐饒文明奇蹟;山林的生活見習(嘉義阿里山),搭乘阿里山林鐵,來一趟林業開發與鄒族文化共棲的記憶之旅;大人的植物課(花蓮),在花蓮,向邦查(阿美族)學習植物應用與古老技藝,獲得生活中的原生智慧;大地的療癒學(花蓮),礦石不只是商品,而是土地的時間結晶,探訪玉石之鄉,觸摸礦石的溫度、傾聽大地的回聲;暖流的洄游學堂(花蓮、臺東),循著黑潮,學習與海洋共生的智慧;海島的風水生活(澎湖),從石滬到魚灶,看見人類以環境為師的生活哲學。

ITF台北國際旅展現場,文化部邀請多組在地團隊共同參與,述說在地的風土故事,包括以「鹹水煙」栽種更香更辣海味蒜的「海口農糧合作社」、推廣食農共學與產業共生的「璞育塾文創園區」、用一杯咖啡的時間述說鄒族山林故事的「飛鼠咖啡Peisu Coffee」,以及由音樂製作人鍾慧君創立、透過歌謠與散文譜寫小鎮故事的「新港潛水小學校」。此外,展區舞臺上,更邀請來自東海岸的「Amis旮亙樂團」以打擊樂聲喚起海潮的記憶,以及嘉義縣傑出演藝團隊「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讓布袋戲在光影間重述島嶼傳奇。

文化部強調,透過文化帶路的帶領,旅程將成為認識臺灣、文化探索的過程,旅人將看見島嶼上生命、土地與文化的眾多故事。旅展期間文化部推出限量體驗活動,只要到訪文化部「文化帶路」展區,就有機會獲得限量「北回博物島」兩天一夜主題遊程體驗。

The post 文化部文化帶路「北回博物島」 橫越臺灣200公里 體驗島嶼豐富風土 first appeared on AMM 娛樂新聞.

Buy JNews
廣告

(「北回博物島」透過田野調查與文化採集,轉化為可感、可行、可思的7條文化主題遊程)

【WoWoNews】文化部以「文化帶路ON THE WAY」做為識別品牌推動文化觀光,今(7)日以《北回博物島》為主題,登場ITF台北國際旅展,推出7條文化主題遊程,邀請旅人重新認識北回歸線,從這條看不見卻深刻影響臺灣命運的軸線,體驗北回歸線廊帶在「季風×洋流×山脈」三重作用力交錯下,蘊藏的複雜地貌與人文記憶。

北回歸線穿越臺灣,從西邊澎湖群島的虎井嶼,到東海岸花蓮的豐濱,短短200公里距離,滋養出臺灣人民面對自然,與自然共生的智慧與韌性、創造力及文化活力。在這條地理線上,沿海的鹹味風水養出蚵與鹽、平原的豐沛水脈灌溉米與糖、山林的嬝繞霧氣孕育木與茶、大海的溫暖洋流帶來大量魚群與海鮮,從族群聚落、農林漁牧、信仰祭儀、傳統工藝、飲食習慣到地景命名,反映北回歸線獨特的風土物產與文化敘事。

(文化部今(7)日以《北回博物島》為主題,登場ITF台北國際旅展,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中)出席開幕活動)

文化部表示,北回歸線在全球所穿越的22個國家,多為沙漠、草原與乾熱高原樣貌,唯獨經過臺灣變得濕潤、生動而多元。臺灣是北回歸線上擁有最高海拔山脈的「高山島嶼」,從離島、海岸、平原、丘陵、山地與縱谷,當陽光從北回歸線灑落在島上,這裡的季風環流、黑潮暖流,交融著海拔高度差異呈現的多樣地形變化,凝聚出獨特的氣候特徵與自然景觀,也孕育出深厚的人文風貌與性格,交織出一部名為「臺灣」的自然與文化史。

文化部指出,北回歸線在臺灣不只是地理座標,更是一條自然與人文連鎖關係的地理線,也是一條文化脈絡,「北回博物島」將這條隱形的文化地理軸線,透過田野調查與文化採集,轉化為可感、可行、可思的7條文化主題遊程。每一條路線,都源於田野調查與地方對話,強調從地方知識出發、共創共學,帶領人們走入地方、親身體驗,讓旅程成為一場學習「與土地相處」的走讀。

從沿海到高山、從農田到部落,7條主題遊程路線包括海口的百蚵全書(嘉義、雲林),在西南沿海「風頭水尾」之地,理解與鹹味共存的滋味;平原的物產實驗室(臺南),在嘉南大圳的水脈裡,嚐一口人類與自然共創的豐饒文明奇蹟;山林的生活見習(嘉義阿里山),搭乘阿里山林鐵,來一趟林業開發與鄒族文化共棲的記憶之旅;大人的植物課(花蓮),在花蓮,向邦查(阿美族)學習植物應用與古老技藝,獲得生活中的原生智慧;大地的療癒學(花蓮),礦石不只是商品,而是土地的時間結晶,探訪玉石之鄉,觸摸礦石的溫度、傾聽大地的回聲;暖流的洄游學堂(花蓮、臺東),循著黑潮,學習與海洋共生的智慧;海島的風水生活(澎湖),從石滬到魚灶,看見人類以環境為師的生活哲學。

ITF台北國際旅展現場,文化部邀請多組在地團隊共同參與,述說在地的風土故事,包括以「鹹水煙」栽種更香更辣海味蒜的「海口農糧合作社」、推廣食農共學與產業共生的「璞育塾文創園區」、用一杯咖啡的時間述說鄒族山林故事的「飛鼠咖啡Peisu Coffee」,以及由音樂製作人鍾慧君創立、透過歌謠與散文譜寫小鎮故事的「新港潛水小學校」。此外,展區舞臺上,更邀請來自東海岸的「Amis旮亙樂團」以打擊樂聲喚起海潮的記憶,以及嘉義縣傑出演藝團隊「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讓布袋戲在光影間重述島嶼傳奇。

文化部強調,透過文化帶路的帶領,旅程將成為認識臺灣、文化探索的過程,旅人將看見島嶼上生命、土地與文化的眾多故事。旅展期間文化部推出限量體驗活動,只要到訪文化部「文化帶路」展區,就有機會獲得限量「北回博物島」兩天一夜主題遊程體驗。

The post 文化部文化帶路「北回博物島」 橫越臺灣200公里 體驗島嶼豐富風土 first appeared on AMM 娛樂新聞.

推薦閱讀

「國家森林館」盛大開幕 邀您走進臺灣山林 體驗綠色消費品牌「山林製造」

2025 ITF台北國際旅展盛大登場 總統賴清德宣示2030觀光產值破兆目標

晶晶體女孩出擊!ana《Final Girl》首張專輯登場

(「北回博物島」透過田野調查與文化採集,轉化為可感、可行、可思的7條文化主題遊程)

【WoWoNews】文化部以「文化帶路ON THE WAY」做為識別品牌推動文化觀光,今(7)日以《北回博物島》為主題,登場ITF台北國際旅展,推出7條文化主題遊程,邀請旅人重新認識北回歸線,從這條看不見卻深刻影響臺灣命運的軸線,體驗北回歸線廊帶在「季風×洋流×山脈」三重作用力交錯下,蘊藏的複雜地貌與人文記憶。

北回歸線穿越臺灣,從西邊澎湖群島的虎井嶼,到東海岸花蓮的豐濱,短短200公里距離,滋養出臺灣人民面對自然,與自然共生的智慧與韌性、創造力及文化活力。在這條地理線上,沿海的鹹味風水養出蚵與鹽、平原的豐沛水脈灌溉米與糖、山林的嬝繞霧氣孕育木與茶、大海的溫暖洋流帶來大量魚群與海鮮,從族群聚落、農林漁牧、信仰祭儀、傳統工藝、飲食習慣到地景命名,反映北回歸線獨特的風土物產與文化敘事。

(文化部今(7)日以《北回博物島》為主題,登場ITF台北國際旅展,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中)出席開幕活動)

文化部表示,北回歸線在全球所穿越的22個國家,多為沙漠、草原與乾熱高原樣貌,唯獨經過臺灣變得濕潤、生動而多元。臺灣是北回歸線上擁有最高海拔山脈的「高山島嶼」,從離島、海岸、平原、丘陵、山地與縱谷,當陽光從北回歸線灑落在島上,這裡的季風環流、黑潮暖流,交融著海拔高度差異呈現的多樣地形變化,凝聚出獨特的氣候特徵與自然景觀,也孕育出深厚的人文風貌與性格,交織出一部名為「臺灣」的自然與文化史。

文化部指出,北回歸線在臺灣不只是地理座標,更是一條自然與人文連鎖關係的地理線,也是一條文化脈絡,「北回博物島」將這條隱形的文化地理軸線,透過田野調查與文化採集,轉化為可感、可行、可思的7條文化主題遊程。每一條路線,都源於田野調查與地方對話,強調從地方知識出發、共創共學,帶領人們走入地方、親身體驗,讓旅程成為一場學習「與土地相處」的走讀。

從沿海到高山、從農田到部落,7條主題遊程路線包括海口的百蚵全書(嘉義、雲林),在西南沿海「風頭水尾」之地,理解與鹹味共存的滋味;平原的物產實驗室(臺南),在嘉南大圳的水脈裡,嚐一口人類與自然共創的豐饒文明奇蹟;山林的生活見習(嘉義阿里山),搭乘阿里山林鐵,來一趟林業開發與鄒族文化共棲的記憶之旅;大人的植物課(花蓮),在花蓮,向邦查(阿美族)學習植物應用與古老技藝,獲得生活中的原生智慧;大地的療癒學(花蓮),礦石不只是商品,而是土地的時間結晶,探訪玉石之鄉,觸摸礦石的溫度、傾聽大地的回聲;暖流的洄游學堂(花蓮、臺東),循著黑潮,學習與海洋共生的智慧;海島的風水生活(澎湖),從石滬到魚灶,看見人類以環境為師的生活哲學。

ITF台北國際旅展現場,文化部邀請多組在地團隊共同參與,述說在地的風土故事,包括以「鹹水煙」栽種更香更辣海味蒜的「海口農糧合作社」、推廣食農共學與產業共生的「璞育塾文創園區」、用一杯咖啡的時間述說鄒族山林故事的「飛鼠咖啡Peisu Coffee」,以及由音樂製作人鍾慧君創立、透過歌謠與散文譜寫小鎮故事的「新港潛水小學校」。此外,展區舞臺上,更邀請來自東海岸的「Amis旮亙樂團」以打擊樂聲喚起海潮的記憶,以及嘉義縣傑出演藝團隊「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讓布袋戲在光影間重述島嶼傳奇。

文化部強調,透過文化帶路的帶領,旅程將成為認識臺灣、文化探索的過程,旅人將看見島嶼上生命、土地與文化的眾多故事。旅展期間文化部推出限量體驗活動,只要到訪文化部「文化帶路」展區,就有機會獲得限量「北回博物島」兩天一夜主題遊程體驗。

The post 文化部文化帶路「北回博物島」 橫越臺灣200公里 體驗島嶼豐富風土 first appeared on AMM 娛樂新聞.

Buy JNews
廣告

(「北回博物島」透過田野調查與文化採集,轉化為可感、可行、可思的7條文化主題遊程)

【WoWoNews】文化部以「文化帶路ON THE WAY」做為識別品牌推動文化觀光,今(7)日以《北回博物島》為主題,登場ITF台北國際旅展,推出7條文化主題遊程,邀請旅人重新認識北回歸線,從這條看不見卻深刻影響臺灣命運的軸線,體驗北回歸線廊帶在「季風×洋流×山脈」三重作用力交錯下,蘊藏的複雜地貌與人文記憶。

北回歸線穿越臺灣,從西邊澎湖群島的虎井嶼,到東海岸花蓮的豐濱,短短200公里距離,滋養出臺灣人民面對自然,與自然共生的智慧與韌性、創造力及文化活力。在這條地理線上,沿海的鹹味風水養出蚵與鹽、平原的豐沛水脈灌溉米與糖、山林的嬝繞霧氣孕育木與茶、大海的溫暖洋流帶來大量魚群與海鮮,從族群聚落、農林漁牧、信仰祭儀、傳統工藝、飲食習慣到地景命名,反映北回歸線獨特的風土物產與文化敘事。

(文化部今(7)日以《北回博物島》為主題,登場ITF台北國際旅展,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中)出席開幕活動)

文化部表示,北回歸線在全球所穿越的22個國家,多為沙漠、草原與乾熱高原樣貌,唯獨經過臺灣變得濕潤、生動而多元。臺灣是北回歸線上擁有最高海拔山脈的「高山島嶼」,從離島、海岸、平原、丘陵、山地與縱谷,當陽光從北回歸線灑落在島上,這裡的季風環流、黑潮暖流,交融著海拔高度差異呈現的多樣地形變化,凝聚出獨特的氣候特徵與自然景觀,也孕育出深厚的人文風貌與性格,交織出一部名為「臺灣」的自然與文化史。

文化部指出,北回歸線在臺灣不只是地理座標,更是一條自然與人文連鎖關係的地理線,也是一條文化脈絡,「北回博物島」將這條隱形的文化地理軸線,透過田野調查與文化採集,轉化為可感、可行、可思的7條文化主題遊程。每一條路線,都源於田野調查與地方對話,強調從地方知識出發、共創共學,帶領人們走入地方、親身體驗,讓旅程成為一場學習「與土地相處」的走讀。

從沿海到高山、從農田到部落,7條主題遊程路線包括海口的百蚵全書(嘉義、雲林),在西南沿海「風頭水尾」之地,理解與鹹味共存的滋味;平原的物產實驗室(臺南),在嘉南大圳的水脈裡,嚐一口人類與自然共創的豐饒文明奇蹟;山林的生活見習(嘉義阿里山),搭乘阿里山林鐵,來一趟林業開發與鄒族文化共棲的記憶之旅;大人的植物課(花蓮),在花蓮,向邦查(阿美族)學習植物應用與古老技藝,獲得生活中的原生智慧;大地的療癒學(花蓮),礦石不只是商品,而是土地的時間結晶,探訪玉石之鄉,觸摸礦石的溫度、傾聽大地的回聲;暖流的洄游學堂(花蓮、臺東),循著黑潮,學習與海洋共生的智慧;海島的風水生活(澎湖),從石滬到魚灶,看見人類以環境為師的生活哲學。

ITF台北國際旅展現場,文化部邀請多組在地團隊共同參與,述說在地的風土故事,包括以「鹹水煙」栽種更香更辣海味蒜的「海口農糧合作社」、推廣食農共學與產業共生的「璞育塾文創園區」、用一杯咖啡的時間述說鄒族山林故事的「飛鼠咖啡Peisu Coffee」,以及由音樂製作人鍾慧君創立、透過歌謠與散文譜寫小鎮故事的「新港潛水小學校」。此外,展區舞臺上,更邀請來自東海岸的「Amis旮亙樂團」以打擊樂聲喚起海潮的記憶,以及嘉義縣傑出演藝團隊「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讓布袋戲在光影間重述島嶼傳奇。

文化部強調,透過文化帶路的帶領,旅程將成為認識臺灣、文化探索的過程,旅人將看見島嶼上生命、土地與文化的眾多故事。旅展期間文化部推出限量體驗活動,只要到訪文化部「文化帶路」展區,就有機會獲得限量「北回博物島」兩天一夜主題遊程體驗。

The post 文化部文化帶路「北回博物島」 橫越臺灣200公里 體驗島嶼豐富風土 first appeared on AMM 娛樂新聞.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國家森林館」盛大開幕 邀您走進臺灣山林 體驗綠色消費品牌「山林製造」
影劇與娛樂

「國家森林館」盛大開幕 邀您走進臺灣山林 體驗綠色消費品牌「山林製造」

2025-11-07
拿坡里披薩.炸雞歡慶雙十國慶 買4送4超值登場
影劇與娛樂

2025 ITF台北國際旅展盛大登場 總統賴清德宣示2030觀光產值破兆目標

2025-11-07
晶晶體女孩出擊!ana《Final Girl》首張專輯登場
影劇與娛樂

晶晶體女孩出擊!ana《Final Girl》首張專輯登場

2025-11-07
王心凌暖心代言心路 邀大眾助障礙者「勇敢走新路」
影劇與娛樂

王心凌暖心代言心路 邀大眾助障礙者「勇敢走新路」

2025-11-05
股市炸雞狂潮延燒到餐桌!黃仁勳吃炸雞、拿坡里加碼開炸!
影劇與娛樂

股市炸雞狂潮延燒到餐桌!黃仁勳吃炸雞、拿坡里加碼開炸!

2025-11-05
木村拓哉擔任【OWNDAYS】全球品牌大使! 新形象廣告與平面視覺正式公開
影劇與娛樂

木村拓哉擔任【OWNDAYS】全球品牌大使! 新形象廣告與平面視覺正式公開

2025-11-05
下一篇文章
TMGM與NBA布魯克林籃網隊攜手,在澳門連袂呈獻精彩活動

TMGM與NBA布魯克林籃網隊攜手,在澳門連袂呈獻精彩活動

XTransfer 與華僑銀行藉「上海市–新加坡全面合作理事會第六次會議」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XTransfer 與華僑銀行藉「上海市--新加坡全面合作理事會第六次會議」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最新新聞

LEPAS優雅科技以全球五星安全標準,守護每一段優雅旅程
國際時事

LEPAS優雅科技以全球五星安全標準,守護每一段優雅旅程

2025-11-07

閱讀更多
韓際新世界免稅店在仁川機場2號航站樓舉辦迪奧美妝”Plan de Paris”獨家快閃活動

海信以AI驅動的可持續發展里程碑加速推進ESG戰略

2025-11-07
DXC在ISG Provider Lens® AWS Ecosystem Partners 2025研究中獲評為領袖

DXC在ISG Provider Lens® AWS Ecosystem Partners 2025研究中獲評為領袖

2025-11-07

漾新聞|林磐聳教授導覽搶先看 睽違15 年 高科大重磅策畫福田繁雄視覺幻象典藏展

2025-11-07
XTransfer 與華僑銀行藉「上海市–新加坡全面合作理事會第六次會議」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XTransfer 與華僑銀行藉「上海市–新加坡全面合作理事會第六次會議」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25-11-07

熱門推薦

文化部文化帶路「北回博物島」 橫越臺灣200公里 體驗島嶼豐富風土

文化部文化帶路「北回博物島」 橫越臺灣200公里 體驗島嶼豐富風土

2025-11-07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2025-10-15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2025-09-22

外電︱華碩跨國專利戰升溫,對諾基亞索賠990億美元、歐洲遭小米OPPO反擊

2025-10-31
莊有溱老師開創銀齡學習新浪潮 寶島教育課程以教育與理財雙軌打造幸福晚年

莊有溱老師開創銀齡學習新浪潮 寶島教育課程以教育與理財雙軌打造幸福晚年

2025-10-28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LEPAS優雅科技以全球五星安全標準,守護每一段優雅旅程
  • 海信以AI驅動的可持續發展里程碑加速推進ESG戰略
  • DXC在ISG Provider Lens® AWS Ecosystem Partners 2025研究中獲評為領袖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