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戴貴立/專題
裸騎不是人沒穿衣,是馬不施鞍轡,這對於一般人而言,難度高,而且多數人不敢嚐試!
古書上對於不用鞍就上去騎乘,名詞叫做「誕馬」,又叫做「驏馬」,這個罕用字唸「產」,就是「馬+孱」。明代常遇春與邊塞民族作戰,發動夜間奇襲。由於敵人來不及備馬,吃敗仗,逃跑必然騎乘無鞍馬。這種狼狽狀態,不是耍酷,是情非得已。第二個談到驏馬,是清代史學家趟翼,他在筆記小說《陔餘叢考》裡面特別解釋,無鞍騎乘馬匹的意思。
西方有「無鞍賽馬」,這的義大利西也納特有的城邦賽馬活動,騎士落馬,馬繞場地跑到終點,據說成績照算。這個流行百年的地方休閒體育特色,現在一直舉行著,也是南歐旅遊特色之一。
台灣馬界,一些馬場員工嚐試無鞍騎乘,並不少見,可是不易掌握,常常掉馬。之前恆春維多利亞馬場員工林小姐,就是平衡感好,馬術精湛,她偶爾海灘騎馬,秀一手無鞍秀。倒是民國63年間,鳳山衛武營附近馬場,當年高二學生鄭斯堯,特別提到他馬場打工換騎乘的往事。這在今天依然普遍,因為騎馬消費貴。據記者訪問鄭先生,知道當年有機會接觸馬的人很少。喜歡馬,又樂於挑戰自己,富有冒險精神,他下課或是假日就去馬場幫忙,等馬場收工,老闆答應他試騎,鄭姓青年當然躍躍欲試,樂不可支。
這個細節必須說,馬場休閒休息,馬匹卸下鞍,鄭同學上馬,只能光背騎。據鄭斯堯回憶,當時上馬,沒有鞍,只能用腿夾緊,一次騎乘,掉落無數次,他就是樂此不疲。
騎完馬,回家,自行車根本無法踩,雙腿無力,用牽的回家。這個往事,提出來,非常有趣,因為一般人沒有機會上馬,鄭斯堯還無鞍騎乘,最後還能做「障礙超越」,這個功夫不簡單。
據這位年紀踰六旬的「老英雄」,談到馬,精神來了,還指出,當年高二,學校園遊會,他簽約,租六匹馬,六個騎手,從馬場一路來到校園,事先警察局報備,學校也同意。這個故事也讓他回味窮。
如今廉頗雖老矣,寶刀未老,技藝仍在。記者鼓勵他東山再起,馬場展雄風,他謙虛稱:「不提當年勇,年邁不行就是不行。」其實馬場運動健身的老人大有人在。只是誕馬,沒有真本事,是無法駕馭,若是無鞍跳障礙,簡直不敢想像!
圖:海邊美女無鞍騎馬是亮麗風景 林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