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地方時事

雞羽毛竟然可以變身有機肥永續循環再利用 嘉義大學農業生物科技學系化腐朽為神奇

2024-01-19
閱讀時間:閱讀 1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波新聞─辜士陞/嘉義

嘉義大學農業生物科技學系112-113年執行農業部農業科技司及資源永續利用司「農業有機廢棄物回收之減碳永續循環利用模式」計畫,透過該系科研成果的菌種技術,將雞羽毛分解產出羽毛胜肽(氨基酸),並將羽毛胜肽(氨基酸)運用於水/畜產飼料添加、與廢棄太空包資材作為有機肥配方調料以增進有機肥肥份、或作為有機培養土供作物栽植使用,實際種植萵苣的成效相當良好,建立農業廢棄資源回收再利用的可行模式,同時達到減碳排目的,充分展現農業循環經濟的韌性與永續性。

 

 

圖 : 嘉大農業生物科技學系王文德主任解說如何運用廢菇包發酵為農作物基質。

 

嘉大林翰謙校長表示,農業部為呼應全球淨零趨勢,在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下制定了「減量」、「增匯」、「循環」、「綠趨勢」四大主軸政策,其中循環策略包括:「農業剩餘資源材料化與加值再利用」、「推動農業跨域循環場域」及「推動農業循環技術科技研發」等三項策略。

嘉大112年執行農業部「農業有機廢棄物回收之減碳永續循環利用模式」計畫,將循環經濟及永續發展概念導入農業生產模式中,利用畜禽屠宰場剩餘的雞羽毛及菇蕈生產後的廢棄太空包等農業廢棄物,透過嘉大農業生物科技學系教授提供的菌種、技術及檢測,將農業廢棄物製作成飼料添加、有機肥配方調料等,提供循環再利用,減少農業操作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的負擔,建立畜禽產業與農作產業間資源連結緊密性,有利於資源再運用並達到減碳排目的,創造更具韌性且永續的農業循環經濟。

 

 

圖: 嘉大農業生物科技學系王文德主任解說如何將雞羽毛轉化為有機肥。

 

計畫主持人嘉大農業生物科技學系王文德主任表示,臺灣每年因屠宰雞、鴨產生約50萬公噸的羽毛,種植香菇的廢菇包也高達20萬公噸,這些農業廢棄物無論是焚化或掩埋處理,都會增加成本並造成環境負荷,也無法達到廢棄物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效益。

羽毛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也含有豐富的核酸、有機酸、微量元素(銅、鋅、錳)和多種維生素等成分,嘉大農業生物科技學系利用已篩選出的微生物,將羽毛分解產出的羽毛胜肽(氨基酸)運用於水/畜產飼料添加、與廢棄太空包資材作為有機肥配方調料以增進有機肥肥份、或作為有機培養土供作物栽植使用,建立了一套農業廢棄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模式。

 

 

圖:嘉大此次培育的健康蔬菜預計下週採收後全數贈予嘉義縣六腳鄉安仁育幼院。

 

農生系以羽毛胜肽為基肥種植萵苣、紅奶油萵苣和奶油白菜,並與一般市售有機肥種植結果進行比較,在種植三週後,使用嘉大雞羽毛有機肥的萵苣、紅奶油萵苣和奶油白菜植株,其重量和大小皆約為使用市售有機肥植株的2倍,顯示使用嘉大雞羽毛有機肥確實可縮短葉菜類的收成時間與增加植株重量。

另外,利用廢菇包發酵後產物取代市售泥炭土作為基質來種植鹿角萵苣和白菜,其植株收成與泥炭土相當,顯示廢菇包發酵後產物可以完全取代市售泥炭土,且較市售泥炭土更具植物生長所需的肥份,而廢菇包內所具有的稻穀和木屑發酵後亦具有改善農田土質的作用。以上實證結果顯示,農業廢棄物的有效再利用,確實可達成農業循環經濟的具體效益,且在產值上甚至更具優勢。

 

 

圖:相同的栽培環境下,雞羽毛有機肥培育之萵苣(左)其大小為一般市售有機肥萵苣(右)的2倍。

 

林翰謙校長表示,嘉大所建立的農業廢棄資源回收再利用模式,實際執行成效相當良好,此次所有蔬菜收成將捐贈予嘉義縣六腳鄉安仁育幼院,展現嘉大關懷弱勢的在地社會責任。嘉大後續將與農業部合作先行於雲嘉地區試辦,並逐步推廣至全臺各地區,以利於農業廢棄資源再運用並達到減碳排目的,充分展現農業循環經濟的韌性與永續性,同時降低使用化學藥物導致耕地惡化並對非農耕地及水源產生生態的威脅。

  圖:嘉大執行農業部農業有機廢棄物回收之減碳永續循環利用,融入教學實作,讓學生可以從中學習實作技術。

Buy JNews
廣告

推薦閱讀

漾新聞| 柯志恩旗津掛看板掀戰火 綠營回批重北輕南 藍綠隔空交鋒升溫

漾新聞| 高雄泳將莊沐倫勇奪六金!林智鴻:體育城市要挺基層選手

漾新聞| 林岱樺促政府平抑豬價 籲啟動冷凍儲備防民眾恐慌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地方時事

漾新聞| 柯志恩旗津掛看板掀戰火 綠營回批重北輕南 藍綠隔空交鋒升溫

2025-10-24
地方時事

漾新聞| 高雄泳將莊沐倫勇奪六金!林智鴻:體育城市要挺基層選手

2025-10-24
地方時事

漾新聞| 林岱樺促政府平抑豬價 籲啟動冷凍儲備防民眾恐慌

2025-10-24
地方時事

漾新聞|高科大永續行動亮相COP5 以創新跨域展現氣候行動力

2025-10-24
地方時事

漾新聞| 文化科技三路並進!TTXC圓桌聚焦臺灣創新未來藍圖

2025-10-24
地方時事

漾新聞|「這柯不一樣」遭酸 柯志恩旗津掛看板惹議 強調別挑撥藍白合,小草都很聰明

2025-10-24
下一篇文章
Bybit Web3錢包用戶突破100萬大關,推出Keyless Wallet 提供前所未有的安全性和簡便性

Bybit Web3錢包用戶突破100萬大關,推出Keyless Wallet 提供前所未有的安全性和簡便性

中國電信年報共榮獲20項白金及金獎殊榮 同時榮獲至尊大獎

中國電信年報共榮獲20項白金及金獎殊榮 同時榮獲至尊大獎

最新新聞

Sun Life永明再度於「香港保險業大獎2025」勇奪殊榮
國際時事

Sun Life永明再度於「香港保險業大獎2025」勇奪殊榮

2025-10-24

閱讀更多
金融專業與善意並進 為中青老年人打造共學新舞台——專訪「共築善意」創辦人 李婧媛協理

金融專業與善意並進 為中青老年人打造共學新舞台——專訪「共築善意」創辦人 李婧媛協理

2025-10-24
融合專業與關懷,打造共學共榮的新平台——專訪「共築善意」創辦人 李婧媛協理

融合專業與關懷,打造共學共榮的新平台——專訪「共築善意」創辦人 李婧媛協理

2025-10-24
專業引路,善意為橋——李婧媛協理以「共築善意」推動幸福學習新思維

專業引路,善意為橋——李婧媛協理以「共築善意」推動幸福學習新思維

2025-10-24
以金融為根、以善意為橋——專訪「共築善意」創辦人 李婧媛協理 開啟熟齡學習與幸福新篇章

以金融為根、以善意為橋——專訪「共築善意」創辦人 李婧媛協理 開啟熟齡學習與幸福新篇章

2025-10-24

熱門推薦

雞羽毛竟然可以變身有機肥永續循環再利用 嘉義大學農業生物科技學系化腐朽為神奇

雞羽毛竟然可以變身有機肥永續循環再利用 嘉義大學農業生物科技學系化腐朽為神奇

2024-01-19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2025-09-22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2025-10-03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2025-10-15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2023-12-28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Sun Life永明再度於「香港保險業大獎2025」勇奪殊榮
  • 金融專業與善意並進 為中青老年人打造共學新舞台——專訪「共築善意」創辦人 李婧媛協理
  • 融合專業與關懷,打造共學共榮的新平台——專訪「共築善意」創辦人 李婧媛協理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