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健康與運動

僵直性脊椎炎健保選項多 口服標靶便利新選擇

2023-08-25
閱讀時間:閱讀 1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商傳媒|記者潘以泓/整理報導

年輕人關節疼痛超過兩週,可能不是單純的運動傷害!39歲的「小諺」因為打籃球「軟腳」、42歲的「阿鴻」因為體育課的折返跑出現膝蓋腫脹,先看跌打損傷、貼膏藥,但是一直沒有好轉,輾轉到風濕免疫科才確診是僵直性脊椎炎。醫師觀察,至今仍有不少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拖了一年以上才正確診斷,不僅因疼痛翻來覆去睡不好,還可能引發脊椎僵硬、沾黏而駝背、造成其他併發症,應及早治療。

39歲的專利工程師「小諺」,從小熱愛運動,高中放學相約同學打籃球,但運動後經常莫名髖關節疼痛、活動度受限,多次看中醫,關節痛就請中醫「喬一下」,一直到中醫擔心關節活動度變差、不敢幫忙推拿,十多年前他才改到風濕免疫科就醫。「阿鴻」也有類似經歷,膝蓋腫脹後,擦了一、兩個月藥酒、藥膏,後來雖然找了風濕免疫科,但是家人擔心他經常服消炎止痛藥會傷肝腎而沒有按醫囑服藥,以至於病情控制不佳,每次疼痛時往往要躺30分鐘才能入睡,直到10年前才開始正規治療,但是已出現駝背。

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執行長、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蔡長祐教授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好發於45歲以下青壯年,男女比例3:1,主要影響脊椎關節,長期發炎容易造成脊椎沾黏與融合,導致活動度變差。大部分病友具有HLA-B27基因,且有家族病史者的發病機率更高。

僵直性脊椎炎的常見症狀,包括:腰部晨間僵硬或背痛(晨僵)超過30分鐘、背痛會在活動後減緩、曾在半夜因背痛而痛醒、交替性臀部或髖關節疼痛、下肢疼痛等。其中,門診病人較常反應的是晨僵與睡到半夜痛醒。

蔡長祐教授解釋,因為發炎性細胞激素主要在晚上分泌,經過一整夜的醞釀,導致僵直性脊椎炎病友的晨僵與疼痛症狀特別明顯;而早上睡醒時,抑制發炎激素的腎上腺皮質素開始分泌,因此不適感也逐漸消退。

值得注意的是,僵直性脊椎炎病友初期常將關節疼痛誤認為運動傷害。蔡長祐教授觀察,僵直性脊椎炎以年輕男性為主,因為忙於學業或工作,常常不就醫,自行買止痛藥等,至今仍有不少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拖了一年以上才正確診斷,甚至拖好幾年的都有。呼籲若關節疼痛超過2週、或持續3個月以上有晨僵、背痛,應盡快到過敏風濕免疫科檢查與治療。

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周昌德教授表示,僵直性脊椎炎延誤治療或長期控制不佳,容易造成疼痛與脊椎僵硬,並導致脊椎沾黏,影響身體姿勢、睡眠與生活品質,產生虹彩炎、乾癬、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發炎性腸道疾病等共病的風險也比一般人更高。

僵直性脊椎炎雖無法根治,但健保已給付多種藥物,包括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非類固醇消炎藥、生物製劑與今年四月健保首度給付的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都有助病友達到「止痛降發炎、保持脊椎活動範圍及功能、預防併發症發生」的3大目標。周昌德教授也強調,除了藥物治療,不要抽菸,養成游泳、有氧運動等運動習慣,也有助於控制病情。

周昌德教授呼籲僵直性脊椎炎病友,無論是剛確診或正在接受治療,如有疾病控制不佳,應與醫師充分溝通,依據個人病況與生活習慣擬定治療對策。舉例來說,如果是怕痛、畏懼打針、或因工作經常需要出差,或課業忙碌不便回診,可在醫師評估下優先考慮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像是阿鴻因為目前治療的藥物耐受度不佳,期待有新的治療方式;小諺則希望減少請假、或下班趕夜間門診注射生物製劑,與醫師討論後,最近使用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不僅免於打針之苦,發炎與僵硬疼痛皆明顯改善。

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李政哲理事長表示,過去許多病友因太晚就醫、或治療成效不彰,導致病況越來越糟,甚至脊椎變形。但現今的治療選擇越來越多元,且今年健保給付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治療僵直性脊椎炎,讓患者有更多的治療選擇,呼籲病友及早就醫,與醫師討論,找出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持續治療與追蹤,有機會「早回人生不忍痛」!

這篇文章 僵直性脊椎炎健保選項多 口服標靶便利新選擇 最早出現於 ENN台灣電報。

Buy JNews
廣告

商傳媒|記者潘以泓/整理報導

年輕人關節疼痛超過兩週,可能不是單純的運動傷害!39歲的「小諺」因為打籃球「軟腳」、42歲的「阿鴻」因為體育課的折返跑出現膝蓋腫脹,先看跌打損傷、貼膏藥,但是一直沒有好轉,輾轉到風濕免疫科才確診是僵直性脊椎炎。醫師觀察,至今仍有不少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拖了一年以上才正確診斷,不僅因疼痛翻來覆去睡不好,還可能引發脊椎僵硬、沾黏而駝背、造成其他併發症,應及早治療。

39歲的專利工程師「小諺」,從小熱愛運動,高中放學相約同學打籃球,但運動後經常莫名髖關節疼痛、活動度受限,多次看中醫,關節痛就請中醫「喬一下」,一直到中醫擔心關節活動度變差、不敢幫忙推拿,十多年前他才改到風濕免疫科就醫。「阿鴻」也有類似經歷,膝蓋腫脹後,擦了一、兩個月藥酒、藥膏,後來雖然找了風濕免疫科,但是家人擔心他經常服消炎止痛藥會傷肝腎而沒有按醫囑服藥,以至於病情控制不佳,每次疼痛時往往要躺30分鐘才能入睡,直到10年前才開始正規治療,但是已出現駝背。

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執行長、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蔡長祐教授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好發於45歲以下青壯年,男女比例3:1,主要影響脊椎關節,長期發炎容易造成脊椎沾黏與融合,導致活動度變差。大部分病友具有HLA-B27基因,且有家族病史者的發病機率更高。

僵直性脊椎炎的常見症狀,包括:腰部晨間僵硬或背痛(晨僵)超過30分鐘、背痛會在活動後減緩、曾在半夜因背痛而痛醒、交替性臀部或髖關節疼痛、下肢疼痛等。其中,門診病人較常反應的是晨僵與睡到半夜痛醒。

蔡長祐教授解釋,因為發炎性細胞激素主要在晚上分泌,經過一整夜的醞釀,導致僵直性脊椎炎病友的晨僵與疼痛症狀特別明顯;而早上睡醒時,抑制發炎激素的腎上腺皮質素開始分泌,因此不適感也逐漸消退。

值得注意的是,僵直性脊椎炎病友初期常將關節疼痛誤認為運動傷害。蔡長祐教授觀察,僵直性脊椎炎以年輕男性為主,因為忙於學業或工作,常常不就醫,自行買止痛藥等,至今仍有不少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拖了一年以上才正確診斷,甚至拖好幾年的都有。呼籲若關節疼痛超過2週、或持續3個月以上有晨僵、背痛,應盡快到過敏風濕免疫科檢查與治療。

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周昌德教授表示,僵直性脊椎炎延誤治療或長期控制不佳,容易造成疼痛與脊椎僵硬,並導致脊椎沾黏,影響身體姿勢、睡眠與生活品質,產生虹彩炎、乾癬、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發炎性腸道疾病等共病的風險也比一般人更高。

僵直性脊椎炎雖無法根治,但健保已給付多種藥物,包括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非類固醇消炎藥、生物製劑與今年四月健保首度給付的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都有助病友達到「止痛降發炎、保持脊椎活動範圍及功能、預防併發症發生」的3大目標。周昌德教授也強調,除了藥物治療,不要抽菸,養成游泳、有氧運動等運動習慣,也有助於控制病情。

周昌德教授呼籲僵直性脊椎炎病友,無論是剛確診或正在接受治療,如有疾病控制不佳,應與醫師充分溝通,依據個人病況與生活習慣擬定治療對策。舉例來說,如果是怕痛、畏懼打針、或因工作經常需要出差,或課業忙碌不便回診,可在醫師評估下優先考慮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像是阿鴻因為目前治療的藥物耐受度不佳,期待有新的治療方式;小諺則希望減少請假、或下班趕夜間門診注射生物製劑,與醫師討論後,最近使用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不僅免於打針之苦,發炎與僵硬疼痛皆明顯改善。

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李政哲理事長表示,過去許多病友因太晚就醫、或治療成效不彰,導致病況越來越糟,甚至脊椎變形。但現今的治療選擇越來越多元,且今年健保給付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治療僵直性脊椎炎,讓患者有更多的治療選擇,呼籲病友及早就醫,與醫師討論,找出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持續治療與追蹤,有機會「早回人生不忍痛」!

這篇文章 僵直性脊椎炎健保選項多 口服標靶便利新選擇 最早出現於 ENN台灣電報。

推薦閱讀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精準診斷 成功完成高齡胃癌病患微創全胃切除手術

知名藝人傳猛爆性肝炎 光田醫警示:帶原B肝+過勞是高風險群

重拾膝望新選擇!微創關節鏡自體軟骨再生修復手術

商傳媒|記者潘以泓/整理報導

年輕人關節疼痛超過兩週,可能不是單純的運動傷害!39歲的「小諺」因為打籃球「軟腳」、42歲的「阿鴻」因為體育課的折返跑出現膝蓋腫脹,先看跌打損傷、貼膏藥,但是一直沒有好轉,輾轉到風濕免疫科才確診是僵直性脊椎炎。醫師觀察,至今仍有不少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拖了一年以上才正確診斷,不僅因疼痛翻來覆去睡不好,還可能引發脊椎僵硬、沾黏而駝背、造成其他併發症,應及早治療。

39歲的專利工程師「小諺」,從小熱愛運動,高中放學相約同學打籃球,但運動後經常莫名髖關節疼痛、活動度受限,多次看中醫,關節痛就請中醫「喬一下」,一直到中醫擔心關節活動度變差、不敢幫忙推拿,十多年前他才改到風濕免疫科就醫。「阿鴻」也有類似經歷,膝蓋腫脹後,擦了一、兩個月藥酒、藥膏,後來雖然找了風濕免疫科,但是家人擔心他經常服消炎止痛藥會傷肝腎而沒有按醫囑服藥,以至於病情控制不佳,每次疼痛時往往要躺30分鐘才能入睡,直到10年前才開始正規治療,但是已出現駝背。

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執行長、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蔡長祐教授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好發於45歲以下青壯年,男女比例3:1,主要影響脊椎關節,長期發炎容易造成脊椎沾黏與融合,導致活動度變差。大部分病友具有HLA-B27基因,且有家族病史者的發病機率更高。

僵直性脊椎炎的常見症狀,包括:腰部晨間僵硬或背痛(晨僵)超過30分鐘、背痛會在活動後減緩、曾在半夜因背痛而痛醒、交替性臀部或髖關節疼痛、下肢疼痛等。其中,門診病人較常反應的是晨僵與睡到半夜痛醒。

蔡長祐教授解釋,因為發炎性細胞激素主要在晚上分泌,經過一整夜的醞釀,導致僵直性脊椎炎病友的晨僵與疼痛症狀特別明顯;而早上睡醒時,抑制發炎激素的腎上腺皮質素開始分泌,因此不適感也逐漸消退。

值得注意的是,僵直性脊椎炎病友初期常將關節疼痛誤認為運動傷害。蔡長祐教授觀察,僵直性脊椎炎以年輕男性為主,因為忙於學業或工作,常常不就醫,自行買止痛藥等,至今仍有不少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拖了一年以上才正確診斷,甚至拖好幾年的都有。呼籲若關節疼痛超過2週、或持續3個月以上有晨僵、背痛,應盡快到過敏風濕免疫科檢查與治療。

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周昌德教授表示,僵直性脊椎炎延誤治療或長期控制不佳,容易造成疼痛與脊椎僵硬,並導致脊椎沾黏,影響身體姿勢、睡眠與生活品質,產生虹彩炎、乾癬、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發炎性腸道疾病等共病的風險也比一般人更高。

僵直性脊椎炎雖無法根治,但健保已給付多種藥物,包括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非類固醇消炎藥、生物製劑與今年四月健保首度給付的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都有助病友達到「止痛降發炎、保持脊椎活動範圍及功能、預防併發症發生」的3大目標。周昌德教授也強調,除了藥物治療,不要抽菸,養成游泳、有氧運動等運動習慣,也有助於控制病情。

周昌德教授呼籲僵直性脊椎炎病友,無論是剛確診或正在接受治療,如有疾病控制不佳,應與醫師充分溝通,依據個人病況與生活習慣擬定治療對策。舉例來說,如果是怕痛、畏懼打針、或因工作經常需要出差,或課業忙碌不便回診,可在醫師評估下優先考慮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像是阿鴻因為目前治療的藥物耐受度不佳,期待有新的治療方式;小諺則希望減少請假、或下班趕夜間門診注射生物製劑,與醫師討論後,最近使用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不僅免於打針之苦,發炎與僵硬疼痛皆明顯改善。

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李政哲理事長表示,過去許多病友因太晚就醫、或治療成效不彰,導致病況越來越糟,甚至脊椎變形。但現今的治療選擇越來越多元,且今年健保給付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治療僵直性脊椎炎,讓患者有更多的治療選擇,呼籲病友及早就醫,與醫師討論,找出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持續治療與追蹤,有機會「早回人生不忍痛」!

這篇文章 僵直性脊椎炎健保選項多 口服標靶便利新選擇 最早出現於 ENN台灣電報。

Buy JNews
廣告

商傳媒|記者潘以泓/整理報導

年輕人關節疼痛超過兩週,可能不是單純的運動傷害!39歲的「小諺」因為打籃球「軟腳」、42歲的「阿鴻」因為體育課的折返跑出現膝蓋腫脹,先看跌打損傷、貼膏藥,但是一直沒有好轉,輾轉到風濕免疫科才確診是僵直性脊椎炎。醫師觀察,至今仍有不少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拖了一年以上才正確診斷,不僅因疼痛翻來覆去睡不好,還可能引發脊椎僵硬、沾黏而駝背、造成其他併發症,應及早治療。

39歲的專利工程師「小諺」,從小熱愛運動,高中放學相約同學打籃球,但運動後經常莫名髖關節疼痛、活動度受限,多次看中醫,關節痛就請中醫「喬一下」,一直到中醫擔心關節活動度變差、不敢幫忙推拿,十多年前他才改到風濕免疫科就醫。「阿鴻」也有類似經歷,膝蓋腫脹後,擦了一、兩個月藥酒、藥膏,後來雖然找了風濕免疫科,但是家人擔心他經常服消炎止痛藥會傷肝腎而沒有按醫囑服藥,以至於病情控制不佳,每次疼痛時往往要躺30分鐘才能入睡,直到10年前才開始正規治療,但是已出現駝背。

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執行長、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蔡長祐教授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好發於45歲以下青壯年,男女比例3:1,主要影響脊椎關節,長期發炎容易造成脊椎沾黏與融合,導致活動度變差。大部分病友具有HLA-B27基因,且有家族病史者的發病機率更高。

僵直性脊椎炎的常見症狀,包括:腰部晨間僵硬或背痛(晨僵)超過30分鐘、背痛會在活動後減緩、曾在半夜因背痛而痛醒、交替性臀部或髖關節疼痛、下肢疼痛等。其中,門診病人較常反應的是晨僵與睡到半夜痛醒。

蔡長祐教授解釋,因為發炎性細胞激素主要在晚上分泌,經過一整夜的醞釀,導致僵直性脊椎炎病友的晨僵與疼痛症狀特別明顯;而早上睡醒時,抑制發炎激素的腎上腺皮質素開始分泌,因此不適感也逐漸消退。

值得注意的是,僵直性脊椎炎病友初期常將關節疼痛誤認為運動傷害。蔡長祐教授觀察,僵直性脊椎炎以年輕男性為主,因為忙於學業或工作,常常不就醫,自行買止痛藥等,至今仍有不少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拖了一年以上才正確診斷,甚至拖好幾年的都有。呼籲若關節疼痛超過2週、或持續3個月以上有晨僵、背痛,應盡快到過敏風濕免疫科檢查與治療。

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周昌德教授表示,僵直性脊椎炎延誤治療或長期控制不佳,容易造成疼痛與脊椎僵硬,並導致脊椎沾黏,影響身體姿勢、睡眠與生活品質,產生虹彩炎、乾癬、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發炎性腸道疾病等共病的風險也比一般人更高。

僵直性脊椎炎雖無法根治,但健保已給付多種藥物,包括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非類固醇消炎藥、生物製劑與今年四月健保首度給付的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都有助病友達到「止痛降發炎、保持脊椎活動範圍及功能、預防併發症發生」的3大目標。周昌德教授也強調,除了藥物治療,不要抽菸,養成游泳、有氧運動等運動習慣,也有助於控制病情。

周昌德教授呼籲僵直性脊椎炎病友,無論是剛確診或正在接受治療,如有疾病控制不佳,應與醫師充分溝通,依據個人病況與生活習慣擬定治療對策。舉例來說,如果是怕痛、畏懼打針、或因工作經常需要出差,或課業忙碌不便回診,可在醫師評估下優先考慮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像是阿鴻因為目前治療的藥物耐受度不佳,期待有新的治療方式;小諺則希望減少請假、或下班趕夜間門診注射生物製劑,與醫師討論後,最近使用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不僅免於打針之苦,發炎與僵硬疼痛皆明顯改善。

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李政哲理事長表示,過去許多病友因太晚就醫、或治療成效不彰,導致病況越來越糟,甚至脊椎變形。但現今的治療選擇越來越多元,且今年健保給付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治療僵直性脊椎炎,讓患者有更多的治療選擇,呼籲病友及早就醫,與醫師討論,找出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持續治療與追蹤,有機會「早回人生不忍痛」!

這篇文章 僵直性脊椎炎健保選項多 口服標靶便利新選擇 最早出現於 ENN台灣電報。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精準診斷 成功完成高齡胃癌病患微創全胃切除手術
健康與運動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精準診斷 成功完成高齡胃癌病患微創全胃切除手術

2025-08-01
知名藝人傳猛爆性肝炎 光田醫警示:帶原B肝+過勞是高風險群
健康與運動

知名藝人傳猛爆性肝炎 光田醫警示:帶原B肝+過勞是高風險群

2025-07-31
重拾膝望新選擇!微創關節鏡自體軟骨再生修復手術
健康與運動

重拾膝望新選擇!微創關節鏡自體軟骨再生修復手術

2025-07-14
重拾膝望新選擇!微創關節鏡自體軟骨再生修復手術
健康與運動

重拾膝望新選擇!微創關節鏡自體軟骨再生修復手術

2025-07-14
健康與運動

突發坐骨神經痛 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助康復

2025-07-14
健康與運動

台灣自閉症人口突破2萬人 專家建議:規律運動有助改善症狀

2025-07-14
下一篇文章
112年度產銷履歷達人名單出爐

112年度產銷履歷達人名單出爐

「2023鹹酥雞暨國際炸物嘉年華」週末熱鬧登場  開車來想都別想

「2023鹹酥雞暨國際炸物嘉年華」週末熱鬧登場  開車來想都別想

最新新聞

臺灣鐵路 屏東縣幾個小站
地方時事

臺灣鐵路 屏東縣幾個小站

2025-08-08

閱讀更多
用心服務,傳遞溫暖,從服務中找到自己 高雄執行分署父親節舉辦法務部南區志工特殊訓練

用心服務,傳遞溫暖,從服務中找到自己 高雄執行分署父親節舉辦法務部南區志工特殊訓練

2025-08-08
屏縣無腳本生物病原災害演習 新型A型流感防治應變能力再升級

屏縣無腳本生物病原災害演習 新型A型流感防治應變能力再升級

2025-08-08
屏東縣原住民族紀念日音樂會 邀五所部落國小孩童「唱自己的歌」

屏東縣原住民族紀念日音樂會 邀五所部落國小孩童「唱自己的歌」

2025-08-08
科德施基因擴展精準腫瘤學產品線,引入Cxbladder基因組尿液檢測技術

科德施基因擴展精準腫瘤學產品線,引入Cxbladder基因組尿液檢測技術

2025-08-08

熱門推薦

僵直性脊椎炎健保選項多 口服標靶便利新選擇

2023-08-25

《啵me之我的青春住了鬼》邵雨薇「打」破新極限! 武戲+歌仔戲 每天都像才藝比賽

2025-02-26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2023-12-28
台日合資BL劇《秘密關係》首集就開親 王君豪終結母胎單身「第一次」全獻給成晞

台日合資BL劇《秘密關係》首集就開親 王君豪終結母胎單身「第一次」全獻給成晞

2025-07-15
讀者投書/高齡長輩就醫竟成悲劇?家屬控訴國X醫院疑誤診敗血症並濫用藥物

讀者投書/高齡長輩就醫竟成悲劇?家屬控訴國X醫院疑誤診敗血症並濫用藥物

2025-06-19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臺灣鐵路 屏東縣幾個小站
  • 用心服務,傳遞溫暖,從服務中找到自己 高雄執行分署父親節舉辦法務部南區志工特殊訓練
  • 屏縣無腳本生物病原災害演習 新型A型流感防治應變能力再升級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