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國際時事

新華絲路:我國首個「交改直」輸電工程竣工投運

2024-05-06
閱讀時間:閱讀 1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北京2024年5月6日  /美通社/ — 4月28日,我國首個「交改直」輸電工程——揚州至鎮江±2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揚鎮直流工程」)正式竣工投運。作為我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重點工程,該工程首次把在運交流輸電線路改造為直流輸電線路,為世界輸電工程領域解決用電需求大、電網飽和度高、新建空間有限等電網發展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

揚鎮直流工程起於揚州市高郵市,止於鎮江市大港新區,線路全長約110千米,於2022年12月開建。為了充分利用稀缺跨江輸電走廊資源,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在不改變長江跨越輸電鐵塔主體結構的情況下,對一條現有跨越長江220千伏輸電通道進行改造升級,顯著提升長江兩岸電網互聯互通能力,滿足了清潔能源在長三角地區的優化配置需求。

在江蘇,電網負荷和電源總體呈逆向分佈。風電、光伏等電源集中於長江以北地區,而用電需求卻集中於長江南岸。蘇北富集電力送至蘇南消納,主要依靠目前省內的6條過江輸電通道。隨著北電南送需求和長江沿岸生態保護要求的進一步提升,新增跨江輸電通道更為困難。提升現有跨江輸電通道的輸送能力,成了破解清潔能源「跨江」難題的全新路徑。

「相較於交流輸電,同樣電壓等級的直流輸電輸送功率更大、電損更小。我們將原來的2回交流線路改造為3回直流線路,其輸電容量由原來的約50萬千瓦增加至120萬千瓦。」國網江蘇電力建設部計劃管理處處長陳松濤介紹,除了提高輸送容量,「交改直」還具有穩定可靠、經濟高效等諸多優勢。就拿揚鎮直流長江跨越段來說,與新建線路相比較,改造工程的工期縮短了5至6個月,總投資減少近6000萬元。

工程建設過程中,國網江蘇電力大規模運用智能施工機器人實現高效、綠色施工,相較傳統人工方式提升了2倍的工作效率。根據工程施工副總工程師徐懷宇介紹,該項目自主研發了對稱單極直流控保、±200千伏換流變等9項創新成果,形成大跨越換線等一批「交改直」輸電工程施工方案,為後期建設打下基礎。

「目前我們正在籌備工程二期和三期項目,計劃今年啟動建設,三期工程全部完成後,揚鎮直流的輸送能力可達到約360萬千瓦,相當於春秋季南京市近一半的用電負荷,可以進一步滿足電力輸送需求。」工程項目經理柏彬介紹。

揚鎮直流是電網工程建設挖潛增效的創新典範,對同類區域電網建設具有可複製推廣的借鑒意義。「比如一些用電需求大但人口密集的地區,新建電網的空間非常有限。交改直技術很適合在輸電通道資源相對緊張的情況下,區域電網之間的長距離輸送,可以有效緩解新建線路成本高等壓力。」陳松濤說。

原文鏈接:https://en.imsilkroad.com/p/339979.html

Buy JNews
廣告

北京2024年5月6日  /美通社/ — 4月28日,我國首個「交改直」輸電工程——揚州至鎮江±2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揚鎮直流工程」)正式竣工投運。作為我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重點工程,該工程首次把在運交流輸電線路改造為直流輸電線路,為世界輸電工程領域解決用電需求大、電網飽和度高、新建空間有限等電網發展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

揚鎮直流工程起於揚州市高郵市,止於鎮江市大港新區,線路全長約110千米,於2022年12月開建。為了充分利用稀缺跨江輸電走廊資源,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在不改變長江跨越輸電鐵塔主體結構的情況下,對一條現有跨越長江220千伏輸電通道進行改造升級,顯著提升長江兩岸電網互聯互通能力,滿足了清潔能源在長三角地區的優化配置需求。

在江蘇,電網負荷和電源總體呈逆向分佈。風電、光伏等電源集中於長江以北地區,而用電需求卻集中於長江南岸。蘇北富集電力送至蘇南消納,主要依靠目前省內的6條過江輸電通道。隨著北電南送需求和長江沿岸生態保護要求的進一步提升,新增跨江輸電通道更為困難。提升現有跨江輸電通道的輸送能力,成了破解清潔能源「跨江」難題的全新路徑。

「相較於交流輸電,同樣電壓等級的直流輸電輸送功率更大、電損更小。我們將原來的2回交流線路改造為3回直流線路,其輸電容量由原來的約50萬千瓦增加至120萬千瓦。」國網江蘇電力建設部計劃管理處處長陳松濤介紹,除了提高輸送容量,「交改直」還具有穩定可靠、經濟高效等諸多優勢。就拿揚鎮直流長江跨越段來說,與新建線路相比較,改造工程的工期縮短了5至6個月,總投資減少近6000萬元。

工程建設過程中,國網江蘇電力大規模運用智能施工機器人實現高效、綠色施工,相較傳統人工方式提升了2倍的工作效率。根據工程施工副總工程師徐懷宇介紹,該項目自主研發了對稱單極直流控保、±200千伏換流變等9項創新成果,形成大跨越換線等一批「交改直」輸電工程施工方案,為後期建設打下基礎。

「目前我們正在籌備工程二期和三期項目,計劃今年啟動建設,三期工程全部完成後,揚鎮直流的輸送能力可達到約360萬千瓦,相當於春秋季南京市近一半的用電負荷,可以進一步滿足電力輸送需求。」工程項目經理柏彬介紹。

揚鎮直流是電網工程建設挖潛增效的創新典範,對同類區域電網建設具有可複製推廣的借鑒意義。「比如一些用電需求大但人口密集的地區,新建電網的空間非常有限。交改直技術很適合在輸電通道資源相對緊張的情況下,區域電網之間的長距離輸送,可以有效緩解新建線路成本高等壓力。」陳松濤說。

原文鏈接:https://en.imsilkroad.com/p/339979.html

推薦閱讀

2025 年世界牛皮癬日:IFPA 呼籲停止牛皮癬的骨牌效應

2025 年世界牛皮癬日:IFPA 呼籲停止牛皮癬的骨牌效應

全球首款不含金屬或礦物的電動車橫空出世—-結果根本無法運作

北京2024年5月6日  /美通社/ — 4月28日,我國首個「交改直」輸電工程——揚州至鎮江±2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揚鎮直流工程」)正式竣工投運。作為我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重點工程,該工程首次把在運交流輸電線路改造為直流輸電線路,為世界輸電工程領域解決用電需求大、電網飽和度高、新建空間有限等電網發展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

揚鎮直流工程起於揚州市高郵市,止於鎮江市大港新區,線路全長約110千米,於2022年12月開建。為了充分利用稀缺跨江輸電走廊資源,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在不改變長江跨越輸電鐵塔主體結構的情況下,對一條現有跨越長江220千伏輸電通道進行改造升級,顯著提升長江兩岸電網互聯互通能力,滿足了清潔能源在長三角地區的優化配置需求。

在江蘇,電網負荷和電源總體呈逆向分佈。風電、光伏等電源集中於長江以北地區,而用電需求卻集中於長江南岸。蘇北富集電力送至蘇南消納,主要依靠目前省內的6條過江輸電通道。隨著北電南送需求和長江沿岸生態保護要求的進一步提升,新增跨江輸電通道更為困難。提升現有跨江輸電通道的輸送能力,成了破解清潔能源「跨江」難題的全新路徑。

「相較於交流輸電,同樣電壓等級的直流輸電輸送功率更大、電損更小。我們將原來的2回交流線路改造為3回直流線路,其輸電容量由原來的約50萬千瓦增加至120萬千瓦。」國網江蘇電力建設部計劃管理處處長陳松濤介紹,除了提高輸送容量,「交改直」還具有穩定可靠、經濟高效等諸多優勢。就拿揚鎮直流長江跨越段來說,與新建線路相比較,改造工程的工期縮短了5至6個月,總投資減少近6000萬元。

工程建設過程中,國網江蘇電力大規模運用智能施工機器人實現高效、綠色施工,相較傳統人工方式提升了2倍的工作效率。根據工程施工副總工程師徐懷宇介紹,該項目自主研發了對稱單極直流控保、±200千伏換流變等9項創新成果,形成大跨越換線等一批「交改直」輸電工程施工方案,為後期建設打下基礎。

「目前我們正在籌備工程二期和三期項目,計劃今年啟動建設,三期工程全部完成後,揚鎮直流的輸送能力可達到約360萬千瓦,相當於春秋季南京市近一半的用電負荷,可以進一步滿足電力輸送需求。」工程項目經理柏彬介紹。

揚鎮直流是電網工程建設挖潛增效的創新典範,對同類區域電網建設具有可複製推廣的借鑒意義。「比如一些用電需求大但人口密集的地區,新建電網的空間非常有限。交改直技術很適合在輸電通道資源相對緊張的情況下,區域電網之間的長距離輸送,可以有效緩解新建線路成本高等壓力。」陳松濤說。

原文鏈接:https://en.imsilkroad.com/p/339979.html

Buy JNews
廣告

北京2024年5月6日  /美通社/ — 4月28日,我國首個「交改直」輸電工程——揚州至鎮江±2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揚鎮直流工程」)正式竣工投運。作為我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重點工程,該工程首次把在運交流輸電線路改造為直流輸電線路,為世界輸電工程領域解決用電需求大、電網飽和度高、新建空間有限等電網發展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

揚鎮直流工程起於揚州市高郵市,止於鎮江市大港新區,線路全長約110千米,於2022年12月開建。為了充分利用稀缺跨江輸電走廊資源,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在不改變長江跨越輸電鐵塔主體結構的情況下,對一條現有跨越長江220千伏輸電通道進行改造升級,顯著提升長江兩岸電網互聯互通能力,滿足了清潔能源在長三角地區的優化配置需求。

在江蘇,電網負荷和電源總體呈逆向分佈。風電、光伏等電源集中於長江以北地區,而用電需求卻集中於長江南岸。蘇北富集電力送至蘇南消納,主要依靠目前省內的6條過江輸電通道。隨著北電南送需求和長江沿岸生態保護要求的進一步提升,新增跨江輸電通道更為困難。提升現有跨江輸電通道的輸送能力,成了破解清潔能源「跨江」難題的全新路徑。

「相較於交流輸電,同樣電壓等級的直流輸電輸送功率更大、電損更小。我們將原來的2回交流線路改造為3回直流線路,其輸電容量由原來的約50萬千瓦增加至120萬千瓦。」國網江蘇電力建設部計劃管理處處長陳松濤介紹,除了提高輸送容量,「交改直」還具有穩定可靠、經濟高效等諸多優勢。就拿揚鎮直流長江跨越段來說,與新建線路相比較,改造工程的工期縮短了5至6個月,總投資減少近6000萬元。

工程建設過程中,國網江蘇電力大規模運用智能施工機器人實現高效、綠色施工,相較傳統人工方式提升了2倍的工作效率。根據工程施工副總工程師徐懷宇介紹,該項目自主研發了對稱單極直流控保、±200千伏換流變等9項創新成果,形成大跨越換線等一批「交改直」輸電工程施工方案,為後期建設打下基礎。

「目前我們正在籌備工程二期和三期項目,計劃今年啟動建設,三期工程全部完成後,揚鎮直流的輸送能力可達到約360萬千瓦,相當於春秋季南京市近一半的用電負荷,可以進一步滿足電力輸送需求。」工程項目經理柏彬介紹。

揚鎮直流是電網工程建設挖潛增效的創新典範,對同類區域電網建設具有可複製推廣的借鑒意義。「比如一些用電需求大但人口密集的地區,新建電網的空間非常有限。交改直技術很適合在輸電通道資源相對緊張的情況下,區域電網之間的長距離輸送,可以有效緩解新建線路成本高等壓力。」陳松濤說。

原文鏈接:https://en.imsilkroad.com/p/339979.html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2025 年世界牛皮癬日:IFPA 呼籲停止牛皮癬的骨牌效應
國際時事

2025 年世界牛皮癬日:IFPA 呼籲停止牛皮癬的骨牌效應

2025-10-27
2025 年世界牛皮癬日:IFPA 呼籲停止牛皮癬的骨牌效應
國際時事

2025 年世界牛皮癬日:IFPA 呼籲停止牛皮癬的骨牌效應

2025-10-27
全球首款不含金屬或礦物的電動車橫空出世—-結果根本無法運作
國際時事

全球首款不含金屬或礦物的電動車橫空出世—-結果根本無法運作

2025-10-27
AI與可持續發展驅動零售變革 重塑香港及大灣區消費習慣
國際時事

AI與可持續發展驅動零售變革 重塑香港及大灣區消費習慣

2025-10-27
HOW2WORK與SAKA SAKA全球首發 (中國大陸地區除外) HOW2WORK CTC -《The Monsters Series 3》收藏卡牌 作者: 龍家昇
國際時事

HOW2WORK與SAKA SAKA全球首發 (中國大陸地區除外) HOW2WORK CTC -《The Monsters Series 3》收藏卡牌 作者: 龍家昇

2025-10-27
DFSK慶祝全球擴張20週年,首款海外新能源戰略車型E5 PLUS正式下線
國際時事

DFSK慶祝全球擴張20週年,首款海外新能源戰略車型E5 PLUS正式下線

2025-10-27
下一篇文章
漾新聞|用美好歌聲募款世界賽旅費行銷台灣 寶來國中「向前行」感動您音樂會啟航世界

漾新聞|用美好歌聲募款世界賽旅費行銷台灣 寶來國中「向前行」感動您音樂會啟航世界

2024年中國文藝獎頒獎典禮隆重展開 高市的唯一得獎者張淑德榮獲藝文工作獎

2024年中國文藝獎頒獎典禮隆重展開 高市的唯一得獎者張淑德榮獲藝文工作獎

最新新聞

2025 年世界牛皮癬日:IFPA 呼籲停止牛皮癬的骨牌效應
國際時事

2025 年世界牛皮癬日:IFPA 呼籲停止牛皮癬的骨牌效應

2025-10-27

閱讀更多
2025 年世界牛皮癬日:IFPA 呼籲停止牛皮癬的骨牌效應

2025 年世界牛皮癬日:IFPA 呼籲停止牛皮癬的骨牌效應

2025-10-27
黃韻玲之子沈裕紘組「浪漫里」唱出世代浪漫 

黃韻玲之子沈裕紘組「浪漫里」唱出世代浪漫 

2025-10-27
黃韻玲之子沈裕紘組「浪漫里」唱出世代浪漫 

黃韻玲之子沈裕紘組「浪漫里」唱出世代浪漫 

2025-10-27
陳華師妹仙氣爆棚 annbae裴安化身守護靈唱出療癒力量

陳華師妹仙氣爆棚 annbae裴安化身守護靈唱出療癒力量

2025-10-27

熱門推薦

新華絲路:我國首個「交改直」輸電工程竣工投運

新華絲路:我國首個「交改直」輸電工程竣工投運

2024-05-06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2025-10-15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2025-09-22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2025-10-03
漾新聞|《夢幻威尼斯》藝術家鄧明墩油畫展現印象極致!

漾新聞|《夢幻威尼斯》藝術家鄧明墩油畫展現印象極致!

2025-03-19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2025 年世界牛皮癬日:IFPA 呼籲停止牛皮癬的骨牌效應
  • 2025 年世界牛皮癬日:IFPA 呼籲停止牛皮癬的骨牌效應
  • 黃韻玲之子沈裕紘組「浪漫里」唱出世代浪漫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