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AI人工智慧在醫療輔助上的應用已是當今研究顯學之一,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陳彥銘教授團隊投入AI演算法應用,開發出「結合諧振反應肌音與人工智慧方法於肌肉質量測量評估智能系統」,以聲波傳導的原理來檢測人體肌肉質量,檢知結果高達9成精準度,優於傳統就醫時醫生以觸診方式進行判斷。該項設備拿下多項全國大獎,預防醫療漸成風氣,未來可望成為民眾居家自我檢視肌肉質量的利器,提早應對肌肉流失可能引起的相關後遺症,並與醫療單位搭配,助醫生一臂之力。
長年投入發展演算法的資管系教授陳彥銘表示,近年AI技術發展已使AI應用更加可靠且普及,「諧振反應肌音圖」是陳彥銘多年發展AI演算法後的其中一個具體應用,正在申請專利中。陳彥銘說,這套演算法用在檢測肌肉質量的成果非常顯著,比對醫療級肌肉監測儀Myoton的檢測結果有高達9成的精準度,在預防勝於治療的醫療趨勢下,一般民眾能以更經濟的價格取得高精準度的肌肉量測數據,與血壓、血糖自我監測的概念相仿,居家即可自我掌握身體情形。
「結合諧振反應肌音與人工智慧方法於肌肉質量測量評估智能系統」的發明,陸續在國內各項大賽中拿下輝煌成績,包括第21屆育秀盃數位應用類金獎;中華企業資源規劃學會2024 E化系統創意應用競賽第一名;中山醫學大學全國大專院校創新、創意及創業競賽佳作、2023 全國AI專題創意競賽跨領域應用組第一名;2023年全國大專院校精準健康產業創新創業競賽進階模範;2023年全國大專院校產學創新實作競賽人工智慧及其應用組第二名等,成績斐然。
陳彥銘指出,他所發展的AI演算法可以用在「計算各種波」的反射與回饋,進一步做出AI的判斷,包括聲波的檢測應用在肌肉質量、預先掌握心臟健康情形、洗腎患者血管廔管堵塞觀察;光波(光譜)的檢測應用在感知心跳(血紅素);電磁波用來感知行動姿態;紅外線波用來判斷熱損失以及監測人體循環系統,熱損失的演算精準度甚可取代高昂的熱像儀設備。這套屬於生成式AI的演算法,除了多項醫療上的應用外,陳彥銘多年協助中國石油偵測馬達故障、熱能洩漏及漏油狀況,並且將檢知設備安裝在機器狗上,自動巡檢整個開放式廠區,透過即時回傳數據資料,讓檢修人員能盡早排除問題並修護,以降低工安意外發生機機率。
圖/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資管系教授陳彥銘(前排左三)帶領研究室團隊投入發展AI演算法,其中一件應用「結合諧振反應肌音與人工智慧方法於肌肉質量測量評估智能系統」與高雄醫學大學夥伴合力拿下第21屆育秀盃數位應用類金獎。此件發明這二年也在多個國內競賽中拿下金獎或第一名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