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國際時事

Illumina 特聘科學家台南演講,暢談 AI 精準醫學新突破

2024-06-25
閱讀時間:閱讀 2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台北2024年6月25日 /美通社/ — 繼今年 6 月份於台北舉辦的COMPUTEX 2024引起AI浪潮後,全球基因定序儀器龍頭企業
Illumina 的副總裁及特聘科學家樊鎧豪博士到台南發表專題演講,暢談如何借助 AI 探索人類基因變異,從而加速新藥開發。

以 AI 辨識人類致病變異,提升藥物發現及臨床試驗成功機率

除了準確分辨人類基因體的變異,樊博士表示 PrimateAl-3D 演算法也有助於突破標靶藥物開發的關鍵瓶頸,從而大幅提高藥物開發和臨床試驗的成功率。以 LDLR 和 CDSK9 這兩個基因為例,它們所編碼的蛋白是與高膽固醇血症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的生物標記物,透過利用此 AI 演算法推估變異的致病性評分(PrimateAI-3D score),研究人員發現人體內低密度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即民眾俗稱的「壞膽固醇」)的水平與 LDLR 和 PCSK9 的變異相關。例如當前者的變異得出的 PrimateAI-3D 分數較高,個體血液中的 LDL 膽固醇水平會比低分者為高。至於後者,演算法結果顯示帶有罕見且 PrimateAI-3D 分數較高的變異的個體,其 LDL 膽固醇水平會相對較低。

這些發現將有助科學家更有效找出藥物標靶,繼而開發模仿自然遺傳變異的藥物。事實上,借助 AI 搭配遺傳學分析,團隊已經找出造成 LDL 異常累積的路徑,讓藥廠能夠針對當中的關鍵變異及生物標記物研發標靶療法,估計相關藥物(例如 PCSK9、ANGPTL3/4 或 NPC1L1 的抑制劑)的市場規模達數十億美元計。此外,團隊另一個於 2023 年在《科學》中發表的研究顯示,同樣針對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中逾 45 萬個個體,PrimateAI-3D 在發現新的藥物標靶方面的表現顯著優於美國某藥廠於 2021 年進行的研究。展望未來,團隊將會與不同的大藥廠以及國家級基因定序計畫合作,期望將演算法的應用範圍從高膽固醇這類比較普遍的健康問題拓展至罕見多發性硬化症、帕金森氏症等相較罕見的疾病。

另一方面,樊博士在演講中也提到「多基因風險評分(Polygenic Risk Score,PRS)」帶來的挑戰。簡單而言,PRS 就是根據個體中多個基因的變異狀況,以統計學方法計算出一個人罹患某種疾病的風險。在罕見變異多基因風險評分(PRS)方面,顯示罕見變異 PRS 能夠有效識別疾病風險最高的個體,特別是膽固醇異常和 2 型糖尿病風險。在跨族群通用性方面,罕見變異 PRS 在非歐洲族群中的表現良好,呈現出比常見變異 PRS 更高的相關性。

AI 基因組學技術長足進步,加速精準醫學時代來臨

隨著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和基因組學技術長足進步,樊博士及其團隊還進一步開發以深度神經網路為基礎的 SpliceAI,可利用 RNA 定序(RNA-seq),針對個別組織或疾病,預測相關的選擇性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模式、以及會擾亂基因剪接的非編碼變異(Non-coding variants),並識別病人細胞中異常的剪接問題。現時 SpliceAI 的準確度可達 95%,遠超過現有功能類似的 AI 演算法。以自閉症為例,硏究團隊在 28 名未確診的自閉症患者中,預測了 75% 患者中基因體發生異常剪接的位點。

另一方面,團隊也持續開發新的應用,包括一款名為 perturb-seq 的基因編輯技術。其原理是將每顆細胞視為一個實驗,研究人員將不同基因變異插入單個細胞,讓每顆細胞都帶有一個變異,接下來再以單細胞 RNA 定序分析這些變異如何影響細胞功能,並運用機器學習演算法評估每個變異的致病性。目前團隊已借助此技術成功破解涉及 TP53、CDKN2A 和 SOD1 基因合共逾 5,000 個變異,當中前兩者是常見的腫瘤抑制基因。樊博士認為,這項技術未來可加速罕見疾病的診斷。最後他也表示,隨著精準醫學時代來臨,如何推動群體基因體定序,最終還是有賴人工智慧的技術協助。而 Illumina 亦致力在相關領域提供領先業界的服務和解決方案,協助各大藥廠加速藥物開發。

樊鎧豪博士講解如何以深度神經網絡技術預測基因剪接模式。
樊鎧豪博士講解如何以深度神經網絡技術預測基因剪接模式。

參考資料:

  1. https://www.linkedin.com/in/kyle-kai-how-farh-md-phd-8002bba7/
  2. https://sapac.illumina.com/science/genomics-research/articles/primateai-3d.html
  3. https://www.primad.basespace.illumina.com
  4. https://www.ncbi.nlm.nih.gov/clinvar/
  5.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n8197
  6. https://www.chop.edu/conditions-diseases/cacna1a-related-disorders
  7. https://www.genome.gov/Health/Genomics-and-Medicine/Polygenic-risk-scores
  8.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o1131
  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103-z

Buy JNews
廣告

台北2024年6月25日 /美通社/ — 繼今年 6 月份於台北舉辦的COMPUTEX 2024引起AI浪潮後,全球基因定序儀器龍頭企業
Illumina 的副總裁及特聘科學家樊鎧豪博士到台南發表專題演講,暢談如何借助 AI 探索人類基因變異,從而加速新藥開發。

以 AI 辨識人類致病變異,提升藥物發現及臨床試驗成功機率

除了準確分辨人類基因體的變異,樊博士表示 PrimateAl-3D 演算法也有助於突破標靶藥物開發的關鍵瓶頸,從而大幅提高藥物開發和臨床試驗的成功率。以 LDLR 和 CDSK9 這兩個基因為例,它們所編碼的蛋白是與高膽固醇血症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的生物標記物,透過利用此 AI 演算法推估變異的致病性評分(PrimateAI-3D score),研究人員發現人體內低密度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即民眾俗稱的「壞膽固醇」)的水平與 LDLR 和 PCSK9 的變異相關。例如當前者的變異得出的 PrimateAI-3D 分數較高,個體血液中的 LDL 膽固醇水平會比低分者為高。至於後者,演算法結果顯示帶有罕見且 PrimateAI-3D 分數較高的變異的個體,其 LDL 膽固醇水平會相對較低。

這些發現將有助科學家更有效找出藥物標靶,繼而開發模仿自然遺傳變異的藥物。事實上,借助 AI 搭配遺傳學分析,團隊已經找出造成 LDL 異常累積的路徑,讓藥廠能夠針對當中的關鍵變異及生物標記物研發標靶療法,估計相關藥物(例如 PCSK9、ANGPTL3/4 或 NPC1L1 的抑制劑)的市場規模達數十億美元計。此外,團隊另一個於 2023 年在《科學》中發表的研究顯示,同樣針對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中逾 45 萬個個體,PrimateAI-3D 在發現新的藥物標靶方面的表現顯著優於美國某藥廠於 2021 年進行的研究。展望未來,團隊將會與不同的大藥廠以及國家級基因定序計畫合作,期望將演算法的應用範圍從高膽固醇這類比較普遍的健康問題拓展至罕見多發性硬化症、帕金森氏症等相較罕見的疾病。

另一方面,樊博士在演講中也提到「多基因風險評分(Polygenic Risk Score,PRS)」帶來的挑戰。簡單而言,PRS 就是根據個體中多個基因的變異狀況,以統計學方法計算出一個人罹患某種疾病的風險。在罕見變異多基因風險評分(PRS)方面,顯示罕見變異 PRS 能夠有效識別疾病風險最高的個體,特別是膽固醇異常和 2 型糖尿病風險。在跨族群通用性方面,罕見變異 PRS 在非歐洲族群中的表現良好,呈現出比常見變異 PRS 更高的相關性。

AI 基因組學技術長足進步,加速精準醫學時代來臨

隨著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和基因組學技術長足進步,樊博士及其團隊還進一步開發以深度神經網路為基礎的 SpliceAI,可利用 RNA 定序(RNA-seq),針對個別組織或疾病,預測相關的選擇性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模式、以及會擾亂基因剪接的非編碼變異(Non-coding variants),並識別病人細胞中異常的剪接問題。現時 SpliceAI 的準確度可達 95%,遠超過現有功能類似的 AI 演算法。以自閉症為例,硏究團隊在 28 名未確診的自閉症患者中,預測了 75% 患者中基因體發生異常剪接的位點。

另一方面,團隊也持續開發新的應用,包括一款名為 perturb-seq 的基因編輯技術。其原理是將每顆細胞視為一個實驗,研究人員將不同基因變異插入單個細胞,讓每顆細胞都帶有一個變異,接下來再以單細胞 RNA 定序分析這些變異如何影響細胞功能,並運用機器學習演算法評估每個變異的致病性。目前團隊已借助此技術成功破解涉及 TP53、CDKN2A 和 SOD1 基因合共逾 5,000 個變異,當中前兩者是常見的腫瘤抑制基因。樊博士認為,這項技術未來可加速罕見疾病的診斷。最後他也表示,隨著精準醫學時代來臨,如何推動群體基因體定序,最終還是有賴人工智慧的技術協助。而 Illumina 亦致力在相關領域提供領先業界的服務和解決方案,協助各大藥廠加速藥物開發。

樊鎧豪博士講解如何以深度神經網絡技術預測基因剪接模式。
樊鎧豪博士講解如何以深度神經網絡技術預測基因剪接模式。

參考資料:

  1. https://www.linkedin.com/in/kyle-kai-how-farh-md-phd-8002bba7/
  2. https://sapac.illumina.com/science/genomics-research/articles/primateai-3d.html
  3. https://www.primad.basespace.illumina.com
  4. https://www.ncbi.nlm.nih.gov/clinvar/
  5.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n8197
  6. https://www.chop.edu/conditions-diseases/cacna1a-related-disorders
  7. https://www.genome.gov/Health/Genomics-and-Medicine/Polygenic-risk-scores
  8.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o1131
  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103-z

推薦閱讀

Arasan 宣布推出業界首款 MIPI SWI3S 管理器 IP 與週邊控制器 IP

華為亮相APAN60並舉辦2025智慧教育論壇:加速智慧教育發展

美日台專家齊聚宜蘊論壇 逾兩百名醫界人士探討新科技提升試管成功率

台北2024年6月25日 /美通社/ — 繼今年 6 月份於台北舉辦的COMPUTEX 2024引起AI浪潮後,全球基因定序儀器龍頭企業
Illumina 的副總裁及特聘科學家樊鎧豪博士到台南發表專題演講,暢談如何借助 AI 探索人類基因變異,從而加速新藥開發。

以 AI 辨識人類致病變異,提升藥物發現及臨床試驗成功機率

除了準確分辨人類基因體的變異,樊博士表示 PrimateAl-3D 演算法也有助於突破標靶藥物開發的關鍵瓶頸,從而大幅提高藥物開發和臨床試驗的成功率。以 LDLR 和 CDSK9 這兩個基因為例,它們所編碼的蛋白是與高膽固醇血症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的生物標記物,透過利用此 AI 演算法推估變異的致病性評分(PrimateAI-3D score),研究人員發現人體內低密度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即民眾俗稱的「壞膽固醇」)的水平與 LDLR 和 PCSK9 的變異相關。例如當前者的變異得出的 PrimateAI-3D 分數較高,個體血液中的 LDL 膽固醇水平會比低分者為高。至於後者,演算法結果顯示帶有罕見且 PrimateAI-3D 分數較高的變異的個體,其 LDL 膽固醇水平會相對較低。

這些發現將有助科學家更有效找出藥物標靶,繼而開發模仿自然遺傳變異的藥物。事實上,借助 AI 搭配遺傳學分析,團隊已經找出造成 LDL 異常累積的路徑,讓藥廠能夠針對當中的關鍵變異及生物標記物研發標靶療法,估計相關藥物(例如 PCSK9、ANGPTL3/4 或 NPC1L1 的抑制劑)的市場規模達數十億美元計。此外,團隊另一個於 2023 年在《科學》中發表的研究顯示,同樣針對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中逾 45 萬個個體,PrimateAI-3D 在發現新的藥物標靶方面的表現顯著優於美國某藥廠於 2021 年進行的研究。展望未來,團隊將會與不同的大藥廠以及國家級基因定序計畫合作,期望將演算法的應用範圍從高膽固醇這類比較普遍的健康問題拓展至罕見多發性硬化症、帕金森氏症等相較罕見的疾病。

另一方面,樊博士在演講中也提到「多基因風險評分(Polygenic Risk Score,PRS)」帶來的挑戰。簡單而言,PRS 就是根據個體中多個基因的變異狀況,以統計學方法計算出一個人罹患某種疾病的風險。在罕見變異多基因風險評分(PRS)方面,顯示罕見變異 PRS 能夠有效識別疾病風險最高的個體,特別是膽固醇異常和 2 型糖尿病風險。在跨族群通用性方面,罕見變異 PRS 在非歐洲族群中的表現良好,呈現出比常見變異 PRS 更高的相關性。

AI 基因組學技術長足進步,加速精準醫學時代來臨

隨著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和基因組學技術長足進步,樊博士及其團隊還進一步開發以深度神經網路為基礎的 SpliceAI,可利用 RNA 定序(RNA-seq),針對個別組織或疾病,預測相關的選擇性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模式、以及會擾亂基因剪接的非編碼變異(Non-coding variants),並識別病人細胞中異常的剪接問題。現時 SpliceAI 的準確度可達 95%,遠超過現有功能類似的 AI 演算法。以自閉症為例,硏究團隊在 28 名未確診的自閉症患者中,預測了 75% 患者中基因體發生異常剪接的位點。

另一方面,團隊也持續開發新的應用,包括一款名為 perturb-seq 的基因編輯技術。其原理是將每顆細胞視為一個實驗,研究人員將不同基因變異插入單個細胞,讓每顆細胞都帶有一個變異,接下來再以單細胞 RNA 定序分析這些變異如何影響細胞功能,並運用機器學習演算法評估每個變異的致病性。目前團隊已借助此技術成功破解涉及 TP53、CDKN2A 和 SOD1 基因合共逾 5,000 個變異,當中前兩者是常見的腫瘤抑制基因。樊博士認為,這項技術未來可加速罕見疾病的診斷。最後他也表示,隨著精準醫學時代來臨,如何推動群體基因體定序,最終還是有賴人工智慧的技術協助。而 Illumina 亦致力在相關領域提供領先業界的服務和解決方案,協助各大藥廠加速藥物開發。

樊鎧豪博士講解如何以深度神經網絡技術預測基因剪接模式。
樊鎧豪博士講解如何以深度神經網絡技術預測基因剪接模式。

參考資料:

  1. https://www.linkedin.com/in/kyle-kai-how-farh-md-phd-8002bba7/
  2. https://sapac.illumina.com/science/genomics-research/articles/primateai-3d.html
  3. https://www.primad.basespace.illumina.com
  4. https://www.ncbi.nlm.nih.gov/clinvar/
  5.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n8197
  6. https://www.chop.edu/conditions-diseases/cacna1a-related-disorders
  7. https://www.genome.gov/Health/Genomics-and-Medicine/Polygenic-risk-scores
  8.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o1131
  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103-z

Buy JNews
廣告

台北2024年6月25日 /美通社/ — 繼今年 6 月份於台北舉辦的COMPUTEX 2024引起AI浪潮後,全球基因定序儀器龍頭企業
Illumina 的副總裁及特聘科學家樊鎧豪博士到台南發表專題演講,暢談如何借助 AI 探索人類基因變異,從而加速新藥開發。

以 AI 辨識人類致病變異,提升藥物發現及臨床試驗成功機率

除了準確分辨人類基因體的變異,樊博士表示 PrimateAl-3D 演算法也有助於突破標靶藥物開發的關鍵瓶頸,從而大幅提高藥物開發和臨床試驗的成功率。以 LDLR 和 CDSK9 這兩個基因為例,它們所編碼的蛋白是與高膽固醇血症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的生物標記物,透過利用此 AI 演算法推估變異的致病性評分(PrimateAI-3D score),研究人員發現人體內低密度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即民眾俗稱的「壞膽固醇」)的水平與 LDLR 和 PCSK9 的變異相關。例如當前者的變異得出的 PrimateAI-3D 分數較高,個體血液中的 LDL 膽固醇水平會比低分者為高。至於後者,演算法結果顯示帶有罕見且 PrimateAI-3D 分數較高的變異的個體,其 LDL 膽固醇水平會相對較低。

這些發現將有助科學家更有效找出藥物標靶,繼而開發模仿自然遺傳變異的藥物。事實上,借助 AI 搭配遺傳學分析,團隊已經找出造成 LDL 異常累積的路徑,讓藥廠能夠針對當中的關鍵變異及生物標記物研發標靶療法,估計相關藥物(例如 PCSK9、ANGPTL3/4 或 NPC1L1 的抑制劑)的市場規模達數十億美元計。此外,團隊另一個於 2023 年在《科學》中發表的研究顯示,同樣針對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中逾 45 萬個個體,PrimateAI-3D 在發現新的藥物標靶方面的表現顯著優於美國某藥廠於 2021 年進行的研究。展望未來,團隊將會與不同的大藥廠以及國家級基因定序計畫合作,期望將演算法的應用範圍從高膽固醇這類比較普遍的健康問題拓展至罕見多發性硬化症、帕金森氏症等相較罕見的疾病。

另一方面,樊博士在演講中也提到「多基因風險評分(Polygenic Risk Score,PRS)」帶來的挑戰。簡單而言,PRS 就是根據個體中多個基因的變異狀況,以統計學方法計算出一個人罹患某種疾病的風險。在罕見變異多基因風險評分(PRS)方面,顯示罕見變異 PRS 能夠有效識別疾病風險最高的個體,特別是膽固醇異常和 2 型糖尿病風險。在跨族群通用性方面,罕見變異 PRS 在非歐洲族群中的表現良好,呈現出比常見變異 PRS 更高的相關性。

AI 基因組學技術長足進步,加速精準醫學時代來臨

隨著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和基因組學技術長足進步,樊博士及其團隊還進一步開發以深度神經網路為基礎的 SpliceAI,可利用 RNA 定序(RNA-seq),針對個別組織或疾病,預測相關的選擇性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模式、以及會擾亂基因剪接的非編碼變異(Non-coding variants),並識別病人細胞中異常的剪接問題。現時 SpliceAI 的準確度可達 95%,遠超過現有功能類似的 AI 演算法。以自閉症為例,硏究團隊在 28 名未確診的自閉症患者中,預測了 75% 患者中基因體發生異常剪接的位點。

另一方面,團隊也持續開發新的應用,包括一款名為 perturb-seq 的基因編輯技術。其原理是將每顆細胞視為一個實驗,研究人員將不同基因變異插入單個細胞,讓每顆細胞都帶有一個變異,接下來再以單細胞 RNA 定序分析這些變異如何影響細胞功能,並運用機器學習演算法評估每個變異的致病性。目前團隊已借助此技術成功破解涉及 TP53、CDKN2A 和 SOD1 基因合共逾 5,000 個變異,當中前兩者是常見的腫瘤抑制基因。樊博士認為,這項技術未來可加速罕見疾病的診斷。最後他也表示,隨著精準醫學時代來臨,如何推動群體基因體定序,最終還是有賴人工智慧的技術協助。而 Illumina 亦致力在相關領域提供領先業界的服務和解決方案,協助各大藥廠加速藥物開發。

樊鎧豪博士講解如何以深度神經網絡技術預測基因剪接模式。
樊鎧豪博士講解如何以深度神經網絡技術預測基因剪接模式。

參考資料:

  1. https://www.linkedin.com/in/kyle-kai-how-farh-md-phd-8002bba7/
  2. https://sapac.illumina.com/science/genomics-research/articles/primateai-3d.html
  3. https://www.primad.basespace.illumina.com
  4. https://www.ncbi.nlm.nih.gov/clinvar/
  5.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n8197
  6. https://www.chop.edu/conditions-diseases/cacna1a-related-disorders
  7. https://www.genome.gov/Health/Genomics-and-Medicine/Polygenic-risk-scores
  8.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o1131
  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103-z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國際時事

Arasan 宣布推出業界首款 MIPI SWI3S 管理器 IP 與週邊控制器 IP

2025-08-06
華為亮相APAN60並舉辦2025智慧教育論壇:加速智慧教育發展
國際時事

華為亮相APAN60並舉辦2025智慧教育論壇:加速智慧教育發展

2025-08-06
美日台專家齊聚宜蘊論壇 逾兩百名醫界人士探討新科技提升試管成功率
國際時事

美日台專家齊聚宜蘊論壇 逾兩百名醫界人士探討新科技提升試管成功率

2025-08-06
VT交易競技場大賽熱度攀升
國際時事

VT交易競技場大賽熱度攀升

2025-08-05
卡西歐攜手The Sandbox打造G-SHOCK元宇宙體驗
國際時事

卡西歐攜手The Sandbox打造G-SHOCK元宇宙體驗

2025-08-05
日本國際智慧能源週【9月秋季展】將於9月17日在日本開幕,與全球的領袖連接,探索智慧能源的解決方案
國際時事

日本國際智慧能源週【9月秋季展】將於9月17日在日本開幕,與全球的領袖連接,探索智慧能源的解決方案

2025-08-05
下一篇文章
AXA 安盛推出全新「愛唯守危疾保障」系列

AXA 安盛推出全新「愛唯守危疾保障」系列

DAMAC 旗下的 EDGNEX 數據中心宣佈於曼谷投資 20MW 規模的資料中心

DAMAC 旗下的 EDGNEX 數據中心宣佈於曼谷投資 20MW 規模的資料中心

最新新聞

地方時事

漾新聞|掛彩虹旗補經費!高雄旅宿裝置藝術首開全國先例

2025-08-06

閱讀更多

漾新聞|手術變奪命!網紅醫減重案再爆命案遭控收現金動刀

2025-08-06
現代汽車迷你電動車登場!E3W瞄準印度、E4W具備全球潛力

現代汽車迷你電動車登場!E3W瞄準印度、E4W具備全球潛力

2025-08-06
登錄金額破2億!全民熱情力挺 嘉義市首屆【嘉義市購物節-短影音競賽】

登錄金額破2億!全民熱情力挺 嘉義市首屆【嘉義市購物節-短影音競賽】

2025-08-06
《愛飛舞 樂悠揚》音樂會溫暖登場 音符化愛、旋律傳情

《愛飛舞 樂悠揚》音樂會溫暖登場 音符化愛、旋律傳情

2025-08-06

熱門推薦

Illumina 特聘科學家台南演講,暢談 AI 精準醫學新突破

Illumina 特聘科學家台南演講,暢談 AI 精準醫學新突破

2024-06-25

《啵me之我的青春住了鬼》邵雨薇「打」破新極限! 武戲+歌仔戲 每天都像才藝比賽

2025-02-26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2023-12-28
台日合資BL劇《秘密關係》首集就開親 王君豪終結母胎單身「第一次」全獻給成晞

台日合資BL劇《秘密關係》首集就開親 王君豪終結母胎單身「第一次」全獻給成晞

2025-07-15
讀者投書/高齡長輩就醫竟成悲劇?家屬控訴國X醫院疑誤診敗血症並濫用藥物

讀者投書/高齡長輩就醫竟成悲劇?家屬控訴國X醫院疑誤診敗血症並濫用藥物

2025-06-19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漾新聞|掛彩虹旗補經費!高雄旅宿裝置藝術首開全國先例
  • 漾新聞|手術變奪命!網紅醫減重案再爆命案遭控收現金動刀
  • 現代汽車迷你電動車登場!E3W瞄準印度、E4W具備全球潛力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