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地方時事

2024臺灣文學獎創作獎贈獎 展現豐沛創作能量

2024-08-04
閱讀時間:閱讀 2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2024臺灣文學獎創作獎贈獎 展現豐沛創作能量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唯一國家級文學獎項「臺灣文學獎」創作獎贈獎典禮8月3日在國立臺灣文學館舉行,並同步提供臺灣手語翻譯。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國立臺灣文學館長陳瑩芳、評審委員代表林孟寰、汪俊彥、胡長松、利玉芳、孫大川、浦忠成、董恕明等各界貴賓出席,共同見證創作者們戴上文學桂冠的重要時刻。開場邀請客家音樂人謝宇威帶來為典禮量身打造的精彩演出,以客家傳統歌謠旋律,唱唸創作獎得主與得獎作品。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表示,臺灣文學獎創作獎的存在,讓各界關注到「用母語創作」這件事情,也透過作品保留每個國家語言所蘊含的文化底蘊,無論是新秀或是資深的文學人,都是臺灣文學重要的根基。李靜慧也特別分享前往捷克參與「作家閱讀月」的經驗,看見臺灣文學作家朗讀各自的母語,與臺下滿座的觀眾交流互動,深受感動。未來文化部與臺文館會持續努力,發展社會的閱讀能量。

國立臺灣文學館長陳瑩芳表示,今年是臺灣文學獎創作獎的第20年,即使有許多求新、求變的嘗試,但做為創作沃土、培育創作人才的核心,是始終未曾改變的。創作獎鼓勵單篇創作,金典獎則是獎勵已出版的文學圖書,期待單篇作品走向出版產業、不斷流傳,正是創作獎與金典獎並存的重要意義,從歷屆得獎作品中也看見良好的成果。

▲台語文學創作獎由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贈獎(左2),與新詩得主林秀蓉(左1)、散文得主林肯輝(右2)、小說得主魏崇益母親邱美雲(右1)一起合影。(圖/文化部提供)

劇本創作獎由黃婉婷〈安特衛普〉拔得頭籌。黃婉婷說,最要感謝的是陳建成老師,多虧有老師的鼓勵跟建議,讓她在修習創作專題課程結束後,還可以繼續完成這個劇本。而且原本參獎是為了逃避畢業作,但創作過程更理解自身反成為其救贖。

台語新詩首獎由林秀蓉〈紅頭嶼的記事簿〉奪得。林秀蓉說,「對臺灣這片土地的愛,就是我創作的先天力草。向望我的詩句親像海面鮮沢水螺聲,軁入去眾人的心肝。」散文首獎由林肯輝〈富嘉美〉獲獎,他形容母親、父親分別是家業「富嘉美燙髮廳」的「看板」與「柱仔」,也特別邀請雙親上臺共享榮耀,全場為之動容。小說首獎〈跋〉作者魏崇益於國外無法到場,由母親邱美雲代為領獎、致詞表示,「我還有很多故事沒說完,我會繼續用臺灣台語創作。」

客語新詩首獎由邱湘雲〈灰鶴倒影〉獲得,邱湘雲談及創作的起心動念,從北方千里迢迢來到臺灣、在池塘覓食的灰鶴,正如客家祖先安身立命的不容易,與客家農夫無論晴雨對田園的守護。散文首獎由何志明〈遽遽〉奪魁,他以這篇與生命故事緊密扣連的文章紀念父親,也透過自己的創作鼓勵課堂上的學生開口說客語。小說首獎由吳餘鎬的〈孝子〉掄元,他笑說母親今年已經103歲,此作是探討少子化、高齡化的社會現象,以及老人照顧老老人的艱辛。

▲客語文學創作獎由臺文館長陳瑩芳贈獎(左2),與新詩得主邱湘雲(左1)、散文得主何志明(右2)、小說得主吳餘鎬(右1)一起合影。(圖/文化部提供)

原住民華語文學新詩首獎由林丞〈誰在字典裡翻到Pazangal〉獲得,林丞說,「無論你是生活在部落或都市裡的原住民,不管有沒有族服、族名,只要有心,不限方法都可以繼續為我們的文化努力下去。」散文首獎由麗度兒.瓦歷斯〈一直看得見〉獲得,麗度兒談及,近年才開始思考為何yaki(祖母)反覆說著她聽過千萬遍的故事?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也因此創作出這部作品。小說首獎由潘鎮宇〈太陽的眼淚〉摘冠,他特別感謝父母、妻子、孩子的鼓勵與支持,讓他有更多時間與空間進行創作。

臺文館表示,期待有更多創作者響應臺灣文學獎的號召,投入母語書寫、劇本創作的行列,共同以實際行動拓展母語文學的版圖,滋養臺灣文學這片園地,接下來也會更努力擴展得獎作品的能見度。

Buy JNews
廣告
2024臺灣文學獎創作獎贈獎 展現豐沛創作能量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唯一國家級文學獎項「臺灣文學獎」創作獎贈獎典禮8月3日在國立臺灣文學館舉行,並同步提供臺灣手語翻譯。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國立臺灣文學館長陳瑩芳、評審委員代表林孟寰、汪俊彥、胡長松、利玉芳、孫大川、浦忠成、董恕明等各界貴賓出席,共同見證創作者們戴上文學桂冠的重要時刻。開場邀請客家音樂人謝宇威帶來為典禮量身打造的精彩演出,以客家傳統歌謠旋律,唱唸創作獎得主與得獎作品。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表示,臺灣文學獎創作獎的存在,讓各界關注到「用母語創作」這件事情,也透過作品保留每個國家語言所蘊含的文化底蘊,無論是新秀或是資深的文學人,都是臺灣文學重要的根基。李靜慧也特別分享前往捷克參與「作家閱讀月」的經驗,看見臺灣文學作家朗讀各自的母語,與臺下滿座的觀眾交流互動,深受感動。未來文化部與臺文館會持續努力,發展社會的閱讀能量。

國立臺灣文學館長陳瑩芳表示,今年是臺灣文學獎創作獎的第20年,即使有許多求新、求變的嘗試,但做為創作沃土、培育創作人才的核心,是始終未曾改變的。創作獎鼓勵單篇創作,金典獎則是獎勵已出版的文學圖書,期待單篇作品走向出版產業、不斷流傳,正是創作獎與金典獎並存的重要意義,從歷屆得獎作品中也看見良好的成果。

▲台語文學創作獎由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贈獎(左2),與新詩得主林秀蓉(左1)、散文得主林肯輝(右2)、小說得主魏崇益母親邱美雲(右1)一起合影。(圖/文化部提供)

劇本創作獎由黃婉婷〈安特衛普〉拔得頭籌。黃婉婷說,最要感謝的是陳建成老師,多虧有老師的鼓勵跟建議,讓她在修習創作專題課程結束後,還可以繼續完成這個劇本。而且原本參獎是為了逃避畢業作,但創作過程更理解自身反成為其救贖。

台語新詩首獎由林秀蓉〈紅頭嶼的記事簿〉奪得。林秀蓉說,「對臺灣這片土地的愛,就是我創作的先天力草。向望我的詩句親像海面鮮沢水螺聲,軁入去眾人的心肝。」散文首獎由林肯輝〈富嘉美〉獲獎,他形容母親、父親分別是家業「富嘉美燙髮廳」的「看板」與「柱仔」,也特別邀請雙親上臺共享榮耀,全場為之動容。小說首獎〈跋〉作者魏崇益於國外無法到場,由母親邱美雲代為領獎、致詞表示,「我還有很多故事沒說完,我會繼續用臺灣台語創作。」

客語新詩首獎由邱湘雲〈灰鶴倒影〉獲得,邱湘雲談及創作的起心動念,從北方千里迢迢來到臺灣、在池塘覓食的灰鶴,正如客家祖先安身立命的不容易,與客家農夫無論晴雨對田園的守護。散文首獎由何志明〈遽遽〉奪魁,他以這篇與生命故事緊密扣連的文章紀念父親,也透過自己的創作鼓勵課堂上的學生開口說客語。小說首獎由吳餘鎬的〈孝子〉掄元,他笑說母親今年已經103歲,此作是探討少子化、高齡化的社會現象,以及老人照顧老老人的艱辛。

▲客語文學創作獎由臺文館長陳瑩芳贈獎(左2),與新詩得主邱湘雲(左1)、散文得主何志明(右2)、小說得主吳餘鎬(右1)一起合影。(圖/文化部提供)

原住民華語文學新詩首獎由林丞〈誰在字典裡翻到Pazangal〉獲得,林丞說,「無論你是生活在部落或都市裡的原住民,不管有沒有族服、族名,只要有心,不限方法都可以繼續為我們的文化努力下去。」散文首獎由麗度兒.瓦歷斯〈一直看得見〉獲得,麗度兒談及,近年才開始思考為何yaki(祖母)反覆說著她聽過千萬遍的故事?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也因此創作出這部作品。小說首獎由潘鎮宇〈太陽的眼淚〉摘冠,他特別感謝父母、妻子、孩子的鼓勵與支持,讓他有更多時間與空間進行創作。

臺文館表示,期待有更多創作者響應臺灣文學獎的號召,投入母語書寫、劇本創作的行列,共同以實際行動拓展母語文學的版圖,滋養臺灣文學這片園地,接下來也會更努力擴展得獎作品的能見度。

推薦閱讀

學童變「老」大挑戰  青銀互動更添同理心 

蘇花海運備援今日圓滿完成任務 累計32航次載運811部車輛、乘客6,772人!

地震來了怎麼辦? 嘉市消防局推「鷹熊聯盟齊防災」手冊

2024臺灣文學獎創作獎贈獎 展現豐沛創作能量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唯一國家級文學獎項「臺灣文學獎」創作獎贈獎典禮8月3日在國立臺灣文學館舉行,並同步提供臺灣手語翻譯。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國立臺灣文學館長陳瑩芳、評審委員代表林孟寰、汪俊彥、胡長松、利玉芳、孫大川、浦忠成、董恕明等各界貴賓出席,共同見證創作者們戴上文學桂冠的重要時刻。開場邀請客家音樂人謝宇威帶來為典禮量身打造的精彩演出,以客家傳統歌謠旋律,唱唸創作獎得主與得獎作品。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表示,臺灣文學獎創作獎的存在,讓各界關注到「用母語創作」這件事情,也透過作品保留每個國家語言所蘊含的文化底蘊,無論是新秀或是資深的文學人,都是臺灣文學重要的根基。李靜慧也特別分享前往捷克參與「作家閱讀月」的經驗,看見臺灣文學作家朗讀各自的母語,與臺下滿座的觀眾交流互動,深受感動。未來文化部與臺文館會持續努力,發展社會的閱讀能量。

國立臺灣文學館長陳瑩芳表示,今年是臺灣文學獎創作獎的第20年,即使有許多求新、求變的嘗試,但做為創作沃土、培育創作人才的核心,是始終未曾改變的。創作獎鼓勵單篇創作,金典獎則是獎勵已出版的文學圖書,期待單篇作品走向出版產業、不斷流傳,正是創作獎與金典獎並存的重要意義,從歷屆得獎作品中也看見良好的成果。

▲台語文學創作獎由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贈獎(左2),與新詩得主林秀蓉(左1)、散文得主林肯輝(右2)、小說得主魏崇益母親邱美雲(右1)一起合影。(圖/文化部提供)

劇本創作獎由黃婉婷〈安特衛普〉拔得頭籌。黃婉婷說,最要感謝的是陳建成老師,多虧有老師的鼓勵跟建議,讓她在修習創作專題課程結束後,還可以繼續完成這個劇本。而且原本參獎是為了逃避畢業作,但創作過程更理解自身反成為其救贖。

台語新詩首獎由林秀蓉〈紅頭嶼的記事簿〉奪得。林秀蓉說,「對臺灣這片土地的愛,就是我創作的先天力草。向望我的詩句親像海面鮮沢水螺聲,軁入去眾人的心肝。」散文首獎由林肯輝〈富嘉美〉獲獎,他形容母親、父親分別是家業「富嘉美燙髮廳」的「看板」與「柱仔」,也特別邀請雙親上臺共享榮耀,全場為之動容。小說首獎〈跋〉作者魏崇益於國外無法到場,由母親邱美雲代為領獎、致詞表示,「我還有很多故事沒說完,我會繼續用臺灣台語創作。」

客語新詩首獎由邱湘雲〈灰鶴倒影〉獲得,邱湘雲談及創作的起心動念,從北方千里迢迢來到臺灣、在池塘覓食的灰鶴,正如客家祖先安身立命的不容易,與客家農夫無論晴雨對田園的守護。散文首獎由何志明〈遽遽〉奪魁,他以這篇與生命故事緊密扣連的文章紀念父親,也透過自己的創作鼓勵課堂上的學生開口說客語。小說首獎由吳餘鎬的〈孝子〉掄元,他笑說母親今年已經103歲,此作是探討少子化、高齡化的社會現象,以及老人照顧老老人的艱辛。

▲客語文學創作獎由臺文館長陳瑩芳贈獎(左2),與新詩得主邱湘雲(左1)、散文得主何志明(右2)、小說得主吳餘鎬(右1)一起合影。(圖/文化部提供)

原住民華語文學新詩首獎由林丞〈誰在字典裡翻到Pazangal〉獲得,林丞說,「無論你是生活在部落或都市裡的原住民,不管有沒有族服、族名,只要有心,不限方法都可以繼續為我們的文化努力下去。」散文首獎由麗度兒.瓦歷斯〈一直看得見〉獲得,麗度兒談及,近年才開始思考為何yaki(祖母)反覆說著她聽過千萬遍的故事?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也因此創作出這部作品。小說首獎由潘鎮宇〈太陽的眼淚〉摘冠,他特別感謝父母、妻子、孩子的鼓勵與支持,讓他有更多時間與空間進行創作。

臺文館表示,期待有更多創作者響應臺灣文學獎的號召,投入母語書寫、劇本創作的行列,共同以實際行動拓展母語文學的版圖,滋養臺灣文學這片園地,接下來也會更努力擴展得獎作品的能見度。

Buy JNews
廣告
2024臺灣文學獎創作獎贈獎 展現豐沛創作能量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唯一國家級文學獎項「臺灣文學獎」創作獎贈獎典禮8月3日在國立臺灣文學館舉行,並同步提供臺灣手語翻譯。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國立臺灣文學館長陳瑩芳、評審委員代表林孟寰、汪俊彥、胡長松、利玉芳、孫大川、浦忠成、董恕明等各界貴賓出席,共同見證創作者們戴上文學桂冠的重要時刻。開場邀請客家音樂人謝宇威帶來為典禮量身打造的精彩演出,以客家傳統歌謠旋律,唱唸創作獎得主與得獎作品。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表示,臺灣文學獎創作獎的存在,讓各界關注到「用母語創作」這件事情,也透過作品保留每個國家語言所蘊含的文化底蘊,無論是新秀或是資深的文學人,都是臺灣文學重要的根基。李靜慧也特別分享前往捷克參與「作家閱讀月」的經驗,看見臺灣文學作家朗讀各自的母語,與臺下滿座的觀眾交流互動,深受感動。未來文化部與臺文館會持續努力,發展社會的閱讀能量。

國立臺灣文學館長陳瑩芳表示,今年是臺灣文學獎創作獎的第20年,即使有許多求新、求變的嘗試,但做為創作沃土、培育創作人才的核心,是始終未曾改變的。創作獎鼓勵單篇創作,金典獎則是獎勵已出版的文學圖書,期待單篇作品走向出版產業、不斷流傳,正是創作獎與金典獎並存的重要意義,從歷屆得獎作品中也看見良好的成果。

▲台語文學創作獎由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贈獎(左2),與新詩得主林秀蓉(左1)、散文得主林肯輝(右2)、小說得主魏崇益母親邱美雲(右1)一起合影。(圖/文化部提供)

劇本創作獎由黃婉婷〈安特衛普〉拔得頭籌。黃婉婷說,最要感謝的是陳建成老師,多虧有老師的鼓勵跟建議,讓她在修習創作專題課程結束後,還可以繼續完成這個劇本。而且原本參獎是為了逃避畢業作,但創作過程更理解自身反成為其救贖。

台語新詩首獎由林秀蓉〈紅頭嶼的記事簿〉奪得。林秀蓉說,「對臺灣這片土地的愛,就是我創作的先天力草。向望我的詩句親像海面鮮沢水螺聲,軁入去眾人的心肝。」散文首獎由林肯輝〈富嘉美〉獲獎,他形容母親、父親分別是家業「富嘉美燙髮廳」的「看板」與「柱仔」,也特別邀請雙親上臺共享榮耀,全場為之動容。小說首獎〈跋〉作者魏崇益於國外無法到場,由母親邱美雲代為領獎、致詞表示,「我還有很多故事沒說完,我會繼續用臺灣台語創作。」

客語新詩首獎由邱湘雲〈灰鶴倒影〉獲得,邱湘雲談及創作的起心動念,從北方千里迢迢來到臺灣、在池塘覓食的灰鶴,正如客家祖先安身立命的不容易,與客家農夫無論晴雨對田園的守護。散文首獎由何志明〈遽遽〉奪魁,他以這篇與生命故事緊密扣連的文章紀念父親,也透過自己的創作鼓勵課堂上的學生開口說客語。小說首獎由吳餘鎬的〈孝子〉掄元,他笑說母親今年已經103歲,此作是探討少子化、高齡化的社會現象,以及老人照顧老老人的艱辛。

▲客語文學創作獎由臺文館長陳瑩芳贈獎(左2),與新詩得主邱湘雲(左1)、散文得主何志明(右2)、小說得主吳餘鎬(右1)一起合影。(圖/文化部提供)

原住民華語文學新詩首獎由林丞〈誰在字典裡翻到Pazangal〉獲得,林丞說,「無論你是生活在部落或都市裡的原住民,不管有沒有族服、族名,只要有心,不限方法都可以繼續為我們的文化努力下去。」散文首獎由麗度兒.瓦歷斯〈一直看得見〉獲得,麗度兒談及,近年才開始思考為何yaki(祖母)反覆說著她聽過千萬遍的故事?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也因此創作出這部作品。小說首獎由潘鎮宇〈太陽的眼淚〉摘冠,他特別感謝父母、妻子、孩子的鼓勵與支持,讓他有更多時間與空間進行創作。

臺文館表示,期待有更多創作者響應臺灣文學獎的號召,投入母語書寫、劇本創作的行列,共同以實際行動拓展母語文學的版圖,滋養臺灣文學這片園地,接下來也會更努力擴展得獎作品的能見度。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學童變「老」大挑戰  青銀互動更添同理心 
地方時事

學童變「老」大挑戰  青銀互動更添同理心 

2024-08-04
蘇花海運備援今日圓滿完成任務 累計32航次載運811部車輛、乘客6,772人!
地方時事

蘇花海運備援今日圓滿完成任務 累計32航次載運811部車輛、乘客6,772人!

2024-08-04
地震來了怎麼辦? 嘉市消防局推「鷹熊聯盟齊防災」手冊
地方時事

地震來了怎麼辦? 嘉市消防局推「鷹熊聯盟齊防災」手冊

2024-08-04
田徑新血林昱堂前進巴黎奧運 陳光復號召大家一起為澎湖囡仔加油
地方時事

田徑新血林昱堂前進巴黎奧運 陳光復號召大家一起為澎湖囡仔加油

2024-08-04
長榮航空延續「幼苗計畫」:校園深耕巡迴再啟航 激發學子體育夢
地方時事

長榮航空延續「幼苗計畫」:校園深耕巡迴再啟航 激發學子體育夢

2024-08-04
漾新聞|高流藍寶石大歌廳復活秀場綜藝 胡瓜主持阿吉仔黃西田余天經典獻唱
地方時事

漾新聞|高流藍寶石大歌廳復活秀場綜藝 胡瓜主持阿吉仔黃西田余天經典獻唱

2024-08-04
下一篇文章
學童變「老」大挑戰  青銀互動更添同理心 

學童變「老」大挑戰  青銀互動更添同理心 

最新新聞

地方時事

學童變「老」大挑戰  青銀互動更添同理心 

2024-08-04

閱讀更多
2024臺灣文學獎創作獎贈獎 展現豐沛創作能量

2024臺灣文學獎創作獎贈獎 展現豐沛創作能量

2024-08-04
蘇花海運備援今日圓滿完成任務 累計32航次載運811部車輛、乘客6,772人!

蘇花海運備援今日圓滿完成任務 累計32航次載運811部車輛、乘客6,772人!

2024-08-04
地震來了怎麼辦? 嘉市消防局推「鷹熊聯盟齊防災」手冊

地震來了怎麼辦? 嘉市消防局推「鷹熊聯盟齊防災」手冊

2024-08-04
田徑新血林昱堂前進巴黎奧運 陳光復號召大家一起為澎湖囡仔加油

田徑新血林昱堂前進巴黎奧運 陳光復號召大家一起為澎湖囡仔加油

2024-08-04

熱門推薦

三商餐飲2024巴黎奧運食力應援 7大品牌1+1美食好康優惠券限時開搶!

三商餐飲2024巴黎奧運食力應援 7大品牌1+1美食好康優惠券限時開搶!

2024-07-31
交易詐騙層出不窮 Freetrade守護個⼈資產

交易詐騙層出不窮 Freetrade守護個⼈資產

2024-06-25
翟恩在孝親月第一天 談事業並緬懷天國的母親

翟恩在孝親月第一天 談事業並緬懷天國的母親

2023-08-16
讀者投書/職場覇凌 新廠商任意欺負照護人員

讀者投書/職場覇凌 新廠商任意欺負照護人員

2024-07-27
國軍招募的另類志工:上兵陳健璋

國軍招募的另類志工:上兵陳健璋

2024-07-08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學童變「老」大挑戰  青銀互動更添同理心 
  • 2024臺灣文學獎創作獎贈獎 展現豐沛創作能量
  • 蘇花海運備援今日圓滿完成任務 累計32航次載運811部車輛、乘客6,772人!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