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國際時事

嶺南大學表揚研究及知識轉移成就卓越的傑出學者

2024-09-20
閱讀時間:閱讀 1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香港2024年9月20日 /美通社/ — 嶺南大學(嶺大)於今日(9月20日)舉行「卓越研究及知識轉移頒獎典禮2024」,表揚46位教研學者在學術研究和知識轉移方面的傑出表現,為提升大眾的生活質素及對社會作出的貢獻。

主禮嘉賓於「卓越研究及知識轉移頒獎典禮2024」主持開幕儀式。

大學今年在研究資助局(研資局)競逐研究資助計劃中,獲得39個資助項目,總額達到破紀錄的2,440萬港元,較去年的2,080萬港元增加了百分之17,是歷年來最高資助金額。此外,嶺大在研資局博士後獎學金計劃中亦取得卓越表現,今年九位被提名的優秀申請人當中,有七位成功競逐獎學金,成功率高達百分之78。

典禮頒發的獎項分別為「卓越研究成果獎」、「青年研究成果獎」,以及「研究和知識轉移項目基金獎」。其中,跨學科學院的科學教研組囊括七個獎項,包括兩個獲最高資助金額的嶺大科研項目:助理教授Inga Elizabeth Conti-Jerpe教授的《校準混合營養譜:量化三種具有不同營養策略的珊瑚中的養分輸入和循環》,以及助理教授劉彥芹教授的《香港瘰螈河豚毒素的來源》。此外,研究生院助理教授黃耿華教授的研究《當數字化遇上金融化:中國地方政府在平台就業者社會政策改革中的不同策略》更獲研資局評審小組5分的滿分評分(表一)。

頒獎典禮邀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助理秘書長(研究)簡淑芬女士出席,並與嶺大諮議會主席及嶺南教育機構代表黃志光博士、嶺大校長及韋基球數據科學講座教授秦泗釗教授、嶺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及唐天燊機器學習講座教授姚新教授一同主禮儀式。

秦泗釗校長致歡迎辭時祝賀所有得獎學者,並表示嶺大在數碼時代中不斷創新,過去一年取得多項重要成果,包括成立嶺南高等研究院和數據科學學院,以及透過「嶺大60全球學者招募」計劃聘用了15位全球知名學者,已達成目標四分之一。截至目前,大學已有百分之14的學者位列美國史丹福大學「全球首2%的頂尖科學家」之列。此外,新學年全體一年級學生已開始學習生成式人工智能作為必修科目,增強人工智能素養及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應對人工智能影響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秦校長表示:「我們強調創新能力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建設數碼時代具影響力的文理綜合研究型大學的新目標。大學不僅要提供廣泛的知識教育,還要加強科研能力,使學生能夠在學術探索中發展創新思維。此外,大學強調文理融合的重要性,提供一個結合人文和科學知識的全面教育。這種教育模式不僅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還為他們將來在多變的職業環境中適應和創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成就更多未來領袖。」

嶺大諮議會主席及嶺南教育機構代表黃志光博士致開幕辭時表示,嶺大將會鞏固現有優勢,並確保其研究及知識轉移項目對社會產生深遠而有意義的影響。他表示:「我們現正大力培育人才,促進對社會有裨益的突破性研究。大學推動的文理融合教育激發學者以創新創意解難,並透過跨學科知識,利用科技為人類帶來改變。嶺大未來將繼續發揮人文、商學和社會科學的優勢,同時正開拓數據科學、人工智能、碳中和,以及環境可持續發展等新領域,使學者能不斷探索造福未來社會的解決方案。」

嶺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及唐天燊機器學習講座教授姚新教授致閉幕辭時分享大學與不同戰略夥伴合作的新進展。他表示:「嶺大在人工智能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等領域取得令人鼓舞的進展,這些新研究領域打開我們與大學以外夥伴合作的大門,包括與山東的重點企業建立多份戰略協議,並與東北大學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了主要合作夥伴關係。此外,嶺大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賦予的港澳地區依托單位的地位,為學者提供了豐富機會,我們更迎來首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獲獎者。」

姚教授補充,大學將繼續致力促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並持續發表具影響力的學術和研究計劃,以實現這些全球目標。

查看完整得獎名單:https://www.ln.edu.hk/orkt/orkt-and-committees/research-and-kt-excellence-awards/research-kt-excellence-awards2024。

表一、

學者

研究項目

研資局資助金額

科學教研組助理教授Inga Elizabeth Conti-Jerpe教授

《校準混合營養譜:量化三種具有不同營養策略的珊瑚中的養分輸入和循環》

HK$1,279,540(傑出青年學者計劃)

科學教研組助理教授劉彥芹教授

《香港瘰螈河豚毒素的來源》

HK$1,254,975(優配研究金)

研究生院助理教授黃耿華教授

《當數字化遇上金融化:中國地方政府在平台就業者社會政策改革中的不同策略》

HK$881,800(優配研究金)

 

 

Buy JNews
廣告

香港2024年9月20日 /美通社/ — 嶺南大學(嶺大)於今日(9月20日)舉行「卓越研究及知識轉移頒獎典禮2024」,表揚46位教研學者在學術研究和知識轉移方面的傑出表現,為提升大眾的生活質素及對社會作出的貢獻。

主禮嘉賓於「卓越研究及知識轉移頒獎典禮2024」主持開幕儀式。

大學今年在研究資助局(研資局)競逐研究資助計劃中,獲得39個資助項目,總額達到破紀錄的2,440萬港元,較去年的2,080萬港元增加了百分之17,是歷年來最高資助金額。此外,嶺大在研資局博士後獎學金計劃中亦取得卓越表現,今年九位被提名的優秀申請人當中,有七位成功競逐獎學金,成功率高達百分之78。

典禮頒發的獎項分別為「卓越研究成果獎」、「青年研究成果獎」,以及「研究和知識轉移項目基金獎」。其中,跨學科學院的科學教研組囊括七個獎項,包括兩個獲最高資助金額的嶺大科研項目:助理教授Inga Elizabeth Conti-Jerpe教授的《校準混合營養譜:量化三種具有不同營養策略的珊瑚中的養分輸入和循環》,以及助理教授劉彥芹教授的《香港瘰螈河豚毒素的來源》。此外,研究生院助理教授黃耿華教授的研究《當數字化遇上金融化:中國地方政府在平台就業者社會政策改革中的不同策略》更獲研資局評審小組5分的滿分評分(表一)。

頒獎典禮邀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助理秘書長(研究)簡淑芬女士出席,並與嶺大諮議會主席及嶺南教育機構代表黃志光博士、嶺大校長及韋基球數據科學講座教授秦泗釗教授、嶺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及唐天燊機器學習講座教授姚新教授一同主禮儀式。

秦泗釗校長致歡迎辭時祝賀所有得獎學者,並表示嶺大在數碼時代中不斷創新,過去一年取得多項重要成果,包括成立嶺南高等研究院和數據科學學院,以及透過「嶺大60全球學者招募」計劃聘用了15位全球知名學者,已達成目標四分之一。截至目前,大學已有百分之14的學者位列美國史丹福大學「全球首2%的頂尖科學家」之列。此外,新學年全體一年級學生已開始學習生成式人工智能作為必修科目,增強人工智能素養及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應對人工智能影響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秦校長表示:「我們強調創新能力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建設數碼時代具影響力的文理綜合研究型大學的新目標。大學不僅要提供廣泛的知識教育,還要加強科研能力,使學生能夠在學術探索中發展創新思維。此外,大學強調文理融合的重要性,提供一個結合人文和科學知識的全面教育。這種教育模式不僅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還為他們將來在多變的職業環境中適應和創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成就更多未來領袖。」

嶺大諮議會主席及嶺南教育機構代表黃志光博士致開幕辭時表示,嶺大將會鞏固現有優勢,並確保其研究及知識轉移項目對社會產生深遠而有意義的影響。他表示:「我們現正大力培育人才,促進對社會有裨益的突破性研究。大學推動的文理融合教育激發學者以創新創意解難,並透過跨學科知識,利用科技為人類帶來改變。嶺大未來將繼續發揮人文、商學和社會科學的優勢,同時正開拓數據科學、人工智能、碳中和,以及環境可持續發展等新領域,使學者能不斷探索造福未來社會的解決方案。」

嶺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及唐天燊機器學習講座教授姚新教授致閉幕辭時分享大學與不同戰略夥伴合作的新進展。他表示:「嶺大在人工智能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等領域取得令人鼓舞的進展,這些新研究領域打開我們與大學以外夥伴合作的大門,包括與山東的重點企業建立多份戰略協議,並與東北大學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了主要合作夥伴關係。此外,嶺大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賦予的港澳地區依托單位的地位,為學者提供了豐富機會,我們更迎來首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獲獎者。」

姚教授補充,大學將繼續致力促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並持續發表具影響力的學術和研究計劃,以實現這些全球目標。

查看完整得獎名單:https://www.ln.edu.hk/orkt/orkt-and-committees/research-and-kt-excellence-awards/research-kt-excellence-awards2024。

表一、

學者

研究項目

研資局資助金額

科學教研組助理教授Inga Elizabeth Conti-Jerpe教授

《校準混合營養譜:量化三種具有不同營養策略的珊瑚中的養分輸入和循環》

HK$1,279,540(傑出青年學者計劃)

科學教研組助理教授劉彥芹教授

《香港瘰螈河豚毒素的來源》

HK$1,254,975(優配研究金)

研究生院助理教授黃耿華教授

《當數字化遇上金融化:中國地方政府在平台就業者社會政策改革中的不同策略》

HK$881,800(優配研究金)

 

 

推薦閱讀

Bybit推出Bybit Rising Fund,革新全球加密貨幣教育

「東盟電影節2025」揭幕共襄文化盛事 精選24部佳作展現多元文化

克服標靶藥副作用挑戰,平衡肺癌治療與生活品質

香港2024年9月20日 /美通社/ — 嶺南大學(嶺大)於今日(9月20日)舉行「卓越研究及知識轉移頒獎典禮2024」,表揚46位教研學者在學術研究和知識轉移方面的傑出表現,為提升大眾的生活質素及對社會作出的貢獻。

主禮嘉賓於「卓越研究及知識轉移頒獎典禮2024」主持開幕儀式。

大學今年在研究資助局(研資局)競逐研究資助計劃中,獲得39個資助項目,總額達到破紀錄的2,440萬港元,較去年的2,080萬港元增加了百分之17,是歷年來最高資助金額。此外,嶺大在研資局博士後獎學金計劃中亦取得卓越表現,今年九位被提名的優秀申請人當中,有七位成功競逐獎學金,成功率高達百分之78。

典禮頒發的獎項分別為「卓越研究成果獎」、「青年研究成果獎」,以及「研究和知識轉移項目基金獎」。其中,跨學科學院的科學教研組囊括七個獎項,包括兩個獲最高資助金額的嶺大科研項目:助理教授Inga Elizabeth Conti-Jerpe教授的《校準混合營養譜:量化三種具有不同營養策略的珊瑚中的養分輸入和循環》,以及助理教授劉彥芹教授的《香港瘰螈河豚毒素的來源》。此外,研究生院助理教授黃耿華教授的研究《當數字化遇上金融化:中國地方政府在平台就業者社會政策改革中的不同策略》更獲研資局評審小組5分的滿分評分(表一)。

頒獎典禮邀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助理秘書長(研究)簡淑芬女士出席,並與嶺大諮議會主席及嶺南教育機構代表黃志光博士、嶺大校長及韋基球數據科學講座教授秦泗釗教授、嶺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及唐天燊機器學習講座教授姚新教授一同主禮儀式。

秦泗釗校長致歡迎辭時祝賀所有得獎學者,並表示嶺大在數碼時代中不斷創新,過去一年取得多項重要成果,包括成立嶺南高等研究院和數據科學學院,以及透過「嶺大60全球學者招募」計劃聘用了15位全球知名學者,已達成目標四分之一。截至目前,大學已有百分之14的學者位列美國史丹福大學「全球首2%的頂尖科學家」之列。此外,新學年全體一年級學生已開始學習生成式人工智能作為必修科目,增強人工智能素養及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應對人工智能影響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秦校長表示:「我們強調創新能力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建設數碼時代具影響力的文理綜合研究型大學的新目標。大學不僅要提供廣泛的知識教育,還要加強科研能力,使學生能夠在學術探索中發展創新思維。此外,大學強調文理融合的重要性,提供一個結合人文和科學知識的全面教育。這種教育模式不僅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還為他們將來在多變的職業環境中適應和創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成就更多未來領袖。」

嶺大諮議會主席及嶺南教育機構代表黃志光博士致開幕辭時表示,嶺大將會鞏固現有優勢,並確保其研究及知識轉移項目對社會產生深遠而有意義的影響。他表示:「我們現正大力培育人才,促進對社會有裨益的突破性研究。大學推動的文理融合教育激發學者以創新創意解難,並透過跨學科知識,利用科技為人類帶來改變。嶺大未來將繼續發揮人文、商學和社會科學的優勢,同時正開拓數據科學、人工智能、碳中和,以及環境可持續發展等新領域,使學者能不斷探索造福未來社會的解決方案。」

嶺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及唐天燊機器學習講座教授姚新教授致閉幕辭時分享大學與不同戰略夥伴合作的新進展。他表示:「嶺大在人工智能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等領域取得令人鼓舞的進展,這些新研究領域打開我們與大學以外夥伴合作的大門,包括與山東的重點企業建立多份戰略協議,並與東北大學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了主要合作夥伴關係。此外,嶺大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賦予的港澳地區依托單位的地位,為學者提供了豐富機會,我們更迎來首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獲獎者。」

姚教授補充,大學將繼續致力促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並持續發表具影響力的學術和研究計劃,以實現這些全球目標。

查看完整得獎名單:https://www.ln.edu.hk/orkt/orkt-and-committees/research-and-kt-excellence-awards/research-kt-excellence-awards2024。

表一、

學者

研究項目

研資局資助金額

科學教研組助理教授Inga Elizabeth Conti-Jerpe教授

《校準混合營養譜:量化三種具有不同營養策略的珊瑚中的養分輸入和循環》

HK$1,279,540(傑出青年學者計劃)

科學教研組助理教授劉彥芹教授

《香港瘰螈河豚毒素的來源》

HK$1,254,975(優配研究金)

研究生院助理教授黃耿華教授

《當數字化遇上金融化:中國地方政府在平台就業者社會政策改革中的不同策略》

HK$881,800(優配研究金)

 

 

Buy JNews
廣告

香港2024年9月20日 /美通社/ — 嶺南大學(嶺大)於今日(9月20日)舉行「卓越研究及知識轉移頒獎典禮2024」,表揚46位教研學者在學術研究和知識轉移方面的傑出表現,為提升大眾的生活質素及對社會作出的貢獻。

主禮嘉賓於「卓越研究及知識轉移頒獎典禮2024」主持開幕儀式。

大學今年在研究資助局(研資局)競逐研究資助計劃中,獲得39個資助項目,總額達到破紀錄的2,440萬港元,較去年的2,080萬港元增加了百分之17,是歷年來最高資助金額。此外,嶺大在研資局博士後獎學金計劃中亦取得卓越表現,今年九位被提名的優秀申請人當中,有七位成功競逐獎學金,成功率高達百分之78。

典禮頒發的獎項分別為「卓越研究成果獎」、「青年研究成果獎」,以及「研究和知識轉移項目基金獎」。其中,跨學科學院的科學教研組囊括七個獎項,包括兩個獲最高資助金額的嶺大科研項目:助理教授Inga Elizabeth Conti-Jerpe教授的《校準混合營養譜:量化三種具有不同營養策略的珊瑚中的養分輸入和循環》,以及助理教授劉彥芹教授的《香港瘰螈河豚毒素的來源》。此外,研究生院助理教授黃耿華教授的研究《當數字化遇上金融化:中國地方政府在平台就業者社會政策改革中的不同策略》更獲研資局評審小組5分的滿分評分(表一)。

頒獎典禮邀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助理秘書長(研究)簡淑芬女士出席,並與嶺大諮議會主席及嶺南教育機構代表黃志光博士、嶺大校長及韋基球數據科學講座教授秦泗釗教授、嶺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及唐天燊機器學習講座教授姚新教授一同主禮儀式。

秦泗釗校長致歡迎辭時祝賀所有得獎學者,並表示嶺大在數碼時代中不斷創新,過去一年取得多項重要成果,包括成立嶺南高等研究院和數據科學學院,以及透過「嶺大60全球學者招募」計劃聘用了15位全球知名學者,已達成目標四分之一。截至目前,大學已有百分之14的學者位列美國史丹福大學「全球首2%的頂尖科學家」之列。此外,新學年全體一年級學生已開始學習生成式人工智能作為必修科目,增強人工智能素養及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應對人工智能影響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秦校長表示:「我們強調創新能力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建設數碼時代具影響力的文理綜合研究型大學的新目標。大學不僅要提供廣泛的知識教育,還要加強科研能力,使學生能夠在學術探索中發展創新思維。此外,大學強調文理融合的重要性,提供一個結合人文和科學知識的全面教育。這種教育模式不僅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還為他們將來在多變的職業環境中適應和創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成就更多未來領袖。」

嶺大諮議會主席及嶺南教育機構代表黃志光博士致開幕辭時表示,嶺大將會鞏固現有優勢,並確保其研究及知識轉移項目對社會產生深遠而有意義的影響。他表示:「我們現正大力培育人才,促進對社會有裨益的突破性研究。大學推動的文理融合教育激發學者以創新創意解難,並透過跨學科知識,利用科技為人類帶來改變。嶺大未來將繼續發揮人文、商學和社會科學的優勢,同時正開拓數據科學、人工智能、碳中和,以及環境可持續發展等新領域,使學者能不斷探索造福未來社會的解決方案。」

嶺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及唐天燊機器學習講座教授姚新教授致閉幕辭時分享大學與不同戰略夥伴合作的新進展。他表示:「嶺大在人工智能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等領域取得令人鼓舞的進展,這些新研究領域打開我們與大學以外夥伴合作的大門,包括與山東的重點企業建立多份戰略協議,並與東北大學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了主要合作夥伴關係。此外,嶺大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賦予的港澳地區依托單位的地位,為學者提供了豐富機會,我們更迎來首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獲獎者。」

姚教授補充,大學將繼續致力促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並持續發表具影響力的學術和研究計劃,以實現這些全球目標。

查看完整得獎名單:https://www.ln.edu.hk/orkt/orkt-and-committees/research-and-kt-excellence-awards/research-kt-excellence-awards2024。

表一、

學者

研究項目

研資局資助金額

科學教研組助理教授Inga Elizabeth Conti-Jerpe教授

《校準混合營養譜:量化三種具有不同營養策略的珊瑚中的養分輸入和循環》

HK$1,279,540(傑出青年學者計劃)

科學教研組助理教授劉彥芹教授

《香港瘰螈河豚毒素的來源》

HK$1,254,975(優配研究金)

研究生院助理教授黃耿華教授

《當數字化遇上金融化:中國地方政府在平台就業者社會政策改革中的不同策略》

HK$881,800(優配研究金)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Bybit推出Bybit Rising Fund,革新全球加密貨幣教育
國際時事

Bybit推出Bybit Rising Fund,革新全球加密貨幣教育

2025-08-12
「東盟電影節2025」揭幕共襄文化盛事 精選24部佳作展現多元文化
國際時事

「東盟電影節2025」揭幕共襄文化盛事 精選24部佳作展現多元文化

2025-08-12
克服標靶藥副作用挑戰,平衡肺癌治療與生活品質
國際時事

克服標靶藥副作用挑戰,平衡肺癌治療與生活品質

2025-08-12
TCL亮相2025年德國柏林消費電子展,以尖端科技點亮智慧生活
國際時事

TCL亮相2025年德國柏林消費電子展,以尖端科技點亮智慧生活

2025-08-12
慎選用藥提升標靶治療續航力,為晚期肺癌病人帶來生命曙光
國際時事

慎選用藥提升標靶治療續航力,為晚期肺癌病人帶來生命曙光

2025-08-12
ViewSonic 第六屆 ColorPro Awards 國際視覺藝術大賽啟動:以「心流(FLOW)」為題全球徵件
國際時事

ViewSonic 第六屆 ColorPro Awards 國際視覺藝術大賽啟動:以「心流(FLOW)」為題全球徵件

2025-08-12
下一篇文章
Justice集結!高雄響應司法改革 千人聲援不缺席!

Justice集結!高雄響應司法改革 千人聲援不缺席!

無毒協會反毒據點再加一 台南永康分會推動反毒教育不遺餘力

無毒協會反毒據點再加一 台南永康分會推動反毒教育不遺餘力

最新新聞

屏縣府一級開設災害應變中心 嚴陣以待 楊柳颱風
地方時事

屏縣府一級開設災害應變中心 嚴陣以待 楊柳颱風

2025-08-12

閱讀更多
楊柳颱風來襲高雄停班課 阮綜合醫院13日開設颱風門診

楊柳颱風來襲高雄停班課 阮綜合醫院13日開設颱風門診

2025-08-12
屏縣府邀集民間慈善團體 彙整1900份物資攜手防災暖心關懷

屏縣府邀集民間慈善團體 彙整1900份物資攜手防災暖心關懷

2025-08-12
屏東觀光跨海亮相 率觀光業者赴吉隆坡交流、辦推介會

屏東觀光跨海亮相 率觀光業者赴吉隆坡交流、辦推介會

2025-08-12
楊柳颱風逼近屏縣府籲農漁民提早因應並加強防範

楊柳颱風逼近屏縣府籲農漁民提早因應並加強防範

2025-08-12

熱門推薦

嶺南大學表揚研究及知識轉移成就卓越的傑出學者

嶺南大學表揚研究及知識轉移成就卓越的傑出學者

2024-09-20

《啵me之我的青春住了鬼》邵雨薇「打」破新極限! 武戲+歌仔戲 每天都像才藝比賽

2025-02-26
台日合資BL劇《秘密關係》首集就開親 王君豪終結母胎單身「第一次」全獻給成晞

台日合資BL劇《秘密關係》首集就開親 王君豪終結母胎單身「第一次」全獻給成晞

2025-07-15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2023-12-28
讀者投書/高齡長輩就醫竟成悲劇?家屬控訴國X醫院疑誤診敗血症並濫用藥物

讀者投書/高齡長輩就醫竟成悲劇?家屬控訴國X醫院疑誤診敗血症並濫用藥物

2025-06-19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屏縣府一級開設災害應變中心 嚴陣以待 楊柳颱風
  • 楊柳颱風來襲高雄停班課 阮綜合醫院13日開設颱風門診
  • 屏縣府邀集民間慈善團體 彙整1900份物資攜手防災暖心關懷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