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地方時事

2024臺北詩歌節9/28起跑 特邀丹麥詩人勞淑珍擔任駐市詩人 探尋文字背後的靈魂迴響

2024-09-25
閱讀時間:閱讀 1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波新聞─陳柔安/台北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的2024年臺北詩歌節,將於9月28日至10月12日隆重登場。今年的主題「詩如何讀我」,由策展人鴻鴻精心策劃,探討詩歌與讀者生命之間的深層對話,並特邀丹麥詩人勞淑珍擔任駐市詩人,展現對自然萬物與人類情感交織的深刻思考。今(25)日於開幕記者會上,也頒發「詩如何讀我」徵文活動決選十名,得獎作品將於詩歌節期間在聯合報副刊及詩歌節線上刊登,期望透過這樣的分享,感受詩歌的力量。今年詩歌節將推出短片企劃、徵文活動、講座、書展等精彩活動,並邀請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國際詩人將與臺灣本土詩人共同參與,展開一場詩歌的文化饗宴。

蔡詩萍局長表示,非常歡迎邀請到丹麥詩人勞淑珍,來到臺北。謝謝鴻鴻策展人,這幾年的策展讓我們可以感到詩的躍動,透過讀詩可以找文字的鮮活感。今天非常開心看到許多徵文活動的佳作得主到場,很期待大家繼續讀詩,繼續創作。我非常喜歡今年詩歌節的主題「詩如何讀我」,鼓勵讀者多多與詩歌深層對話。詩歌不僅僅是文字,更能成為讀者心靈的鏡子。今年也涵蓋了豐富多樣跨領域詩行動、講座、影像展演等活動,這些活動將詩歌與其他藝術形式結合,讓詩歌以多元的面貌展現在大眾面前。

策展人鴻鴻老師表示,詩如何讀我其實是把我們平常最容易聽到一句話,「我如何讀詩?」倒過來。讓主軸回到讀者,而不是作者。今年詩歌節邀請到多位的國際詩人,以及本次駐市詩人勞淑珍是第一次來到臺灣,希望藉由本次駐市的機會,可以讓勞淑珍更認識臺北的詩壇。詩歌節是一個以詩出發的藝術活動,所以我們安排了許多各式各樣的活動,都是希望詩人跟整個文壇有持續不斷的擾動,也藉此達成所有參與者,在心靈上的交流與社會的互動,為臺北的社會盡一點力。

詩歌節的開幕將於9月28日晚間於萬座曉劇場舉行,以趣味性十足的詩擂臺揭開序幕。這場詩擂臺匯集了臺灣詩壇的多位知名詩人,由煮雪的人策劃,邀請小令、林理惠、陳怡安、唐墨、孫得欽、任明信共同參賽,並藉由與現場觀眾投票選出擂臺主,讓詩歌打出一場有聲有色的擂臺賽。中場邀請澳門文學節的小城實驗劇團合作,特邀澳門的詩人徐今今,香港詩人暨音樂家王和平,展開一場語種多元的文學音樂企劃「咬文嚼士」,並邀請觀眾以「千百種現場」為主題,帶一本書到現場,與詩人接力朗讀書中的一段詩、一段文字,音樂家將以音樂回應對話。 

本屆臺北詩歌節特邀丹麥詩人勞淑珍擔任駐市詩人,其詩作展現了對自然萬物與人類情感交織的深刻思考。勞淑珍在記者會中表示,將於駐市期間以臺北為創作靈感,並在多場講座中分享她的創作經驗。此外,來自日本的新井高子、緬甸的韓林、香港的關天林和美國的喬直等國際詩人,將從自身創作、各國文化的詩歌視角,與國內與會詩人交會,帶來精彩的對談。

詩歌節的特色跨領域詩行動,今年將透過影像、音樂、朗讀,展示詩歌與其他藝術形式的融合。影像詩展演《受治人》,由旅美詩人張家綸呈現,他的作品將詩歌與影像結合,透過視覺與聲音交互展現詩歌的多重層次;蘇育賢導演的紀錄片《公園》則聚焦於印尼移工的生活與內心世界,透過印尼詩人和詩作展現移工的處境與心境;日本詩人新井高子帶來其企劃、製作的紀錄片《東北嬤之歌——在海嘯的岸邊》,紀錄在三一一海嘯後將出身東北的詩人石川啄木的詩譯成東北方言與災民互動的動人故事。

本屆詩歌節將於開幕後,線上推出「詩如何讀我」短片企劃,邀請十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包含導演沈可尚、影評人黃建業和作家朱宥勳、房慧真、鍾文音、藝術家蘇匯宇、詩人任明信、許赫、音樂人余佩真、王榆鈞,分享他們讀詩的驚艷感受及詩歌如何影響其日常生活,透過訪談內容與觀眾分享詩歌的力量及多元樣貌。此外今年也特別與聯合報副刊合辦推出「詩如何讀我」徵文活動,邀請讀者分享他們的讀詩經驗,並探討詩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引發共鳴。這項活動旨在讓讀者更加主動地參與詩歌的創作與交流,得獎作品將於詩歌節期間在聯合報副刊及詩歌節線上刊登,讓一般民眾更深度參與反芻自己與詩的相遇。

詩歌節的壓軸演出《沉醉之島》將於10月12日於中山堂中正廳登場,這場演出集結國內外多位詩人與藝術家,並結合音樂、影像與詩歌表演。丹麥、日本、香港等地的詩人將朗誦他們的作品,並由爵士低音提琴家徐崇育伴奏,帶領觀眾進入詩與音樂交織的世界。隨後,藝術家陳彥斌將結合影像、戲劇與詩歌,詮釋詩人吳懷晨的南島史詩《神熵之島》,為詩歌節畫上完美的句點。

除了跨領域的展現,臺北詩歌節也設計了6場不同面向的講座,並與各特色書店、網路書店合作主題書展。臺北詩歌節的所有活動均免費參加,部分活動需事先索票。活動期間還將推出集點活動,參加者可憑集點兌換詩選,留下這場詩歌盛會的珍貴回憶。更多詳情請參閱臺北詩歌節官網或關注臺北詩歌節粉絲專頁。

Buy JNews
廣告

推薦閱讀

漾新聞|左楠建設待加速!陳麗珍籲加快重劃與道路改善、打造宜居新左楠

漾新聞|林園幼兒園再爆不當對待!教育局證實新增1人停職調查累計6人涉案

漾新聞|從揭弊保護到性平正義 中油以行動打造清廉友善職場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地方時事

漾新聞|左楠建設待加速!陳麗珍籲加快重劃與道路改善、打造宜居新左楠

2025-10-21
地方時事

漾新聞|林園幼兒園再爆不當對待!教育局證實新增1人停職調查累計6人涉案

2025-10-21
地方時事

漾新聞|從揭弊保護到性平正義 中油以行動打造清廉友善職場

2025-10-21
地方時事

漾新聞|衛星拍出8處非法挖填 陳美雅轟地政局:說不清是包庇還是怠惰?

2025-10-21
地方時事

漾新聞|空中鳳城不該成便當工廠!議員籲捷運進鳳山車站帶動東區復甦

2025-10-21
地方時事

漾新聞|人本籲教育局公開校事會議真實數據 勿讓錯誤資訊製造親師恐慌

2025-10-21
下一篇文章
大陸居民赴馬祖旅遊逐步恢復 金門首發團獲熱烈歡迎

大陸居民赴馬祖旅遊逐步恢復 金門首發團獲熱烈歡迎

國台辦:自恢復輸入臺灣文旦柚以來 已有多批次文旦柚銷往大陸

國台辦:自恢復輸入臺灣文旦柚以來 已有多批次文旦柚銷往大陸

最新新聞

全球投資者與商界領袖將於 11 月齊聚巴林,參加第三屆 Gateway Gulf
國際時事

全球投資者與商界領袖將於 11 月齊聚巴林,參加第三屆 Gateway Gulf

2025-10-22

閱讀更多

漾新聞|左楠建設待加速!陳麗珍籲加快重劃與道路改善、打造宜居新左楠

2025-10-21
曉劇場身體書寫觸動米蘭、西西里島觀眾 藝穗節巡演謝幕掌聲不斷

曉劇場身體書寫觸動米蘭、西西里島觀眾 藝穗節巡演謝幕掌聲不斷

2025-10-21
韓際新世界免稅店在仁川機場2號航站樓舉辦迪奧美妝”Plan de Paris”獨家快閃活動

LEPAS首家優雅生活館開業,全球首發優雅科技

2025-10-21

漾新聞|林園幼兒園再爆不當對待!教育局證實新增1人停職調查累計6人涉案

2025-10-21

熱門推薦

2024臺北詩歌節9/28起跑 特邀丹麥詩人勞淑珍擔任駐市詩人 探尋文字背後的靈魂迴響

2024臺北詩歌節9/28起跑 特邀丹麥詩人勞淑珍擔任駐市詩人 探尋文字背後的靈魂迴響

2024-09-25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2025-09-22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2025-10-03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2023-12-28
漾新聞|《夢幻威尼斯》藝術家鄧明墩油畫展現印象極致!

漾新聞|《夢幻威尼斯》藝術家鄧明墩油畫展現印象極致!

2025-03-19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全球投資者與商界領袖將於 11 月齊聚巴林,參加第三屆 Gateway Gulf
  • 漾新聞|左楠建設待加速!陳麗珍籲加快重劃與道路改善、打造宜居新左楠
  • 曉劇場身體書寫觸動米蘭、西西里島觀眾 藝穗節巡演謝幕掌聲不斷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