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地方時事

嘉義市全台首創純電動資源回收車 市長黃敏惠市長:邁向低碳城市 永續淨零

2024-10-21
閱讀時間:閱讀 2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波新聞─辜士陞/嘉義

為因應2050淨零碳排,嘉義市政府積極推動永續淨零政策,並訂定「嘉義市淨零排放永續管理自治條例」,成為非六都首個將2050淨零排放正式列入地方自治法規縣市。另呼應國發會淨零轉型十二項關鍵戰略第7項「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在環境部及經濟部的指導下,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於今(113)年5月1日起與國瑞汽車股份公司合作電動資源回收車試行計畫,並於今(21)日舉辦全台首例3.5噸電動資源回收車成果發表會,黃敏惠市長與環境部資源循環署賴瑩瑩署長、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童建強簡任技正也出席共襄盛舉。此為繼「嘉義市市區100%為電動公車」後另一項領先全國推行之「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政策。

 

 

黃敏惠市長表示,面對氣候的極端變化,我們必須有所行動、做出改變,而透過綠色運輸打造嘉義市成為低碳城市更是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重點工作之一。嘉市府與環境部、經濟部一起攜手合作之下,首創全國第一條全電動化的資源回收車路線,降低運具的碳排放量。黃敏惠市長強調,嘉義市是一個小而美的城市,擁有豐富的創新量能,非常歡迎新的產品、創意能在這裡實驗、實踐、實現,共創「全齡共享 世代宜居」,「世世代代好徛起,大大小小隴佮意」幸福的嘉義市。

環境保護局李佳禾局長表示,嘉義市交通運輸排碳量,佔全市總碳排的33%,推動運具電動化,絕對是城市淨零轉型,營造幸福嘉義市的關鍵工作。目前全嘉義市總共有40條垃圾收運路線周收5日,皆已全部使用低碳垃圾車;資源回收則為周收2日,有部分車輛已汰換為油電混合車。而本次記者會發表的電動資源回收車於湖子內區域試行資源回收周收4日,未來將此收運模式逐步擴充到全嘉義市。

 

 

國瑞汽車股份公司蘇維彬協理表示,感謝嘉義市政府的支持與協助,讓國瑞汽車能有機會與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合作,進行為期半年的電動資源回收車試行計畫。這台由國瑞汽車主導開發設計的3.5噸電動商用車,所使用的主要電動車零組件,是結合台灣現地廠商共同開發,實踐了當初發展台灣電動車供應鏈的目標。此次車輛開發的方針,是一輛專為都會短程行駛距離(Last one mile)使用情境,所開發完成的電動商用車,方便在都會大街小巷穿梭使用。期盼該產品能實現「都會區綠色運輸」的願景,並與嘉義市政府十大旗艦計畫「新永淨零」政策結合,共同為台灣的減碳目標貢獻心力。

今日黃敏惠市長也特別頒發獎狀予嘉義市垃圾車達人愷愷同學,愷愷目前就讀蘭潭國中三年級,他跑遍了嘉義市區的每一個角落,記錄著每一條路線、每一部垃圾車的收運情形,研究各車型的差異性等,提供給市民及清潔隊參考。更於今年5月7日電動回收車正式試行當日至現場拍攝影片上傳Youtube協助宣導,該影片目前已有8400餘人觀賞。愷愷共上傳500多部清潔車輛影片,影片記錄著他的堅持與快樂;他默默地幫忙環保局宣導環境衛生,嘉市府也將他升格為環境保護局榮譽小司機。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賴瑩瑩署長表示,推動這樣的計畫除了要讓清潔隊員開車更安全、環保,也讓民眾有低噪音的回收體驗,也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童建強簡任技正表示,感謝嘉義市政府大力支持、推動電動資源回收車計畫,這也是嘉義市於110年完成市區100%電動公車後,另一項領先全國推行「清潔車輛電動化及無碳化」的具體成效。

環保局指出,電動資源回收車經試行結果相較燃油車可減少75%碳排放量。以嘉義市40條收運路線為例,每年約可減少碳排放180,960公斤,相當於395.6棵20年生台灣相思樹或62619平方公尺的林地面積之固碳量。另電動資源回收車相較於燃油車,每公里燃料費可節省73.87%,換算全市收運路線每年約可減少46萬元燃料支出。

參正此次試運行的電動資源回收車經駕駛人員、試行當地里長及嘉義市長期追蹤垃圾車動態的YouTuber表示,這款車具有低噪音、零排放等特色,提供清潔隊員在友善環境下工作(無廢氣、無污染)。車子停放定點讓民眾自行分類回收物,不僅安全且沒有吸入廢氣的困擾,值得大力推廣至全嘉義市,甚至全國使用。



圖:全台首創純電動資源回收車

Buy JNews
廣告

推薦閱讀

漾新聞|李亞築關心台南捷運延伸接軌高雄 捷運局長吳嘉昌稱共構嘉藥科大站已經協調確定

屏東市公所慰訪屏東駐軍部隊 感謝官兵救災辛勞

嘉義市府邀請親職專家參與名人講座分享 用六大絕招來改善親子間的溝通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漾新聞|李亞築關心台南捷運延伸接軌高雄 捷運局長吳嘉昌稱共構嘉藥科大站已經協調確定
地方時事

漾新聞|李亞築關心台南捷運延伸接軌高雄 捷運局長吳嘉昌稱共構嘉藥科大站已經協調確定

2024-10-21
屏東市公所慰訪屏東駐軍部隊 感謝官兵救災辛勞
地方時事

屏東市公所慰訪屏東駐軍部隊 感謝官兵救災辛勞

2024-10-21
嘉義市府邀請親職專家參與名人講座分享 用六大絕招來改善親子間的溝通
地方時事

嘉義市府邀請親職專家參與名人講座分享 用六大絕招來改善親子間的溝通

2024-10-21
故宮南院好個秋 第八十萬觀眾出爐 年底前期待可突破百萬人次
地方時事

故宮南院好個秋 第八十萬觀眾出爐 年底前期待可突破百萬人次

2024-10-21
漾新聞|中鋼推動「二軸三轉」有成 獲頒「淨零產業競爭力獎」特優獎
地方時事

漾新聞|中鋼推動「二軸三轉」有成 獲頒「淨零產業競爭力獎」特優獎

2024-10-21
嘉義縣溪口鄉長照衛福據點新建大樓啟用 創造健康樂活的支持環境
地方時事

嘉義縣溪口鄉長照衛福據點新建大樓啟用 創造健康樂活的支持環境

2024-10-21
下一篇文章
嘉義市府邀請親職專家參與名人講座分享 用六大絕招來改善親子間的溝通

嘉義市府邀請親職專家參與名人講座分享 用六大絕招來改善親子間的溝通

屏東市公所慰訪屏東駐軍部隊 感謝官兵救災辛勞

屏東市公所慰訪屏東駐軍部隊 感謝官兵救災辛勞

最新新聞

地方時事

漾新聞|李亞築關心台南捷運延伸接軌高雄 捷運局長吳嘉昌稱共構嘉藥科大站已經協調確定

2024-10-21

閱讀更多
屏東市公所慰訪屏東駐軍部隊 感謝官兵救災辛勞

屏東市公所慰訪屏東駐軍部隊 感謝官兵救災辛勞

2024-10-21
嘉義市府邀請親職專家參與名人講座分享 用六大絕招來改善親子間的溝通

嘉義市府邀請親職專家參與名人講座分享 用六大絕招來改善親子間的溝通

2024-10-21
嘉義市全台首創純電動資源回收車 市長黃敏惠市長:邁向低碳城市 永續淨零

嘉義市全台首創純電動資源回收車 市長黃敏惠市長:邁向低碳城市 永續淨零

2024-10-21
故宮南院好個秋 第八十萬觀眾出爐 年底前期待可突破百萬人次

故宮南院好個秋 第八十萬觀眾出爐 年底前期待可突破百萬人次

2024-10-21

熱門推薦

台北愛樂婦女合唱團詮釋五月天《天使》美聲穿越巴洛克至現代

台北愛樂婦女合唱團詮釋五月天《天使》美聲穿越巴洛克至現代

2024-09-26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2023-12-28
竹縣警察添159名新力軍 宣介慈期許用心守護縣民安全

竹縣警察添159名新力軍 宣介慈期許用心守護縣民安全

2024-10-14
慈濟獻技 共辦榮欣志工人道關懷專業訓練

慈濟獻技 共辦榮欣志工人道關懷專業訓練

2024-03-22
新任新埔、橫山分局長今上任 竹縣警局長宣介慈期勉持續守護鄉親

新任新埔、橫山分局長今上任 竹縣警局長宣介慈期勉持續守護鄉親

2024-10-01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漾新聞|李亞築關心台南捷運延伸接軌高雄 捷運局長吳嘉昌稱共構嘉藥科大站已經協調確定
  • 屏東市公所慰訪屏東駐軍部隊 感謝官兵救災辛勞
  • 嘉義市府邀請親職專家參與名人講座分享 用六大絕招來改善親子間的溝通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