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地方時事

海委會「印太區域打擊海洋塑膠廢棄物治理論壇」花蓮壓軸登場 凝聚八國經驗做法,共創減塑合作網絡

2024-11-14
閱讀時間:閱讀 1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海洋委員會於11月13日在花蓮舉辦「印太區域打擊海洋塑膠廢棄物治理論壇」,邀請了來自帛琉、馬爾地夫、印尼、日本、泰國、越南、菲律賓及臺灣等八國產官學近八十人與會。論壇以政策法規、創新科技與公私協力為主軸,共同討論塑膠廢棄物治理及區域合作網絡的建立,推動跨國合作應對海洋塑膠問題。

黃向文副主任委員在開場時強調,此次選址花蓮,期讓國際友人深入了解臺灣,認識花蓮的自然與韌性。花蓮縣徐榛蔚縣長特別出席歡迎來賓,並強調永續是花蓮的日常,海洋廢棄物惟有透過國際合作方能有效解決。東華大學徐輝明校長也表達將全力支持論壇倡議及行動。

帛琉農業、漁業與環境部部長Steven Victor開場指出太平洋小島國家承受著高密度海漂垃圾,島國合力改善生物多樣性、推動藍色太平洋計畫,希望籌得資金推動相關工作。也特別感謝臺灣許多海洋科技的支持、培訓及減塑上的貢獻,展現了印太區域合作的潛力。

論壇的三大議題聚焦於「政策與法制架構」、「創新科技」及「ESG治理中的公私協力」。在「政策與法制架構」環節,臺灣、馬爾地夫、印尼與泰國代表概述了相關的政策法規與措施。臺灣海保署從調查與監測、清除、回收再利用、教育宣導與擴大合作及國際合作交流等五大面向開展實際行動,迄今已有近六千艘環保艦隊與四千多位潛海戰將、以及海廢再生聯盟等公私合力。馬爾地夫增收塑膠關稅、禁用低容量寶特瓶、限制旅館使用一次性塑膠用品,成功減少76%的垃圾。印尼政府通過三項重要法規,透過國家行動計畫、愛海月的活動,提升漁民意識,希望在2025年減少70%的海洋廢棄物量。泰國2019年起不再使用塑膠瓶蓋;2022年禁止保麗龍容器和薄塑膠袋;2025年禁用一次性塑膠杯和吸管。並推廣可100%生物可分解零廢棄杯,以減少塑膠廢棄物。講者均強調教育推廣的重要性。

在「創新科技」議題中,遠東新世紀展示其陸海空回收策略,特別是與國際環保組織合作協助馬爾地夫等小島國回收海洋廢棄物,與品牌商合作生產數千萬雙球鞋及衣物,展示了如何將回收材料轉化為高價值產品。印尼和越南則介紹利用海藻製作生物塑膠、回收塑膠用於鋪設道路的瀝青,以及推廣塑膠廢棄物熱解技術將其轉化為燃料,以無人機與GPS監測塑膠廢棄物熱點,並推動塑膠廢料再生能源的技術創新,也運用漁船回收廢棄物,並推動海洋屋(類似回收站),鼓勵漁民回收,以有效應對海洋廢棄物問題。中研院學者建議政府可以標準化採樣監測方法並長期監測微塑膠。

「ESG治理中的公私協力」環節著眼於企業與政府合作在海洋保護中的重要性。泰國的亞洲及太平洋區域資源中心、日本潔淨海洋材料聯盟(CLOMA)和越南非政府組織GreenHub等分享了企業協力、社區減塑行動和女性生計改善的成功案例,CLOMA從近百萬的員工家庭開始教育推廣,並提出示範社區的模式想法,講者們強調延伸生產者責任(EPR)以及ESG的影響力,政府的政策輔導及經濟誘因也不可或缺。

與會者熱烈討論有關將於11月底在南韓舉行的第五次塑膠協定議約會議,雖然各國都體認到有效應處塑膠廢棄物的急迫性,包括替代材質的研發、回收體系與法規的完整性。部分代表仍不免憂心有些塑膠產品難以禁用(例如醫療、汽車用品等),在產業未有充足的轉型技術、資金,以及開發中國家基本設施或管理制度未盡完善的情況下,部分條文仍有研商空間,與會者期待各國政府能儘速評估該公約草案對於塑膠產業的衝擊,提供可行的配套方案與期程。其次,對於微塑膠的危機,各國管制措施或有不同,持續的調查以及尋求新創科技是必要的。

海洋委員會於閉幕時總結出「落實跨國協作」、「強化創新科技投資應用」、「提升公司協力落實ESG」等三點未來攜手努力的目標。再次說明「印太區域海廢合作平台」,希望藉由技術交流工作坊、數據共享平台,促進印太各國產業界等私部門之合作。這場論壇象徵著臺灣在印太區域在海洋保護上邁出重要一步。海洋委員會將持續關注塑膠公約第五次議約會議,並擘畫未來合作重點,同心協力減少印太海域廢棄物。

Buy JNews
廣告

推薦閱讀

漾新聞|教育局攜手台灣寬霖鼓勵自製「無臭聚寶箱」 廚餘也能變黑金

漾新聞|教育局攜手台灣寬霖鼓勵自製「無臭聚寶箱」 廚餘也能變黑金

海委會「印太區域打擊海洋塑膠廢棄物治理論壇」花蓮壓軸登場 凝聚八國經驗做法,共創減塑合作網絡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漾新聞|教育局攜手台灣寬霖鼓勵自製「無臭聚寶箱」 廚餘也能變黑金
地方時事

漾新聞|教育局攜手台灣寬霖鼓勵自製「無臭聚寶箱」 廚餘也能變黑金

2024-11-14
漾新聞|教育局攜手台灣寬霖鼓勵自製「無臭聚寶箱」 廚餘也能變黑金
地方時事

漾新聞|教育局攜手台灣寬霖鼓勵自製「無臭聚寶箱」 廚餘也能變黑金

2024-11-14
海委會「印太區域打擊海洋塑膠廢棄物治理論壇」花蓮壓軸登場 凝聚八國經驗做法,共創減塑合作網絡
地方時事

海委會「印太區域打擊海洋塑膠廢棄物治理論壇」花蓮壓軸登場 凝聚八國經驗做法,共創減塑合作網絡

2024-11-14
高雄市立圖書館攜手企業推動閱讀永續 書展活動多元精彩
地方時事

高雄市立圖書館攜手企業推動閱讀永續 書展活動多元精彩

2024-11-14
高雄市立圖書館攜手企業推動閱讀永續 書展活動多元精彩
地方時事

高雄市立圖書館攜手企業推動閱讀永續 書展活動多元精彩

2024-11-14
雲林移民署攜手任職海巡署新二代 深入偏鄉共同宣導
地方時事

雲林移民署攜手任職海巡署新二代 深入偏鄉共同宣導

2024-11-14
下一篇文章
漾新聞|教育局攜手台灣寬霖鼓勵自製「無臭聚寶箱」 廚餘也能變黑金

漾新聞|教育局攜手台灣寬霖鼓勵自製「無臭聚寶箱」 廚餘也能變黑金

漾新聞|教育局攜手台灣寬霖鼓勵自製「無臭聚寶箱」 廚餘也能變黑金

漾新聞|教育局攜手台灣寬霖鼓勵自製「無臭聚寶箱」 廚餘也能變黑金

最新新聞

Masdar簽署協議,開發烏茲別克1吉瓦明布拉克風力發電場
國際時事

Masdar簽署協議,開發烏茲別克1吉瓦明布拉克風力發電場

2024-11-14

閱讀更多
2024 CIA500領導人峰會在廈門隆重開幕,創建世界金融保險團隊經營的新思維

2024 CIA500領導人峰會在廈門隆重開幕,創建世界金融保險團隊經營的新思維

2024-11-14
漾新聞|教育局攜手台灣寬霖鼓勵自製「無臭聚寶箱」 廚餘也能變黑金

漾新聞|教育局攜手台灣寬霖鼓勵自製「無臭聚寶箱」 廚餘也能變黑金

2024-11-14
漾新聞|教育局攜手台灣寬霖鼓勵自製「無臭聚寶箱」 廚餘也能變黑金

漾新聞|教育局攜手台灣寬霖鼓勵自製「無臭聚寶箱」 廚餘也能變黑金

2024-11-14
海委會「印太區域打擊海洋塑膠廢棄物治理論壇」花蓮壓軸登場 凝聚八國經驗做法,共創減塑合作網絡

海委會「印太區域打擊海洋塑膠廢棄物治理論壇」花蓮壓軸登場 凝聚八國經驗做法,共創減塑合作網絡

2024-11-14

熱門推薦

海委會「印太區域打擊海洋塑膠廢棄物治理論壇」花蓮壓軸登場 凝聚八國經驗做法,共創減塑合作網絡

海委會「印太區域打擊海洋塑膠廢棄物治理論壇」花蓮壓軸登場 凝聚八國經驗做法,共創減塑合作網絡

2024-11-14
YouTube主播黃孟婷獲不起訴處分 成功洗刷詐騙指控

YouTube主播黃孟婷獲不起訴處分 成功洗刷詐騙指控

2024-10-24
馬斯克決定終止製造電動車 特斯拉將研發「氫燃料車」

馬斯克決定終止製造電動車 特斯拉將研發「氫燃料車」

2024-10-21
點燃癌友新希望!揭開褐藻醣膠的神秘力量

點燃癌友新希望!揭開褐藻醣膠的神秘力量

2024-10-30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2023-12-28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Masdar簽署協議,開發烏茲別克1吉瓦明布拉克風力發電場
  • 2024 CIA500領導人峰會在廈門隆重開幕,創建世界金融保險團隊經營的新思維
  • 漾新聞|教育局攜手台灣寬霖鼓勵自製「無臭聚寶箱」 廚餘也能變黑金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