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陶泰山編輯
大陸一位網紅醫生張文宏最近接受記者採訪時,打趣記者太胖了,要好好減肥了。短視頻經過傳播登上熱搜。這個視頻背後是大陸逐年上升的肥胖率,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將達到70.5%,兒童超重肥胖率將達到31.8%。值得留意的是,肥胖正逐漸低齡化。
為此,大陸衛生部門宣佈將實施“體重管理年”3年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強慢性病防治,引導醫療衛生機構設立體重門診。據瞭解,北京市至少有十多家公立醫院開設了減肥門診或組建了減重多學科會診團隊。北京友誼醫院的減重與代謝外科,這些年就以中西醫結合方式,成功幫助過重人士恢復到了正常體重。
在北京友誼醫院減重與代謝外科診室內,市民王先生正在進行復查,他3年前在友誼醫院順利完成了減重手術。術前,他的體重是246斤,目前,他的體重常年維持在188斤左右。王先生告訴記者,“減重前,我血壓高,管不住嘴,血糖也高,一咬牙就來做減重手術了,4個月就減掉了60斤,現在血壓也正常了,血糖也正常了,也沒脂肪肝了。”
為他實施袖狀胃切除手術的是減重與代謝外科主任張鵬,張鵬介紹,北京友誼醫院減重與代謝外科已開展各類減重與代謝手術3000多例,手術數量及治療效果都居於國內領先地位,不少患者從200多斤或300多斤減到100多斤,也有患者從500多斤或600多斤減到200斤出頭。
今年23歲的小李(化姓)也多年被肥胖困擾,170cm身高的他,體重高達300多斤,BMI達到了60多。即將完成學業踏入社會的他,希望以全新的形象亮相職場。於是,在爸爸的陪同下,他也踏進了張鵬的門診。
小李坦言,為了減重,他多年來走了不少彎路,吃了不少苦頭。動輒數萬元的減重營,雖然有一定成效,但是反彈明顯。張鵬介紹,不科學的短期“魔鬼訓練”式減重,不僅減重效果不好,還容易損傷身體,比如,造成骨關節不可逆的損傷等。
通過一番諮詢與初步評估,擺在小李面前的唯一科學的減重途徑就是袖狀胃切除術,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減重手術。大陸權威的《肥胖症診療指南(2024年)》指出,減重與代謝手術的機制是通過縮小胃容積和/或縮短小腸有效長度,以達到限制攝食量和/或減少營養吸收,從而減輕體重。然而,並非所有肥胖人群都適合手術減重。為此,北京友誼醫院組建了代謝疾病減重治療MDT多學科門診,患者可以在多學科門診諮詢,根據自身情況,確定減重方案。張鵬醫生說,“從目前最新的階梯治療方案來看,對於BMI≧32.5kg/㎡的患者,肥胖合併相關代謝疾病較多的患者,優先考慮減重手術治療肥胖症。”
張鵬分享了一位曾在他門診就診的青少年肥胖的案例。來自哈爾濱的樂樂(化名)來門診就診時12歲,身高180cm,但是體重已經達到了500多斤。肥胖給他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了他的生活。例如,肥胖造成的睡眠呼吸暫停讓他夜間睡眠品質大大下降,晚上睡不好,白天在課堂上打瞌睡,同時還會發出不小的鼾聲,為了不影響其他同學上課,他被調到了“專屬座位”,沒有同桌,沒有朋友。經過手術後,被切除部分胃的樂樂食量減少,飲食更加合理,體重降到了200斤出頭,更令他欣喜的是,肥胖帶來的一系列健康問題也逐步好轉。
大陸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近日表示,將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行動,實施“體重管理年”3年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強慢性病防治。雷海潮表示,當前危害中國老百姓健康的首位危險因素,來自慢性的非傳染性疾病。其中,很多致病的因素跟每個人的行為生活方式、飲食和體育鍛煉都密切相關,比如體重異常的問題。
圖/減重與代謝外科主任張鵬,京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