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地方時事

漾新聞|學童體能拉警報!專家籲:體育課加時+親子運動雙管齊下

2025-04-25
閱讀時間:閱讀 1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根據兒福聯盟《2024台灣兒少運動狀況調查》,七成以上11至13歲學童運動量未達世衛建議,引發外界對體適能不足的高度關注。高雄市議會今(25)日舉辦「高雄市國中小兒童體育課程及體適能現況檢討」公聽會,由黃柏霖議員主持,專家學者齊聚,建議從提升體育課時數與推動家庭參與著手,強化學童運動習慣。

黃柏霖議員以自身推動柴山背水活動17年的經驗為例,呼籲社會重視學童體能教育。他指出,隨著課程壓力加重及兵役期縮短,學生體能日益下滑,應從校內課程、家庭支持與制度設計三方面並進。他強調,這次公聽會是推動改革的開端,期待形成具體改善策略。

教育局回應指出,目前已推展百餘體育社團與晨間活動,並建置百座光電球場,未來將持續精進場地設備與師資培訓,強化教材結合運動益處、情緒教育與健康飲食觀念,讓學童建立主動運動的良好習慣。

高雄醫學大學教授田英俊建議,每週應至少安排三節體育課,無課日則設計一小時課後活動,並導入運動護照制度,將體能表現納入評鑑與成績。他也提倡活化閒置空間、設置「體能角落」,鼓勵班際友誼賽與親子運動,增加活動誘因。

同校運動醫學系教授林槐庭強調,運動有助活化大腦與提升學習效能,體育課應多元化,由多位教師授課更能引發學生興趣。他主張以走廊短暫活動取代靜態學習,並結合觀賽作業、假日場館與暑期活動,推廣全民運動氛圍。

國立屏東大學副教授紀恩成則指出,引進如匹克球等新興運動可提升學習動機,體育課可彈性安排於氣溫適宜時段,搭配「運動愛台灣」資源,結合社區辦理親子活動,打造學校與家庭共同參與的運動環境。

屏大教育行政研究所副教授李銘義建議推動「課外活動推進計畫」,透過大學資源協助中小學設計運動課程與成效評估,同時加強週末家庭運動日,提升家長運動意識,促進親子共同參與。

樹德科大副教授吳建德直指升學壓力導致體育課常被犧牲,家長觀念需改變。他建議參考美國做法,寒暑假作業納入體適能紀錄表,並從課綱與立法改革體育時數,全國一致推動,才有可能建立真正重視體能的教育文化。

黃柏霖議員強調,良好運動習慣影響一生健康,當前通勤便利反而降低孩子活動機會,應透過晨間運動、校際賽事與課間活動多元補強。他表示將持續召開公聽會,凝聚共識推動具體政策,為學童打造健康、強健的未來。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Buy JNews
廣告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根據兒福聯盟《2024台灣兒少運動狀況調查》,七成以上11至13歲學童運動量未達世衛建議,引發外界對體適能不足的高度關注。高雄市議會今(25)日舉辦「高雄市國中小兒童體育課程及體適能現況檢討」公聽會,由黃柏霖議員主持,專家學者齊聚,建議從提升體育課時數與推動家庭參與著手,強化學童運動習慣。

黃柏霖議員以自身推動柴山背水活動17年的經驗為例,呼籲社會重視學童體能教育。他指出,隨著課程壓力加重及兵役期縮短,學生體能日益下滑,應從校內課程、家庭支持與制度設計三方面並進。他強調,這次公聽會是推動改革的開端,期待形成具體改善策略。

教育局回應指出,目前已推展百餘體育社團與晨間活動,並建置百座光電球場,未來將持續精進場地設備與師資培訓,強化教材結合運動益處、情緒教育與健康飲食觀念,讓學童建立主動運動的良好習慣。

高雄醫學大學教授田英俊建議,每週應至少安排三節體育課,無課日則設計一小時課後活動,並導入運動護照制度,將體能表現納入評鑑與成績。他也提倡活化閒置空間、設置「體能角落」,鼓勵班際友誼賽與親子運動,增加活動誘因。

同校運動醫學系教授林槐庭強調,運動有助活化大腦與提升學習效能,體育課應多元化,由多位教師授課更能引發學生興趣。他主張以走廊短暫活動取代靜態學習,並結合觀賽作業、假日場館與暑期活動,推廣全民運動氛圍。

國立屏東大學副教授紀恩成則指出,引進如匹克球等新興運動可提升學習動機,體育課可彈性安排於氣溫適宜時段,搭配「運動愛台灣」資源,結合社區辦理親子活動,打造學校與家庭共同參與的運動環境。

屏大教育行政研究所副教授李銘義建議推動「課外活動推進計畫」,透過大學資源協助中小學設計運動課程與成效評估,同時加強週末家庭運動日,提升家長運動意識,促進親子共同參與。

樹德科大副教授吳建德直指升學壓力導致體育課常被犧牲,家長觀念需改變。他建議參考美國做法,寒暑假作業納入體適能紀錄表,並從課綱與立法改革體育時數,全國一致推動,才有可能建立真正重視體能的教育文化。

黃柏霖議員強調,良好運動習慣影響一生健康,當前通勤便利反而降低孩子活動機會,應透過晨間運動、校際賽事與課間活動多元補強。他表示將持續召開公聽會,凝聚共識推動具體政策,為學童打造健康、強健的未來。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推薦閱讀

漾新聞|萬人湧進大港橋觀賽!百隊創意船筏乘風破浪「2025高雄創意造筏競賽」熱力完賽

漾新聞|AI翻轉文化學習!客家學×青年論壇「創客AI科技學堂」激盪創意能量

漾新聞|高師大攜手德國包浩斯大學 設計工坊成果展點亮跨國創意火花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根據兒福聯盟《2024台灣兒少運動狀況調查》,七成以上11至13歲學童運動量未達世衛建議,引發外界對體適能不足的高度關注。高雄市議會今(25)日舉辦「高雄市國中小兒童體育課程及體適能現況檢討」公聽會,由黃柏霖議員主持,專家學者齊聚,建議從提升體育課時數與推動家庭參與著手,強化學童運動習慣。

黃柏霖議員以自身推動柴山背水活動17年的經驗為例,呼籲社會重視學童體能教育。他指出,隨著課程壓力加重及兵役期縮短,學生體能日益下滑,應從校內課程、家庭支持與制度設計三方面並進。他強調,這次公聽會是推動改革的開端,期待形成具體改善策略。

教育局回應指出,目前已推展百餘體育社團與晨間活動,並建置百座光電球場,未來將持續精進場地設備與師資培訓,強化教材結合運動益處、情緒教育與健康飲食觀念,讓學童建立主動運動的良好習慣。

高雄醫學大學教授田英俊建議,每週應至少安排三節體育課,無課日則設計一小時課後活動,並導入運動護照制度,將體能表現納入評鑑與成績。他也提倡活化閒置空間、設置「體能角落」,鼓勵班際友誼賽與親子運動,增加活動誘因。

同校運動醫學系教授林槐庭強調,運動有助活化大腦與提升學習效能,體育課應多元化,由多位教師授課更能引發學生興趣。他主張以走廊短暫活動取代靜態學習,並結合觀賽作業、假日場館與暑期活動,推廣全民運動氛圍。

國立屏東大學副教授紀恩成則指出,引進如匹克球等新興運動可提升學習動機,體育課可彈性安排於氣溫適宜時段,搭配「運動愛台灣」資源,結合社區辦理親子活動,打造學校與家庭共同參與的運動環境。

屏大教育行政研究所副教授李銘義建議推動「課外活動推進計畫」,透過大學資源協助中小學設計運動課程與成效評估,同時加強週末家庭運動日,提升家長運動意識,促進親子共同參與。

樹德科大副教授吳建德直指升學壓力導致體育課常被犧牲,家長觀念需改變。他建議參考美國做法,寒暑假作業納入體適能紀錄表,並從課綱與立法改革體育時數,全國一致推動,才有可能建立真正重視體能的教育文化。

黃柏霖議員強調,良好運動習慣影響一生健康,當前通勤便利反而降低孩子活動機會,應透過晨間運動、校際賽事與課間活動多元補強。他表示將持續召開公聽會,凝聚共識推動具體政策,為學童打造健康、強健的未來。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Buy JNews
廣告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根據兒福聯盟《2024台灣兒少運動狀況調查》,七成以上11至13歲學童運動量未達世衛建議,引發外界對體適能不足的高度關注。高雄市議會今(25)日舉辦「高雄市國中小兒童體育課程及體適能現況檢討」公聽會,由黃柏霖議員主持,專家學者齊聚,建議從提升體育課時數與推動家庭參與著手,強化學童運動習慣。

黃柏霖議員以自身推動柴山背水活動17年的經驗為例,呼籲社會重視學童體能教育。他指出,隨著課程壓力加重及兵役期縮短,學生體能日益下滑,應從校內課程、家庭支持與制度設計三方面並進。他強調,這次公聽會是推動改革的開端,期待形成具體改善策略。

教育局回應指出,目前已推展百餘體育社團與晨間活動,並建置百座光電球場,未來將持續精進場地設備與師資培訓,強化教材結合運動益處、情緒教育與健康飲食觀念,讓學童建立主動運動的良好習慣。

高雄醫學大學教授田英俊建議,每週應至少安排三節體育課,無課日則設計一小時課後活動,並導入運動護照制度,將體能表現納入評鑑與成績。他也提倡活化閒置空間、設置「體能角落」,鼓勵班際友誼賽與親子運動,增加活動誘因。

同校運動醫學系教授林槐庭強調,運動有助活化大腦與提升學習效能,體育課應多元化,由多位教師授課更能引發學生興趣。他主張以走廊短暫活動取代靜態學習,並結合觀賽作業、假日場館與暑期活動,推廣全民運動氛圍。

國立屏東大學副教授紀恩成則指出,引進如匹克球等新興運動可提升學習動機,體育課可彈性安排於氣溫適宜時段,搭配「運動愛台灣」資源,結合社區辦理親子活動,打造學校與家庭共同參與的運動環境。

屏大教育行政研究所副教授李銘義建議推動「課外活動推進計畫」,透過大學資源協助中小學設計運動課程與成效評估,同時加強週末家庭運動日,提升家長運動意識,促進親子共同參與。

樹德科大副教授吳建德直指升學壓力導致體育課常被犧牲,家長觀念需改變。他建議參考美國做法,寒暑假作業納入體適能紀錄表,並從課綱與立法改革體育時數,全國一致推動,才有可能建立真正重視體能的教育文化。

黃柏霖議員強調,良好運動習慣影響一生健康,當前通勤便利反而降低孩子活動機會,應透過晨間運動、校際賽事與課間活動多元補強。他表示將持續召開公聽會,凝聚共識推動具體政策,為學童打造健康、強健的未來。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地方時事

漾新聞|萬人湧進大港橋觀賽!百隊創意船筏乘風破浪「2025高雄創意造筏競賽」熱力完賽

2025-10-27
地方時事

漾新聞|AI翻轉文化學習!客家學×青年論壇「創客AI科技學堂」激盪創意能量

2025-10-27
地方時事

漾新聞|高師大攜手德國包浩斯大學 設計工坊成果展點亮跨國創意火花

2025-10-27
地方時事

漾新聞|曾俊傑籲第一殯增設樹灑葬區 讓市區民眾就近選擇環保葬

2025-10-27
地方時事

漾新聞|林岱樺批檢方「編造死人筆錄」 公開審理揭檢調暗黑角落

2025-10-27
地方時事

漾新聞|《紅眼睛》11月登場!橄欖葉劇團用愛與流量拷問真實的自己

2025-10-27
下一篇文章
CNN 主播Kristie Lu Stout 參訪三立 驚喜同框李文儀

CNN 主播Kristie Lu Stout 參訪三立 驚喜同框李文儀

走!母親節陪媽咪尋寶!中市文化局邀請幸福開逛博物館市集

走!母親節陪媽咪尋寶!中市文化局邀請幸福開逛博物館市集

最新新聞

韓際新世界免稅店在仁川機場2號航站樓舉辦迪奧美妝”Plan de Paris”獨家快閃活動
國際時事

Bybit擴展衍生品陣容,推出XRP、MNT與DOGE期權合約

2025-10-27

閱讀更多
舒淇首次執導《女孩》親力親為不嫌累 9m88挑戰台語崩潰戲壓力超大

舒淇首次執導《女孩》親力親為不嫌累 9m88挑戰台語崩潰戲壓力超大

2025-10-27
韓國科瑪入選政府主導的「AI工廠」計劃,助力推動韓妝制造領域創新

韓國科瑪入選政府主導的「AI工廠」計劃,助力推動韓妝制造領域創新

2025-10-27
韓際新世界免稅店在仁川機場2號航站樓舉辦迪奧美妝”Plan de Paris”獨家快閃活動

曹操出行駛入境外出行市場,首批6國10城實現境外打車自由

2025-10-27
韓際新世界免稅店在仁川機場2號航站樓舉辦迪奧美妝”Plan de Paris”獨家快閃活動

曹操出行駛入境外出行市場,首批6國10城實現境外打車自由

2025-10-27

熱門推薦

漾新聞|學童體能拉警報!專家籲:體育課加時+親子運動雙管齊下

漾新聞|學童體能拉警報!專家籲:體育課加時+親子運動雙管齊下

2025-04-25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2025-10-15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2025-10-03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2025-09-22
漾新聞|《夢幻威尼斯》藝術家鄧明墩油畫展現印象極致!

漾新聞|《夢幻威尼斯》藝術家鄧明墩油畫展現印象極致!

2025-03-19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Bybit擴展衍生品陣容,推出XRP、MNT與DOGE期權合約
  • 舒淇首次執導《女孩》親力親為不嫌累 9m88挑戰台語崩潰戲壓力超大
  • 韓國科瑪入選政府主導的「AI工廠」計劃,助力推動韓妝制造領域創新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