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陶泰山編輯
美國史密森學會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近日將兩件珍貴中國戰國時期帛書——子彈庫帛書《五行令》《攻守佔》正式返還中國。交接儀式於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舉行,由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饒權與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蔡斯·魯賓遜共同出席。
饒權在致辭中指出,此次返還不僅體現博物館界對文化遺產保護與道德責任的堅守,也彰顯「青島建議」中倡導的對話與合作精神正不斷轉化為切實成果。這些帛書回歸中國後,將在其原生文化語境中得到更完整的保護與研究,進一步促進文物價值的深入闡釋與理解。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則表示,子彈庫帛書的歸還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回歸之旅,是民族復興背景下的一項文化盛事,也彰顯中美在人文領域的互信與合作。他強調,這對推動國際間文物追索與返還具有積極示範作用。
館長蔡斯·魯賓遜指出,返還帛書是博物館深思熟慮後的決定,象徵著學術合作的新起點。雙方過去數月進行了深入對話,未來也將展開更多合作。
子彈庫帛書於1942年出土於湖南長沙子彈庫楚墓,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帛書與古代典籍之一,對古文字、思想史等研究領域具有無可取代的重要價值。1946年該帛書非法流失至美國,此次返還的為第二、三卷《五行令》《攻守佔》。
在史密森學會明確提出返還非法來源文物政策後,中國國家文物局迅速啟動追索程序,並基於完整的流轉歷史與證據鏈,最終促成文物成功歸還。這是中國主動追索重點流失文物並取得成功的代表性案例。
據悉,《五行令》《攻守佔》將於2025年7月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萬裡同歸——新時代文物追索返還成果展」上首次公開亮相。國家文物局也表示,將繼續努力推動子彈庫帛書《四時令》的早日回歸。
圖/中國國家文物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