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科技與產業

馬斯克豪賭Optimus機器人救特斯拉?專家質疑目標過於樂觀

2025-09-04
閱讀時間:閱讀 1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未來,機器人在家中烹飪、打掃,在工廠組裝汽車,甚至在1950年代風格的餐廳裡為您服務。這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所描繪的願景,他相信這個願景將帶領特斯拉達到25兆美元的驚人市值,是目前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5倍以上。記者彭夢竺/編譯

未來,機器人在家中烹飪、打掃,在工廠組裝汽車,甚至在1950年代風格的餐廳裡為您服務。這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所描繪的願景,他相信這個願景將帶領特斯拉達到25兆美元的驚人市值,是目前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5倍以上。

馬斯克近日在他的社群平台X上發文宣稱,目前正在極度保密下研發的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未來將佔公司收入的80%,即使在當前的全球銷售放緩時期也是如此。

這並非馬斯克對Optimus唯一驚人的預測。他表示,到2027年底,特斯拉將生產50萬到100萬台機器人,甚至預計到2040年,地球上的人形機器人數量將超過人類。馬斯克在4月的員工大會上表示:「我預測…Optimus將成為史上最偉大的產品,遠超所有其他產品。我認為它將比史上第二大的產品還要大10倍。」

Optimus仍面臨挑戰 專家看法分歧

根據外媒《independent》報導,馬斯克的這些預測面臨著一些小小的障礙。首先,特斯拉正在努力實現馬斯克今年要生產5,000台Optimus的初步承諾。其次,Optimus目前主要的公開展示,往往至少部分需要由人類操作員遠端控制,而非完全自主運作。

這使得機器人學專家對馬斯克實現其宏大目標抱持懷疑態度,特別是考慮到他過去多次未能兌現承諾的歷史。專注於載具與無人機領域的創投公司RedBlue Capital的資本家Prescott Watson表示:「馬斯克又回到了他一貫的劇本,做出誇張的聲明。我們真的相信他能在幾年內賣出價值1,000億美元的人形機器人嗎?這聽起來甚至比他2017年宣布新版特斯拉Roadster時更令人懷疑。」

認知科學家與人工智慧專家Gary Marcus也同樣表示,馬斯克的承諾「並非不可能,但值得懷疑」。他告訴媒體:「他們今年或許真的能生產5,000台測試機器人,但在2027年看到50萬台將是個奇蹟,這似乎非常不可能。」

機器人人形設計爭議與特斯拉策略的挑戰

即使是一些接近該專案的人也對馬斯克的預測感到不確定。2023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機器人學教授Dennis Hong帶領團隊研發了人形機器人ARTEMIS,其核心團隊目前正在特斯拉的Optimus專案工作。Hong教授表示:「特斯拉確實正在為大規模生產做準備。這個機器人的移動能力有了顯著改善,其操作技能也令人印象深刻。」但他補充說:「儘管我與馬斯克有著共同的人形機器人終極目標,但我仍然認為馬斯克的時程太過樂觀。」

專家表示,問題部分在於馬斯克堅持人形設計,這可能會創造出一台樣樣通、樣樣鬆的機器。創投家Watson解釋:「人形機器人這場競賽是否值得跑,都還不明確。」他指出,人形機器人在不可預測的環境中表現出色,因為靈活性和適應性比純粹的速度或效率更重要。然而,在工廠這類可預測且專業化的環境中,通用的人形設計是否能勝過專業的工業機器人,是值得商榷的。

亞馬遜無人機送貨計畫前負責人Gur Kimchi目前正在研發一款更專業的競爭性機器人。他認為:「人形機器人會對某些任務有用,但要對所有任務都表現良好是極其困難的,而且人形型態往往會帶來不必要的複雜性。從動物界借鏡,我們有很多不同的形態,每種都針對特定的『生態利基』進行了優化,換言之,它們針對不同的情境進行了優化。」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第3版設計完成,馬斯克表示,明年開始量產 ,目標5年拚年產百萬台。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第3版設計完成,馬斯克表示,明年開始量產,目標5年拚年產百萬台。(圖/AI生成)

高昂成本與技術難題 Optimus前景未明

即使是對人形機器人未來持樂觀態度的人,也對特斯拉的策略抱持懷疑。矽谷機器人公司(Silicon Valley Robotics)的總經理Andra Keay預測,到2030年將有100萬台這類機器人投入生產。但她表示,特斯拉並非她看好的公司之一,原因是馬斯克堅持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從頭」重新發明技術,這增加了不必要的複雜性,並忽略了過去成功的經驗。

Keay表示:「儘管這種方法在SpaceX上對馬斯克奏效了,但在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上卻沒有,他從2014年就預言將實現完全自動駕駛。Optimus的失敗源於對機器人技術複雜性的理解和對『最小可行人形機器人』最佳要求的策略不當,而非執行上的問題。」

此外,讓機器人能夠在各種日常任務中遵循指令所需的人工智慧非常複雜,特別是考量到人形模型如果摔倒或撞到東西可能會很危險。根據Gary Marcus的說法,目前沒有任何公司解決了這個問題。

最後是成本問題。特斯拉必須在價格上擊敗已上市的中國人形機器人,其中一款的售價不到6,000美元,而馬斯克承諾的價格則是20,000至25,000美元。

所有這些因素都使得Optimus很有可能成為特斯拉的一大敗筆,而非其救命稻草。不過,馬斯克或許會將其視為暫時的挫折。Watson開玩笑地說:「我想當你從星際時間尺度思考時,三年和十年的差別並不大。所以,嘿,也許我們會在2028年,或者2038年,看到價值1,000億美元的Optimus機器人到處走動,誰在乎呢?」

資料來源:independent

 

這篇文章 馬斯克豪賭Optimus機器人救特斯拉?專家質疑目標過於樂觀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Buy JNews
廣告

未來,機器人在家中烹飪、打掃,在工廠組裝汽車,甚至在1950年代風格的餐廳裡為您服務。這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所描繪的願景,他相信這個願景將帶領特斯拉達到25兆美元的驚人市值,是目前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5倍以上。記者彭夢竺/編譯

未來,機器人在家中烹飪、打掃,在工廠組裝汽車,甚至在1950年代風格的餐廳裡為您服務。這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所描繪的願景,他相信這個願景將帶領特斯拉達到25兆美元的驚人市值,是目前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5倍以上。

馬斯克近日在他的社群平台X上發文宣稱,目前正在極度保密下研發的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未來將佔公司收入的80%,即使在當前的全球銷售放緩時期也是如此。

這並非馬斯克對Optimus唯一驚人的預測。他表示,到2027年底,特斯拉將生產50萬到100萬台機器人,甚至預計到2040年,地球上的人形機器人數量將超過人類。馬斯克在4月的員工大會上表示:「我預測…Optimus將成為史上最偉大的產品,遠超所有其他產品。我認為它將比史上第二大的產品還要大10倍。」

Optimus仍面臨挑戰 專家看法分歧

根據外媒《independent》報導,馬斯克的這些預測面臨著一些小小的障礙。首先,特斯拉正在努力實現馬斯克今年要生產5,000台Optimus的初步承諾。其次,Optimus目前主要的公開展示,往往至少部分需要由人類操作員遠端控制,而非完全自主運作。

這使得機器人學專家對馬斯克實現其宏大目標抱持懷疑態度,特別是考慮到他過去多次未能兌現承諾的歷史。專注於載具與無人機領域的創投公司RedBlue Capital的資本家Prescott Watson表示:「馬斯克又回到了他一貫的劇本,做出誇張的聲明。我們真的相信他能在幾年內賣出價值1,000億美元的人形機器人嗎?這聽起來甚至比他2017年宣布新版特斯拉Roadster時更令人懷疑。」

認知科學家與人工智慧專家Gary Marcus也同樣表示,馬斯克的承諾「並非不可能,但值得懷疑」。他告訴媒體:「他們今年或許真的能生產5,000台測試機器人,但在2027年看到50萬台將是個奇蹟,這似乎非常不可能。」

機器人人形設計爭議與特斯拉策略的挑戰

即使是一些接近該專案的人也對馬斯克的預測感到不確定。2023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機器人學教授Dennis Hong帶領團隊研發了人形機器人ARTEMIS,其核心團隊目前正在特斯拉的Optimus專案工作。Hong教授表示:「特斯拉確實正在為大規模生產做準備。這個機器人的移動能力有了顯著改善,其操作技能也令人印象深刻。」但他補充說:「儘管我與馬斯克有著共同的人形機器人終極目標,但我仍然認為馬斯克的時程太過樂觀。」

專家表示,問題部分在於馬斯克堅持人形設計,這可能會創造出一台樣樣通、樣樣鬆的機器。創投家Watson解釋:「人形機器人這場競賽是否值得跑,都還不明確。」他指出,人形機器人在不可預測的環境中表現出色,因為靈活性和適應性比純粹的速度或效率更重要。然而,在工廠這類可預測且專業化的環境中,通用的人形設計是否能勝過專業的工業機器人,是值得商榷的。

亞馬遜無人機送貨計畫前負責人Gur Kimchi目前正在研發一款更專業的競爭性機器人。他認為:「人形機器人會對某些任務有用,但要對所有任務都表現良好是極其困難的,而且人形型態往往會帶來不必要的複雜性。從動物界借鏡,我們有很多不同的形態,每種都針對特定的『生態利基』進行了優化,換言之,它們針對不同的情境進行了優化。」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第3版設計完成,馬斯克表示,明年開始量產 ,目標5年拚年產百萬台。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第3版設計完成,馬斯克表示,明年開始量產,目標5年拚年產百萬台。(圖/AI生成)

高昂成本與技術難題 Optimus前景未明

即使是對人形機器人未來持樂觀態度的人,也對特斯拉的策略抱持懷疑。矽谷機器人公司(Silicon Valley Robotics)的總經理Andra Keay預測,到2030年將有100萬台這類機器人投入生產。但她表示,特斯拉並非她看好的公司之一,原因是馬斯克堅持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從頭」重新發明技術,這增加了不必要的複雜性,並忽略了過去成功的經驗。

Keay表示:「儘管這種方法在SpaceX上對馬斯克奏效了,但在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上卻沒有,他從2014年就預言將實現完全自動駕駛。Optimus的失敗源於對機器人技術複雜性的理解和對『最小可行人形機器人』最佳要求的策略不當,而非執行上的問題。」

此外,讓機器人能夠在各種日常任務中遵循指令所需的人工智慧非常複雜,特別是考量到人形模型如果摔倒或撞到東西可能會很危險。根據Gary Marcus的說法,目前沒有任何公司解決了這個問題。

最後是成本問題。特斯拉必須在價格上擊敗已上市的中國人形機器人,其中一款的售價不到6,000美元,而馬斯克承諾的價格則是20,000至25,000美元。

所有這些因素都使得Optimus很有可能成為特斯拉的一大敗筆,而非其救命稻草。不過,馬斯克或許會將其視為暫時的挫折。Watson開玩笑地說:「我想當你從星際時間尺度思考時,三年和十年的差別並不大。所以,嘿,也許我們會在2028年,或者2038年,看到價值1,000億美元的Optimus機器人到處走動,誰在乎呢?」

資料來源:independent

 

這篇文章 馬斯克豪賭Optimus機器人救特斯拉?專家質疑目標過於樂觀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推薦閱讀

美國國會警告:NASA恐被中國搶先登月!阿耳忒彌斯計畫危機四伏

印度Gaganyaan計畫再突破 全尺寸太空艙成功空投測試

銀河邊緣驚現「逃逸脈衝星」!卡爾維拉顛覆天文認知

未來,機器人在家中烹飪、打掃,在工廠組裝汽車,甚至在1950年代風格的餐廳裡為您服務。這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所描繪的願景,他相信這個願景將帶領特斯拉達到25兆美元的驚人市值,是目前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5倍以上。記者彭夢竺/編譯

未來,機器人在家中烹飪、打掃,在工廠組裝汽車,甚至在1950年代風格的餐廳裡為您服務。這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所描繪的願景,他相信這個願景將帶領特斯拉達到25兆美元的驚人市值,是目前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5倍以上。

馬斯克近日在他的社群平台X上發文宣稱,目前正在極度保密下研發的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未來將佔公司收入的80%,即使在當前的全球銷售放緩時期也是如此。

這並非馬斯克對Optimus唯一驚人的預測。他表示,到2027年底,特斯拉將生產50萬到100萬台機器人,甚至預計到2040年,地球上的人形機器人數量將超過人類。馬斯克在4月的員工大會上表示:「我預測…Optimus將成為史上最偉大的產品,遠超所有其他產品。我認為它將比史上第二大的產品還要大10倍。」

Optimus仍面臨挑戰 專家看法分歧

根據外媒《independent》報導,馬斯克的這些預測面臨著一些小小的障礙。首先,特斯拉正在努力實現馬斯克今年要生產5,000台Optimus的初步承諾。其次,Optimus目前主要的公開展示,往往至少部分需要由人類操作員遠端控制,而非完全自主運作。

這使得機器人學專家對馬斯克實現其宏大目標抱持懷疑態度,特別是考慮到他過去多次未能兌現承諾的歷史。專注於載具與無人機領域的創投公司RedBlue Capital的資本家Prescott Watson表示:「馬斯克又回到了他一貫的劇本,做出誇張的聲明。我們真的相信他能在幾年內賣出價值1,000億美元的人形機器人嗎?這聽起來甚至比他2017年宣布新版特斯拉Roadster時更令人懷疑。」

認知科學家與人工智慧專家Gary Marcus也同樣表示,馬斯克的承諾「並非不可能,但值得懷疑」。他告訴媒體:「他們今年或許真的能生產5,000台測試機器人,但在2027年看到50萬台將是個奇蹟,這似乎非常不可能。」

機器人人形設計爭議與特斯拉策略的挑戰

即使是一些接近該專案的人也對馬斯克的預測感到不確定。2023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機器人學教授Dennis Hong帶領團隊研發了人形機器人ARTEMIS,其核心團隊目前正在特斯拉的Optimus專案工作。Hong教授表示:「特斯拉確實正在為大規模生產做準備。這個機器人的移動能力有了顯著改善,其操作技能也令人印象深刻。」但他補充說:「儘管我與馬斯克有著共同的人形機器人終極目標,但我仍然認為馬斯克的時程太過樂觀。」

專家表示,問題部分在於馬斯克堅持人形設計,這可能會創造出一台樣樣通、樣樣鬆的機器。創投家Watson解釋:「人形機器人這場競賽是否值得跑,都還不明確。」他指出,人形機器人在不可預測的環境中表現出色,因為靈活性和適應性比純粹的速度或效率更重要。然而,在工廠這類可預測且專業化的環境中,通用的人形設計是否能勝過專業的工業機器人,是值得商榷的。

亞馬遜無人機送貨計畫前負責人Gur Kimchi目前正在研發一款更專業的競爭性機器人。他認為:「人形機器人會對某些任務有用,但要對所有任務都表現良好是極其困難的,而且人形型態往往會帶來不必要的複雜性。從動物界借鏡,我們有很多不同的形態,每種都針對特定的『生態利基』進行了優化,換言之,它們針對不同的情境進行了優化。」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第3版設計完成,馬斯克表示,明年開始量產 ,目標5年拚年產百萬台。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第3版設計完成,馬斯克表示,明年開始量產,目標5年拚年產百萬台。(圖/AI生成)

高昂成本與技術難題 Optimus前景未明

即使是對人形機器人未來持樂觀態度的人,也對特斯拉的策略抱持懷疑。矽谷機器人公司(Silicon Valley Robotics)的總經理Andra Keay預測,到2030年將有100萬台這類機器人投入生產。但她表示,特斯拉並非她看好的公司之一,原因是馬斯克堅持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從頭」重新發明技術,這增加了不必要的複雜性,並忽略了過去成功的經驗。

Keay表示:「儘管這種方法在SpaceX上對馬斯克奏效了,但在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上卻沒有,他從2014年就預言將實現完全自動駕駛。Optimus的失敗源於對機器人技術複雜性的理解和對『最小可行人形機器人』最佳要求的策略不當,而非執行上的問題。」

此外,讓機器人能夠在各種日常任務中遵循指令所需的人工智慧非常複雜,特別是考量到人形模型如果摔倒或撞到東西可能會很危險。根據Gary Marcus的說法,目前沒有任何公司解決了這個問題。

最後是成本問題。特斯拉必須在價格上擊敗已上市的中國人形機器人,其中一款的售價不到6,000美元,而馬斯克承諾的價格則是20,000至25,000美元。

所有這些因素都使得Optimus很有可能成為特斯拉的一大敗筆,而非其救命稻草。不過,馬斯克或許會將其視為暫時的挫折。Watson開玩笑地說:「我想當你從星際時間尺度思考時,三年和十年的差別並不大。所以,嘿,也許我們會在2028年,或者2038年,看到價值1,000億美元的Optimus機器人到處走動,誰在乎呢?」

資料來源:independent

 

這篇文章 馬斯克豪賭Optimus機器人救特斯拉?專家質疑目標過於樂觀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Buy JNews
廣告

未來,機器人在家中烹飪、打掃,在工廠組裝汽車,甚至在1950年代風格的餐廳裡為您服務。這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所描繪的願景,他相信這個願景將帶領特斯拉達到25兆美元的驚人市值,是目前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5倍以上。記者彭夢竺/編譯

未來,機器人在家中烹飪、打掃,在工廠組裝汽車,甚至在1950年代風格的餐廳裡為您服務。這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所描繪的願景,他相信這個願景將帶領特斯拉達到25兆美元的驚人市值,是目前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5倍以上。

馬斯克近日在他的社群平台X上發文宣稱,目前正在極度保密下研發的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未來將佔公司收入的80%,即使在當前的全球銷售放緩時期也是如此。

這並非馬斯克對Optimus唯一驚人的預測。他表示,到2027年底,特斯拉將生產50萬到100萬台機器人,甚至預計到2040年,地球上的人形機器人數量將超過人類。馬斯克在4月的員工大會上表示:「我預測…Optimus將成為史上最偉大的產品,遠超所有其他產品。我認為它將比史上第二大的產品還要大10倍。」

Optimus仍面臨挑戰 專家看法分歧

根據外媒《independent》報導,馬斯克的這些預測面臨著一些小小的障礙。首先,特斯拉正在努力實現馬斯克今年要生產5,000台Optimus的初步承諾。其次,Optimus目前主要的公開展示,往往至少部分需要由人類操作員遠端控制,而非完全自主運作。

這使得機器人學專家對馬斯克實現其宏大目標抱持懷疑態度,特別是考慮到他過去多次未能兌現承諾的歷史。專注於載具與無人機領域的創投公司RedBlue Capital的資本家Prescott Watson表示:「馬斯克又回到了他一貫的劇本,做出誇張的聲明。我們真的相信他能在幾年內賣出價值1,000億美元的人形機器人嗎?這聽起來甚至比他2017年宣布新版特斯拉Roadster時更令人懷疑。」

認知科學家與人工智慧專家Gary Marcus也同樣表示,馬斯克的承諾「並非不可能,但值得懷疑」。他告訴媒體:「他們今年或許真的能生產5,000台測試機器人,但在2027年看到50萬台將是個奇蹟,這似乎非常不可能。」

機器人人形設計爭議與特斯拉策略的挑戰

即使是一些接近該專案的人也對馬斯克的預測感到不確定。2023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機器人學教授Dennis Hong帶領團隊研發了人形機器人ARTEMIS,其核心團隊目前正在特斯拉的Optimus專案工作。Hong教授表示:「特斯拉確實正在為大規模生產做準備。這個機器人的移動能力有了顯著改善,其操作技能也令人印象深刻。」但他補充說:「儘管我與馬斯克有著共同的人形機器人終極目標,但我仍然認為馬斯克的時程太過樂觀。」

專家表示,問題部分在於馬斯克堅持人形設計,這可能會創造出一台樣樣通、樣樣鬆的機器。創投家Watson解釋:「人形機器人這場競賽是否值得跑,都還不明確。」他指出,人形機器人在不可預測的環境中表現出色,因為靈活性和適應性比純粹的速度或效率更重要。然而,在工廠這類可預測且專業化的環境中,通用的人形設計是否能勝過專業的工業機器人,是值得商榷的。

亞馬遜無人機送貨計畫前負責人Gur Kimchi目前正在研發一款更專業的競爭性機器人。他認為:「人形機器人會對某些任務有用,但要對所有任務都表現良好是極其困難的,而且人形型態往往會帶來不必要的複雜性。從動物界借鏡,我們有很多不同的形態,每種都針對特定的『生態利基』進行了優化,換言之,它們針對不同的情境進行了優化。」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第3版設計完成,馬斯克表示,明年開始量產 ,目標5年拚年產百萬台。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第3版設計完成,馬斯克表示,明年開始量產,目標5年拚年產百萬台。(圖/AI生成)

高昂成本與技術難題 Optimus前景未明

即使是對人形機器人未來持樂觀態度的人,也對特斯拉的策略抱持懷疑。矽谷機器人公司(Silicon Valley Robotics)的總經理Andra Keay預測,到2030年將有100萬台這類機器人投入生產。但她表示,特斯拉並非她看好的公司之一,原因是馬斯克堅持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從頭」重新發明技術,這增加了不必要的複雜性,並忽略了過去成功的經驗。

Keay表示:「儘管這種方法在SpaceX上對馬斯克奏效了,但在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上卻沒有,他從2014年就預言將實現完全自動駕駛。Optimus的失敗源於對機器人技術複雜性的理解和對『最小可行人形機器人』最佳要求的策略不當,而非執行上的問題。」

此外,讓機器人能夠在各種日常任務中遵循指令所需的人工智慧非常複雜,特別是考量到人形模型如果摔倒或撞到東西可能會很危險。根據Gary Marcus的說法,目前沒有任何公司解決了這個問題。

最後是成本問題。特斯拉必須在價格上擊敗已上市的中國人形機器人,其中一款的售價不到6,000美元,而馬斯克承諾的價格則是20,000至25,000美元。

所有這些因素都使得Optimus很有可能成為特斯拉的一大敗筆,而非其救命稻草。不過,馬斯克或許會將其視為暫時的挫折。Watson開玩笑地說:「我想當你從星際時間尺度思考時,三年和十年的差別並不大。所以,嘿,也許我們會在2028年,或者2038年,看到價值1,000億美元的Optimus機器人到處走動,誰在乎呢?」

資料來源:independent

 

這篇文章 馬斯克豪賭Optimus機器人救特斯拉?專家質疑目標過於樂觀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美國國會警告:NASA恐被中國搶先登月!阿耳忒彌斯計畫危機四伏
科技與產業

美國國會警告:NASA恐被中國搶先登月!阿耳忒彌斯計畫危機四伏

2025-09-04
印度Gaganyaan計畫再突破 全尺寸太空艙成功空投測試
科技與產業

印度Gaganyaan計畫再突破 全尺寸太空艙成功空投測試

2025-09-04
銀河邊緣驚現「逃逸脈衝星」!卡爾維拉顛覆天文認知
科技與產業

銀河邊緣驚現「逃逸脈衝星」!卡爾維拉顛覆天文認知

2025-09-04
睿爾曼機器人北京啟用數據訓練中心 打造多場景應用加速機器人商轉
科技與產業

睿爾曼機器人北京啟用數據訓練中心 打造多場景應用加速機器人商轉

2025-09-03
宇樹科技宣布Q4提交IPO申請 四足機器人占營收65%
科技與產業

宇樹科技宣布Q4提交IPO申請 四足機器人占營收65%

2025-09-03
微軟贈雲端服務折扣禮包予美政府 強化公部門應用及市占率
科技與產業

微軟贈雲端服務折扣禮包予美政府 強化公部門應用及市占率

2025-09-03
下一篇文章

漾新聞|國泰會員限定 全球航點滿額現折千元

銀河邊緣驚現「逃逸脈衝星」!卡爾維拉顛覆天文認知

銀河邊緣驚現「逃逸脈衝星」!卡爾維拉顛覆天文認知

最新新聞

地方時事

漾新聞|愛心馳援幸福巴士 正修功德會助偏鄉學童安心上學

2025-09-04

閱讀更多
美國國會警告:NASA恐被中國搶先登月!阿耳忒彌斯計畫危機四伏

美國國會警告:NASA恐被中國搶先登月!阿耳忒彌斯計畫危機四伏

2025-09-04
印度Gaganyaan計畫再突破 全尺寸太空艙成功空投測試

印度Gaganyaan計畫再突破 全尺寸太空艙成功空投測試

2025-09-04

漾新聞|義守大學新生定向營登場 百萬YouTuber開講啟發勇敢逐夢

2025-09-04
銀河邊緣驚現「逃逸脈衝星」!卡爾維拉顛覆天文認知

銀河邊緣驚現「逃逸脈衝星」!卡爾維拉顛覆天文認知

2025-09-04

熱門推薦

馬斯克豪賭Optimus機器人救特斯拉?專家質疑目標過於樂觀

馬斯克豪賭Optimus機器人救特斯拉?專家質疑目標過於樂觀

2025-09-04

《角頭-鬥陣欸》確認「蠍子回歸」最新下落曝光!張懷秋認心情很受傷:事情嚴重了

2025-07-10
臺安醫院創台灣首例:雙重永續認證,展現低碳醫療領先實力

臺安醫院創台灣首例:雙重永續認證,展現低碳醫療領先實力

2025-08-20
2025「籃海計畫」暑期營會暨展望盃開打  16支隊伍以籃球助攻希望未來

2025「籃海計畫」暑期營會暨展望盃開打  16支隊伍以籃球助攻希望未來

2025-08-16

《啵me之我的青春住了鬼》邵雨薇「打」破新極限! 武戲+歌仔戲 每天都像才藝比賽

2025-02-26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漾新聞|愛心馳援幸福巴士 正修功德會助偏鄉學童安心上學
  • 美國國會警告:NASA恐被中國搶先登月!阿耳忒彌斯計畫危機四伏
  • 印度Gaganyaan計畫再突破 全尺寸太空艙成功空投測試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