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最近提出基於物理的暗能量模型,顯示這股神秘力量可能不是恆定的,而是隨時間慢慢演化。暗能量一直是現代宇宙學的最大謎團之一,它驅動宇宙以加速速度膨脹。長期以來,科學界普遍認為暗能量是空間本身的固有能量,也就是愛因斯坦一百多年前提出的宇宙常數。
芝加哥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最近提出基於物理的暗能量模型,顯示這股神秘力量可能不是恆定的,而是隨時間慢慢演化。暗能量一直是現代宇宙學的最大謎團之一,它驅動宇宙以加速速度膨脹。長期以來,科學界普遍認為暗能量是空間本身的固有能量,也就是愛因斯坦一百多年前提出的宇宙常數。
暗能量或在變動?科學家挑戰愛因斯坦宇宙常數。(圖/AI生成)然而,來自暗能量巡天(DES)和暗能量光譜儀(DESI)的最新觀測數據挑戰了這一假設。研究團隊發現,將暗能量視為動態演化的模型,比傳統恆定模型更符合現有觀測結果。這可能是暗能量首次顯示出非愛因斯坦宇宙常數的特性,而是一種新的動態現象。
研究人員結合超新星、宇宙微波背景和重子聲波振盪等多項數據,發現暗能量密度在過去數十億年可能下降約 10%,雖然變化幅度不大,但足以影響宇宙膨脹歷史。團隊還提出基於粒子物理的軸子模型,假設存在一種極輕的假想粒子「軸子」作為暗能量。根據模型,暗能量在早期宇宙保持穩定,隨後開始緩慢下降,就像球在斜坡上滾動,這與觀測數據吻合。
延伸閱讀:
距地球僅18光年!超級地球GJ 251 c揭示適居新希望
只需15個範例!AI追蹤超新星爆炸 天文奧秘一眼看穿
天文攝影捕捉腦髓星雲壯麗景象 宛如宇宙大腦
歐洲模擬毀滅級太陽風暴 警告真實風險:沒有任何衛星能倖免
這些結果對宇宙未來的命運也有深遠影響。暗能量密度下降意味著宇宙加速膨脹速度將逐漸減緩,模型顯示宇宙將避免「大撕裂」或「大收縮」的極端結局,而是持續加速膨脹,最終演變成寒冷、黑暗的「大凍結」宇宙。
研究團隊指出,這項發現不僅可能改變對宇宙基本物理的理解,也將推動新型望遠鏡、衛星及探測器的研發。隨著 DESI 與 Vera Rubin Observatory 等新觀測啟動,科學家將能更精確判斷暗能量是否真的隨時間演化,或仍是宇宙中的愛因斯坦常數。這項研究為揭開宇宙最神秘力量的面紗邁出關鍵一步。
這篇文章 愛因斯坦宇宙常數可能有變?科學家發現暗能量或隨時間演化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