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科技與產業

推不動?純電動車在台灣占比僅1% 不受歡迎3大原因曝

2025-01-29
閱讀時間:閱讀 1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目前台灣純電動小客車掛牌數9.2萬輛,僅占小客車總量約1%,發展力道方面,遠遠遜於油電混合車的增長幅度,交通部盤點出消費者不願意購置純電動車的3大考量,包括充電設施不健全、車輛單次充電後的續航限制及價格太高等,再加上政府即將開徵汽燃費、牌照稅,當純電動車免稅優惠不再,是否也會影響消者意願呢?目前台灣純電動小客車掛牌數9.2萬輛,僅占小客車總量約1%,發展力道方面,遠遠遜於油電混合車的增長幅度,交通部盤點出消費者不願意購置純電動車的3大考量,包括充電設施不健全、車輛單次充電後的續航限制及價格太高等,再加上政府即將開徵汽燃費、牌照稅,當純電動車免稅優惠不再,是否也會影響消者意願呢?

台灣的純電動小客車掛牌數9.2萬輛,僅占小客車總量約1%,之所以不受歡迎,消費者有3大考量。(圖/123RF)

電動車成趨勢 燃油車銷售低於40萬輛

經濟部指出,隨著全球淨零碳排風潮持續推展,我國自2017年實施整廠平均油耗總量管理機制(CAFE),促使車廠加速導入電動車及油電混合車,另隨電池續航力及充電速度等技術持續提升,加以政府推動電動車輛稅收減徵及汰舊換新等補助,電動汽車逐漸成為民眾日常代步選擇。

延伸閱讀:電動車拖累!Subaru打敗Toyota登妥善率冠軍 Lexus也被狠甩

電動汽車近5年(2019-2023年)平均年增66.8%,2024年1-10月新車掛牌數達12.8萬輛,規模已超越2023年全年12.5萬輛,續增28.5%。

經濟部提到,在電動汽車銷售增溫排擠下,燃油汽車新車掛牌數於2021年後均低於40萬輛,近5年平均年減3.7%,2024年1-10月續減14.2%。

油電車掛牌數贏過純電車 消費者3大考量 

經濟部指出,就新車掛牌數占比觀察,電動汽車占整體新車掛牌數由2018年的2.2%上升至2024年1-10月的33.9%,其中油電混合車占25.7%,較2018年增加23.7個百分點,占比和上升幅度皆遠高於純電動車的8.2%及8.0個百分點。

至於台灣消費者為何不願意購置純電動車?根據2023年交通部「自用小客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消費者考量因素依序為「充電設施不健全」、「車輛單次充電後的續航限制」及「電動車價格太高」,顯示在兼顧環保節能、實用性及價格考量下,油電混合車成為消費者較青睞的選項。

除了上述3大原因,汽車的「妥善率」也是消費者在購車上考量的一大重點。妥善率指在正常操作條件下,車輛穩定使用的程度,妥善率越高,代表車子品質越好、越可靠,不容易出現故障損壞。

美國市調機構《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日前公布2024年汽車妥善率調查,顯示純電車和油電車的妥善率,近年雖有所改善,但仍明顯落後於傳統燃油車。純電車目前的故障率比燃油車、混合動力車輛高出42%,相較前一年的79%已有所改善;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故障率則比燃油車、混合動力車輛高出70%,顯著優於前一年的146%。

「充電設施不健全」是台灣消費者不願購買純電動車的一大考量。
「充電設施不健全」是台灣消費者不願購買純電動車的一大考量。(圖/123RF)

德國為台灣電動車最大進口國、美日緊追其後

另外,觀察海關進口統計,台灣的電動汽車進口值由2018年85億元快速上升至2023年的1,214億元,近5年平均成長70.3%;2024年1-11月進口值續升至1,524億元,年增35.3%。電動汽車占整體汽車進口值占比,亦由2018年的4.9%攀升至2024年1-11月的60.9%。

就進口國別觀察,2024年1-11月以德國占整體電動汽車進口值42.4%最高,近5年(2019-2023年)平均年增145.6%,占比與增幅均居首位,其次依序為日本(占20.6%)、美國(占18.3%),前3名占比合計逾8成。

電動車優惠不再 將開徵汽燃費、牌照稅

目前全台純電動小客車掛牌數約9.2萬輛,占小客車總量約1%左右,距離廣泛普及還有一段時間,仍處於鼓勵使用階段,所有電動車輛均免徵汽燃費及牌照稅。

但交通部公共運輸及監理司長林福山去年12月提到,隨著電動車逐漸普及,當電動小客車達50萬輛、電動機車達240萬輛時,將開徵汽燃費,預估最快2030年開徵,汽燃費依照各車款的馬力課收,最高為1萬5720元。

至於牌照稅,立法院早已三讀通過《使用牌照稅法》修正草案,明確規定電動汽車與電動機車的牌照稅免徵優惠將延續至2025年12月31日,也就是說,預計自2026年起恢復課徵牌照稅;屆時將依照《使用牌照稅法》第6條的規定,根據電動車馬達最大馬力進行分級課稅,分為10個級距,稅額範圍從1,620元至11萬7000元不等。

外界擔憂恢復課徵牌照稅、開徵汽燃費後,不再給與優惠,將影響電動車的銷售,並造成既有車主的惶恐,希望政府能規劃合理徵收制度,確切反映道路使用狀況。

立委林俊憲日前召集交通部、財政部、經濟部召開協調會,並於會中達成共識,將電動車牌照稅緩徵期限延長至2030年,並於恢復課徵1年前重新檢討課稅標準。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推不動?純電動車在台灣占比僅1% 不受歡迎3大原因曝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Buy JNews
廣告

推薦閱讀

傳Anthropic會晤Google 搶攻數百億美元算力迎戰OpenAI

會走、會揮手之後?人形機器人還停留在「展演」階段

GM全面進軍軟體定義汽車!攜手NVIDIA推中央運算平台叫戰特斯拉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傳Anthropic會晤Google 搶攻數百億美元算力迎戰OpenAI
科技與產業

傳Anthropic會晤Google 搶攻數百億美元算力迎戰OpenAI

2025-10-23
會走、會揮手之後?人形機器人還停留在「展演」階段
科技與產業

會走、會揮手之後?人形機器人還停留在「展演」階段

2025-10-23
GM全面進軍軟體定義汽車!攜手NVIDIA推中央運算平台叫戰特斯拉
科技與產業

GM全面進軍軟體定義汽車!攜手NVIDIA推中央運算平台叫戰特斯拉

2025-10-23
特斯拉自駕計程車業務持續擴張 年底喊拆安全員
科技與產業

特斯拉自駕計程車業務持續擴張 年底喊拆安全員

2025-10-23
火山爆發揭開火星赤道冰塊之謎!古老爆炸性火山或助冰藏地表下
科技與產業

火山爆發揭開火星赤道冰塊之謎!古老爆炸性火山或助冰藏地表下

2025-10-23
天文學家拍到「雙黑洞共舞」!解開40年謎團的震撼影像誕生
科技與產業

天文學家拍到「雙黑洞共舞」!解開40年謎團的震撼影像誕生

2025-10-23
下一篇文章
家庭醫藥箱準備好 小傷病先處置避免擠急診

家庭醫藥箱準備好 小傷病先處置避免擠急診

大年初一向鄉親拜年 楊文科祈求新年風調雨順

大年初一向鄉親拜年 楊文科祈求新年風調雨順

最新新聞

高雄香蕉香氣飄星國 每週穩定供貨 行銷國際
金融與財經

高雄香蕉香氣飄星國 每週穩定供貨 行銷國際

2025-10-26

閱讀更多

漾新聞|南台灣最大高校街舞迎新登場!「Oops!萬聖惡作祭」三十校舞社熱力尬舞引爆青春能量 

2025-10-26

漾新聞|《墨光˙流變—高雄水墨藝術》巡迴展啟航 展現高雄水墨新風貌

2025-10-26

漾新聞|XR DREAMLAND國際製作團隊齊聚高雄 高雄電影節展現沉浸影像未來力

2025-10-26

科普列車十週年啟航 高科大打造鐵道科學樂園

2025-10-26

熱門推薦

推不動?純電動車在台灣占比僅1% 不受歡迎3大原因曝

推不動?純電動車在台灣占比僅1% 不受歡迎3大原因曝

2025-01-29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2025-09-22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2025-10-03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2025-10-15
漾新聞|《夢幻威尼斯》藝術家鄧明墩油畫展現印象極致!

漾新聞|《夢幻威尼斯》藝術家鄧明墩油畫展現印象極致!

2025-03-19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高雄香蕉香氣飄星國 每週穩定供貨 行銷國際
  • 漾新聞|南台灣最大高校街舞迎新登場!「Oops!萬聖惡作祭」三十校舞社熱力尬舞引爆青春能量 
  • 漾新聞|《墨光˙流變—高雄水墨藝術》巡迴展啟航 展現高雄水墨新風貌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