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工智慧企業DeepSeek近日超越ChatGPT,成為蘋果iPhone應用程式商店的下載冠軍,並以僅600萬美元的開發成本打造最新人工智慧模型。此舉導致華爾街市值蒸發逾兆美元,顯示科技監管與競爭格局的深遠影響。
中國人工智慧企業DeepSeek近日超越ChatGPT,成為蘋果iPhone應用程式商店的下載冠軍,並以僅600萬美元的開發成本打造最新人工智慧模型。此舉導致華爾街市值蒸發逾兆美元,顯示科技監管與競爭格局的深遠影響。DeepSeek的突破恰好正值美國政府加強對人工智慧晶片的出口限制之際,這項政策試圖管控先進技術的全球擴散,但專家認為此舉可能適得其反,促使更多國家發展獨立的人工智慧生態體系,進而削弱美國在該領域的領導地位。
美國監管政策恐讓創新外流,DeepSeek影響擴及太空產業。(示意圖/123RF)DeepSeek的崛起不僅揭示人工智慧領域的突破,也讓外界聯想到太空科技的發展模式。長期以來,美國對人工智慧與太空技術的嚴格出口管制,雖意在維護技術領先地位,卻可能適得其反,使其他國家加速發展本土生態系統。從人工智慧晶片到衛星技術,全球科技競爭正進入新階段,若美國繼續推行嚴格的管制政策,可能在這兩大領域都面臨領導地位的流失。
更多新聞:中國開源DeepSeek的崛起 有望加速太空探索自主化
美國監管模式面臨挑戰
美國近期實施的出口規範,將150個國家劃分為「中等級別」,並對其出口高階製程運算晶片施加諸多限制。儘管此舉旨在遏制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但DeepSeek的崛起顯示,即便受限於美國的技術封鎖,中國企業仍能利用舊版輝達(Nvidia)晶片實現突破。分析指出,過度監管可能會降低美國晶片的全球需求,甚至推動其他國家發展自主運算技術,長遠來看恐怕削弱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優勢。
監管困境限制太空產業發展
這種監管困境不僅影響人工智慧,也早已困擾太空產業。美國對於太空技術的嚴格出口管制,例如:《國際武器貿易條例》(International Traffic in Arms Regulations,ITAR),長期以來限制了美國企業的國際合作與市場拓展。
特別是在合成孔徑雷達(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衛星領域,這項能夠穿透雲層與黑夜進行高解析度成像的技術,受到嚴格出口限制,導致美國企業無法與國際市場接軌,反觀芬蘭微型衛星製造商與營運商「ICEYE」等競爭對手則在全球市場取得優勢。
DeepSeek的成功案例提醒市場,過度監管可能導致創新轉移至海外,並削弱美國的競爭力。專家建議,美國應採取更靈活的監管方式,例如引入「監理沙盒(regulatory sandbox)」機制,降低新創企業符合當地法規要求的成本,並且鼓勵國際合作,確保美國企業在人工智慧與太空科技領域維持競爭力。若不調整策略,未來的科技突破可能不再發生於美國,而是來自其他國家。
資料來源:SpaceNews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DeepSeek影響擴及太空產業 美國監管政策恐讓創新外流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