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陶泰山/台北
為提高國產雜糧供應量能並強化糧食安全韌性,農業部持續輔導農民種植高粱,透過與金門酒廠及農會簽訂契作契約合作生產,並自111年開辦高粱收入保險,穩定契作農民收入。保險試辦地區包括臺灣本島7縣市及金門縣,其中臺灣本島114年1期已開始銷售,受理投保期間自即日起至5月31日止,歡迎農友踴躍洽各試辦地區農會投保。
農業部表示,高粱收入保險試辦地區有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雲林縣、嘉義縣、臺南市及金門縣等,臺灣本島1、2期均有銷售,金門縣於2期銷售,採縣市區域產量認定方式,理賠標準以每公頃基準收入(產量*保障程度*價格)與每公頃實際收入之差額計算。111至113年度1期臺灣本島地區因受豪雨及颱風等災害影響,造成高粱單位面積產量減少,出險理賠逾3,828萬元,有效發揮保險損害填補功能,給予受災高粱農友實質上的保障。農業部進一步說明,高粱收入保險提供95%及85%兩種保障程度方案供農民選擇,保費每公頃分別為6,675元及3,165元,該部提供補助二分之一保費,部分縣市政府亦加碼補助,農民負擔相對減輕。
農業部指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日趨嚴重,農業經營風險相對提高,面臨的災害型態多元,期藉由保險機制,降低災害損失及維持穩定收益,並分散經營風險,目前已開發28種品項、44張保單,呼籲農民朋友踴躍投保農業保險,使營農生活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