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地方時事

蝸牛(路螺) 避水逃生也是有一套的

2025-07-15
閱讀時間:閱讀 1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波新聞─陳金聲/高雄

丹娜絲強颱的風雨重創嘉南平原的濱海地區,連踽踽而行的蝸牛都怕到「走那列飛」,艱辛萬苦的爬到牆柱上的磚縫避風躲雨。這個畫面,讓人望而生嘆「蝸牛逃生也有一套本事」。
除了躲到牆柱縫隙外,還有些蝸牛在這場風雨中,沿著樹幹爬上灌木約一公尺以上的高度,而且就直接躲在背風面的繩結處。
牆柱上的這個蝸牛家族有五隻,原本是棲息在牆邊的草地上,七月七日半夜風雨強襲時,牠們怕風更怕雨,無處可逃,於是本能的往牆柱上爬。誰說只有人類懂得「人往上爬」。
這個「蝸牛家族」如果只是爬到牆柱上,牠們還是躲不過強風的吹襲而掉落,於是牠們躲到背風面的磚縫中,如此一來就高枕無憂,不怕被吹落,也不致於泡在水中溺斃,鳴呼哀哉。
落單爬上灌木樹幹那一隻,也是厲害的角色,樹幹光禿禿,如果不躲個安全角落,爬得再高也一樣會被吹落,於是牠躲到樹幹的背風面,而且是在繩結的下方。
人們都說「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生物也是有此本能,這些蝸牛、更多的蝸牛,牠們求生過程也是像戰地的戰士善於找掩體「就地掩護」的。風雨過後,這些蝸牛如何「下樓」,不知誰有興趣去仔細觀察。牠們「下樓」過程中,稍一閃失墮樓,背上的殼必破,變成「無殼蝸牛」事小,一命鳴呼事大。
當晚風強雨驟,村裡的老弱怕像打保齡球般的被強風吹得滿地滾,躲強避雨都來不及了,那有生命就地仔細觀察牠們的逃生過程?所以,人們就只能「七分靠想像」囉,這叫經驗法則。
可以確定,當天這群蝸牛,一定提早逃生,否則等到強風暴雨來襲了,即便想爬,過程中還是會被強風吹落,徒勞無功,白費心力。人們在風雨來前都會提醒「提前做好防颱避雨的準備」,顯然這群蝸牛這方面的本能不輸於人類。
除此之外,蝸牛在稻田中躲避泡水的功夫也是一絕。稻作在即將成熟之前,為了增強稻桿的「硬度」支撐飽滿的稻穗免於稻穀太重而折斷,加上採收時的稻田也不能太濕太軟,因此稻田都會「限水」,保持稻田乾旱。
這個時候,有些蝸牛就會入侵,萬一像這次強風加暴雨突襲,生性怕水的蝸牛無處可逃,於是只能選擇攀著稻梗往上爬。但這過程就厲害了,因為稻梗的承受力有限,只能爬到適當的高度就定住,高掛於稻梗或葉脈上,不能再往上爬,否則會壓垮而墮落水中。高度的拿捏嘟嘟好,這就是蝸牛異於常人的功夫。
人們預測颱風暴雨,靠的是氣象方面的科技,很多生物預感或預知風雨,甚至地震,靠的不是科技而是與生俱來的感應本能。例如,如果看到地上的螞蟻成群結隊在搬家,那就是「快要落雨了」,蛞蝓出現也是「天要下雨了」,深海少見的魚類出現,也被人們聯想到「地震魚」要地震了。這種大自然現象,十次準九次。這一方面,人類還得拜螞蟻等生物為師。
生物學界,腹足綱的蝸牛、蛞蝓等種類繁多數不盡,但最常見的蝸牛是「非洲大蝸牛」。這種蝸牛不是台灣原生種,而是1932年日本人「下條久馬」以食用為目從新加坡引進,所以牠是外來種的生物,同類中牠體型最大,是巨無霸。
非洲大蝸牛的繁殖超強,雌雄同體,異體交配,雌雄均產卵,每隻蝸牛每年可產卵6~7次,每次平均可產卵200粒。小蝸牛一孵出,就會爬動和覓食,不需母體照顧。這樣的繁殖力,難怪目前台灣的平地及中、低海拔山區都有牠們的蹤跡,台灣集二千三百多萬人之力都沒能消滅「路螺」。
蝸牛「啪啪啪」讓人目瞪口呆,交配時兩隻蝸牛的腹足會黏附在一起,互相把丁丁插進對方的生殖孔,不知是太酥茫、太耐久或動作太慢,交配過程居然能持續長達二至六小時,堪稱是「久戰不下馬族」。
牠們被引進台灣當食物後,因為肉質不佳而被棄養,漫延全台,如同綠獵蜥。廿年前引進的「金寶螺」也如出一轍,台灣在那個年代,民生食用物資不缺,怎會有商人動起歪腦筋引進「金寶螺」來危害全台,當事人罪不可赦。
雖然蝸牛喜歡潮濕的環境,但其實牠們最怕水,這是因為蝸牛是用呼吸孔進行呼吸,水淹會讓牠們無法呼吸而窒息溺斃。所以下雨天,蝸牛第一個選擇就是「趕快往上爬」,以免水淹鼻孔死翹翹。
蝸牛爬行時腹足會不斷分泌粘液,所以只適合在微濕的草地爬行及覓食。大熱天,牠們是抵死都不會上路的,因為粘液會粘住路面上的泥砂而不良於行。除非雨天,蝸牛是慣性晝伏夜出的生物,就是怕熱怕太陽直射被晒死。早期原住民在捕捉蝸牛加菜,也都是利用雨天或黑夜。
很多人到水庫邊捕滑溜溜的「大鱸鰻」,就是靠細砂或灰燼,清晨到水庫岸邊巡視大鱸鰻上岸吃嫩草時,會沿路留下粘液,捕鰻人就開始沿路徑撒砂或灰燼阻斷大鱸鰻的「回家路」,因為滑溜溜的鱸鰻滾上砂子或灰燼就無法滑行而被手到擒來,這一招比在街頭打殺砍死「鱸鰻」還省事。
蝸牛肉質差,其貌不揚,終至被棄養,但如蹲下來用心看似有幾分可愛,蝸牛背上的外殼是螺旋形的,它的軀體幾近透明,是一種纖弱而美麗的生物,牠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眼睛就長在那對長的觸角上,會靈活地轉動。
台灣社會一直用「無殼蝸牛」來形容買不起房子的人與事,非洲大蝸牛不知有感、無感及何感?
蝸牛爬行五告慢,比牛還牛步,曾有人觀察牠的時速只有12公分,但也有人觀察過牠的時速約一公尺,各說各的,爬慢爬快可能隨牠高興吧。
「炒螺肉」曾經是台灣夜市的一道佳餚,但現在己少有人再吃,真想再吃,最好特別料理過,千萬不要隨便在路邊撿了蝸牛就回家煮,容易感染寄生蟲哦。
Buy JNews
廣告

推薦閱讀

漾新聞|卓揆提糧安三原則 高雄仁武倉庫受肯定 陳其邁:地方挺中央、救災不缺席

高市府這盒月餅濃濃設計感 背後藏洋蔥

「2024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榮獲國際2025繆思創意大獎金獎及泰坦創新設計獎銀獎肯定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漾新聞|卓揆提糧安三原則 高雄仁武倉庫受肯定 陳其邁:地方挺中央、救災不缺席
地方時事

漾新聞|卓揆提糧安三原則 高雄仁武倉庫受肯定 陳其邁:地方挺中央、救災不缺席

2025-07-15
高市府這盒月餅濃濃設計感 背後藏洋蔥
地方時事

高市府這盒月餅濃濃設計感 背後藏洋蔥

2025-07-15
「2024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榮獲國際2025繆思創意大獎金獎及泰坦創新設計獎銀獎肯定
地方時事

「2024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榮獲國際2025繆思創意大獎金獎及泰坦創新設計獎銀獎肯定

2025-07-15
宣導人猴共存 壽山動物園徵金句 「光室咖啡」周年慶
地方時事

宣導人猴共存 壽山動物園徵金句 「光室咖啡」周年慶

2025-07-15
國際移動力再突破 義守大學孕育外籍生留台發展寫新頁
地方時事

國際移動力再突破 義守大學孕育外籍生留台發展寫新頁

2025-07-15
漾新聞|畢業即簽約!義守國際生挺進台灣半導體業
地方時事

漾新聞|畢業即簽約!義守國際生挺進台灣半導體業

2025-07-15
下一篇文章
全球最大電動車電池廠落腳在這裡 Panasonic積極強化美國供應鏈

全球最大電動車電池廠落腳在這裡 Panasonic積極強化美國供應鏈

漾新聞|卓揆提糧安三原則 高雄仁武倉庫受肯定 陳其邁:地方挺中央、救災不缺席

漾新聞|卓揆提糧安三原則 高雄仁武倉庫受肯定 陳其邁:地方挺中央、救災不缺席

最新新聞

WePlay × 貓貓蟲咖波IP聯動活動 強勢登上台灣 App Store & Google Play 雙平台推薦
國際時事

WePlay × 貓貓蟲咖波IP聯動活動 強勢登上台灣 App Store & Google Play 雙平台推薦

2025-07-15

閱讀更多
逆境中奏響堅韌樂章 新創「香港人和愛樂」首演音樂會《堅韌的共鳴》

逆境中奏響堅韌樂章 新創「香港人和愛樂」首演音樂會《堅韌的共鳴》

2025-07-15
漾新聞|卓揆提糧安三原則 高雄仁武倉庫受肯定 陳其邁:地方挺中央、救災不缺席

漾新聞|卓揆提糧安三原則 高雄仁武倉庫受肯定 陳其邁:地方挺中央、救災不缺席

2025-07-15
全球最大電動車電池廠落腳在這裡 Panasonic積極強化美國供應鏈

全球最大電動車電池廠落腳在這裡 Panasonic積極強化美國供應鏈

2025-07-15
蝸牛(路螺) 避水逃生也是有一套的

蝸牛(路螺) 避水逃生也是有一套的

2025-07-15

熱門推薦

漾新聞|「2023大港閱冰」45家各式冰品週末高雄哈瑪星清涼一夏

漾新聞|「2023大港閱冰」45家各式冰品週末高雄哈瑪星清涼一夏

2023-08-14
讀者投書/高齡長輩就醫竟成悲劇?家屬控訴國X醫院疑誤診敗血症並濫用藥物

讀者投書/高齡長輩就醫竟成悲劇?家屬控訴國X醫院疑誤診敗血症並濫用藥物

2025-06-19

《啵me之我的青春住了鬼》邵雨薇「打」破新極限! 武戲+歌仔戲 每天都像才藝比賽

2025-02-26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2023-12-28
漾新聞|拒絕明星高中 他們選擇留在立志「上榜頂大不是夢」

漾新聞|拒絕明星高中 他們選擇留在立志「上榜頂大不是夢」

2025-06-19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WePlay × 貓貓蟲咖波IP聯動活動 強勢登上台灣 App Store & Google Play 雙平台推薦
  • 逆境中奏響堅韌樂章 新創「香港人和愛樂」首演音樂會《堅韌的共鳴》
  • 漾新聞|卓揆提糧安三原則 高雄仁武倉庫受肯定 陳其邁:地方挺中央、救災不缺席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