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科技與產業

特斯拉高階工程師:電動車電池技術還沒到頂 仍有大量潛力可挖掘

2025-07-30
閱讀時間:閱讀 1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特斯拉(Tesla)車輛工程副總裁拉斯莫拉維(Lars Moravy)近日表示,鋰離子電池技術的發展遠未達到頂峰,預期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電動車電池將持續獲得顯著改進。他強調,消費者無需等待如固態電池這類「聖杯級」的突破,目前的技術框架仍有「大量潛力」可供挖掘。記者彭夢竺/編譯

特斯拉(Tesla)車輛工程副總裁拉斯莫拉維(Lars Moravy)近日表示,鋰離子電池技術的發展遠未達到頂峰,預期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電動車電池將持續獲得顯著改進。他強調,消費者無需等待如固態電池這類「聖杯級」的突破,目前的技術框架仍有「大量潛力」可供挖掘。

去年特斯拉在全球增加 1.15 萬多個超級充電樁,年增率 19%。(圖/123RF)

鋰離子電池前景看好 能量密度與性能持續提升

根據外媒《insideevs》報導,莫拉維於週六在「X Takeover」特斯拉車迷活動上受訪時指出:「鋰離子和磷酸鐵鋰電池在能量密度和性能方面都已證明其價值,我認為我們才剛開始。」他補充道:「我仍然認為在微觀化學和這些形態因素方面,還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間。」磷酸鐵鋰(LFP)是鋰離子電池中成本較低的化學材料。

業界專家共識 現有技術框架持續精進

其他電池領域的專家也有類似看法,儘管像固態電池這樣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的未來技術充滿吸引力,但數十年來一直存在的基礎鋰離子電池框架,目前正不斷取得進展。透過調整原物料比例、電池設計甚至形狀,電池製造商可以在充電功率、能量密度、成本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

延伸閱讀:全球首款半固態電池量產電動車!MG4將於8月登場、僅需1.1萬美元

通用、福特、Lucid與比亞迪展現新成果

舉例來說,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和福特汽車(Ford)正致力於開發富鋰錳(LMR)電池,作為對目前中國供應鏈中佔主導地位的低成本LFP電池的替代方案。Lucid Motors 最近推出的Gravity車款,其搭載的Panasonic製造2170型電池,僅需充電10.9分鐘即可增加200英里續航里程,創下美國新紀錄。

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BYD,同時也生產自家電池)今年也引起轟動,宣布其部分電動車可支援前所未見的1,000千瓦充電功率。換言之,固態電池技術雖然承諾能消除標準液態電解質並解決現今電池幾乎所有缺點,但它並非唯一的未來。

特斯拉電池效能提升 Model S續航里程增加

莫拉維表示,鋰離子電池技術每年都在穩步進步,他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下去(他估計每年在能量密度和充電速度方面約有3%的提升)。最佳證明便是特斯拉自身規格的逐步提升。2012年頂級的Model S轎車單次充電可達265英里續航里程,而現今版本則超越了約150英里,充電速度也快得多,即使不考慮通膨因素,成本反而更低。

莫拉維透露,特斯拉每隔幾年就會將其各電池生產設施轉換為改進後的電池設計,最近他們已從2家供應商寧德時代(CATL)和樂金化學(LG)獲得新的電池。他表示這些電池在電解質、電極、製造工藝和封裝方面都有「一系列漸進式的改進」。

持續投資電池研發 兼顧內部生產與外部供應商

「我認為這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將在我們生產的車輛電池中找到更多改進之處。」莫拉維說。特斯拉從樂金化學、Panasonic和寧德時代等供應商採購電池,同時也生產自家設計的電池,應用於Cybertruck等車款。

莫拉維預計,無論是內部生產還是供應商提供的電池,性能都將穩步提升。但他同時也關注未來技術的發展。從豐田(Toyota)到賓士(Mercedes-Benz)等汽車製造商多年來一直投資固態電池,許多公司目標在2020年代末實現商業化部署。

莫拉維表示:「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關注固態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等趨勢,以及其他可能提供替代能源的方案。」

資料來源:insideevs

這篇文章 特斯拉高階工程師:電動車電池技術還沒到頂 仍有大量潛力可挖掘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Buy JNews
廣告

推薦閱讀

比亞迪、特斯拉都輸了!中國電動車市場新霸主 不到1萬美元的「星願」

和OpenAI關係恐生變?微軟第二季財報曝Azure與AI產業布局走向

豐田首度在歐洲生產純電動車!鎖定SUV與跨界車型、對抗中國車廠夾擊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比亞迪、特斯拉都輸了!中國電動車市場新霸主 不到1萬美元的「星願」
科技與產業

比亞迪、特斯拉都輸了!中國電動車市場新霸主 不到1萬美元的「星願」

2025-07-30
和OpenAI關係恐生變?微軟第二季財報曝Azure與AI產業布局走向
科技與產業

和OpenAI關係恐生變?微軟第二季財報曝Azure與AI產業布局走向

2025-07-30
豐田首度在歐洲生產純電動車!鎖定SUV與跨界車型、對抗中國車廠夾擊
科技與產業

豐田首度在歐洲生產純電動車!鎖定SUV與跨界車型、對抗中國車廠夾擊

2025-07-30
特斯拉Cybertruck賣不動!傳規劃小型電動皮卡、轉向自駕領域
科技與產業

特斯拉Cybertruck賣不動!傳規劃小型電動皮卡、轉向自駕領域

2025-07-30
機器人「像人一樣思考」 Skild AI發表通用AI模型、工廠到人形機器人皆適用
科技與產業

機器人「像人一樣思考」 Skild AI發表通用AI模型、工廠到人形機器人皆適用

2025-07-30
美印聯手打造NISAR觀測衛星 預計7/30升空監測地球變動
科技與產業

美印聯手打造NISAR觀測衛星 預計7/30升空監測地球變動

2025-07-30
下一篇文章
品冠為公益野餐暖聲獻唱 號召放下手機陪伴孩子

品冠為公益野餐暖聲獻唱 號召放下手機陪伴孩子

譚仔國際首度進駐馬來西亞 進一步拓展東南亞市場

譚仔國際首度進駐馬來西亞 進一步拓展東南亞市場

最新新聞

MetaOptics Ltd提交初步招股文件,擬於新交所凱利板上市
國際時事

MetaOptics Ltd提交初步招股文件,擬於新交所凱利板上市

2025-07-30

閱讀更多
Bybit與Block Scholes聯合報告:市值飆升突破4萬億美元,監管利好推動價格創歷史新高

Bybit與Block Scholes聯合報告:市值飆升突破4萬億美元,監管利好推動價格創歷史新高

2025-07-30
韓際新世界免稅店在仁川機場2號航站樓舉辦迪奧美妝”Plan de Paris”獨家快閃活動

Blockchain for Good Alliance在2025年聯合國互聯網治理論壇上引領全球數字合作

2025-07-30
譚仔國際首度進駐馬來西亞 進一步拓展東南亞市場

譚仔國際首度進駐馬來西亞 進一步拓展東南亞市場

2025-07-30
品冠為公益野餐暖聲獻唱 號召放下手機陪伴孩子

品冠為公益野餐暖聲獻唱 號召放下手機陪伴孩子

2025-07-30

熱門推薦

品冠為公益野餐暖聲獻唱 號召放下手機陪伴孩子

品冠為公益野餐暖聲獻唱 號召放下手機陪伴孩子

2025-07-30

《啵me之我的青春住了鬼》邵雨薇「打」破新極限! 武戲+歌仔戲 每天都像才藝比賽

2025-02-26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2023-12-28
讀者投書/高齡長輩就醫竟成悲劇?家屬控訴國X醫院疑誤診敗血症並濫用藥物

讀者投書/高齡長輩就醫竟成悲劇?家屬控訴國X醫院疑誤診敗血症並濫用藥物

2025-06-19
台日合資BL劇《秘密關係》首集就開親 王君豪終結母胎單身「第一次」全獻給成晞

台日合資BL劇《秘密關係》首集就開親 王君豪終結母胎單身「第一次」全獻給成晞

2025-07-15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MetaOptics Ltd提交初步招股文件,擬於新交所凱利板上市
  • Bybit與Block Scholes聯合報告:市值飆升突破4萬億美元,監管利好推動價格創歷史新高
  • Blockchain for Good Alliance在2025年聯合國互聯網治理論壇上引領全球數字合作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