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地方時事

漾新聞|全球「科技女孩」養成術 雄女鄭羽辰分享新生「主動爭取計畫、勇敢探索興趣」

2025-08-13
閱讀時間:閱讀 3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雄女中今年又誕生了一位美國AIT「科技女孩(Tech Girls)」,由高二電資班學生鄭羽辰獲選。7月她代表台灣,與其他2位台灣女學生,一起前往美國,與全球124位科技女孩進行為期23天的深度學習與交流。今天,她特別將旅美的所見所聞,分享予高一新生學妹,鼓勵大家「主動爭取機會」,以及「主動探索興趣」,你將成為你想要成為的那個自己。

美國在台協會表示,「科技女孩(Tech Girls)」是由美國國務院教育與文化事務局所倡議的計劃,是一項暑期國際交流計畫,旨在鼓勵並支持世界各地15到17歲的年輕女性進入理工科學領域深造,並在未來從事相關工作。

所以,科技女孩,又稱「Women in STEM」,其中STEM代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

這是許多對科技教育有興趣的女學生所心儀的活動,不僅台灣搶破頭,全球各國也是競爭激烈。獲選的「科技女孩」,代表台灣於七月份赴美國23天,參加全球科技女孩的交流。

高雄女中於2023年順利產生第一位「科技女孩」張微咏,今年(2025)則由電腦資訊班高二的鄭羽辰獲選。

7月12日到8月3日,她代表台灣前往美國進行23天的深度學習與交流,如今回到學校,在雄女學務處的安排下,學校也舉辦「分享講座」,由即將升上高三的「準學測生」鄭羽辰,來分享她如何準備功課與學習,與如何參加科展,並能在2025美國在台協會AIT科技女孩甄選中脫穎而出;以及分享此行在美國的所見所聞,與全球女菁英的精彩互動。

鄭羽辰表示,當初申請時的兩階段書面與15分鐘的面試,都是以全英語進行甄選,所以,一定要具備相當的英語口說能力。書面以自傳為主,主要說明與科技領域的連結,與非領域方面,如志工、參與社團所展現的領導力、多元學習力,以及社會關懷。

面試則是針對書面內容進行更深入的說明,除了英文口說能力要好,一切準備就是要展現出更好的自己。

曾在高雄市科展中拿下第一名,她認為,與這次申請科技女孩有很大的連結,因為在科展時遇到了很多很棒的人,希望能挑戰自己,有機會走入國際,可以遇到全世界跟她一樣對科技有性趣的女孩。

在這次申請時,她也分享「志工學習」經驗,一次是前往部落,一次是到漁村,因為家長們平時忙碌無法陪伴,她們利用時間前往陪同國小的學童手作與唸繪本。付出的時間與關愛,除了讓評審認為她具備的社會關懷與人情味,更成為她申請的專案計畫。

她也談到能入選的原因,一部份是就讀電資班,具備半導體、ai課程相關學習的背景、經驗與實作,以及科展獲獎的肯定。第二部份是社團領導與志工學習經驗,從營隊規劃到實際陪伴偏鄉孩子,全部都由學生一手策劃與執行,同時也發展成她的專案計畫,希望未來可以把科技帶入偏鄉,縮短數位落差,讓偏鄉的孩子也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她也談到在雄女的自主學習,不僅重視學習過程,更重視反思批判。而這次出國學習的機會,「對我最大的影響,是拓展國際視野,認識許多對不同科技領域有興趣的好朋友。未來升學,想讀電機或資工,更希望能申請國外大學獎學金,繼續朝夢想前進。」 

校長鄭文儀也表示,三年內雄女產生了兩位「科技女孩」,取得到美國學習的機會,展現雄女學生的三項特質,一是能掌握機會、探索未來學習的機會;從小到大,所養成的表達能力;其三,是突破性別限制,有勇氣爭取這項美國政府給的難得的機會,與全世界的精英一起學習。

鄭文儀也談到,雄女電資班在半導體、人工智慧與程式撰寫都設有課程,對於鄭羽辰這次能夠獲選,也有很大的幫助。

在與高一新生分享時,鄭羽辰談到她成長與學習的探索之路,分享了8歲自發考取街頭藝人證照,並全額捐出打賞金的經歷,表示就讀小學時,就想著將來長大要從事演藝事業。

但隨著年紀的增長,以及上了國中之後,突然對社會科非常有興趣,也認為自己很熱衷於助人,因此,萌起了想當法律人的想法。

然而考上雄女後,在雙語班與電資班中做選擇,因為國中的時候很熱愛程式設計,最後,她選擇了電資班,也如願的考取。

當場,她破解「高中考上第一志願」並不保證上榜頂大的迷失,也認為「學校提供更多資源,也不等於自己能擁有資源」。她認為,這一切,都要靠自己「主動爭取機會」,以及「主動探索興趣。」

她也分享她的「社聯之路」,她說:新生訓練就看上主持學姐流暢的主持,「我也很想要站在這樣的舞台上」。選擇加入社聯會,「就為了取得上台的機會」。「讓我心動的,為什麼我不選擇去做呢?」後來參加學姐的面試,也付出了很多的時間,

「在社團活動中,全由學生策劃與執行,相對的要付出很多時間,但我得到什麼?我完成小時候當演員的夢想,能在新生訓練當主持人;又能交到學聯會8個來自不同類組的好朋友。」

在「科展之路」的分享中,她談到在上地球科學課時,探討定位震央的方法,圖中的三個大小的圈圈,存在誤差,讓她突然想到:「那我要怎麼解決問題?」於是在不斷反覆跑去問老師的情況下,老師的指導,讓她思考到:「如果我可以寫程式來解決就好了。」這個如何找到震央的研究,後來在地科老師的支持與指導下,變成了她的科展題目,一路從高一到高二,歷經二年的時間。

她形容,越到後面截稿的時間,每天晚上9點才離開圖書館或實驗大樓。「但我為何選擇堅持一路走下來?因為我喜歡,我熱愛研究,就算再辛苦,過程付出再多,但結果可被應用在我想到的問題上,解決問題,都是值得的。」

她也強調:「科展是發展成果的地方,我付出努力,更在意的是『是不是對現在發展有幫助的』。後來拿到高雄市科展第一名,雖然是成就,但我更看中的是過程中的學習。」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原文網址 

影/全球「科技女孩」養成術 雄女鄭羽辰分享新生「主動爭取計畫、勇敢探索興趣」/漾新聞 https://youtu.be/fYPe-3eALZc?si=XrUU5bFQAU8tuUaT

https://www.youtube.com/embed/fYPe-3eALZc?si=ke4bBvB4HG0gLEAo

漾新聞|全球「科技女孩」養成術 雄女鄭羽辰分享新生「主動爭取計畫、勇敢探索興趣」 https://youngnews3631.com/news_detail.php?NewsID=11463

Buy JNews
廣告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雄女中今年又誕生了一位美國AIT「科技女孩(Tech Girls)」,由高二電資班學生鄭羽辰獲選。7月她代表台灣,與其他2位台灣女學生,一起前往美國,與全球124位科技女孩進行為期23天的深度學習與交流。今天,她特別將旅美的所見所聞,分享予高一新生學妹,鼓勵大家「主動爭取機會」,以及「主動探索興趣」,你將成為你想要成為的那個自己。

美國在台協會表示,「科技女孩(Tech Girls)」是由美國國務院教育與文化事務局所倡議的計劃,是一項暑期國際交流計畫,旨在鼓勵並支持世界各地15到17歲的年輕女性進入理工科學領域深造,並在未來從事相關工作。

所以,科技女孩,又稱「Women in STEM」,其中STEM代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

這是許多對科技教育有興趣的女學生所心儀的活動,不僅台灣搶破頭,全球各國也是競爭激烈。獲選的「科技女孩」,代表台灣於七月份赴美國23天,參加全球科技女孩的交流。

高雄女中於2023年順利產生第一位「科技女孩」張微咏,今年(2025)則由電腦資訊班高二的鄭羽辰獲選。

7月12日到8月3日,她代表台灣前往美國進行23天的深度學習與交流,如今回到學校,在雄女學務處的安排下,學校也舉辦「分享講座」,由即將升上高三的「準學測生」鄭羽辰,來分享她如何準備功課與學習,與如何參加科展,並能在2025美國在台協會AIT科技女孩甄選中脫穎而出;以及分享此行在美國的所見所聞,與全球女菁英的精彩互動。

鄭羽辰表示,當初申請時的兩階段書面與15分鐘的面試,都是以全英語進行甄選,所以,一定要具備相當的英語口說能力。書面以自傳為主,主要說明與科技領域的連結,與非領域方面,如志工、參與社團所展現的領導力、多元學習力,以及社會關懷。

面試則是針對書面內容進行更深入的說明,除了英文口說能力要好,一切準備就是要展現出更好的自己。

曾在高雄市科展中拿下第一名,她認為,與這次申請科技女孩有很大的連結,因為在科展時遇到了很多很棒的人,希望能挑戰自己,有機會走入國際,可以遇到全世界跟她一樣對科技有性趣的女孩。

在這次申請時,她也分享「志工學習」經驗,一次是前往部落,一次是到漁村,因為家長們平時忙碌無法陪伴,她們利用時間前往陪同國小的學童手作與唸繪本。付出的時間與關愛,除了讓評審認為她具備的社會關懷與人情味,更成為她申請的專案計畫。

她也談到能入選的原因,一部份是就讀電資班,具備半導體、ai課程相關學習的背景、經驗與實作,以及科展獲獎的肯定。第二部份是社團領導與志工學習經驗,從營隊規劃到實際陪伴偏鄉孩子,全部都由學生一手策劃與執行,同時也發展成她的專案計畫,希望未來可以把科技帶入偏鄉,縮短數位落差,讓偏鄉的孩子也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她也談到在雄女的自主學習,不僅重視學習過程,更重視反思批判。而這次出國學習的機會,「對我最大的影響,是拓展國際視野,認識許多對不同科技領域有興趣的好朋友。未來升學,想讀電機或資工,更希望能申請國外大學獎學金,繼續朝夢想前進。」 

校長鄭文儀也表示,三年內雄女產生了兩位「科技女孩」,取得到美國學習的機會,展現雄女學生的三項特質,一是能掌握機會、探索未來學習的機會;從小到大,所養成的表達能力;其三,是突破性別限制,有勇氣爭取這項美國政府給的難得的機會,與全世界的精英一起學習。

鄭文儀也談到,雄女電資班在半導體、人工智慧與程式撰寫都設有課程,對於鄭羽辰這次能夠獲選,也有很大的幫助。

在與高一新生分享時,鄭羽辰談到她成長與學習的探索之路,分享了8歲自發考取街頭藝人證照,並全額捐出打賞金的經歷,表示就讀小學時,就想著將來長大要從事演藝事業。

但隨著年紀的增長,以及上了國中之後,突然對社會科非常有興趣,也認為自己很熱衷於助人,因此,萌起了想當法律人的想法。

然而考上雄女後,在雙語班與電資班中做選擇,因為國中的時候很熱愛程式設計,最後,她選擇了電資班,也如願的考取。

當場,她破解「高中考上第一志願」並不保證上榜頂大的迷失,也認為「學校提供更多資源,也不等於自己能擁有資源」。她認為,這一切,都要靠自己「主動爭取機會」,以及「主動探索興趣。」

她也分享她的「社聯之路」,她說:新生訓練就看上主持學姐流暢的主持,「我也很想要站在這樣的舞台上」。選擇加入社聯會,「就為了取得上台的機會」。「讓我心動的,為什麼我不選擇去做呢?」後來參加學姐的面試,也付出了很多的時間,

「在社團活動中,全由學生策劃與執行,相對的要付出很多時間,但我得到什麼?我完成小時候當演員的夢想,能在新生訓練當主持人;又能交到學聯會8個來自不同類組的好朋友。」

在「科展之路」的分享中,她談到在上地球科學課時,探討定位震央的方法,圖中的三個大小的圈圈,存在誤差,讓她突然想到:「那我要怎麼解決問題?」於是在不斷反覆跑去問老師的情況下,老師的指導,讓她思考到:「如果我可以寫程式來解決就好了。」這個如何找到震央的研究,後來在地科老師的支持與指導下,變成了她的科展題目,一路從高一到高二,歷經二年的時間。

她形容,越到後面截稿的時間,每天晚上9點才離開圖書館或實驗大樓。「但我為何選擇堅持一路走下來?因為我喜歡,我熱愛研究,就算再辛苦,過程付出再多,但結果可被應用在我想到的問題上,解決問題,都是值得的。」

她也強調:「科展是發展成果的地方,我付出努力,更在意的是『是不是對現在發展有幫助的』。後來拿到高雄市科展第一名,雖然是成就,但我更看中的是過程中的學習。」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原文網址 

影/全球「科技女孩」養成術 雄女鄭羽辰分享新生「主動爭取計畫、勇敢探索興趣」/漾新聞 https://youtu.be/fYPe-3eALZc?si=XrUU5bFQAU8tuUaT

https://www.youtube.com/embed/fYPe-3eALZc?si=ke4bBvB4HG0gLEAo

漾新聞|全球「科技女孩」養成術 雄女鄭羽辰分享新生「主動爭取計畫、勇敢探索興趣」 https://youngnews3631.com/news_detail.php?NewsID=11463

推薦閱讀

假投資詐騙高居不下 竹縣警局舉辦加密貨幣訓練課程

影/全球「科技女孩」養成術 雄女鄭羽辰分享新生「主動爭取計畫、勇敢探索興趣」/漾新聞

高雄大立暑假檔期強勢登場 多元活動吸引親子同樂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雄女中今年又誕生了一位美國AIT「科技女孩(Tech Girls)」,由高二電資班學生鄭羽辰獲選。7月她代表台灣,與其他2位台灣女學生,一起前往美國,與全球124位科技女孩進行為期23天的深度學習與交流。今天,她特別將旅美的所見所聞,分享予高一新生學妹,鼓勵大家「主動爭取機會」,以及「主動探索興趣」,你將成為你想要成為的那個自己。

美國在台協會表示,「科技女孩(Tech Girls)」是由美國國務院教育與文化事務局所倡議的計劃,是一項暑期國際交流計畫,旨在鼓勵並支持世界各地15到17歲的年輕女性進入理工科學領域深造,並在未來從事相關工作。

所以,科技女孩,又稱「Women in STEM」,其中STEM代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

這是許多對科技教育有興趣的女學生所心儀的活動,不僅台灣搶破頭,全球各國也是競爭激烈。獲選的「科技女孩」,代表台灣於七月份赴美國23天,參加全球科技女孩的交流。

高雄女中於2023年順利產生第一位「科技女孩」張微咏,今年(2025)則由電腦資訊班高二的鄭羽辰獲選。

7月12日到8月3日,她代表台灣前往美國進行23天的深度學習與交流,如今回到學校,在雄女學務處的安排下,學校也舉辦「分享講座」,由即將升上高三的「準學測生」鄭羽辰,來分享她如何準備功課與學習,與如何參加科展,並能在2025美國在台協會AIT科技女孩甄選中脫穎而出;以及分享此行在美國的所見所聞,與全球女菁英的精彩互動。

鄭羽辰表示,當初申請時的兩階段書面與15分鐘的面試,都是以全英語進行甄選,所以,一定要具備相當的英語口說能力。書面以自傳為主,主要說明與科技領域的連結,與非領域方面,如志工、參與社團所展現的領導力、多元學習力,以及社會關懷。

面試則是針對書面內容進行更深入的說明,除了英文口說能力要好,一切準備就是要展現出更好的自己。

曾在高雄市科展中拿下第一名,她認為,與這次申請科技女孩有很大的連結,因為在科展時遇到了很多很棒的人,希望能挑戰自己,有機會走入國際,可以遇到全世界跟她一樣對科技有性趣的女孩。

在這次申請時,她也分享「志工學習」經驗,一次是前往部落,一次是到漁村,因為家長們平時忙碌無法陪伴,她們利用時間前往陪同國小的學童手作與唸繪本。付出的時間與關愛,除了讓評審認為她具備的社會關懷與人情味,更成為她申請的專案計畫。

她也談到能入選的原因,一部份是就讀電資班,具備半導體、ai課程相關學習的背景、經驗與實作,以及科展獲獎的肯定。第二部份是社團領導與志工學習經驗,從營隊規劃到實際陪伴偏鄉孩子,全部都由學生一手策劃與執行,同時也發展成她的專案計畫,希望未來可以把科技帶入偏鄉,縮短數位落差,讓偏鄉的孩子也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她也談到在雄女的自主學習,不僅重視學習過程,更重視反思批判。而這次出國學習的機會,「對我最大的影響,是拓展國際視野,認識許多對不同科技領域有興趣的好朋友。未來升學,想讀電機或資工,更希望能申請國外大學獎學金,繼續朝夢想前進。」 

校長鄭文儀也表示,三年內雄女產生了兩位「科技女孩」,取得到美國學習的機會,展現雄女學生的三項特質,一是能掌握機會、探索未來學習的機會;從小到大,所養成的表達能力;其三,是突破性別限制,有勇氣爭取這項美國政府給的難得的機會,與全世界的精英一起學習。

鄭文儀也談到,雄女電資班在半導體、人工智慧與程式撰寫都設有課程,對於鄭羽辰這次能夠獲選,也有很大的幫助。

在與高一新生分享時,鄭羽辰談到她成長與學習的探索之路,分享了8歲自發考取街頭藝人證照,並全額捐出打賞金的經歷,表示就讀小學時,就想著將來長大要從事演藝事業。

但隨著年紀的增長,以及上了國中之後,突然對社會科非常有興趣,也認為自己很熱衷於助人,因此,萌起了想當法律人的想法。

然而考上雄女後,在雙語班與電資班中做選擇,因為國中的時候很熱愛程式設計,最後,她選擇了電資班,也如願的考取。

當場,她破解「高中考上第一志願」並不保證上榜頂大的迷失,也認為「學校提供更多資源,也不等於自己能擁有資源」。她認為,這一切,都要靠自己「主動爭取機會」,以及「主動探索興趣。」

她也分享她的「社聯之路」,她說:新生訓練就看上主持學姐流暢的主持,「我也很想要站在這樣的舞台上」。選擇加入社聯會,「就為了取得上台的機會」。「讓我心動的,為什麼我不選擇去做呢?」後來參加學姐的面試,也付出了很多的時間,

「在社團活動中,全由學生策劃與執行,相對的要付出很多時間,但我得到什麼?我完成小時候當演員的夢想,能在新生訓練當主持人;又能交到學聯會8個來自不同類組的好朋友。」

在「科展之路」的分享中,她談到在上地球科學課時,探討定位震央的方法,圖中的三個大小的圈圈,存在誤差,讓她突然想到:「那我要怎麼解決問題?」於是在不斷反覆跑去問老師的情況下,老師的指導,讓她思考到:「如果我可以寫程式來解決就好了。」這個如何找到震央的研究,後來在地科老師的支持與指導下,變成了她的科展題目,一路從高一到高二,歷經二年的時間。

她形容,越到後面截稿的時間,每天晚上9點才離開圖書館或實驗大樓。「但我為何選擇堅持一路走下來?因為我喜歡,我熱愛研究,就算再辛苦,過程付出再多,但結果可被應用在我想到的問題上,解決問題,都是值得的。」

她也強調:「科展是發展成果的地方,我付出努力,更在意的是『是不是對現在發展有幫助的』。後來拿到高雄市科展第一名,雖然是成就,但我更看中的是過程中的學習。」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原文網址 

影/全球「科技女孩」養成術 雄女鄭羽辰分享新生「主動爭取計畫、勇敢探索興趣」/漾新聞 https://youtu.be/fYPe-3eALZc?si=XrUU5bFQAU8tuUaT

https://www.youtube.com/embed/fYPe-3eALZc?si=ke4bBvB4HG0gLEAo

漾新聞|全球「科技女孩」養成術 雄女鄭羽辰分享新生「主動爭取計畫、勇敢探索興趣」 https://youngnews3631.com/news_detail.php?NewsID=11463

Buy JNews
廣告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雄女中今年又誕生了一位美國AIT「科技女孩(Tech Girls)」,由高二電資班學生鄭羽辰獲選。7月她代表台灣,與其他2位台灣女學生,一起前往美國,與全球124位科技女孩進行為期23天的深度學習與交流。今天,她特別將旅美的所見所聞,分享予高一新生學妹,鼓勵大家「主動爭取機會」,以及「主動探索興趣」,你將成為你想要成為的那個自己。

美國在台協會表示,「科技女孩(Tech Girls)」是由美國國務院教育與文化事務局所倡議的計劃,是一項暑期國際交流計畫,旨在鼓勵並支持世界各地15到17歲的年輕女性進入理工科學領域深造,並在未來從事相關工作。

所以,科技女孩,又稱「Women in STEM」,其中STEM代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

這是許多對科技教育有興趣的女學生所心儀的活動,不僅台灣搶破頭,全球各國也是競爭激烈。獲選的「科技女孩」,代表台灣於七月份赴美國23天,參加全球科技女孩的交流。

高雄女中於2023年順利產生第一位「科技女孩」張微咏,今年(2025)則由電腦資訊班高二的鄭羽辰獲選。

7月12日到8月3日,她代表台灣前往美國進行23天的深度學習與交流,如今回到學校,在雄女學務處的安排下,學校也舉辦「分享講座」,由即將升上高三的「準學測生」鄭羽辰,來分享她如何準備功課與學習,與如何參加科展,並能在2025美國在台協會AIT科技女孩甄選中脫穎而出;以及分享此行在美國的所見所聞,與全球女菁英的精彩互動。

鄭羽辰表示,當初申請時的兩階段書面與15分鐘的面試,都是以全英語進行甄選,所以,一定要具備相當的英語口說能力。書面以自傳為主,主要說明與科技領域的連結,與非領域方面,如志工、參與社團所展現的領導力、多元學習力,以及社會關懷。

面試則是針對書面內容進行更深入的說明,除了英文口說能力要好,一切準備就是要展現出更好的自己。

曾在高雄市科展中拿下第一名,她認為,與這次申請科技女孩有很大的連結,因為在科展時遇到了很多很棒的人,希望能挑戰自己,有機會走入國際,可以遇到全世界跟她一樣對科技有性趣的女孩。

在這次申請時,她也分享「志工學習」經驗,一次是前往部落,一次是到漁村,因為家長們平時忙碌無法陪伴,她們利用時間前往陪同國小的學童手作與唸繪本。付出的時間與關愛,除了讓評審認為她具備的社會關懷與人情味,更成為她申請的專案計畫。

她也談到能入選的原因,一部份是就讀電資班,具備半導體、ai課程相關學習的背景、經驗與實作,以及科展獲獎的肯定。第二部份是社團領導與志工學習經驗,從營隊規劃到實際陪伴偏鄉孩子,全部都由學生一手策劃與執行,同時也發展成她的專案計畫,希望未來可以把科技帶入偏鄉,縮短數位落差,讓偏鄉的孩子也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她也談到在雄女的自主學習,不僅重視學習過程,更重視反思批判。而這次出國學習的機會,「對我最大的影響,是拓展國際視野,認識許多對不同科技領域有興趣的好朋友。未來升學,想讀電機或資工,更希望能申請國外大學獎學金,繼續朝夢想前進。」 

校長鄭文儀也表示,三年內雄女產生了兩位「科技女孩」,取得到美國學習的機會,展現雄女學生的三項特質,一是能掌握機會、探索未來學習的機會;從小到大,所養成的表達能力;其三,是突破性別限制,有勇氣爭取這項美國政府給的難得的機會,與全世界的精英一起學習。

鄭文儀也談到,雄女電資班在半導體、人工智慧與程式撰寫都設有課程,對於鄭羽辰這次能夠獲選,也有很大的幫助。

在與高一新生分享時,鄭羽辰談到她成長與學習的探索之路,分享了8歲自發考取街頭藝人證照,並全額捐出打賞金的經歷,表示就讀小學時,就想著將來長大要從事演藝事業。

但隨著年紀的增長,以及上了國中之後,突然對社會科非常有興趣,也認為自己很熱衷於助人,因此,萌起了想當法律人的想法。

然而考上雄女後,在雙語班與電資班中做選擇,因為國中的時候很熱愛程式設計,最後,她選擇了電資班,也如願的考取。

當場,她破解「高中考上第一志願」並不保證上榜頂大的迷失,也認為「學校提供更多資源,也不等於自己能擁有資源」。她認為,這一切,都要靠自己「主動爭取機會」,以及「主動探索興趣。」

她也分享她的「社聯之路」,她說:新生訓練就看上主持學姐流暢的主持,「我也很想要站在這樣的舞台上」。選擇加入社聯會,「就為了取得上台的機會」。「讓我心動的,為什麼我不選擇去做呢?」後來參加學姐的面試,也付出了很多的時間,

「在社團活動中,全由學生策劃與執行,相對的要付出很多時間,但我得到什麼?我完成小時候當演員的夢想,能在新生訓練當主持人;又能交到學聯會8個來自不同類組的好朋友。」

在「科展之路」的分享中,她談到在上地球科學課時,探討定位震央的方法,圖中的三個大小的圈圈,存在誤差,讓她突然想到:「那我要怎麼解決問題?」於是在不斷反覆跑去問老師的情況下,老師的指導,讓她思考到:「如果我可以寫程式來解決就好了。」這個如何找到震央的研究,後來在地科老師的支持與指導下,變成了她的科展題目,一路從高一到高二,歷經二年的時間。

她形容,越到後面截稿的時間,每天晚上9點才離開圖書館或實驗大樓。「但我為何選擇堅持一路走下來?因為我喜歡,我熱愛研究,就算再辛苦,過程付出再多,但結果可被應用在我想到的問題上,解決問題,都是值得的。」

她也強調:「科展是發展成果的地方,我付出努力,更在意的是『是不是對現在發展有幫助的』。後來拿到高雄市科展第一名,雖然是成就,但我更看中的是過程中的學習。」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原文網址 

影/全球「科技女孩」養成術 雄女鄭羽辰分享新生「主動爭取計畫、勇敢探索興趣」/漾新聞 https://youtu.be/fYPe-3eALZc?si=XrUU5bFQAU8tuUaT

https://www.youtube.com/embed/fYPe-3eALZc?si=ke4bBvB4HG0gLEAo

漾新聞|全球「科技女孩」養成術 雄女鄭羽辰分享新生「主動爭取計畫、勇敢探索興趣」 https://youngnews3631.com/news_detail.php?NewsID=11463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假投資詐騙高居不下 竹縣警局舉辦加密貨幣訓練課程
地方時事

假投資詐騙高居不下 竹縣警局舉辦加密貨幣訓練課程

2025-08-13
地方時事

影/全球「科技女孩」養成術 雄女鄭羽辰分享新生「主動爭取計畫、勇敢探索興趣」/漾新聞

2025-08-13
高雄大立暑假檔期強勢登場 多元活動吸引親子同樂
地方時事

高雄大立暑假檔期強勢登場 多元活動吸引親子同樂

2025-08-13
輔導會就學就業處輔訪高雄榮服處 提升服務務品質
地方時事

輔導會就學就業處輔訪高雄榮服處 提升服務務品質

2025-08-13
楊柳颱風襲台 14航線129航次全面停航
地方時事

楊柳颱風襲台 14航線129航次全面停航

2025-08-13
開南大學空運與物流系籌備成立碩士在職專班校友會凝聚產學力量共創新局!
地方時事

開南大學空運與物流系籌備成立碩士在職專班校友會凝聚產學力量共創新局!

2025-08-13
下一篇文章
康寶萊亞太區調查:八成消費者會服用營養補充品,但其中五成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足夠能力選擇合適產品

康寶萊亞太區調查:八成消費者會服用營養補充品,但其中五成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足夠能力選擇合適產品

影/全球「科技女孩」養成術 雄女鄭羽辰分享新生「主動爭取計畫、勇敢探索興趣」/漾新聞

最新新聞

正在加強全球拓展的品牌 DAVE & BASTER’S 獲孟買張開臂膀歡迎
國際時事

正在加強全球拓展的品牌 DAVE & BASTER’S 獲孟買張開臂膀歡迎

2025-08-13

閱讀更多
CCD鄭中設計日本東京創意中心啟幕,全球化戰略再落關鍵一子

CCTV+:德清成了國際「熱搜」

2025-08-13
假投資詐騙高居不下 竹縣警局舉辦加密貨幣訓練課程

假投資詐騙高居不下 竹縣警局舉辦加密貨幣訓練課程

2025-08-13

影/全球「科技女孩」養成術 雄女鄭羽辰分享新生「主動爭取計畫、勇敢探索興趣」/漾新聞

2025-08-13
康寶萊亞太區調查:八成消費者會服用營養補充品,但其中五成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足夠能力選擇合適產品

康寶萊亞太區調查:八成消費者會服用營養補充品,但其中五成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足夠能力選擇合適產品

2025-08-13

熱門推薦

漾新聞|全球「科技女孩」養成術 雄女鄭羽辰分享新生「主動爭取計畫、勇敢探索興趣」

2025-08-13

《啵me之我的青春住了鬼》邵雨薇「打」破新極限! 武戲+歌仔戲 每天都像才藝比賽

2025-02-26
台日合資BL劇《秘密關係》首集就開親 王君豪終結母胎單身「第一次」全獻給成晞

台日合資BL劇《秘密關係》首集就開親 王君豪終結母胎單身「第一次」全獻給成晞

2025-07-15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2023-12-28
讀者投書/高齡長輩就醫竟成悲劇?家屬控訴國X醫院疑誤診敗血症並濫用藥物

讀者投書/高齡長輩就醫竟成悲劇?家屬控訴國X醫院疑誤診敗血症並濫用藥物

2025-06-19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正在加強全球拓展的品牌 DAVE & BASTER’S 獲孟買張開臂膀歡迎
  • CCTV+:德清成了國際「熱搜」
  • 假投資詐騙高居不下 竹縣警局舉辦加密貨幣訓練課程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