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科技與產業

美國取消電動車共乘車道特權 加州百萬駕駛受衝擊

2025-09-11
閱讀時間:閱讀 1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美國聯邦政府宣布,自 10月1日 起,禁止各州允許電動車與其他潔淨能源車輛,在未達乘載人數規定的情況下使用共乘車道。加州州長紐森表示,這意味著擁有 Clean Air Vehicle 標章的單一駕駛者,將失去共乘道與部分路段減免過路費的優惠。

記者黃仁杰/編譯

美國聯邦政府宣布,自10月1日 起,禁止各州允許電動車與其他潔淨能源車輛,在未達乘載人數規定的情況下使用共乘車道。加州州長紐森表示,這意味著擁有 Clean Air Vehicle 標章的單一駕駛者,將失去共乘道與部分路段減免過路費的優惠。

美國聯邦政府宣布,自10月1日 起,禁止各州允許電動車與其他潔淨能源車輛,在未達乘載人數規定的情況下使用共乘車道。(示意圖/科技島資料照)

補助與誘因接連取消 加州百萬車主受影響

加州和多個州原先以此作為推動電動車銷售的重要誘因,自計畫啟動以來,已核發超過 100萬張標章。不過前總統川普多次針對電動車祭出限制,今年6月更簽署法案,禁止加州自行制定電動車銷售強制規範。
加州車輛管理局局長戈登直言:「取消這項措施,將讓數十萬駕駛承擔額外成本,這是雙輸。我們呼籲聯邦政府保留該計畫,因為它對重視氣候的加州人至關重要。」

聯邦法規轉向 稅賦優惠全面終止

美國運輸部發言人指出,早在 2021 年,拜登政府時期國會就決定不再延長共乘道優惠期限。除此之外,川普政府7月簽署法案,將在9月底終止 7,500美元新車稅收抵免 及 4,000美元二手電動車補助,這些措施過去數年大幅推升了電動車銷售。
國會也正在討論是否對電動車徵收年度費用,以彌補它們因無需繳納燃油稅而造成的道路維修資金缺口。

汽車業者鬆口氣 燃效罰則全面豁免

川普政府同時放寬汽車業者的合規壓力,宣布自 2022 年款起,車廠若未達燃油效率標準,將不再面臨罰款。這項政策改變,將讓車廠節省數十億美元,不必再從特斯拉等公司購買碳排放積分來符合過去的法規。

隨著一連串政策調整,美國電動車市場在推廣上恐面臨更大挑戰。從共乘車道特權到購車稅賦補助接連被取消,專家憂心這將削弱消費者購買意願,進而拖慢電動車普及腳步。

來源:路透社

這篇文章 美國取消電動車共乘車道特權 加州百萬駕駛受衝擊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Buy JNews
廣告

美國聯邦政府宣布,自 10月1日 起,禁止各州允許電動車與其他潔淨能源車輛,在未達乘載人數規定的情況下使用共乘車道。加州州長紐森表示,這意味著擁有 Clean Air Vehicle 標章的單一駕駛者,將失去共乘道與部分路段減免過路費的優惠。

記者黃仁杰/編譯

美國聯邦政府宣布,自10月1日 起,禁止各州允許電動車與其他潔淨能源車輛,在未達乘載人數規定的情況下使用共乘車道。加州州長紐森表示,這意味著擁有 Clean Air Vehicle 標章的單一駕駛者,將失去共乘道與部分路段減免過路費的優惠。

美國聯邦政府宣布,自10月1日 起,禁止各州允許電動車與其他潔淨能源車輛,在未達乘載人數規定的情況下使用共乘車道。(示意圖/科技島資料照)

補助與誘因接連取消 加州百萬車主受影響

加州和多個州原先以此作為推動電動車銷售的重要誘因,自計畫啟動以來,已核發超過 100萬張標章。不過前總統川普多次針對電動車祭出限制,今年6月更簽署法案,禁止加州自行制定電動車銷售強制規範。
加州車輛管理局局長戈登直言:「取消這項措施,將讓數十萬駕駛承擔額外成本,這是雙輸。我們呼籲聯邦政府保留該計畫,因為它對重視氣候的加州人至關重要。」

聯邦法規轉向 稅賦優惠全面終止

美國運輸部發言人指出,早在 2021 年,拜登政府時期國會就決定不再延長共乘道優惠期限。除此之外,川普政府7月簽署法案,將在9月底終止 7,500美元新車稅收抵免 及 4,000美元二手電動車補助,這些措施過去數年大幅推升了電動車銷售。
國會也正在討論是否對電動車徵收年度費用,以彌補它們因無需繳納燃油稅而造成的道路維修資金缺口。

汽車業者鬆口氣 燃效罰則全面豁免

川普政府同時放寬汽車業者的合規壓力,宣布自 2022 年款起,車廠若未達燃油效率標準,將不再面臨罰款。這項政策改變,將讓車廠節省數十億美元,不必再從特斯拉等公司購買碳排放積分來符合過去的法規。

隨著一連串政策調整,美國電動車市場在推廣上恐面臨更大挑戰。從共乘車道特權到購車稅賦補助接連被取消,專家憂心這將削弱消費者購買意願,進而拖慢電動車普及腳步。

來源:路透社

這篇文章 美國取消電動車共乘車道特權 加州百萬駕駛受衝擊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推薦閱讀

文策院與上銀科技簽署MOU 力推機器手臂創作培力、培育跨域人才

隼鳥2號樣本揭曉新發現!龍宮小行星液態水活動超過十億年

天文發現:奇瓦星或擁第三環帶或新衛星

美國聯邦政府宣布,自 10月1日 起,禁止各州允許電動車與其他潔淨能源車輛,在未達乘載人數規定的情況下使用共乘車道。加州州長紐森表示,這意味著擁有 Clean Air Vehicle 標章的單一駕駛者,將失去共乘道與部分路段減免過路費的優惠。

記者黃仁杰/編譯

美國聯邦政府宣布,自10月1日 起,禁止各州允許電動車與其他潔淨能源車輛,在未達乘載人數規定的情況下使用共乘車道。加州州長紐森表示,這意味著擁有 Clean Air Vehicle 標章的單一駕駛者,將失去共乘道與部分路段減免過路費的優惠。

美國聯邦政府宣布,自10月1日 起,禁止各州允許電動車與其他潔淨能源車輛,在未達乘載人數規定的情況下使用共乘車道。(示意圖/科技島資料照)

補助與誘因接連取消 加州百萬車主受影響

加州和多個州原先以此作為推動電動車銷售的重要誘因,自計畫啟動以來,已核發超過 100萬張標章。不過前總統川普多次針對電動車祭出限制,今年6月更簽署法案,禁止加州自行制定電動車銷售強制規範。
加州車輛管理局局長戈登直言:「取消這項措施,將讓數十萬駕駛承擔額外成本,這是雙輸。我們呼籲聯邦政府保留該計畫,因為它對重視氣候的加州人至關重要。」

聯邦法規轉向 稅賦優惠全面終止

美國運輸部發言人指出,早在 2021 年,拜登政府時期國會就決定不再延長共乘道優惠期限。除此之外,川普政府7月簽署法案,將在9月底終止 7,500美元新車稅收抵免 及 4,000美元二手電動車補助,這些措施過去數年大幅推升了電動車銷售。
國會也正在討論是否對電動車徵收年度費用,以彌補它們因無需繳納燃油稅而造成的道路維修資金缺口。

汽車業者鬆口氣 燃效罰則全面豁免

川普政府同時放寬汽車業者的合規壓力,宣布自 2022 年款起,車廠若未達燃油效率標準,將不再面臨罰款。這項政策改變,將讓車廠節省數十億美元,不必再從特斯拉等公司購買碳排放積分來符合過去的法規。

隨著一連串政策調整,美國電動車市場在推廣上恐面臨更大挑戰。從共乘車道特權到購車稅賦補助接連被取消,專家憂心這將削弱消費者購買意願,進而拖慢電動車普及腳步。

來源:路透社

這篇文章 美國取消電動車共乘車道特權 加州百萬駕駛受衝擊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Buy JNews
廣告

美國聯邦政府宣布,自 10月1日 起,禁止各州允許電動車與其他潔淨能源車輛,在未達乘載人數規定的情況下使用共乘車道。加州州長紐森表示,這意味著擁有 Clean Air Vehicle 標章的單一駕駛者,將失去共乘道與部分路段減免過路費的優惠。

記者黃仁杰/編譯

美國聯邦政府宣布,自10月1日 起,禁止各州允許電動車與其他潔淨能源車輛,在未達乘載人數規定的情況下使用共乘車道。加州州長紐森表示,這意味著擁有 Clean Air Vehicle 標章的單一駕駛者,將失去共乘道與部分路段減免過路費的優惠。

美國聯邦政府宣布,自10月1日 起,禁止各州允許電動車與其他潔淨能源車輛,在未達乘載人數規定的情況下使用共乘車道。(示意圖/科技島資料照)

補助與誘因接連取消 加州百萬車主受影響

加州和多個州原先以此作為推動電動車銷售的重要誘因,自計畫啟動以來,已核發超過 100萬張標章。不過前總統川普多次針對電動車祭出限制,今年6月更簽署法案,禁止加州自行制定電動車銷售強制規範。
加州車輛管理局局長戈登直言:「取消這項措施,將讓數十萬駕駛承擔額外成本,這是雙輸。我們呼籲聯邦政府保留該計畫,因為它對重視氣候的加州人至關重要。」

聯邦法規轉向 稅賦優惠全面終止

美國運輸部發言人指出,早在 2021 年,拜登政府時期國會就決定不再延長共乘道優惠期限。除此之外,川普政府7月簽署法案,將在9月底終止 7,500美元新車稅收抵免 及 4,000美元二手電動車補助,這些措施過去數年大幅推升了電動車銷售。
國會也正在討論是否對電動車徵收年度費用,以彌補它們因無需繳納燃油稅而造成的道路維修資金缺口。

汽車業者鬆口氣 燃效罰則全面豁免

川普政府同時放寬汽車業者的合規壓力,宣布自 2022 年款起,車廠若未達燃油效率標準,將不再面臨罰款。這項政策改變,將讓車廠節省數十億美元,不必再從特斯拉等公司購買碳排放積分來符合過去的法規。

隨著一連串政策調整,美國電動車市場在推廣上恐面臨更大挑戰。從共乘車道特權到購車稅賦補助接連被取消,專家憂心這將削弱消費者購買意願,進而拖慢電動車普及腳步。

來源:路透社

這篇文章 美國取消電動車共乘車道特權 加州百萬駕駛受衝擊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文策院與上銀科技簽署MOU 力推機器手臂創作培力、培育跨域人才
科技與產業

文策院與上銀科技簽署MOU 力推機器手臂創作培力、培育跨域人才

2025-09-11
隼鳥2號樣本揭曉新發現!龍宮小行星液態水活動超過十億年
科技與產業

隼鳥2號樣本揭曉新發現!龍宮小行星液態水活動超過十億年

2025-09-11
天文發現:奇瓦星或擁第三環帶或新衛星
科技與產業

天文發現:奇瓦星或擁第三環帶或新衛星

2025-09-11
SpaceX斥資170億美元收購EchoStar頻譜 強化Starlink直連手機服務
科技與產業

SpaceX斥資170億美元收購EchoStar頻譜 強化Starlink直連手機服務

2025-09-11
人形機器人走出實驗室 逐步進駐工廠與倉儲生產線
科技與產業

人形機器人走出實驗室 逐步進駐工廠與倉儲生產線

2025-09-11
OpenAI天價合約助攻!Oracle創辦人晉升全球首富候補 距馬斯克僅一步之遙
科技與產業

OpenAI天價合約助攻!Oracle創辦人晉升全球首富候補 距馬斯克僅一步之遙

2025-09-11
下一篇文章
Bybit推出25萬美元交易機器人活動:Unlock the Botverse

Bybit推出25萬美元交易機器人活動:Unlock the Botverse

lululemon市場總監陳珮琦博士出席2025年亞洲零售論壇暨博覽會

lululemon市場總監陳珮琦博士出席2025年亞洲零售論壇暨博覽會

最新新聞

民生書院創校100周年 舉行開學暨百周年慶祝啟動禮
國際時事

民生書院創校100周年 舉行開學暨百周年慶祝啟動禮

2025-09-11

閱讀更多
「校園兒少守門員」安全全攻略 嘉義縣教展協跨單位攜手築起兒少安全防護網

「校園兒少守門員」安全全攻略 嘉義縣教展協跨單位攜手築起兒少安全防護網

2025-09-11
展現警政科技與永續治理融合的新典範 嘉市警「安全永續AI智能巡警」榮獲2025 第五屆台灣永續行動獎(TSAA)金級獎

展現警政科技與永續治理融合的新典範 嘉市警「安全永續AI智能巡警」榮獲2025 第五屆台灣永續行動獎(TSAA)金級獎

2025-09-11
南投縣家庭教育中心志工榮獲全國績優獎 展現推動家庭教育的力量

南投縣家庭教育中心志工榮獲全國績優獎 展現推動家庭教育的力量

2025-09-11
為台越觀光交流開啟新階段 2026台越觀光合作會議確定落腳嘉義縣

為台越觀光交流開啟新階段 2026台越觀光合作會議確定落腳嘉義縣

2025-09-11

熱門推薦

美國取消電動車共乘車道特權 加州百萬駕駛受衝擊

美國取消電動車共乘車道特權 加州百萬駕駛受衝擊

2025-09-11

《角頭-鬥陣欸》確認「蠍子回歸」最新下落曝光!張懷秋認心情很受傷:事情嚴重了

2025-07-10
臺安醫院創台灣首例:雙重永續認證,展現低碳醫療領先實力

臺安醫院創台灣首例:雙重永續認證,展現低碳醫療領先實力

2025-08-20
2025「籃海計畫」暑期營會暨展望盃開打  16支隊伍以籃球助攻希望未來

2025「籃海計畫」暑期營會暨展望盃開打  16支隊伍以籃球助攻希望未來

2025-08-16
漾新聞|高雄餅比登首屆亮相!五家金賞脫穎而出風味驚艷全場

漾新聞|高雄餅比登首屆亮相!五家金賞脫穎而出風味驚艷全場

2025-07-19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民生書院創校100周年 舉行開學暨百周年慶祝啟動禮
  • 「校園兒少守門員」安全全攻略 嘉義縣教展協跨單位攜手築起兒少安全防護網
  • 展現警政科技與永續治理融合的新典範 嘉市警「安全永續AI智能巡警」榮獲2025 第五屆台灣永續行動獎(TSAA)金級獎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