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大時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科技與產業

Uber Green更名「Uber Electric」 司機換電動車最高補助4000美元

2025-10-23
閱讀時間:閱讀 1 分鐘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Wechat

Uber看準電動車普及的趨勢,正式將原本的「Uber Green」改名為「Uber Electric」,即日起在全球App上線。為慶祝更名,Uber推出電動車乘車優惠,並為特定地區的駕駛提供最高4000美元補助,鼓勵他們轉用電動車。記者黃仁杰/編譯

Uber看準電動車普及的趨勢,正式將原本的「Uber Green」改名為「Uber Electric」,即日起在全球App上線。為慶祝更名,Uber推出電動車乘車優惠,並為特定地區的駕駛提供最高4000美元補助,鼓勵他們轉用電動車。

Uber看準電動車普及的趨勢,正式將原本的「Uber Green」改名為「Uber Electric」,即日起在全球App上線。(圖/Uber)

Uber在共享運輸市場早已是家喻戶曉的名字,從最初的黑色轎車到今天的UberX、Uber Comfort、Uber Eats甚至Uber Pet,持續透過創新擴張版圖。Uber也很早就意識到電動車與外送、共享等高頻運輸模式高度契合,因此積極投資電動化與自駕技術,甚至曾與已破產的英國新創Arrival合作開發專屬電動車。

Uber今天發出的公告指出,更名是為了反映平台上電動車的快速增長,並讓乘客更容易選擇零排放車輛。目前,Uber網路上已有超過20萬輛電動車,四分之一的乘客表示他們第一次搭乘電動車就是透過Uber。

Uber全球出行業務負責人Pradeep Parameswaran表示:「Uber Electric不只是一個新名字,更代表我們在過去五年推動平台電動化所取得的進展。成千上萬的司機選擇電動車,幫助城市改善空氣品質。我們會持續支持駕駛,降低採用電動車的門檻,並與城市合作提升充電設施的可及性。」

另一方面,Uber也注意到美國聯邦用車補助已於9月底到期,因此在部分州份延續這筆誘因,讓駕駛仍可獲得最高4000美元補助。這項「Go Electric」計畫適用於加州、科羅拉多州、麻州及紐約市的Uber駕駛,可用於購買新車或二手電動車,並可與當地州政府補助併用。此外,全美Uber駕駛仍可透過TrueCar獲得1000美元的購車補助。

這篇文章 Uber Green更名「Uber Electric」 司機換電動車最高補助4000美元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Buy JNews
廣告

Uber看準電動車普及的趨勢,正式將原本的「Uber Green」改名為「Uber Electric」,即日起在全球App上線。為慶祝更名,Uber推出電動車乘車優惠,並為特定地區的駕駛提供最高4000美元補助,鼓勵他們轉用電動車。記者黃仁杰/編譯

Uber看準電動車普及的趨勢,正式將原本的「Uber Green」改名為「Uber Electric」,即日起在全球App上線。為慶祝更名,Uber推出電動車乘車優惠,並為特定地區的駕駛提供最高4000美元補助,鼓勵他們轉用電動車。

Uber看準電動車普及的趨勢,正式將原本的「Uber Green」改名為「Uber Electric」,即日起在全球App上線。(圖/Uber)

Uber在共享運輸市場早已是家喻戶曉的名字,從最初的黑色轎車到今天的UberX、Uber Comfort、Uber Eats甚至Uber Pet,持續透過創新擴張版圖。Uber也很早就意識到電動車與外送、共享等高頻運輸模式高度契合,因此積極投資電動化與自駕技術,甚至曾與已破產的英國新創Arrival合作開發專屬電動車。

Uber今天發出的公告指出,更名是為了反映平台上電動車的快速增長,並讓乘客更容易選擇零排放車輛。目前,Uber網路上已有超過20萬輛電動車,四分之一的乘客表示他們第一次搭乘電動車就是透過Uber。

Uber全球出行業務負責人Pradeep Parameswaran表示:「Uber Electric不只是一個新名字,更代表我們在過去五年推動平台電動化所取得的進展。成千上萬的司機選擇電動車,幫助城市改善空氣品質。我們會持續支持駕駛,降低採用電動車的門檻,並與城市合作提升充電設施的可及性。」

另一方面,Uber也注意到美國聯邦用車補助已於9月底到期,因此在部分州份延續這筆誘因,讓駕駛仍可獲得最高4000美元補助。這項「Go Electric」計畫適用於加州、科羅拉多州、麻州及紐約市的Uber駕駛,可用於購買新車或二手電動車,並可與當地州政府補助併用。此外,全美Uber駕駛仍可透過TrueCar獲得1000美元的購車補助。

這篇文章 Uber Green更名「Uber Electric」 司機換電動車最高補助4000美元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推薦閱讀

天文學家拍到「雙黑洞共舞」!解開40年謎團的震撼影像誕生

銀河煉金術揭祕:新研究發現老行星「不夠鐵」 地球是進化的產物

發下豪語?馬斯克:特斯拉將因應自駕需求提升產量

Uber看準電動車普及的趨勢,正式將原本的「Uber Green」改名為「Uber Electric」,即日起在全球App上線。為慶祝更名,Uber推出電動車乘車優惠,並為特定地區的駕駛提供最高4000美元補助,鼓勵他們轉用電動車。記者黃仁杰/編譯

Uber看準電動車普及的趨勢,正式將原本的「Uber Green」改名為「Uber Electric」,即日起在全球App上線。為慶祝更名,Uber推出電動車乘車優惠,並為特定地區的駕駛提供最高4000美元補助,鼓勵他們轉用電動車。

Uber看準電動車普及的趨勢,正式將原本的「Uber Green」改名為「Uber Electric」,即日起在全球App上線。(圖/Uber)

Uber在共享運輸市場早已是家喻戶曉的名字,從最初的黑色轎車到今天的UberX、Uber Comfort、Uber Eats甚至Uber Pet,持續透過創新擴張版圖。Uber也很早就意識到電動車與外送、共享等高頻運輸模式高度契合,因此積極投資電動化與自駕技術,甚至曾與已破產的英國新創Arrival合作開發專屬電動車。

Uber今天發出的公告指出,更名是為了反映平台上電動車的快速增長,並讓乘客更容易選擇零排放車輛。目前,Uber網路上已有超過20萬輛電動車,四分之一的乘客表示他們第一次搭乘電動車就是透過Uber。

Uber全球出行業務負責人Pradeep Parameswaran表示:「Uber Electric不只是一個新名字,更代表我們在過去五年推動平台電動化所取得的進展。成千上萬的司機選擇電動車,幫助城市改善空氣品質。我們會持續支持駕駛,降低採用電動車的門檻,並與城市合作提升充電設施的可及性。」

另一方面,Uber也注意到美國聯邦用車補助已於9月底到期,因此在部分州份延續這筆誘因,讓駕駛仍可獲得最高4000美元補助。這項「Go Electric」計畫適用於加州、科羅拉多州、麻州及紐約市的Uber駕駛,可用於購買新車或二手電動車,並可與當地州政府補助併用。此外,全美Uber駕駛仍可透過TrueCar獲得1000美元的購車補助。

這篇文章 Uber Green更名「Uber Electric」 司機換電動車最高補助4000美元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Buy JNews
廣告

Uber看準電動車普及的趨勢,正式將原本的「Uber Green」改名為「Uber Electric」,即日起在全球App上線。為慶祝更名,Uber推出電動車乘車優惠,並為特定地區的駕駛提供最高4000美元補助,鼓勵他們轉用電動車。記者黃仁杰/編譯

Uber看準電動車普及的趨勢,正式將原本的「Uber Green」改名為「Uber Electric」,即日起在全球App上線。為慶祝更名,Uber推出電動車乘車優惠,並為特定地區的駕駛提供最高4000美元補助,鼓勵他們轉用電動車。

Uber看準電動車普及的趨勢,正式將原本的「Uber Green」改名為「Uber Electric」,即日起在全球App上線。(圖/Uber)

Uber在共享運輸市場早已是家喻戶曉的名字,從最初的黑色轎車到今天的UberX、Uber Comfort、Uber Eats甚至Uber Pet,持續透過創新擴張版圖。Uber也很早就意識到電動車與外送、共享等高頻運輸模式高度契合,因此積極投資電動化與自駕技術,甚至曾與已破產的英國新創Arrival合作開發專屬電動車。

Uber今天發出的公告指出,更名是為了反映平台上電動車的快速增長,並讓乘客更容易選擇零排放車輛。目前,Uber網路上已有超過20萬輛電動車,四分之一的乘客表示他們第一次搭乘電動車就是透過Uber。

Uber全球出行業務負責人Pradeep Parameswaran表示:「Uber Electric不只是一個新名字,更代表我們在過去五年推動平台電動化所取得的進展。成千上萬的司機選擇電動車,幫助城市改善空氣品質。我們會持續支持駕駛,降低採用電動車的門檻,並與城市合作提升充電設施的可及性。」

另一方面,Uber也注意到美國聯邦用車補助已於9月底到期,因此在部分州份延續這筆誘因,讓駕駛仍可獲得最高4000美元補助。這項「Go Electric」計畫適用於加州、科羅拉多州、麻州及紐約市的Uber駕駛,可用於購買新車或二手電動車,並可與當地州政府補助併用。此外,全美Uber駕駛仍可透過TrueCar獲得1000美元的購車補助。

這篇文章 Uber Green更名「Uber Electric」 司機換電動車最高補助4000美元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分享130分享Tweet81分享

相關的文章

天文學家拍到「雙黑洞共舞」!解開40年謎團的震撼影像誕生
科技與產業

天文學家拍到「雙黑洞共舞」!解開40年謎團的震撼影像誕生

2025-10-23
銀河煉金術揭祕:新研究發現老行星「不夠鐵」 地球是進化的產物
科技與產業

銀河煉金術揭祕:新研究發現老行星「不夠鐵」 地球是進化的產物

2025-10-23
發下豪語?馬斯克:特斯拉將因應自駕需求提升產量
科技與產業

發下豪語?馬斯克:特斯拉將因應自駕需求提升產量

2025-10-23
凌群攜手亞光打造精準醫療 推出100%國產行動智慧護理機器人
科技與產業

凌群攜手亞光打造精準醫療 推出100%國產行動智慧護理機器人

2025-10-22
新澤西UFO真相大揭露!竟是美軍承包商秘密試飛載人無人機
科技與產業

新澤西UFO真相大揭露!竟是美軍承包商秘密試飛載人無人機

2025-10-22
豐田神秘新跨界休旅現身測試 推測為下一代Venza
科技與產業

豐田神秘新跨界休旅現身測試 推測為下一代Venza

2025-10-21
下一篇文章
銀河煉金術揭祕:新研究發現老行星「不夠鐵」 地球是進化的產物

銀河煉金術揭祕:新研究發現老行星「不夠鐵」 地球是進化的產物

天文學家拍到「雙黑洞共舞」!解開40年謎團的震撼影像誕生

天文學家拍到「雙黑洞共舞」!解開40年謎團的震撼影像誕生

最新新聞

LEPAS首次公開舉辦安全試驗,以安全定義「優雅出行」
國際時事

LEPAS首次公開舉辦安全試驗,以安全定義「優雅出行」

2025-10-23

閱讀更多
天文學家拍到「雙黑洞共舞」!解開40年謎團的震撼影像誕生

天文學家拍到「雙黑洞共舞」!解開40年謎團的震撼影像誕生

2025-10-23
銀河煉金術揭祕:新研究發現老行星「不夠鐵」 地球是進化的產物

銀河煉金術揭祕:新研究發現老行星「不夠鐵」 地球是進化的產物

2025-10-23
Uber Green更名「Uber Electric」 司機換電動車最高補助4000美元

Uber Green更名「Uber Electric」 司機換電動車最高補助4000美元

2025-10-23
發下豪語?馬斯克:特斯拉將因應自駕需求提升產量

發下豪語?馬斯克:特斯拉將因應自駕需求提升產量

2025-10-23

熱門推薦

Uber Green更名「Uber Electric」 司機換電動車最高補助4000美元

Uber Green更名「Uber Electric」 司機換電動車最高補助4000美元

2025-10-23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96分鐘》票房逆勢上揚口碑熱潮衝出海外 正式宣布國際上映

2025-09-22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摩瑟水晶「三巨頭」齊聚台北 古典雕刻與現代美學激盪極致對話

2025-10-03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兆X證券營業員蘇女遭控詐欺 王姓富商18萬元富人餐

2023-12-28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Star Vaults 正式登陸台灣 打造新一代高流動性加密貨幣交易體驗 首屆全台合約大賽即將開跑

2025-10-15
大時事

大時事是一個全方位的新聞媒體網站,專注報導國內外的最新消息。我們提供緊密關注世界各地重要事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報導,讓讀者即時獲取全球動態。無論是國際局勢變化還是本地議題,大時事都將為您帶來精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近期文章

  • LEPAS首次公開舉辦安全試驗,以安全定義「優雅出行」
  • 天文學家拍到「雙黑洞共舞」!解開40年謎團的震撼影像誕生
  • 銀河煉金術揭祕:新研究發現老行星「不夠鐵」 地球是進化的產物

分類

  • 健康與運動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影劇與娛樂
  • 旅遊與美食
  • 未分類
  • 生活與消費
  • 科技與產業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生活與消費
  • 健康與運動
  • 旅遊與美食
  • 國際時事
  • 地方時事
  • 科技與產業
  • 影劇與娛樂
  • 藝術與教育
  • 金融與財經

Copyright © 大時事 Big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